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 A “赋于”改为“富于”; 平时所积累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 尤其是要结合词义、 词性进行。 项, “铁砧”中的“砧”应读作“zhēn”; 项, B “浮浅”改为“肤浅”; 项, C “场所”中的“场”应读作“chǎng”; 所以选 D 项。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 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 语运用是否正确, 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 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 和人称相应, 和句意一致, 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A 项。 ,翘首,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 望之切。使用正确。B 项。 ,显而易见: (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使用正确。C 项。 ,是以:所以,因此。此处的语境为良渚古城遗址能够较为完整地呈现于世人,没有因果关 系,所以不能用“是以”,应该用词语“得以”。C 错误。D 项。 ,圣地: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 用的地方。使用正确。所以选 C 项。 3.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 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 语的性质和作用。C 项。 ,“古墓”后的逗号改为顿号,“一处古墓”和“一些美玉”是并列的词语, 所以中间应该用顿号。C 错误。所以选 C 项。 4.A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 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 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本题中,B 项。 , 一面对两面,“赢得胜负”错。C 项。 ,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让”。D 项。 ,句式杂糅,“原因 是……造成的”错误。所以选 A 项。 5.学会选择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终身发展和价值实现 【解析】 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 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 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 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不仅要提前清晰……更要明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责任”“选择权的增加” 等分析,此处主要讲高中生学会选择。 第二处,结合“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 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客观而主动地进行 选择”分析,此处主要讲通过选择,规划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 第三处,结合“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习目标,促进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分析,此处主要讲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和规划后,应该达到的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6. (1)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且在规定期限内的当事人。 (2)要注意规定期限;要提交完整资料;对受理情况有异议的要及时提出。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种图文转换题,要先了解表格中各栏目的名称,再从不 同角度比较各栏目中的数字,尤其注意那些最高或最低的数字所表达的意思。 (1)最上面一行 是“该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办公室进行职业病鉴定的对象”,即“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当事 人,下面第二行有申请首次鉴定的时间限制。故可以组织以下答案: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 且在规定期限内的当事人。 (2)对申请人来说,有三项工作要做,第一,要申请鉴定,需要注 意第二行申请首次鉴定有时间限制。第二,提交资料,需要注意提交资料时,资料要齐全。第 三,接到受理通知书后,如果对办理的相关手续有异议的话,要及时提出。解答时注意字数限 制。注意字数要求。 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 项。 ,“塑 造各种现实主义人物,诠释当代文学初步经典化的轨迹”错误,选项强调的是作品塑造的人物, 以及诠释的内容,题干是引起喧哗的原因,“喧哗”的意思是声音大而杂乱,这里是说对“茅盾文 学奖”揭晓后的各种不太好的评论,因此选项与题干不相符合。所以选 C 项。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 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 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 项。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一般被认定为 当代著名作家,那些获奖作品,经过官方引导与传媒出版的作用,很快为大众耳熟能详,进入 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序列”错误,把未然的说成已然的,原文“旨在鼓励中国优秀长篇小说的创 作,获奖者基本都会被纳入当代文学的?著名作家?行列,获奖作品也会进入当代长篇小说的经 典序列,并经过传媒出版的作用,这些作家作品会被更多文学圈之外的人所熟知。事实上,在 纯文学不断被唱衰的现实形势下,很少有茅盾文学奖这样的?文坛大事?能引起外界关注,这也 赋予它更多非纯文学层面的意味”,没有官方的引导。所以选 C 项。 9. (1) 严守公正透明的评选机制, 公开评选程序与提名、 筛选过程; (2) 以纯文学为考量, 坚守文学精神,承载文化使命; (3)以作品优劣为评判标准,尽力抵挡商业化的影响,摆脱政 府的介入,不搞平衡; (4)尊重文学发展自身规律,坚持“宏大叙事”的创作路径; (5)倾听评 后的争鸣与研究,包括普通读者的意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要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 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原文“近年来评奖前后出现的波澜、责难和遗憾,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作品之外,种种因素 令每次评选结果都摆脱不了人为活动的痕迹,这也使得茅盾文学奖的公正性受到挑战”“而纵观 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奖?,却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诺贝尔文学奖?有严格公开的评选程序和 提名、筛选过程。通常每年推荐候选人有 1000―2000 人,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评选工 作,不能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人们对茅盾文学奖的期待同样如此,那就是公正透明, 坚守文学精神,承载文化使命,而非一味?平衡?,考虑各种因素,各种关系,让一些平庸之作 ?茅盾文学奖?的精神价值和品牌价值都将受到损毁”, 顶着?茅盾文学奖?的桂冠, 如此用不了几届, 主要表现的是要有公正透明的评选机制,政府无权干涉评选工作,坚守文学精神,承载文化使 命;“因此,即便排除官方话语对文学形式的引导,由这一批占据纯文学话语权的经典作家形成 的书写路径――现实主义与时代性、史诗性也成为茅奖的评选标准之一”“虽然不少作家在上世 纪 90 年代后放弃了对革命叙事的追求,但宏大叙事成为 90 年代不少作家坚持的路径,这可能 并不是所谓?去政治化的政治?层面上的考虑,而是文学发展内部规律演进的结果”,主要表现的 是以纯文学为考量,坚持“宏大叙事”的创作路径;“评出茅奖作品,既是当代文学初步经典化的 轨迹,也是文学场域中各种话语权相互博弈的过程。评奖的过程,不只是一个纯文学意味上的 活动,也是一个?文化政治学意义上的实践?,通过对茅奖作品的征集、确立、发布以及之后的 研究、争鸣,官方的文学机构对文学场域发挥着了解、调控的作用,而普通读者的态度,也会 被当成某种舆论态势,其中混杂的知识界内外的立场,往往也会被当成一种可以分析的文化现 象”,主要表现的是倾听评后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包括普通读者的意见。 10.玉是温柔的;玉是无价的;玉的作用和价值是丰富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 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开篇?最近却悄悄的喜欢了玉?,简要概括作者喜欢玉的原因”,需要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原因。结合“玉是温柔的,早期的字书解释玉,也只说:?玉,石之美者。?原 来玉也只是石,是许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 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分析,玉是温柔的。结合“玉是无价的,根本就没有可以计值的 单位”“只是论玉论到最后关头,竟只剩?喜欢?两字,而喜欢是无价的,你买的不是克拉的计价而 是自己珍重的心情”分析,玉是无价的。结合“玉也可以镶嵌,不过却不免显得?多此一举?,玉是 可以直接做成戒指镯子和簪……可做示绝的玉?i。玉是既入于生活也出于生活的,玉是名士美 人,可以相与出尘;玉亦是柴米夫妻,可以居家过日”等分析,玉的作用和价值是丰富的。 11. (1)承接上文讲玉,引起下文我对“瑕”的思考等,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 (2)引 发我的思考,完美是难以冀求的,缺憾必须依附于完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情 节的作用通常有:1.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 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买玉”情节,主要通过 我和小商贩的对话和由买玉引发我的思考,承接上文讲玉,引起下文我对“瑕”的思考等,承上 启下,推动情节发展。结合“玉石这种东西有斑点就差了,这串项链如果没有瑕疵,哇,那价钱 就不得了啦”“凭什么要说有斑点的东西不好”“就算退一步说,把这斑纹算瑕疵,此间能把瑕疵 如此坦然相呈的人也不多吧”“就连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接纳和纵容,不也是看准了自己的种种 小毛病而一笑置之吗”“所有的无瑕是一样的――因为全是百之百的纯洁透明,但瑕疵斑点却面 目各自不同”等分析,引发我的思考,完美是难以冀求的,那么,在现实的人生里,做真实的自 己等。 12.运用比喻、拟人、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瑕疵斑点的形状各异,各有特点。写 出了作者对瑕疵斑点的真实的肯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 此类试题,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什么内容, 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 抓住“有 的斑痕像鲜苔数点,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云独走,更有的是铁索横江”分析,运用比喻、 拟人、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瑕疵斑点的形状各异,各有特点。结合“反而令人忻然心喜” 分析,写出了作者对瑕疵斑点的真实的肯定。 13. (1)“玉想”串联起全文,是文章线索,围绕玉展开,使文本结构紧凑。 (2)由玉思考,瑕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不足等。 (3)揭示文本主旨,以一颗平静的心,将玉拟人,由玉而观人,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 一些情感特征,并从中参悟出富有哲思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