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六)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云南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六)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ID:247650

大小:16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0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六) 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 1.N 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之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和血红蛋白中均含有 N 元素 B. N 元素位于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中 C. 可用 15N 标记的氨基酸来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 15N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后,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含有 1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脂质(磷脂)和其他常见物质如叶绿素的元素组成和结构需要结合记忆,如磷脂分子的含 N 碱基 在亲水性的头部,尾部则为脂肪酸链。此外,同位素标记法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的应用也是需要 重点把握的内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其 DNA 则进入细菌内部。 【详解】A、叶绿素分子含有元素 C、H、O、N、Mg,血红蛋白分子含有元素 C、H、O、N、Fe,二者均 含有 N 元素,A 正确; B、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是 C、H、O、N、P,其头部为含 N 碱基,B 正确; C、氨基酸的组成元素包括 C、H、O、N 等,因此可用 15N 标记的氨基酸来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C 正确; D、15N 可以同时标记 DNA 和蛋白质,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只有 DNA 进入细菌内部,蛋白质外壳留在 外面,DNA 进入细菌内部后,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因此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没 有放射性元素,D 错误。 故选 D。 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细胞代谢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B. 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化学反应是放能反应 C. 由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有利于肌细胞能量供应 D. 酵母菌和乳酸菌无氧呼吸均产生 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且作用条件比较温和。生物体中的合成反应一般是吸能反应。肌细胞内的肌质体 是由大量变性的线粒体组成的,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物体提供能量,所以肌质体有利于 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无氧呼吸可根据其产物分为产酒精和 CO2 的无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乳酸菌 的无氧呼吸方式为后者。 【详解】A、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细胞中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中的化学反应 有序进行,A 错误; B、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化学反应是吸能反应,需要消耗 ATP,B 错误; C、肌质体中有大量变形的线粒体,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利于肌细胞能量供应,C 正确; 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 CO2,乳酸菌无氧呼吸方式为乳酸发酵,不产生 CO2,D 错误。 故选 C。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是体细胞的二倍 B. 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C.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D.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可能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熟练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一次,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 数目不变。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是染色体 和 DNA 都减半。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要分离。 【详解】A、着丝点分裂时,若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若分裂方 式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A 正确; B、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发生复制,只复制一次,B 正确; C、有丝分裂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C 错误; 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可发生减数分裂,具有染色体的真核生物可发生有丝分裂,所以,进行有性生殖 的生物才可能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D 正确。 故选 C。 4.下列有关 DNA 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DNA 能够储存、传递、表达遗传信息 B. 两个 DNA 分子的 A+T/G+C 的比值不同,则这两个 DNA 分子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C. 在 DNA 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某个磷酸可能只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接 D. 组成 DNA 分子基本骨架的化学元素包括 C、H、O、N、P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 携带有合成 RNA 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 由脱氧核苷酸组成,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 4 种:腺嘌呤(A)、鸟嘌呤 (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碱基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 DNA 的分子特异性。DNA 分子结构中, 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 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形成的氢键配对相连。 【详解】A、DNA 携带遗传信息,可以储存、传递、表达遗传信息,A 正确; B、两个 DNA 分子的 A+T/G+C 的比值不同,则这两个 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肯定不同,而 DNA 的遗传信息 储存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所以这两个 DNA 分子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B 正确; C、脱氧核苷酸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而构成的,所以大部分磷酸都与两个脱氧核糖 相连接,只有最开始端的磷酸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接,C 正确; D、组成 DNA 分子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所以不含有 N,D 错误。 故选 D。 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基因突变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生殖隔离是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的依据 D. 一个雌雄个体间能自由交配的种群,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等。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 改变,其中,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基因频率。而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则是生殖隔离。 【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自然选择使种群 基因频率向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变化,A 正确;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 正确;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就是生殖隔离,所以可以利用生殖隔离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C 正确;D、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自然选择、变异、迁入迁出等,即使种群内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也会 发生改变,D 错误。 故选 D。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浆中乳酸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 B. 血浆中的无机盐离子参与了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调节 C. 产生渴觉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会增强 D. 在寒冷环境条件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量,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到人体内环境平衡中的水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等。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掌握关键激 素如抗利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的变化情况,特别注意内环境总是处在动态平衡过程中,如机体在炎热和 寒冷条件下的产热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产热量与散热量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中。 【详解】A、在长时间运动如马拉松赛跑的条件下,人体部分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酸性物质乳酸,此时 为满足组织细胞有氧呼吸供能的需要,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含量,A 正确; B、血浆中的无机盐离子如 Na+、K+可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HPO42-、H2PO42-、H2CO3、HCO3-可以组成缓 冲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B 正确; C、产生渴觉时会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作用,C 正确; D、在寒冷环境条件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量,来实现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动态平衡,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D 错误。 故选 D。 7.研究表明,叶绿素有助于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人类获得叶绿素的主要途径是从蔬菜中获得,为了生产蔬 莱提供相应参数,科研人员以绿色生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处理条件 叶绿素 a 的 相对含量 叶绿素 b 的 相对含量 叶片干物质的量(g) 白光 0.28 0.08 0.36 红蓝组合光(红光和蓝光的光强比为 1:2) 0.50 0.13 0.51红蓝组合光(红光和蓝光的光强比为 1:1) 0.39 0.10 0.51 红蓝组合光(红光和蓝光的光强比为 2:1) 0.32 0.10 0.39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该实验拟定一个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白光处理组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该实验中要提取色素以测定色素含量,在提取色素时要在剪碎的新鲜叶片中加入____、______和丙酮, 其中丙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要保证绿色生菜的品质和产量,最佳的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研究红蓝光的组合情况对绿色生菜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 (2). 对照 (3). 二氧化硅 (4). 碳酸钙 (5). 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6). 红光和蓝光的光强比为 1:2 (7). 该 处理条件下绿色生菜叶绿素的含量和叶片干物质的量均最高 【解析】 【分析】 本题需熟练掌握绿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相关原理,如有机溶剂用于溶解色素,根据色素在有 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用层析的方法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主要是使研磨充分,叶绿素被充分释放出来, 而加入碳酸钙则是为了中和叶片中的酸性物质,防止其破坏叶绿素。结合图表信息分析可知,在红光和蓝 光的光强比不同的情况下,绿色生菜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干物质量也有所不同。迅速找到叶绿素含量最高和 叶片干物质最重时对应的处理条件是解题关键。 【详解】(1)依据表格可知,实验的处理条件为不同组合的红蓝光以及白光,可视作实验的自变量,一段 时间后,表格统计的对象有三个,分别是叶绿素 a、b 的含量和叶片干物质的量,可视作因变量,据此可以 拟定研究课题为:研究红蓝光的组合情况对绿色生菜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该实验中,白光 作为对照组,其结果与各个实验组形成对比。 (2)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丙酮中,在研磨绿叶时,为使研磨充分,应加入少量 二氧化硅,同时溶酶体中的酸性液体可能会破坏色素,因此,在研磨时,应加入少量的碳酸钙。这里丙酮 的作用是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3)根据实验结果,红光和蓝光的光强比为 1:2 的处理条件下绿色生菜叶绿素的含量和叶片干物质的量 均最高,所以这是保证绿色生菜的品质和产量的最佳的处理条件。 【点睛】如何拟好实验标题,第一步是分析题干及图表信息,判断该实验的性质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二者可分别对应题目为:“验证……”和“探究……”。第二步则是通过图表信息总结出自变量和因 变量,探究性实验的题目中格式一般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8.图为某二倍体生物(2N=22)进行细胞分裂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某细胞中典型染色体图像。回答下 列问题: (1)通过染色体图像可判断该细胞正在进行______分裂,该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该细胞中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3)该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该细胞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1). 减数 (2). 44 (3). 不能 (4). 该时期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 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5). 未发生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与减数第一 次分裂前期相似,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形成纺锤体;②中期:染色体的 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③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 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④末期: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 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 【详解】(1)通过染色体图像可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处于两两联会的状态,因此判断该细胞正处于减 数分裂,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该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核 DNA 分子数的两倍,即 44。 (2)由于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基因,所以不能判定该细胞中 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3)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 因重组。 的 是(4)据图分析该细胞一共形成 11 个四分体,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及 DNA 的变化,根据图像当中染色体两两联会的情况可以迅速判断 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看到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观察,而基因突 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 9.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膀胱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_______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位 于_____的初级中枢,该神经中枢中的部分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相应突触后膜的膜内侧电位发生 变化,该变化是_______,从而引起盆神经兴奋;同时,该神经中枢中的部分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使相应突触后膜上发生 Cl-_____(填“内流”或“外流”),导致内外两侧膜电位差的绝对值增大,从而抑 制腹下神经,最终导致排尿。 (2)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是由于成人的排尿反射还受到位于_____中的高级中枢控制。此过程 中,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通过抑制相应低级中枢来抑制排尿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系统的_______调节。 【答案】 (1). 感受器 (2). 脊髓 (3). 由负变正 (4). 内流 (5). 大脑皮层 (6). 分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排尿反射是一种简单的非条件反射活动,经常在高级 中枢控制下进行。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使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 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 并产生尿意;大脑皮层向下发放冲动,传至脊髓初级排尿中枢,通过传出纤维传到膀胱的效应器,将贮存 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尿液被送入尿道。当尿液进入尿道时,尿液还可刺激尿道的感受器,神经冲动沿传 入神经再次传到脊髓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 【详解】(1)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 到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初级控制中枢位于脊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 后膜,使 Na+相应突触后膜的膜内侧电位由负变正,从而引起盆神经兴奋;同时,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使相 应突触后膜上发生 Cl-内流,导致内外两侧膜电位差的绝对值增大,进一步增大静息电位,从而抑制腹下神 经; (2)排尿反应时,脊髓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大脑皮层向 下发放冲动,将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此过程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点睛】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 10.果蝇中灰体和黑体,正常刚毛和小刚毛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灰体正常刚毛雄果蝇与一只灰 体小刚毛雌果蝇进行杂交实验,F1 中灰体雌果蝇:灰体雄果蝇:黑体雌果蝇:黑体雄果蝇=3:3:1:1,且雌果蝇全为正常刚毛,雄果蝇全为小刚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刚毛和小刚毛这对相对性状中小刚毛是______性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 (填“常”或“X”)染色体上。 (2)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 F1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 雌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 【答案】 (1). 隐性 (2). X (3). 遵循 (4).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 X 染色体上 (5). 3/4 【解析】 【分析】 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根据后代雄性只表现母本性状,雌性均表现父本性状,则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且父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如果后代雌、雄个体中表现型相同且都有显性和隐性性状,其分 离比为常见的杂合子(如 Aa)自交后代分离比 3:1,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由于杂交后代的性状分布出现雌雄差别:“雌果蝇全为正常刚毛,雄果蝇全为小刚毛”,可以 判断控制刚毛这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根据亲本表现型:正常刚毛雄果蝇与小刚毛雌果蝇可以 判断正常刚毛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如果在 Y 染色体上,该形状会出现父传子的现象)。假设正常刚毛为隐 性基因,则父本为隐性纯合子,后代不同性状的雌雄个体的比例应当相同,不会出现雌雄差别,所以可以 判断正常刚毛为显性基因,小刚毛为隐性。 (2)根据(1)的推测可知,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而灰体和黑体在后代的雌雄个体间的 分布并没有出现差别,其分离比为 3:1,所以可以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这两对性状的遗 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1)和(2)的分析可以假设控制灰体性状的基因为 A,控制黑体性状的基因为 a,控制正常刚 毛性状的基因为 B,控制小刚毛性状的基因为 b,题干中的杂交可以用以下遗传图解: P 灰体正常刚毛雄果蝇 (AaXBY) × 灰体小刚毛雌果蝇 (AaXbXb) ↓ F1 灰体雌果蝇 (A-XBXb) 灰体雄果蝇 (A-XbY) 黑体雌果蝇 (aaXBXb) 黑体雄果蝇 (aaXbY)若将 F1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由于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分开考虑,对于体色这 一对性状来说,F1 代的基因型分布为 AA:Aa:aa=1:2: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 A:a=1:1,则后代杂合 子所占比例 P(Aa)可计算为 P(A)×P(a)×2= = ,AA+aa=1-1/2=1/2;对于刚毛这一对性 状来说,F1 代的基因型分布为 XBXb:XbY=1:1,产生的雌配子比例为 XB:Xb=1:1,雄配子的比例为 Xb:Y=1:1,后代雌果蝇基因型分布为 XbXb:XBXb=1:1,所以后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应为 P(AA+aa) ×P(XbXb)= = ,则杂合子的概率为 。 【点睛】本题难点在第三问杂合子比例的计算,由于 F1 代基因型较多,罗列出所有基因型后进行杂交组合 的难度相对较大,又因为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因此第一步拆分为两对性状的杂交比 例计算,第二步根据 F1 代基因型的比例计算出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以配子的基因的分离比来计算后代纯合 子的基因型的比例,最后是将两对性状的纯合子的比例相结合,然后计算杂合子比例。特别注意该问不需 要计算雄性果蝇的比例,因此 F2 代中 XBXb 在雌果蝇中的比例为 ,而不是 。 [生物一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柠檬精油是生产食品和药品的常用原料,柠檬花中含有精油 A,柠檬皮精油 B 含量较高,两种物质都难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都具有挥发性,精油 A 的热稳定性比精油 B 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 A 过程中,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NaCl 的目的是_____,可在分离得到的油 层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除水。 (2)提取精油 B 不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可用压榨法提取精油 B,压榨前需 将柠檬皮______________,再用石灰水浸泡,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且压榨液的黏稠度不会太高,过滤 时不会堵塞筛眼。压榨后需要进行两次过滤,第一次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油 B 也可用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萃取,如果要高效提取食品级精油 B,最好选择_______(填“萃取 法”或“压榨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答案】 (1). 增加盐的浓度,促进油水分层 (2). 无水 Na2SO4 (3). 精油 B 热稳定性较低,加热 易分解,且原料易焦糊 (4). 干燥去水 (5). 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柠檬皮压榨时滑脱,提高 出油率 (6). 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7). 压榨法 (8). 精油 B 热稳定性较低,萃取时加热会分解,影 响提取效率;可避免萃取剂不易从产品中分离的问题;可避免萃取剂的毒性影响产品的质量 【解析】 【分析】 由于某些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 法提取,其提取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精油。压榨法制备精油时, 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材料去水干燥,然后用石灰水浸泡,经漂洗、压榨得到压榨液后,用布袋过滤除 的 1 1× ×22 2 1 2 1 1×2 2 1 4 3 4 1 2 1 4去固体物和残渣(第一次过滤),对滤液进行离心进一步除去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 层的精油分离出来,然后在 5℃~10℃下静置 5~7 天,使果蜡等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精油,其 余部分通过滤纸过滤(第二次过滤),滤液与吸出的上层精油合并后成为最终的精油。 【详解】(1)向乳化液中加入 NaCl 的原因是其易溶于水且其溶液的密度比精油的密度大,可以使油水分层; 加入无水 Na2SO4 的目的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 (2)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分 出油层和水层;水中蒸馏时的温度较高,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受热分解等问题,提取精油 B 不予采 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精油 B 热稳定性较低,加热易分解,且原料易焦糊;新鲜的柠檬果皮中含有大量 的果蜡、果胶和水分,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柠檬果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以破坏细胞结构, 分解果胶,防止柠檬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3)得到压榨液后,用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即第一次过滤; (4)由于精油 B 热稳定性较低,萃取时加热会分解,影响提取效率;另外萃取法还面临萃取剂不易从产品 中分离的问题以及毒性影响产品的质量的问题,所以采用压榨法比较好。 【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比较: 提取 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法 萃取法 实验 原理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 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 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 溶剂获得芳香油 方法 步骤 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 ①粉碎、干燥 ②萃取、过滤 ③浓缩 适用 范围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 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 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 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优点 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 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出油率高,易分离 局限 性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 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 对较低 使用 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 的质量 的[生物一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某种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的性别决定为 XY 型,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科研小组通过下图所示的 两种方法培育雄株: 方法一: 方法二: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采用嫩芽培养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组织,该组织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同时还能 获得______________植株。 (2)图中①是___________过程,③是___________的过程,④过程常用的试剂是_____。若不进行④过程 的处理,幼苗 A、B 直接发育形成的植株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杂交产生雄株,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二通过甲、乙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雄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生(区) (2). 脱毒 (3). 脱分化 (4). 花药离体培养 (5). 秋水仙素 (6). 不能 (7). 植株甲和乙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 (8). 1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异同点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技术 外植体为体细胞,染色体数无需加倍 花 药 离 体 培 养 技术 取材为花药,培养的是单倍体幼苗,实质是花药里面的花 粉发育成高度不育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等物质诱导 染色体加倍,恢复可育性 离体 植物组织经脱分化形成愈伤 组织,再分化成丛芽,诱导出根, 然后进行移栽 【详解】(1)采用嫩芽培养是因为嫩芽含有分生组织,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且分生区的病毒传播速度 的很慢,组织后获得脱毒苗的几率也较大。 (2)由嫩芽这种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即①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通过花药培养产 生植株的过程称之为花药的离体培养;培养过程中可加入秋水仙素促使植株的染色体数增加,诱变植物多 倍体。 (3)如果不用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甲和乙是单倍体,不能正常完成减数分裂产生可育 配子,也就不能杂交产生雄株。 (4)方法二得到的植株甲、乙是由花药离体培养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其中带 X 染色体的花药经处 理后发育成 XX,带 Y 染色体的花药经处理后发育成 YY,二者杂交,后代个体一定为 XY 雄性植株。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包括脱分化、再分化的概念以及秋水仙素的应用等。难点在第三 问,理解带 Y 染色体的花药经处理后发育成 YY,该植株可以与其他植株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