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深圳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ID:246980

大小:58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高一历史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 1.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 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与这一文化现象紧密相关的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2.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 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如图是汉初实行的一项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巩固汉朝大一统 政治局面 B. 行政制度的多元化有利于加强皇权 C. 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仍有重大价值 D. 该制度的实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下列各图是考古发掘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铁器,据此可以推断 的A. 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B. 铁农具取代了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地位 C. 战国时期的农具种类比春秋时期更多样 D. 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了古代的顶峰 5.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隋唐时期的农业新发展,下列生产工具 可以帮助说明的是 A. 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 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可用来佐证 A. 东京汴梁成 了国际大都市 B. 商品经济从城市向农村扩散 C. 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 商业行为不再受官府的管辖 7.汉武帝时期,为了对盐、铁行业进行整顿和治理,采取的措施是( ) A.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B. 盐铁官营 C. 抑制工商业者发展 D. 均输平准 8.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 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 ①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②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④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 交钱。这表明该纸币 A. 在商品交易中注重了“防伪"功能 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C.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当时主要货币 D. 起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力推行 10.《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 A. 苛捐杂税 B. 重农抑商 为C. 休养生息 D. 朝贡贸易 11.古希腊哲学家阿拉克萨戈拉是伯利克里的老师兼密友,因宣传太阳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石(而非神),而 受到起诉并被判处死刑,后在伯利克里的帮助下,匆忙逃离了雅典。这主要说明当时 A. 伯利克里认为人情高于法制 B. 雅典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 C. 雅典强调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雅典言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12.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都里亚大会(百人团大会)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是 A 《十二铜表法》 B. 《阿奎里亚法》 C. 《卡拉卡拉救令》 D. 《查士丁尼法典》 13.英国议会 1651 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殖民地运输货物至英国或另一殖民地,或欧洲商品运送英国及 英国的殖民地,均须使用英国船只装载。这规定反映了 A. 西班牙丧失了海外殖民地 B. 法国的海上利益受到侵犯 C. 英国与荷兰商业竞争激烈 D. 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14.下图是近代形成的某一贸易路线图。该贸易的进行 A. 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洲 B. 使美洲丧失了大量人口 C. 弥补了非洲劳动力的不足 D.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5.英国议会策划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政变,1689 年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权,创造出近乎完美的 政治设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以暴力完成政权更迭 B. 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 C. 兼顾新旧势力的利益 D. 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政 16.1867 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规定:降低选举权的财产限制,取消 46 个“衰败选区”。空出来的席位,分配 给各大城市。选民总数从 135 万人增加到 225 万人。材料反映了此次改革 A. 使英国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B. 实现了普遍的公民民主 C. 工人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加强 D. 使议会的职能得到加强 17.2018 年 12 月,在国会与总统特朗普就边境墙计划拨款金额问题进行的谈判破裂后,美国政府于当地时 间 22 日凌晨部分关闭。这表明美国 A. 总统对国会负责 B. 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C. 联邦主权遭削弱 D. 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18.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颁布于 1871 年 4 月 16 日,德国历史学家常称 其为俾斯麦帝国宪法。这一宪法 A. 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标志着德意志实现了国家统一 C. 表明德意志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 说明德意志政治民主色彩突出 19.下表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列宁对于共产主义革命所持的观点,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恩格斯认为革命将首先在一国获得胜利 B. 无产阶级革命应注重理论创新 C. 列宁认为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国家爆发 D. 列宁主义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 20.晚清时期,“总署(总理衙门)外交”和“地方洋务体制”长期并存。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清政 府谕准各省将军督抚“一律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之衔”,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处置外交的权力。这表 明 A.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中央集权受到了挑战C. 符合外交近代化趋势 D. 总理衙门的地位下降 21.某次战争结束之际,《泰晤土报》驻巴黎通讯员称:“清国现今已完全颓废老朽……因而今日乃是结束处 理清国最恰当之好时机,使之尽快归于欧洲各国共同占领。”这场战争的影响是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廷受到外国军队严密监控 22.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它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大大加深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依 赖,只能大量举借外债来支付赔款。这便成为列强借以在华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发端。”材料中的“它” 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3.有学者在评价某场运动时指出:“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 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 最普遍的表露。”关于这场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 仍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B.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无产阶级是先锋队 24.下表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主题,其中 1924—1927 年处应该填写 A.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B. 国民革命,分道扬镳 C. 抗日烽火,救亡图存 D.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25.1942 年 1 月,由美、英、苏、中领衔签署的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 统帅,统一指挥中国、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作战。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令中国朝野各方颇 感自豪。这一结果 A. 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 B. 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C. 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 D. 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26.下图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使用于( )A.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 B. 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 C. 局部抗战期间 D. 全面抗战期间 27.1948 年 11 月,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杜鲁门最终竟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杜威,创造了总统大 选历史上最令人吃惊的逆转。此时的杜鲁门 A. 沿袭与苏联盟友关系 B. 推动美苏冷战的扩展 C. 主动挑起了朝鲜战争 D. 以战争手段遏制苏联 28.1961 年,埃及、南斯拉夫、印度等国发起的一次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会议决定在两个对立阵营的国 家集团结盟的时候,选择一条新的道路。该会议坚持 A. 冷战对峙 B. 依附美苏 C. 集团对抗 D. 独立自主 29.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 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将决定 本世纪最后 1∕3 时间的前途。鉴于此,美国政府 A. 结束与苏联对峙竞争状态 B. 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D. 将放弃全球霸权主义政策 30.在总结“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经验时,有学者说:关于澳门历史,长期以来中葡史学界各说各话, 但从 1980 年代起,澳门知识界开始大量挖掘、整理、出版历史文献档案,希望还历史以原貌,带着家国观 念做了大量研究。现在发现,把历史的话语权拿回来“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A. 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B. 推动九二共识形成 C. 随意解释历史现象 D. 合理进行价值引领 二、主观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 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 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 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 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 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 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 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 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 16 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 会经济的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时期,中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不仅有王室宫殿和祖 庙,还有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更有学校等教育设施,产生了一批分属不同学派的古典哲学思想家。城 市的首要功能显然是政治性的,其政治性又分解表现为这种城市是政权首脑机关、军事防御要塞、大型祭 祀中心、手工业制作中心——主要是为王室服务的。祭祀和军事这两件事作为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无疑 直接影响了都城的城市面貌。 ——摘编自段宏振《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 文明》 材料二 宋代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促使一些无地的客户和少地的主户,或是在农村中做雇工,或是涌 入城市,寻找谋生的机会。而政府的财税政策导致地方的赋税征敛相当繁重,民间“规避重役、土地不敢 多耕、避户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干脆“举户鬻产徙京城,以避徭役”。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 加、经济繁荣,商业开始“溢出”城市,在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许多“草市”和“市镇”,有些市镇还因贸易 发达和人口增加出现郊区城市化。宋代社会救济系统发达,但赈济范围往往限于城市,因而每遇灾荒之年, 涌入城市的流民都非常可观。其中一些流民在灾后滞留在城市和市郊,成为新的城市居民。 ——摘编白李亚《宋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居民结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城市功能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先秦城市相比,宋代城市的变化及其原因。 。 的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