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网上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18 年 12 月 8 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经过 110 小时的探月之旅,于 12 月 12 日 16 时 45 分
在月球附近顺利实施近月制动,成功完成“太空刹车”进入近月点约 100 公里的环月轨道。据此完
成 1~3 题。
1.“嫦娥四号”没有飞行的领域是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2.“嫦娥四号”完成“太空刹车”时,法国巴黎的华侨收看直播的时间是当地的 12 月 12 日 9 时
45 分,由此可知巴黎位于:
A.西 1 区 B.西 15 区 C.东 1 区 D.东 15 区
3.易对“嫦娥四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地球运动 B.太阳活动 C.月球引力 D.大气环流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
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近年
来,我国不断加大投资进行开发。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
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如图示意屋顶
太阳能发电。读图,回答 4~5 题。
4.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5.大致与青藏高原同纬度的上海也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生产成本高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右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
考察站。读图完成 6~7 题。
6.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7.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的阶段是:
A.①到② B.②到③ C.①到③ D.④到①右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
8.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E 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B.地球内部圈层由 E、F、G 三部分组成
C.A、B、C、D 为地球外部圈层,C 为生物圈
D.地震波在 F、G 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 0
9.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图中 C 层 B.图中 G 层 C.软流层 D.下地幔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 10~11 题。
10.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
B.B
C.C
D.D
1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12.下列四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
A. B. C. D.
下表为某地一次天气变化过程的气象资料。据此完成 13~14 题。
日期 18 日 19 日 20 日 21 日
平均气温(℃) 12 -2 -1 -1
气压(百帕) 1010 1020 1021 1021
13.此次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4.该天气系统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实例有:
A.台风 B.寒潮 C.梅雨 D.伏旱
第 21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 200 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
将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做出安排。据此完成 15~16 题。
15.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②大量砍伐森林 ③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④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全球各地区气温均上升 B.全球各地区降水量减少
C.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D.全球极端天气频率增加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7~19 题。
17.下列能够实现图中①环节的是:
A.我国的夏季风
B.我国的冬季风
C.长江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8.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 C.⑤ D.⑥
19.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20~21 题。
20.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长白山主峰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其形成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 22~23 题。
2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海水侵蚀作用
23.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A 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读右图,回答 24~25 题。
24.从①、②、③三地的可能看到的
典型景观依次对应的顺序是:A.草原、森林、荒漠
B.森林、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森林、
D.森林、草原、荒漠
25.造成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26、下图为我国某时刻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特征,判断此时北半球 (冬季或夏季),该季节北京的气候
特征是
(4 分)
(2)就气压状况而言,乌鲁木齐附近天气系统中,气流垂直运动状况为 天气状况是
(4 分)
(3)天气预报提醒福建沿海渔民回港修整,不要出海捕鱼,请分析原因。(4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 分)
2010 年 4 月 20 日,墨西哥湾一座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造成 11 死,17 伤,
每天近 5 万桶石油排放到海里,漏油时间长达 3 个月,酿成史上最大的海底漏油事故。
(1)该洋流系统是以 (副热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呈 (顺/逆)时针方向循环。
(2 分)
(2)此次石油泄漏事故中,欧洲西海岸也受到污染,指出石油主要是通过哪些洋流流到该海域的。
(2 分)
(3)判断 B 洋流的性质为 ,并简析 B 洋流对西欧气候的影响。(4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2019 年 8 月小非同学从合肥飞往甘肃,开启了“西北”之旅(见左上图)。
材 料二:旅行过程中,沿线主要的自然景观(左上图为旅游线路图,右上图为 A
处鸣 沙山和月牙泉景观
图,左下图为 B 山口地区常见地貌图片,右下图为 D 处张掖丹霞地貌照片)。
(1)形成 A 处鸣沙山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该地质作用在我国
(干旱或 湿润)地区多见(4 分)
(2)B 山口地区常见地貌名称为 ,简述其形成过程。(6 分)
(3)按照成因,D 处张掖丹霞的岩石类型属于 ,判断依据是 。(4 分)
(4)C 地属于青海湖流域,该地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该
地晴天多,太阳辐 射强,简述原因。(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