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河北唐山路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2020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河北唐山路北)》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题20分)‎ ‎1.(4分)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每一座城市都使尽浑身解数   ,向外界发出好声音,展示城市新形象。‎ ‎(2)阅读经典名句,需要我们细细地去揣摩   ,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韵味。‎ ‎(3)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   (yuān yuán)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 ‎(4)城市给人类以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又有着诸多的   (bì duān)‎ ‎2.(2分)书法展上,下面这幅七言律诗书法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请赏读这幅作品,用楷体将颈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3.(6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2)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3)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   ,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到湖心亭上见到的场景是   ,   。‎ ‎4.(8分)观察下面宣传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画面的主要内容。‎ ‎(2)宜传画中的宣传语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请给宣传画的设计者写一句留言,表达你对图中出现语言差错的看法。‎ 第23页(共23页)‎ 二、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20题50分)‎ ‎5.(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用借古喻今的手法,委婉地暗示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B.“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的意思是战甲,作者用战甲指代士兵,非常形象。‎ C.作者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当时南宋文臣武将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句话有何言外意?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圣叹先生传 ‎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 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该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第23页(共23页)‎ ‎(节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③鼎革后:入清后。④兀坐:独自静坐。⑤与:赞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三处)‎ 先 生 金 姓 采 名 若 采 字 吴 县 诸 生 也。‎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好饮酒,善衡文好:   ‎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绝:   ‎ ‎③或问“圣叹”二字何义或:   ‎ ‎④俱别出手眼俱:   ‎ ‎(3)下列选项中,与“时有以讲学闻者”的“者”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B.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C.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5)文章第①段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谈作文 朱光潜 ‎①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工夫做出来的呢?‎ ‎②近来看见一段文章,是从托尔斯泰的儿子所做的《回想录》里面译出来的,觉得是青年作者应该悬为座右铭的,他说:“《安娜•‎ 第23页(共23页)‎ 卡列尼娜》初登俄报时,底页都须寄吾父亲自己校对。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成百孔千疮,糊涂得不可辨识。幸吾母尚能认清他的习用符号以及更改增删。她尝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底页。次晨,她便把他很整洁的清稿摆在桌上,预备他下来拿去付邮。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松雅吾爱,真对不起你,我又把你誊的稿子弄糟了。我再不改了。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于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于是把稿子再拿去改过,再誊清一遍,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 ‎③你看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多么不惮烦!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角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种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日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 ‎④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⑤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郎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 ‎⑥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述托尔斯泰的儿子《回想录》里叙述的故事,并说说这一事例是概括地陈述好,还是这样不加删改地引用好,为什么?‎ 第23页(共23页)‎ ‎(3)对于“学文”来说,“临贴”和“写生”具体指什么?‎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8.(3分)下面是选自《骆驼样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选文中的“先生”是指谁?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9.(3分)简爱为什么要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她离开庄园后,那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拴毛线绳的钥匙 ‎ 弟弟打来电话,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 ‎ 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总闹着去停车点接我。‎ 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的了。弟说,你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 ‎ 一天,才要上床歇息,弟打来电话,兜头就说,母亲找不见了。‎ ‎ 我赶到老家时,已近零点,村子里的人东跑西钻,夜空里漾满一束束昏黄的手电筒光,一声声纷杂的脚步声,呼唤声,犬吠声,原本惶恐悲凄的心情更加紧张和疼痛。‎ ‎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公路边寻着了母亲,坐在水泥地上,哭成泪人儿,抽抽噎噎地说,闺女不要我了……‎ ‎ 那一刻,我发誓一定带母亲回城,哪怕以辞去工作为代价。‎ ‎ 母亲却出乎意料的乖。‎ ‎ 为了帮助母亲恢复记忆,一有空闲,我就陪母亲做游戏。我发明了一种“找名字”的游戏,母亲特别喜欢。用一些硬纸板,剪成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写上包括我名字的各种汉字,就像小孩子认字用的卡片,胡乱着摊在桌上,让母亲从中挑选出我名字的三个字,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看到我名字里的一个字,便欢天喜地地喊“找着了,找着了”,然后更加起劲地找下一个。‎ ‎ 这样的游戏,不用我陪,母亲自己便可玩儿,没个够,专心投入的样子,仿佛对我说,忙你的去吧。母亲住到我这里的一个多月里,从没耽搁过我的事儿,而且让我的生活变得异常生动,快乐,幸福。正当我沉浸于“母亲很就会好起来”的美梦里时,母亲突然不见了。‎ 第23页(共23页)‎ ‎ 母亲是在十几里以外的一户乡下人家被找到的。那户人家的黑漆木门以及门的朝向和老家的一模一样。母亲想她的老屋了。‎ ‎ 第二天,恰好周末,陪母亲回老家。走到家门口,母亲突然从衣袖里摸出一把钥匙,钥匙上系着一根红色毛线绳。‎ ‎ 猛然想起,头天中午去抽屉里找东西时,不经意翻腾出这把我上学时挂在脖子里的钥匙,拿给母亲看时,母亲仿佛受了刺激似的,突然急躁起来,并说起糊话。才要哄弄母亲时,手机响起,接完电话,母亲就不见了。算起来,这把拴毛线绳的钥匙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母亲竟然还记得。这样想时,心里又不禁地欣喜起来。‎ 打开门锁,母亲却在门前的石阶上坐下来。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外的石阶上坐着去了。‎ ‎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喊母亲返城。母亲却拗着不走,而且又说起糊话来。弟说,要不先让母亲在家住两天,看不住的时候,你再来接。‎ ‎ 一连三天,没有弟的电话。第四天,我忍不住拔了过去。弟喜滋滋地说,母亲安生得很哩,一天到晚在家门口坐着。第十一天,弟在电话里说,母亲安生得很,放心吧。弟给我说了一件事。一天,母亲把钥匙丢了,找到晌午也没找到,饭也不吃,只一门心思地找钥匙。弟便找来一把废弃的钥匙,拴上一根红色毛线绳,给了母亲。母亲喜得跟花儿似的,拿了钥匙就嘟哝着往外走,到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去了。‎ ‎ 问弟,母亲嘟哝些什么?弟学着母亲的腔调说,闺女上学忘了带钥匙,我得在家等着,要不进不了家,会冻感冒的。听罢,我的眼泪流下来,自从见了那把拴着红色毛线绳的钥匙,母亲自始至终念叨的,都是这句话。‎ ‎(1)阅读全文,请从母亲的角度概括文章的四个故事情节。‎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外的石阶上坐着去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三、第三部分写作(21题50分)‎ ‎11.(50分)写作。‎ ‎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 第23页(共23页)‎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青春年少的同学们读过之后,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经历、感悟与体会。‎ ‎ 请以《给我一个(点)   就够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23页(共23页)‎ ‎2019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题20分)‎ ‎1.(4分)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每一座城市都使尽浑身解数 xiè shù ,向外界发出好声音,展示城市新形象。‎ ‎(2)阅读经典名句,需要我们细细地去揣摩 chuǎi mó ,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韵味。‎ ‎(3)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 渊源 (yuān yuán)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 ‎(4)城市给人类以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又有着诸多的 弊端 (bì duān)‎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解答本题首先要明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每组词语,先看字形,然后根据词语的含义确定字的读音。‎ ‎【解答】答案:‎ ‎(1)xiè shù;‎ ‎(2)chuǎi mó;‎ ‎(3)渊源;‎ ‎(4)弊端。‎ ‎【点评】本题主要把考生对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考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这也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在备考中应识记一定量的词汇,以便更好地规范现代汉语的读音,另外要注意根据词语的含义辨析词语的字形。‎ ‎2.(2分)书法展上,下面这幅七言律诗书法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请赏读这幅作品,用楷体将颈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属于基础题。‎ 第23页(共23页)‎ ‎【解答】答案:‎ 宜将剩勇追穷(翔)寇不可洁名学(學)霸王 ‎【点评】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要注意加强。‎ ‎3.(6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 ‎(2) 俗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3)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 缀公卿之后 , 日侍坐备顾问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到湖心亭上见到的场景是 有两人铺毡对坐 , 一童于烧酒炉正沸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学诗谩有惊人句(重点字:谩)‎ ‎(2)俗胸襟谁识我(重点字:襟)‎ ‎(3)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重点字:缀)‎ ‎(4)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于烧酒炉正沸(重点字:毡)‎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8分)观察下面宣传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画面的主要内容。‎ ‎(2)宜传画中的宣传语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请给宣传画的设计者写一句留言,表达你对图中出现语言差错的看法。‎ 第23页(共23页)‎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此题,要根据画面的图案和文字信息,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即可。‎ 画面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右侧的两列文字,左侧的上边部是画斜线的“毒”字,下边的部分是张开的手,据此描述即可。‎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根据病句内容来判断病句类型进而修改。‎ 词语误用,“远离‘禁毒’危害”中的“禁毒”应该是“毒品”;‎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图中的语言错误,结合实际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围绕“禁毒工作要严肃认真”来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1)画面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右侧写有竖排的两行字“远离禁毒危害 珍爱生命健康”,左侧上方是一个写在圆形内并用斜杠划去的“毒”字,左侧下方是一只五指向上张开的手。‎ ‎(2)将“禁毒”改为“毒品”。‎ ‎(3)示例:设置宣传广告,本是禁毒工作的一部分,理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由于文字运用欠斟酌而闹乌龙,可惜啊!‎ ‎【点评】画面描述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3.注意说明的顺序 第23页(共23页)‎ ‎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20题50分)‎ ‎5.(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词用借古喻今的手法,委婉地暗示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B.“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的意思是战甲,作者用战甲指代士兵,非常形象。‎ C.作者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当时南宋文臣武将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句话有何言外意?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所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内容和作用的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意思是: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答案:‎ 第23页(共23页)‎ ‎(1)B ‎(2)神州已非我所有;引出下文。‎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6.(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圣叹先生传 ‎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 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该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节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③鼎革后:入清后。④兀坐:独自静坐。⑤与:赞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三处)‎ 先 生 金 姓 采 名 若 采 字 吴 县 诸 生 也。‎ 第23页(共23页)‎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好饮酒,善衡文好: 喜欢 ‎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绝: 断绝 ‎ ‎③或问“圣叹”二字何义或: 有人 ‎ ‎④俱别出手眼俱: 都 ‎ ‎(3)下列选项中,与“时有以讲学闻者”的“者”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B.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C.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5)文章第①段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分析】【参考译文】‎ ‎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爱好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环顾四周的样子神采卓异,所有一切经史子、稗官野史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引述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自始至终都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都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得意,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长叹,他也不理会。‎ ‎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义,先生说:“《论语》有两次‘渭然叹曰’,颜渊感叹孔子,孔子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 ‎【解答】‎ 第23页(共23页)‎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故句子断为: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爱好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好:喜欢。‎ ‎②句意: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绝:断绝。‎ ‎③句意: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义。或:有人。‎ ‎④句意: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俱:都。‎ ‎(3)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言虚词做好积累,将其用法结合例句进行整理。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另外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时有以讲学闻者”的“者”的意思是:……的人。‎ A.者:语气助词;‎ B.者:……的人;‎ C.者:语气助词;‎ D.者:与“琅琊也”中的“也”构成“者也”结构表判断。‎ 故选:B。‎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从,和、跟。惟,只,为,作为。句意: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先生)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选文第一句是介绍金先生的基本情况,第二句概括了他的性格特点,根据“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可作答。‎ 答案:‎ ‎(1)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2)①喜欢;②断绝;③有人;④都;‎ ‎(3)B;‎ ‎(4)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先生)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 第23页(共23页)‎ ‎(5)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谈作文 朱光潜 ‎①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工夫做出来的呢?‎ ‎②近来看见一段文章,是从托尔斯泰的儿子所做的《回想录》里面译出来的,觉得是青年作者应该悬为座右铭的,他说:“《安娜•卡列尼娜》初登俄报时,底页都须寄吾父亲自己校对。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成百孔千疮,糊涂得不可辨识。幸吾母尚能认清他的习用符号以及更改增删。她尝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底页。次晨,她便把他很整洁的清稿摆在桌上,预备他下来拿去付邮。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松雅吾爱,真对不起你,我又把你誊的稿子弄糟了。我再不改了。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于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于是把稿子再拿去改过,再誊清一遍,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 ‎③你看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多么不惮烦!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角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种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日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 第23页(共23页)‎ ‎④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⑤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郎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 ‎⑥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述托尔斯泰的儿子《回想录》里叙述的故事,并说说这一事例是概括地陈述好,还是这样不加删改地引用好,为什么?‎ ‎(3)对于“学文”来说,“临贴”和“写生”具体指什么?‎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然后具体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进行阐述。最后指出:学文如学画,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 ‎【解答】(1)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接着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加以分析论证,从而概括中心论点为:文章是可以练习的。‎ ‎(2)本题考查对论据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时,结合引用部分的内容,注意分析引用的论据与中心论点的逻辑关系。‎ 文章引用了托尔斯泰不厌其烦修改《安娜•卡列尼娜》这一具体确凿的例子,证明了不管是谁,文字都是费工夫做出来的,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不例外。不加删改的引用,可以让读者更为深切体会到托尔斯泰谨慎的态度,增强了文章说服力,进一步说明了“文章是可以练习的”这一论点。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第23页(共23页)‎ ‎(3)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根据词语本义、词语所在文中位置,结合上下文分析作答即可。‎ ‎“临贴”本义是“对着字帖摹仿练习写字”。根据原文第④段“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可知,这里是通过大量读书,体会文章大意后来模仿写作。“写生”本义指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根据原文第⑤段“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可知,这里是指具体的作文写作,要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 ‎(1)文章是可以练习的 ‎(2)作者不加删改的引用更好,因为能让读者充分去体会托尔斯泰对文字的谨慎态度,从而增强说服力。‎ ‎(3)对于“学文”来说,“临帖”是指大量读书并模仿写作;“写生”是指作文实践,尤其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点评】把握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 ‎①研究标题,探求中心论点。一般一般地讲,议论文判断性句式的标题,是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阅读开篇,捉住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 ‎③分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放在篇末,与结论合并在一起。‎ ‎④理清脉络,抓住中心论点。我们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探寻它的内在联系,抓住中心论点。‎ ‎⑤理解内容,提炼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渗透在全篇论述中,把握中心论点比较困难,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中心论点。‎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8.(3分)下面是选自《骆驼样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选文中的“先生”是指谁?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分析】‎ 第23页(共23页)‎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阅读所给的语段,可知此人是祥子的雇主,可判定是曹先生。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所以祥子叫先生另找人。‎ 答案:‎ 曹先生;样子拉车碰伤了曹先生。‎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3分)简爱为什么要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她离开庄园后,那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解答】为了试探简爱对她的心意,罗切斯特谎称自己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她得知罗切斯特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的消息后离开。她离开庄园后,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梅森放了一把火把庄园烧毁了并自杀,罗切斯特为了救人,失去了一只手臂,一只眼睛发炎,另一只眼睛被砸伤,几乎双眼失明。‎ 答案:‎ 因为她得知罗切斯特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她离开庄园后,罗切斯特的妻子纵火烧毀庄园并自杀,罗切斯特在火灾中受伤致残。‎ ‎【点评】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拴毛线绳的钥匙 ‎ 弟弟打来电话,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 ‎ 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总闹着去停车点接我。‎ 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的了。弟说,你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 第23页(共23页)‎ ‎ 一天,才要上床歇息,弟打来电话,兜头就说,母亲找不见了。‎ ‎ 我赶到老家时,已近零点,村子里的人东跑西钻,夜空里漾满一束束昏黄的手电筒光,一声声纷杂的脚步声,呼唤声,犬吠声,原本惶恐悲凄的心情更加紧张和疼痛。‎ ‎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公路边寻着了母亲,坐在水泥地上,哭成泪人儿,抽抽噎噎地说,闺女不要我了……‎ ‎ 那一刻,我发誓一定带母亲回城,哪怕以辞去工作为代价。‎ ‎ 母亲却出乎意料的乖。‎ ‎ 为了帮助母亲恢复记忆,一有空闲,我就陪母亲做游戏。我发明了一种“找名字”的游戏,母亲特别喜欢。用一些硬纸板,剪成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写上包括我名字的各种汉字,就像小孩子认字用的卡片,胡乱着摊在桌上,让母亲从中挑选出我名字的三个字,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看到我名字里的一个字,便欢天喜地地喊“找着了,找着了”,然后更加起劲地找下一个。‎ ‎ 这样的游戏,不用我陪,母亲自己便可玩儿,没个够,专心投入的样子,仿佛对我说,忙你的去吧。母亲住到我这里的一个多月里,从没耽搁过我的事儿,而且让我的生活变得异常生动,快乐,幸福。正当我沉浸于“母亲很就会好起来”的美梦里时,母亲突然不见了。‎ ‎ 母亲是在十几里以外的一户乡下人家被找到的。那户人家的黑漆木门以及门的朝向和老家的一模一样。母亲想她的老屋了。‎ ‎ 第二天,恰好周末,陪母亲回老家。走到家门口,母亲突然从衣袖里摸出一把钥匙,钥匙上系着一根红色毛线绳。‎ ‎ 猛然想起,头天中午去抽屉里找东西时,不经意翻腾出这把我上学时挂在脖子里的钥匙,拿给母亲看时,母亲仿佛受了刺激似的,突然急躁起来,并说起糊话。才要哄弄母亲时,手机响起,接完电话,母亲就不见了。算起来,这把拴毛线绳的钥匙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母亲竟然还记得。这样想时,心里又不禁地欣喜起来。‎ 打开门锁,母亲却在门前的石阶上坐下来。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外的石阶上坐着去了。‎ ‎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喊母亲返城。母亲却拗着不走,而且又说起糊话来。弟说,要不先让母亲在家住两天,看不住的时候,你再来接。‎ ‎ ‎ 第23页(共23页)‎ ‎ 一连三天,没有弟的电话。第四天,我忍不住拔了过去。弟喜滋滋地说,母亲安生得很哩,一天到晚在家门口坐着。第十一天,弟在电话里说,母亲安生得很,放心吧。弟给我说了一件事。一天,母亲把钥匙丢了,找到晌午也没找到,饭也不吃,只一门心思地找钥匙。弟便找来一把废弃的钥匙,拴上一根红色毛线绳,给了母亲。母亲喜得跟花儿似的,拿了钥匙就嘟哝着往外走,到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去了。‎ ‎ 问弟,母亲嘟哝些什么?弟学着母亲的腔调说,闺女上学忘了带钥匙,我得在家等着,要不进不了家,会冻感冒的。听罢,我的眼泪流下来,自从见了那把拴着红色毛线绳的钥匙,母亲自始至终念叨的,都是这句话。‎ ‎(1)阅读全文,请从母亲的角度概括文章的四个故事情节。‎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外的石阶上坐着去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以母爱为线索,写了四件事:①记忆衰退的母亲因出门接女儿在老家走失;②母亲被女儿接回城里,乐此不疲地玩“找名字”的游戏;③母亲情况渐渐好转时,却因出门寻找老屋时再次不见;④母亲每天拿着女儿上学时用的钥匙,固执地坐在大门前的石阶上等女儿放学回家。‎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先找出事件,再以“母亲+事+结果”的模式概括。文章开头到“抽抽噎噎地说,闺女不要我了……”可概括为:记忆衰退的母亲因出门接女儿在老家走失。“为了帮助母亲恢复记忆”到“然后更加起劲地找下一个”可概括为:母亲被女儿接回城里,乐此不疲地玩“找名字”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不用我陪,母亲自己便可玩儿”到“母亲想她的老屋了”可概括为:母亲情况渐渐好转时,却因出门寻找老屋时再次不见。“第二天,恰好周末,陪母亲回老家”到文章末尾可概括为:母亲每天拿着女儿上学时用的钥匙,固执地坐在大门前的石阶上等女儿放学回家。‎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第①题“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是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找名字”时的认真,可见母亲对女儿深沉的爱。第②题“心神不宁”是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之所以会心神不宁,是因为记忆力衰退的母亲担心女儿忘拿钥匙进不了家门,可见母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 第23页(共23页)‎ 弟学着母亲的腔调说,闺女上学忘了带钥匙,我得在家等着,要不进不了家,会冻感冒的”交代了母亲坚持在大门前的台阶坐着的原因,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关心,点明了文章赞扬母爱的主旨。结构上,“自从见了那把拴着红色毛线绳的钥匙”照应文章标题和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4)本题考查对文章选材的理解分析。文章选取的四件事都紧紧围绕感人的母爱,即围绕本文赞美母爱的中心来选取材料;并且选取的事件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很有感染力。可据此回答。‎ 答案:‎ ‎(1)①记忆衰退的母亲因出门接女儿在老家走失;②母亲被女儿接回城里,乐此不疲地玩“找名字”的游戏;③母亲情况渐渐好转时,却因出门寻找老屋时再次不见;④母亲每天拿着女儿上学时用的钥匙,固执地坐在大门前的石阶上等女儿放学回家。‎ ‎(2)①示例: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寻找“我”名字里的字时认真投入的样子,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入骨髓的爱。‎ ‎②示例:“心神不宁”是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写出了记忆力衰退的母亲担心“我”因为忘拿钥匙放学进不了家门的焦虑之情,传神地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入骨髓的爱。‎ ‎(3)①揭示母亲不愿返城,一天到晚在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的原因,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②与上文相照应,与标题相呼应,首尾圆合,使结构严谨;③点明中心,升华主旨,丰富了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亲的深沉与忘我。‎ ‎(4)①选择都是能突出表现记忆力衰退得厉害的母亲对女儿那种深入骨髓的爱的素材。(或答: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②选材有真情实感。‎ ‎【点评】赏析语句的方法:‎ ‎①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②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手法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③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④‎ 第23页(共23页)‎ 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⑤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⑥抓思想内容。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第三部分写作(21题50分)‎ ‎11.(50分)写作。‎ ‎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青春年少的同学们读过之后,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经历、感悟与体会。‎ ‎ 请以《给我一个(点) 微笑 就够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本篇半命题题目中的“给我一个什么就够了”,所填的内容可以是:微笑、赞、鼓励、表扬等,当自己努力奋斗过后,不一定要成功,往往只要一个鼓励或是点个赞就够了。“就够了”表明自己的满足或是欣慰,所以,所填的内容只要是能让“我”感到满足或是欣慰的词或物就可以,如当自己伤心时,只要给我一个鼓励就够了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 ‎【解答】【范文】‎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 微笑是生活中人际交往时不可或缺的。如果遇到了认识的人,远远地相视一笑,便算是打招呼了;不小心撞到他人,抱歉地笑一笑,别人自然也就懂了。是的,微笑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但,微笑的力量绝不止如此。‎ ‎ ‎ 第23页(共23页)‎ ‎ 一次数学考试,我扫视了一下整张试卷,有不少陌生的题型,于是心里咯噔一下,有些慌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抬头望了一下时间,只剩半小时了,我却还剩两道大题不会。就在我一片慌乱,心乱如麻时,感觉有人在看我,于是转头去看,正对上数学老师的视线。于是我一下子更慌了。‎ ‎ 就在我不知所措之时,忽然看见老师不仅没有出声责备我,反而对我微笑了一下。温暖的阳光倾撒在她身上,使她整个人都罩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和善的微笑更是明媚动人。这微笑好似有魔力一般,使我一下子镇定了下来。这个微笑似乎是老师告诉我,不要急,一定可以做出来的,又似乎是对我的鼓励,让我不要放弃……总而言之,我抓紧剩下的时间,竟也勉强做了出来。‎ ‎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微笑的力量竟如此之大。仅仅是那么几秒钟的时间,就使我镇定下来,认真做题,不再胡思乱想。尽管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但它却鼓励着我,使我生出动力战胜挫折。所以,当我慌乱,紧张时,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这就是莫大地安慰和鼓励。‎ ‎ 当我们处于紧张,慌乱的状态中时,微笑或许正是解救我们的良药。所以,当我们看见他人处于负面情绪中时,也同样可以用一个微笑,一句暖心的问候来关心,帮助别人。‎ ‎【点评】本文开头就阐明“微笑是生活中人际交往时不可或缺的”这一主题,以及微笑的巨大力量。接着用一次数学考试时老师对“我”的一个微笑,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鼓励的事例来进行论证。最后一段深化了本文主题。‎ 第23页(共23页)‎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