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诡谲(jué 商於 信手拈来 拘泥(nì)
B.契合 海啸 哗众取宠 伫(zhù)立
C.睥睨(bìlì) 稽(qǐ)首 栩栩如生
D.瘦削(xuē) 犀利 雷霆 打镲(chǎ)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 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我们要真情关心青年、 青年,做青
年工作的热心人。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 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A.关爱 引导 倾听
B.引导 倾听 关爱
C.关爱 倾听 引导
D.倾听 关爱 引导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多年以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等发现
和培育了一大批青年榜样,见证了这个群体的成长。
B. 24 岁的曹彦生是我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为导弹“雕刻”翅膀的大国工匠,他那耀眼成绩的取
得,却源自他刚参加工作时一次险些铸成大错的事故分不开的。
C.当神舟十一号太空科学实验的任务进入人们的视野时,即将 50 岁的景海鹏凭着过硬的素质、丰富
的经验、完美的成绩在大家敬佩而服气的目光中,顺利入选飞行乘组。
D.异于常人的刻苦钻研劲头,让吕义聪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甚至仅用耳朵就能听出 40 多种
汽车异响,通过异响、设备检查就能排除 2000 多种汽车故障。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忆往昔,先辈青年无畏向前;看今朝,吾辈同
侪奋勇争先。
B. 在河南南阳市镇平山伏牛山区,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为了一句庄严的承诺,他坚守大山
深处,只为干好一件事:改变山里娃命运,点燃深山孩子希望。
C. 在合肥科技大学,每毕业一位研究生,就要种下一棵树,风雨多年,隐匿于这所大学校园内的
“桃李园”,早已成为连接师生情谊的地方。
D.为做好游客服务工作,北京世园会每天都有近 600 名志愿者同时上岗,参与近 130 个岗位的园区问
询服务、秩序引导、接待协助、语言翻译、媒体服务、组织方工作协调、参观协助等八大运行管理协助和
游客服务工作。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博物馆,客从何处来
①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08 年至今,我国博物馆的数量呈现明显加速增长之势。
②观众的增长更为惊人,最近 3 年每年的参观人次增量都在 1 亿左右,到 2018 年底博物馆参观人次
已达到 10.08 亿。
③“把参观博物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当许多人尚把这句话作为口号时,来自杭州的姚熙远已经身
体力行了 10 余年。从八九岁开始,姚熙远利用假期几乎走遍全国,逛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博物馆。也得益
于这个爱好,今年他收到了芝加哥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年的积累让我能很具体地说出申
请人类学专业的原因。”姚熙远说。④自 2008 年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参观者的人数就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国近九成
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机构向社会免费开放,堪称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文化领域
影响最大的惠民政策之一,不仅对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
对当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⑤现在,博物馆已经成为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创收的重要渠道,各地开办博物馆的热情更高涨。
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游览和购物,越来越倾向于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中国人的文化需求正在蓬
勃发展。公众有对文化的需求,博物馆也主动出击,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进步。现
在大家都在微信中晒自己看展览的照片,这表明博物馆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也改变了自身老态龙钟的形
象。
⑥姚熙远的朋友看了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后对国宝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产生了兴趣,便
约他一起去浙江省博物馆参观。到了博物馆他们发现,这把在节目里充满传奇色彩的七弦琴周围聚集了大
批观众。把博物馆和电视节目结合起来挺好的,许多原本对博物馆不感兴趣的人在看了节目以后也会去参
观,这是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的好办法。
⑦一位网友在看了《国家宝藏》后评论:“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绝不仅仅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更是因为我们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些,不能只让考古文博专业的人知道,更应该让所有
中国人知道。”
⑧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也认为,《国家宝藏》不但改变了观众欣赏综艺的一种态度和感受,也改变
了博物馆的思维方式。
⑨博物馆“触电”改变了观众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博物馆放下了“高冷”,变得“亲民”。软硬件
条件的大幅提升以及社会服务意识的显著增强,是推动观众走进博物馆的重要原因。
⑩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湖南
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探险笔记”等系列教育活动,每场活动的预约名额都被抢光;故宫与
腾讯合作推出音乐创新大赛,开赛代表作《丹青千里》上线当日,视频播放量超过 2500 万,大赛主题
“古画会唱歌”的微博话题阅读量破 1.2 亿……
⑪观众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一直都在,但以前我们在传播文化内涵时,有时候显得直白和生硬,没有
尊重传播规律。《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之所以成功,就是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了高品位
的文化内涵,把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成熟的综艺制作模式进行了有机融合。
⑫ 展望未来,随着文化消费意识更主动的年轻一代的成长,未来中国会拥有更丰富、更有活力的文
化形态。
5.对“把参观博物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原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能增长见识,增加人生积累。
B.一些文化综艺节目激发了大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
C.博物馆大幅提升了硬件条件,增强了服务意识。
D.博物馆各出奇招满足了观众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
6.对“博物馆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渠道”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博物馆已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
B.博物馆满足了城市中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C.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D.人们在微信中晒自己看展览的照片就是对城市形象的宣传。
7.下列对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行业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博物馆多元化趋势中的主流。
B.各大博物馆的参观者中占比最大的都是年轻人。
C.把博物馆和电视节目相结合,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
D.很多博物馆改变思维方式,将文物复活,夺人眼球。
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 8~10 题。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建武二十九年,举孝廉。光武召见,甚异之。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
道,帝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帝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石,躬自斩刍①养马,
妻执炊爨②。受俸裁留一月粮,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吏③家资多至千
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④,于是争赇⑤抑绝,文职修理。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
肃宗立,代牟融为司空。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
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
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节选自《后汉书·第五伦传》)
【注】①斩刍:切草。刍,喂牲口的草。②炊爨:做饭。炊爨,灶。③掾吏:汉以后指各州县设置的属官。④
处曹任:担任部门职务。⑤赇:贿赂。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躬自斩刍养马 躬:亲自
B. 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 简: 选择
C. 于是争赇抑绝,文职修理 理: 治理
D. 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见: 看见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
A.诸子或时谏止 / 辄叱遣之 / 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亦并封上
B.诸子 / 或时谏止 / 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亦并封上
C.诸子或时谏止 / 辄叱遣之吏人 / 奏记及便宜者 / 亦并封上
D.诸子 / 或时谏止 / 辄叱遣之吏人 / 奏记及便宜者 / 亦并封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伦回答光武帝为政之道,光武帝很高兴,第二天又召见他,与他一直谈到晚上。
B.第五伦淘汰有钱的官员,选拔贫寒有节操的人为官,他举荐的人很多受到朝廷重用。
C.第五伦生性诚实,在位的时候以清正廉洁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朝的贡禹。
D.第五伦有私心,因为有人为求官送他千里马,他虽然没有接受,但也不任用送马的人。
【参考译文】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建武二十七年,被举为孝廉。光武帝召见他,深感他与
众不同。光武帝向他询问政事,第五伦趁机对奏为政之道,光武帝非常高兴。第二天,又特地召见他入宫,
和他一直谈到天黑。第五伦出京,有诏令任命他为扶夷县长,还没有到任,又追任为会稽太守。他虽然身
为二千石一级的官员,仍然亲自锄草喂马,妻子下炊作饭。所得到的俸禄,也只留下一个月的口粮,其余
的都低价卖给贫苦百姓。第五伦任职四年,迁升为蜀郡太守。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
多至千万,都乘坐漂亮的车子,以高头大马驾车,很多人因为有财产得以担任官职。第五伦把家境丰足的
官吏全部精简掉遣送回家,改选孤弱贫寒有节操的人担任属吏。从此争相贿赂之风便被禁绝了,官员的职
守得到整饬。他所举荐的人多官至九卿或二千石级的官,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
肃宗刚继位,第五伦便从太守提拔为司空,取代了牟融。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
从不违心阿附。他的儿子们经常劝他不要这样,他都予以训斥;吏员们上奏及斟酌处理的意见,他都封好
上报,第五伦就是这样公正无私。然而他对人对事不太含蓄宽容,缺少威严仪表,因此而被人轻视。有人
问第五伦说:“你有过私心吗?”他回答说:“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后来每逢
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内心便总是要想起他来,只是最终没有重用他罢了。我的儿子生了病,我虽然没有
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是没有私心吗?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90 分)
四、(6 分)
1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五、(2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
剪得秋光入卷来
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
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
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②也许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相对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
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年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
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
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
栏便铩羽了。
③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
可以穿越整个冬天,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
天枝头飘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会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
存照。“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下降而荡然无存了。
④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
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这样妙趣横生的想象,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枫树偷饮的究竟是茅台
酒,还是 XO。“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淡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地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
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
⑤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脚,但为什么
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
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⑥秋需要用心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
悲凉,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
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
⑦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
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流逝,心灵无端生出些许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
人类带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副聆听天籁的耳朵。
⑧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
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凉。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
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
⑨“诗情也似剪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让陆游的《秋思》给生活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朵渐开的黄菊,
几声零落的雁鸣;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
12.读第③段,在作者看来,在城市很难找到
秋天的痕迹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
13.读第⑤段,如何理解“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这句话的语意?(4 分)
14.读第⑦段,作者是如何理解古典诗歌的“萧索美”的?(6 分)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8 分)
六、根据要求完成 16~17 题。(12 分)教育部 2019 年工作要点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
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为此学校决定组织同
学们开展以“劳动的收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6.你们小组以古诗词为研究对象,发现古诗词中诗人借助诗句抒发劳动带来的情感:“春种一粒
粟,秋收万颗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请依据以上诗句
或自己的积累,说说古诗词中分别表达了劳动给人带来了哪些收获?(请至少写出 3 种)(6 分)
17.你承担了你班国旗下讲话的任务, 请你谈谈有益劳动对中学生有何意义,并说说为什么 。不少于
200 字。(6 分)
七、作文(5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老子《道德经》
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时做起。老子的这段话告诉我
们:面对难事,要从细微之处做起,才可成就大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
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