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九台区加工河中心学校 2020 届部编版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十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若失去花的点缀,就会颜色顿失,枯躁无华。心灵的原野,若没有花的充实,则
会干涸皱裂,渐渐枯竭。在心里种上善良、真诚、乐观三朵生命之花吧,用心之虔诫去做土壤,用人生历
炼去培植。未来,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只要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1)用部首检字法查“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观看过宇宙纪录片《太阳系的奇迹》之后,不禁使人感觉到人类实在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D.她连一点芝麻小事都要挑剔,未免太吹毛求疵了。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向来语文考试不得高分的他,破天荒第一次考了 112 分。
B.华为手机不但扬名海外,而且得到了中国广大手机用户的高度赞扬。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 PM2.5 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
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B.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C.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D.杜小康已不
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
的。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明代长篇小说《镜花缘》,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都带有浓厚神话色彩。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巨人三传”又被成为“三大英雄传”。D.铭,古代刻
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6.将下边的句子或短语分别填写在第⑥句中的四条下划线上,正确的顺序是()。
⑥而到了冬天呢,只要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脍
炙人口的青海“冰鱼”呀。①那成群结队的鱼儿便会飞快地涌来②在洞口点燃篝火③在冰面上凿开一个个洞
④一条条自动地从洞口跃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不亦君于乎?(《论语·学而》)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生动具体地描写琅琊山朝暮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奉献精神是中华儿女一直追求的高贵品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诸葛亮“鞠
8.综合性学习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
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
营养,涵养心灵。下面,请你也来参加!(1)请在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只填序号即可)
人似秋鸿来有 ① ,事如春梦了无 ② 。
A.情 B.信 C.痕 D.声
(2)请从表格中识别并写出一句关于春节的完整七言诗句。
把 花 后 符 桃 总 新 梨 换 清 旧 落
(3)考考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茅店是指 ;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中,“刘郎”
指 ;“如何四 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
二.阅读
(一)古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前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请说说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
答:
10.词引用“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主要抒发什么情感?
答:
(二)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战?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是焉得为大
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膝文公下》)
【乙】王十朋,永嘉人,知泉州。初到任,会七邑宰①劝酒,历告以爱民之意,出一绝云:“九重天子爱
民深,令尹宜怀恻怛②心。今日黄堂-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其为政甚严而能以至诚感动人心士之贤者
诣门以礼致之。朔望会诸生学宫讲经询政。讼至廷,晓之以理义,多退听者。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
戒,俾③之自新。又尝割俸钱,创贡闱④。他善政尤多。去之日,父老儿童攀辕者不计其数,十朋亦为之
垂泪。泉人怀之如父母。
(节选自黄仲昭《八闽通志》)
【注】①七邑宰:七县知县。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王十朋知泉州,时泉州下辖晋江、南安、同安、
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②惻怛,惻隐。廷: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③俾,使。④贡闱:
科举考试的地方。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往之女家( )(2)贫贱不能移( )(3)会七邑宰劝酒( )(4)他善政尤多( )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 B.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
C.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 D.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答
(2)泉人怀之如父母。答
14.甲文中孟子指出“大丈夫”在顺境中应该如何作为?(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中王十朋是如何践行孟子这
一主张的?请简要概括。
答
(三)文学作品阅读
灯
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虽
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
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④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
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
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
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
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
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
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捉鱼。
⑦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说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
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
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
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⑨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
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象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
⑩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
鱼虾类。
⑾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⑿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
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⒀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⒁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
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⒂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⒃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⒄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天
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真是没错说。
⒅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
时不能太招人眼了。
⒆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⒇父亲愣怔了一下。
(21)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
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22)龟儿子,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
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23)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
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24)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
(25)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 年第 5 期)
15.“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答:
16.文中的父亲是单纯钓鱼吗?他约儿子钓鱼的目的是什么?
答:
17.如何理解父亲的“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
答:
18.小说以“灯”为题,有何特殊含义?
答:
(四)说明性文体阅读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
爱上了阅读。小学 6 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 1700 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
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
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 年读 1700 本书”的奧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
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 20 分
钟时间,就能在小学 6 年读完 1700 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67 本,与 2017 年基本
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 2.1%的成年国民
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
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
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
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
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
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
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 20 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
时间。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
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
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
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
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
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
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
“读书等身”。(有删改)
19.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20.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21.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答:
22.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答:
(五)名著阅读
23.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①《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人名)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
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土公墓悼念战友。
③《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 (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
后听了都非常满意。
④《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是 。
三.作文
24.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
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的 点滴”为题作文。(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吉林长春市九台区加工河中心学校 2020 届部编版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十
1【答案】(1).(1)示例一:虍(2).4(示例二:文 6)(3).(2)①躁(4).燥(5).②炼(6).练(7).(3)将“只
要”改“只有”或将“才”改为“就”
【解析】【详解】
(1)“虔”部首:虍,再查是除去部首后的笔画,4 画。
(2)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与书写。“燥”与“躁”,“炼”与“练”可通过部首来辨析。
(3)划线句子关联词使用错误,“只要……就……”“只有……才……”是成对的关联词。
2【解析】 B 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用来形容“渺小”不恰当。
3【答案】D
【解析】A 项词语重复,删去“破天荒”或“第一次”;B 项语序不当,将“扬名海外”和“得到了中国广大手机用
户的高度赞扬”交换位置;C 项搭配不当,把“一倍”改为“一半”。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
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
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4【答案】C
【解析】A.将“什么”后的逗号改为冒号。B.将“幽美”后的逗号移到后引号外。D.将“走多远”和“什么样子”
后的逗号换为问号。故选 C。
5【答案】B
【解析】B:《镜花缘》是清代长篇小说,不是明代。故选 B。
6.解析:把题目看完就知道,先敲开冰来,再点火,鱼就会出来了。因为鱼在冰下的水里太闷了,把冰敲开
来,鱼就会来冰口这里呼吸氧气。如果是在夜晚,又有火光,鱼就会向有光的地方涌来。这样它的逻辑顺
序就是:凿开洞→点燃篝火→鱼儿涌来→从洞口跃出,应选 C 项。
7【答案】(1)人不知而愠(2)留取丹心照汗青(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春蚕到死丝
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愠、汗青、霏、暝、蜡炬”等字词容易写错
8.
【答案】(1)①B ②C
(2)总把新桃换旧符
(3)旅馆;刘彻(汉武帝);纪。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积累背诵默写能力。“人似秋鸿来有信, 事如春梦了无痕 ”出自宋代诗人
苏轼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 全诗是:“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
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故
答案:B 信。C 痕。
(2)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积累和默写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关于春节”“完整的七言诗句”“一句诗”。结
合所学可知这几个字包含的诗句是: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
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这里的“茅店”
是指旅馆。“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刘郎”指汉武帝刘彻。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马嵬二首》。 二.阅读
(一)古诗词赏析
【答案】9.示例:首句抓住“塞下”这一特殊地域来写“异”的,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千嶂等具有
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秋景图”。10.示例:引用典故是为了抒发将士报国之志。现在敌军末退,
边境末宁,尽管厌战思归,但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
的激励鼓舞。(慨叹功业未成,有家难归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
1.(1)通“汝”,你(2)改变(3)适逢(4)特别
2. C
4.(5 分)“得志,与民由之”。(1 分)严格执政:给学生讲授经书、拿政事考问他们;用道理正义开导来打官
司的人;反复劝告品行不好的下属,使他们改过自新;拿出自己的俸禄,建科举考试的场所。(4 分,答出
其中的四点即可)
译文:王十朋是永嘉人,任泉州知府(掌管泉州)。刚刚到任,赶上七县的县令劝酒,王十朋遍告他们要
爱护百姓,写出一首绝句:“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怛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王
十朋执政很严格,并能用最大的诚意感动人心,贤士们登门拜访,用礼物对他表示敬意。初一、十五王十
朋在学宫聚集读书人(给他们)讲授经书、拿政事考问他们。百姓到官府打官司,王十期用公理正义来开导
他们,大多能使人(心服)而退。属官中间有品行不好的,他反复警告劝诚,使他们悔过自新。他又曾经拿
出俸禄,创办了科举考试的场所。他做了非常多良好的政绩。离开的那天,老百姓、小孩拉着他的车子(含
不得他走)的人不计其数,十期也为此流泪。泉州人怀念他像怀念(自己的)父母(一样)。
(三)文学作品阅读
参考答案(一)
15.类比手法(1 分) 蛤蟆鱼由于太招人眼,因而容易被人逮;做人如果太过张扬,同样容易遭人嫉
恨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 分)父亲运用形象的类比,将自己的担心与劝诫委婉地让儿子明白,这
样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通俗易懂。(1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手法。父亲用蛤蟆鱼做类比,意在告诉儿子做人不要太张扬。类比
手法的运用,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委婉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劝诫。
16.父亲并不是单纯地约儿子去钓鱼,(1 分)他想通过钓鱼,让儿子明白:做人不要太过张扬,(1 分)
否则,对自己对单位都会带来不利的道理。(1 分)
【解析】本题是对文中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父亲是借钓鱼的机会,委
婉地劝诫儿子做人不要太过张扬,督促儿子做事情要考虑周全。
17.灯塔发光,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蛤蟆鱼发光,则是为了诱捕其它的鱼,为自己谋利。(1 分)父亲希
望儿子“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意在告诫儿子,要为大家谋福利,不要一心只想着自
己的私利。一个重家教充满正能量的父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父亲借“灯塔”和“蛤蟆鱼”各自发光的特点(灯塔
发光照亮别人,蛤蟆鱼发光为私利),含蓄地告诫儿子: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要时时为大家着想,不要为
自己谋私利,要做一个不张扬自己,作风清廉的好官。
18.小说以“灯”为题,其特殊含义就是:父亲就像一盏明灯,(1 分)照亮了“我”的人生,指引“我”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1 分)有了父亲这盏“明灯”,我的人生旅途便不会“迷路”。 (1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题的理解。小说以“灯”为题,有多重含义:蛤蟆鱼的“灯”是为了诱捕事物,为自己谋利;灯塔的“灯”为别人照亮前行的道路;而父亲更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指引
“我”走向正确的道路。小说的特殊含义也即小说的主旨:父亲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指
引着“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四)说明性文体阅读
19 参考答案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中心论点。注意题干“用原文语句回答”的提示。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作者着重阐述“读书”
的问题,并在首段给出了论点。
20 参考答案:这两段都用了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读书等身”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这样论证,使论证
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因为它的事例确凿、充分,有一定代表性。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②③段都是在讲述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读书的事例,即运用了举
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这一中心论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
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的作用就是证明中心论点。
21 参考答案:先引用名言讲道理,再举抗战名将彭雪枫挤时间读书给予佐证,然后拿我们和彭雪枫对比,论证
了我们缺的不是读书的时间,而是读书的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
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形式作答。如文章第⑤段先引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
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一名言讲道理,再用抗战名将彭雪枫挤时间读书为例证,
然后拿今天的我们和彭雪枫作对比论证,论证了“我们缺乏读书的决心”这一观点。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
严密,条理清晰,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22 参考答案:时间充足的话,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纸质书;碎片化时间里,读有价值的信息;专门挤时间,把前述两
种情况读到的东西,加以整理,付诸文字。这样读书既可能“读书等身”,也可能“知识等身”。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迁移。首先要读懂原文,运用原文所讲的相关理论来提建议。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所提建
议合理即可。如可整理第⑥段中的语句,提出有关读书方法的恰当建议。
(五)名著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识记。第①题,理清尼摩船长游历的路线,只要通读名著,很容易填写出地
中海;第②题,根据“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的提示,很明显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第③题,根据情
节“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提示,格列佛被当做玩物,国王、王后出现可判定是大人国;第④题,从题目
“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写出了他擅长跑,跑得快,结合自己对《水浒》的了解,很容易答出是神
行太保。注意不要写错字
三.作文
请以“拾起的 点滴”为题作文。(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1)【真题解析】
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考生将题目填写完整,填写什么内容?可以抓住文题中“点滴”二
字来考量,题目设置了一个情景,已经暗示考生可以从 “同学的丝丝情谊”“师长的种种关爱”“书本的点
点启迪”等角度去诠释文题中“点滴”的内容;本作文题给考生作文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写作目的(拾
起)、写作对象(我)、写作内容(讲述真实的故事)、文章作者的身份(我)、文章的体裁(叙事)。要求如
此详细,其用意在于将该类作文的写作引向更深处,不在审题上过多为难学生,不在立意上分高下,而着
重考查写作策略的运用。就是在引导考生在写作策略上下功夫。这也是判定这篇考场作文分数高低的最核
心点。面对该题目,首先要思考“拾起”的前提是“丢失”或者“忘记”,意在告诉考生所选材料必须是以
往发生的事情。
构思:
思路一:叙述爸爸妈妈平时对自己的各种爱,表达“拾起的爱的点滴”。思路二:叙述三年初中生活中的些许琐事,表达“拾起的成长的点滴”。
思路三:叙述克服困难时的自己的点滴表现,并辅以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我克服苦难后的“高
兴”。
【范文】
拾起的母爱的点滴
生活中,我被母爱包围着,好幸福。
——题记星期六下午放学,我和妈妈回到家中。当被太阳晒得快要虚脱时,来一杯冰水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家中没有提前准备冰水,唯独只有那个西瓜还躺在冰箱里。妈妈一进家门就直奔冰箱,从中取出西瓜,
用刀一切两半,递给我一半说:“快吃吧!”说完,她把另一半放进了冰箱里,我问她为什么不吃,她说
是留给我吃。
我开始心疼妈妈了,她和我一样渴,却让我先解渴。我便想出了一个计策,于是对妈妈说:“我先去
洗手,你先吃吧!”妈妈也没好说什么,拿起勺子,一点儿一点儿挖着吃。当我洗完手,回来一看,那个
半圆的西瓜,中间的瓤还留着在,只是边上的一点已被母亲吃掉。其实,我明白,中间的甜一些,其实,
我明白,母亲是把好的留给我。
当吃晚饭时,妈妈做了我最喜欢的鱼,照例,妈妈吃鱼头,把鱼肉留给我,这种母爱我早已习惯了,
但是今天却不同,因为鱼肉里的小刺太多了,于是妈妈把鱼肉里的一根根小刺都挑出来,然后才放入我的
碗中。似乎,她当我是长不大的小孩,似乎,她以为我马虎,会吃到鱼刺……我看了看碗里的鱼肉,又看
了看正在专心挑鱼刺的妈妈。我想哭,但又忍住了,将这感恩的泪水永远的存在心坎中。
吃过晚饭,妈妈从柜子中拿出了核桃,说是要砸给我吃,我怕她辛苦,便说不吃,可是妈妈却说:“吃
核桃对你脑子好。”我不忍心打破这份母爱,看着妈妈一点儿一点儿的将核桃夹开,把果仁取出,当遇到坏
的时候,她也仔细地挑,将坏的取出。当她手夹到没劲时眼前已摆了满满一盘的核桃肉。再看她的手,已
经红一块,白一块。
我吃着那载满爱的西瓜,我吃着那寄存爱的鱼肉,我吃着那装满爱的核桃,我,热泪盈眶,但我不想
流出,因为我要将这感恩的泪存在心坎,我要将这爱的点滴存在心间……
【点评】本文叙写了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母爱包围着的生活点滴。文章开头简洁,“被母爱包围着”点
题,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故事产生阅读兴趣;文章选材典型,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
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一些精妙词语如“存在心坎中”“载满”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
少情趣。是一篇很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