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6
页
大冶一中高二年级 2020 年 3 月月考
化 学 试 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可能用到
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 -23    Cu-64    Mg-24    Al-27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
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选择题在网上做。第Ⅱ卷为主观题,主
观题做在纸上,拍照上传照片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18 年是“2025 中国制造”启动年,而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 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  我国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C.  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D.  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食醋呈酸性的原因是:CH3 COOH = CH3 COO− + H+
B.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 2H2 O ⇌ H2 CO3 + 2OH−
        C.2CH3COOH+O2   2CH3CHO+2H2O
D.  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 (g) + O2 (g) = 2H2 O(l);△ H =−
571.6kJ   mol−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 ,随 n 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 1,2-二溴乙烯
C. 1mol 苯恰好与 3mol 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D.  C7 H16 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5 种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 55 − 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苯环中没有碳碳双键
C.  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可以用溴水除去
D.  医院用 75%酒精杀菌、消毒,75%是指质量分数
5.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0.1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NO 和 2.24L O2 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 0.15NA
C. 加热条件下,1mol Fe 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 NA 个 SO2 分子
D. 0.1mol Na2 O2 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6. 某烯烃(只含 1 个双键)与H2 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
的结构式可能有(    )
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
→催化剂第 2 页,共 6
页
7.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B. 
探究乙烯与 Br2 的加成反应 探究苯分子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C.                           D.  
探究乙醇的还原性 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8. 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X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
Y 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
Z L 层电子数是 K 层和 M 层电子数之和
W 共用三对电子形成双原子分子,常温下为气体单质
A. W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元素 X 和 Y 只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2 的化合物
C. 元素 X 比元素 Z 的非金属性强
D. X、Y、Z、W 四种元素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9. 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取代反应 
B.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C.2CH3CH2OH+O2 2CH3CHO+2H2O;消去反应
D.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H2O;取代反应
1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符合的是(    )
A.  图甲实线、虚线分别表示某可逆反应未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正、逆反应 
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反应 2SO2 (g) + O2 (g) ⇌ 2SO3 (g)的平衡常数 K 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第 3 页,共 6
页
4
C. 据图丙,若除去 CuSO4 溶液中的 Fe3+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uO 至 pH = 4 左右
D.  图丁表示常温下向 20mL0.0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滴加 0.001mol/L 的 NaOH
溶液,溶液的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
11.   海水中含有大量 Na+ 、C1−及少量 Ca2+ 、Mg2+ 、SO2−,用电渗析法对该海水样品进 
行淡化处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B. A 极室产生气泡并伴有少量沉淀生成
C. 淡化工作完成后 A、B、C 三室中 pH 大小为 pHA <    HB <    HC
D. B 极室产生的气体可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变蓝
12.   对可逆反应 2A(s) + 3B(g) ⇌ C(g) + 2D(g) △ H < 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 A 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 B 的浓度,v(正) ᦙ(逆)
⑤加入催化剂,B 的转化率提高.
A. ①② B. ④ C. ③ D. ④⑤
13.   MnSO4    H2 O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 
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Ⅰ烧瓶中放入的药品 X 为铜屑
B.  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 SO2 的吸收速率
C. 装置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 SO2
D.  用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制备 MnSO4    H2 O 需经历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
的过程
1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 H2 O2 溶液中 
分别加入 5 滴等浓度的 CuSO4
和 KMnO4 溶液
观察、对比气体产生 
的速度
可比较 CuSO4 和
KMnO4 的对 H2 O2 分解
的催化效果
B
向足量含淀粉的 FeI2 溶液中滴
加 2 滴氯水
溶液变蓝 还原性:I−  e2+
C 将浓硫酸滴到胆矾晶体表面 晶体表面出现黑斑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
SO2 通入 Ba(NO3 )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 与可溶性钡盐均
可生成白色沉淀
15.   恒温恒容下的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 ,下列叙述不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 
志的是(    )
①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③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 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
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第 4 页,共 6
页
再变化 ⑧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②⑥⑧ D. ③⑦⑧
16.   常温下在 10mL0.1mol/LNa2 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HCl 溶液,溶液的 pH 逐
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 pH 为 7 时,溶液的总体积大于 20mL
B.  在 B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 + c(H+ ) =
2(CO3
2-
 ) + (HCO3
-
 ) + (OH-  ) + c(Cl-  )
C. 在 A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 =c (CO32−) =
c(HCO3
-
 )>c(O H - )>c(H+  )
D.  已知 CO3  水解常数为 2 × 10-4,当溶液中
c(HCO3 
-) = 2c(CO3 
2-
 )时,溶液的 pH = 10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  已知:有机物 A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 A 为主要 
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 1 所示.
(1)D 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高分子化合物 E 的结构简式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用如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 
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②甲中所盛的试剂是  ,作用是  。
(4)如图,我国制墨工艺是将 50 nm 左右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溶于水,其形成
的混合物  (填有或无)丁达尔效应。相同条件下所得到的分散系后者比前者更为
稳定,试从结构上分析其原因  。
18. ⅡB~ⅥA 族半导体纳米材料(如 CdTe、CdSe、ZnSe、ZnS 等)在光电子器件、太 
阳能电池以及生物探针等方面有广阔的前景。第 5 页,共 6
页
3
(1)基态硒(S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   。
(2)在周期表中,Se 与 As、Br 同周期相邻,Se、Te 同主族相邻。Te、As、Se、
Br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  。
(3)H2 O2 和 H2 S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常温下,H2 O2 呈液态,而 H2 S 呈气态,其 
主要原因是 ;H2 Se 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  ;SeO2−
的空间构型为  。
(4)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