语文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行,似乎越来越
少有人提及文学语言;兼之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
单化和平庸化之嫌。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需,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语言才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
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作
家贾平凹每天练笔,三五个句子,随想随写。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
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的人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于品出语言
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
言的功力和语言风格的取向。
譬如鲁迅的《故乡》,开头一段写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
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鲁迅
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
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鲁迅对现代白话进
行了文学的改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
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百年孤独》
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
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
一句话中呈现,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的文学基调。此种突兀的文学
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
文学大师就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的语言态
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语言乃至生活语言,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贫乏、干瘪,
汉语本身的简洁之美、音律之美和灵动之美,已然十分难得。比如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
汇,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一般只有三五种,而在古代汉语中,则有数十种之多,诸如睨、瞟、
瞄、眨、瞪、眺、睬、瞥、盯、睹、瞭、眦、瞋、眴、睇、觑等等,且不同词汇皆有微妙的
动作差异,生动形象,姿态万千。
那么,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
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
元素,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贾平凹的小说语言,多游走于现代白话、关中话、
陕南商州话和古语之间,于《红楼梦》语言借鉴尤多,又汲取了张爱玲的小说语言,近则与
沈从文、孙犁相衔接,再加上他的勤奋练笔,于是锻造出了贾氏独特的文学语言。
优秀的文学语言,一定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和自我创造,
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凡劳作的“工匠精神”。语言上没有这样的硬功夫,文学精品就只
能是空中楼阁。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08 月 04 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文学语言逐步有了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的倾向。
B. 叙事文学必须构思故事,而故事通过语言传达,作为文学肌体的语言,才是叙事文学的重
心。
C. 文学作品《故乡》《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显示出两位作家语言功力的高超和语言风格
的取向。
D. 优秀的文学语言,必定是在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融会贯通基础上的自我创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文学创作不重视锻造文学语言作为立论前提,进而明确了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
B. 文章把文学大师与建筑巨匠进行类比,援引古今中外实例,充分论证了一个成熟的作家是
语言使用方家的观点。
C. 文学语言要从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并自成一体,贾平凹独特的
文学语言是最好的明证。
D. 对于锻造文学语言,文章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最后明确解决的办法,层次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能够阅读文学经典,品出语言的味道、魅力和美感,再经常练笔,语言积淀就有了可
能。
B. 如果不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鲁迅作品的文学语言就很难形成自我鲜明的风格。
C. 如果有了对语言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我们的文学语言也会由贫乏、干瘪变得丰富、
鲜活。
D. 只要文学把故事编得好看,而且还有语言上的硬功夫,这样文学精品就不会是空中楼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我生活的小县城,居民小区就只摆了两个绿色的大垃圾桶,并没有标明哪个是装干垃圾的,
哪个是装湿垃圾的。小区许多居民在倒垃圾时,根本不把纸张、餐盒等干垃圾和作为湿垃圾
的厨余、果皮等分隔开,而是直接将装满干湿垃圾的袋子统统扔进垃圾桶。由清洁工统一收
集拉往各个集中收运点,再由专门的垃圾转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理。清洁公司对住户没有
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小区好多住户家里只有一个垃圾篓,出门倒垃圾时,直接提上套在垃
圾篓里的塑料袋。垃圾在出门之前就没有分好类。即便一些素质较高的住户自觉把垃圾进行
分类,清洁工也是一股脑儿扔进垃圾车。街边放置的垃圾分类桶,清洁工除了把能到废品收
购站卖钱的可回收垃圾另行收集外,其它垃圾都统一拉往集中收运点。
小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之所以难推进,表面上看是垃圾分类方式单一造成的,但更为深层
次的原因在于垃圾处理体系不完善。一方面,建设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
类处 理设施并维持正常运转需要较大投入;另一方面,如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转运,需大幅
度提高生活垃圾日常处理成本。在没有“硬要求”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小城镇多采取填埋
的简单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摘编自《生活垃圾分类,到底卡在哪》,《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30 日)
材料二:
从一些垃圾分类推广相对成熟国家的经验来看,是否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是影响该项工
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对于垃圾分类,一些地方作出规定,居民一旦出现垃圾处理不分类的情
况,就很可能面临一纸罚单。与之配套的是,一些地方还对生活垃圾分类予以事无巨细的详
尽指导,使之内化为居民基本的生活习惯。但是,目前我国有关垃圾分类的规章制度主要为
激励性质,在督促个人履行环保责任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约束性、惩罚性规定。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 2020 年底,基
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
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35%以上。《方案》还强调实施生活垃
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于 2017 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
投放、 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法治引领也需要因地制宜、相
互配合。法律法规制定出来不仅仅是“要我做”,更要巧用规则设计来实现“方便做”。
(摘编自张璁《靠法治手段推进垃圾分类》,《人民日报》2018 年 4 月 11 日)
材料三:
政府不仅要担负起自身责任,更为重要的是促进民众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应该来一场
垃圾分类的全民教育,培养民众垃圾分类的意识。
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首先应该让民众学会辨别垃圾。应按照国家制定的垃圾分类标准,
向民众宣传普及各类垃圾知识,让民众在家中就可以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最终方便回收。
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应该让民众认识并享受到垃圾分类的好处。垃圾分类对于环保有着重
要意义,所以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对于环保的好处。广东东莞某社区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
分开回收,厨余垃圾经过处理之后成为有机肥,社区就每个月向居民派发一次有机肥,供大
家在栽花种草时使用;有更多需要的居民可以直接向社区提出,随时领取。由于在处理垃圾
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个社区的居民更有动力参与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
应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实践中。不仅仅是让民众成为垃圾分类的执行者,也要吸
引民众成为垃圾分类的传播者。比如可以邀请民众参观垃圾回收厂,邀请民众对垃圾分类建
言献策……让民众培养主人翁意识,真正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己的事。
(摘编自张一琪《来一场垃圾分类的全民教育》,《人民日报海外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清洁公司对住户没有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民众以及清洁工就很少将垃圾分类。
B.生活小区的垃圾桶没有分类标志也是造成民众不主动将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
C.垃圾分类方式单一是造成小城镇生活垃圾分类难以推进的直接原因。
D.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并维持其正常运转的投入资本制约着小城镇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从生活中居民实际处理垃圾存在的现象中分析出垃圾分类难以推进的原因。
B.材料二从垃圾分类推广相对成熟国家的经验入手指出我国垃圾分类也需法治引领。
C.材料二既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也客观地分析了实施方案的利弊。
D.材料三采用递进式结构,逐层深入的论述了怎样才能进行一场垃圾分类的全民教育。
6.请结合材料概括推进垃圾分类有哪些具体措施?(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15 分)
荷 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
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
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
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
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
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
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
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
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
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
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
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
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
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
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
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
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
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
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
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
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
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
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
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
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
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
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
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
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
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自《2012 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7.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深秋时节的宏村,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充满古徽州的非凡气派。尤其是
那泛着碧波的小湖,更是让“我”赞赏不已,流连忘返。
B. 林黛玉见到残荷想起飘摇零落的经历,有身世之痛;“我”见到残荷想起“新荷”,觉得
残荷无诗意可言。这是因为两人的身世、经历不同。
C. “我”喜欢夏日新荷,因为它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荷塘里蜻蜓、豆娘、青蛙以及鱼儿的
活动,更是令人赏心悦目。
D. 少年时代的生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而现实中置身湖中大片残荷的宏村,“我”
竟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享受漫步湖堤或卧听雨打残荷的惬意。
8. 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请作分析。(6 分)
9. 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
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
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
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
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
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
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辞:推辞
B.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C.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细说:详细地说
D.沛公起如厕 如: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司马:官名。西周始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
B.河北、河南为古今异义词,指黄河以北与黄河以南,与现代的河北省、河南省有区别。
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北向,为客人之座;再次为南向;西向侍坐。
D.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12.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邦只带一百余人去赴宴,是向项羽示弱,表明自己毫无争夺天下之心。
B.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
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C.选文叙述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斗争的精彩片段,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的性
格特征,从而显示出不同性格对于斗争成败所具有的意义。
D.选文中人物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和情态的描述,使鸿门宴上众
多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5 分)
(2)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
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应为思妇。
B.“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拟人手
法,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兰泽有很多美女。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
望妻子所在的故乡。这样的写法是一种“悬想”的方法,即不写此处写彼处。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15.《涉江采芙蓉》里选择“芙蓉”这一意象对全诗有什么作用?(6 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
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十月,一场秋雨过后,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
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尘世的浮华、喧嚣静静扬弃。山舒缓,( );水清冽,
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
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水,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站
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心灵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
一带碧水,怎么看都像一部_____________的素书。她婉约,曼妙,_____________,不愠不
喜,用_____________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_____________的境界。静立水畔,听任心灵被
潺潺流水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
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
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仿佛水墨画卷中清淡的留白 B.仿佛水墨画卷的清淡
C.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 D.似清淡的水墨画卷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B.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C.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D.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手不释卷 不卑不亢 波澜起伏 百折千回
B.百读不厌 不骄不躁 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
C.手不释卷 不骄不躁 波澜起伏 百折千回
D.百读不厌 不卑不亢 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
20.下面是某人在朋友圈发的寻物启事正文,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10 月 21 日上午七点左右,本人在市体育局体育场上锻炼,因与老朋友萍水相逢,故而
非 常热情的寒暄起来,走时竟将一件驼色上衣落在篮球架上,上衣口袋里装有一个黑色钱包,
内有工作证、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各一,人民币五百元,本人寻找未果,朋友们有捡到
的请暂时帮我惠存,并务必及时与我联系(电话 12568745921),本人必有重谢。
21.仿照下面画线句,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
分)
春桃妖娆,它不惧斗艳争芳,绽放出灼灼华光;
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材料:绝代的风姿 灵魂的倔强 生命的赞歌
梅 枫 莲
粉身碎骨 雪花欺凌 沾染铅华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
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
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充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
袭;书写规范,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