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次周考
高一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25 题,1~15 题,每题 2 分,16~25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下列能与乳酸反应,维持内环境酸碱度稳定的物质是( )
A.Na+ B.Cl- C.K+ D.HCO3-
2.护士给糖尿病人进行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药物直接进入(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3.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
4.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 pH 稳定
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成分可包含葡萄糖、尿素、转氨酶等物质
B.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细胞依赖内环境的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6.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为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态,需清除患者体内的( )
A.血浆蛋白 B.血液中的葡萄糖 C.血液中的脂质 D.代谢毒素和多余水分
7.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 CO2 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
8.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 pH 会略微下降,这是因为 ( )
A.血浆中的水分减少了 B.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
C.血浆中的乳酸增多了 D.血浆中的 K+减少了
9.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C.血浆 pH 只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界环境无关
D.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内的血浆 pH 会略有降低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大量出汗后,应多喝淡盐水B.心肌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C.手脚磨出的水泡里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D.急性肠胃炎病人脱水时,应多喝葡萄糖盐水
11.从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中与淋巴成分最接近的是( )
A.体液 B.血浆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12.下列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错误的是( )
A.红细胞——血浆 B.肝细胞——组织液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 D.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液
13.留守儿童小明沉迷于网络游戏,一天突发性晕倒在电脑前,医生检查了小明的血常规,
下列物质中不能在血浆中出现的是( )
A.葡萄糖 B.尿素 C.低密度脂蛋白 D.Ca2+载体
14.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①、②、④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的渗透压的大小由蛋白质含量决定
1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有
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K+、葡萄糖、血红蛋白和胃蛋白酶等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 的组成成分
B.人体的体液是由②③④组成的
C.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内环境的温度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6.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脱氧核糖核酸
17.下列生化反应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
C.胰蛋白酶作用下蛋白质分解 D.氨基酸脱水缩合
18.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浆的 pH 通常在 7.35~7.45 之间
B.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D.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19.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20.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中的 A、B 分别代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B.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①
C.若①液体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经过了 10 层磷脂分子
D.组织细胞只通过①②③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1.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22.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 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 3 层磷脂分子层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2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多细胞动物内环境的理化因素绝对稳定 B.单细胞动物体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
C.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D.单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完成物质交换
24.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25.图所示为氧气从红细胞①中出来,经过血浆②,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③,再经过组织液
④,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⑤中后进入线粒体⑥被需氧呼吸利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氧气通过各生物膜的方式均为扩散
B.根据氧气运动方向,氧气浓度最高处应为⑥的内部
C.整个过程要穿过 12 层磷脂分子
D.氧气从①到⑥的整个过程是不消耗生物体能量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满分 40 分)
26.(15 分,每空 1 分)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
C 表示结构,a、b、c、d 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 A、B、C 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a~d 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_______。试以图示表示出 a~d 四种物质的交换概
况: 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 a~d,O 2 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CO2 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________ 。 试 写 出 人 体 内 利 用 O2 并 产 生 CO2 的 反 应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d 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 和 b 之间隔以________,b 和 d 之间隔以
____________,b 和 c 之间隔以________,b 的来源有________,b 的去向有________。
(5)试以简短语言概括 a 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
就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有直接关系。
27(10 分,每空 1 分).分析下图,回答问题:发生过敏反应时图 1 中[ ]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 ]________,使它的渗透
压________;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 ]____________渗透压________;严重
营养不良时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______的渗透压________,因而水分向________;淋巴循
环[ ]受阻。以上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含量______而出现________现象。
28. (7 分,每空 1 分)H1N1 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有人在刚刚有点发
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
(1)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应,是人体
________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态的集中体现。
(2)出现发烧现象时,细胞中________(细胞器)产生的能量除了能使体温上升,还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将大剂量药物迅速输送到全身细胞。请写出下图中 A、
B、C、D4 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9.(8 分,每空 1 分)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 A、B、C、D 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_______、组织液________、细胞内
液________。
(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 A、B、C、D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从肠腔进入 B 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经过 B 的运输,
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人体内的 B 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
______________。
2019-2020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周考
生物答案及详解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25 题,1~15 题,每题 2 分,16~25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D。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
有的缓冲物质有关;乳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从而使内环境酸碱度保持稳
定。人体进行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由于缓冲物质 HCO3-的存在,可以与乳酸反应生成乳
酸钠和碳酸,使内环境的 pH 值保持稳定,D 正确。
2.B。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体液;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皮下注射是注射到组织液中,B 正确。
3.A。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成分的有关知识。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
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淋巴管内的
液体是淋巴液,淋巴属于内环境,A 正确;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
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 错误。
4.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 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
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 错误;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 pH 稳定,而不是任
何情况下,C 错误;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酶促反应紊乱,速率不一定加快,D 错误。
5.C 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
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
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
分、尿素等。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 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
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的成分可包含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而转氨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 错误;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
体环境,但不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 错误;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
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如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等),C 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
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 错误。
6.D。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
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
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透析类似于人体的肾小球和肾小囊的
功能,主要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毒素和多余水分,D 正确。
7.A。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 CO2、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
三条途径:(1)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2)水、无机盐、
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3)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 CO2 的场所为组织细胞,经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
肺部后,由呼吸系统经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8.C。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人体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呼吸补充能量,无氧呼吸会产生乳
酸,乳酸会使血浆的 pH 会略微下降。
9.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
保证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高原训练的运动员体内的红细胞增多,以运输更多
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A 正确;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等是处于动
态平衡之中的,B 正确;血浆 pH 不仅受细胞代谢的影响,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食物中的
酸碱物质,同时还受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调节,C 错误;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无氧呼吸产
生了乳酸进入血浆,导致血浆 pH 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因此不会下降得
太明显,D 正确。
10.D。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
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内环境
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 和渗透压。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
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运动大量出汗后,在失去水的同时
也失去了无机盐,所以应多喝淡盐水维持水和无机盐代谢的平衡,A 正确;心肌细胞属于组织
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B 正确;手脚磨出的水泡里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C 正确;
患急性肠胃炎时,由于胃肠出现炎症,所以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喝进去的葡萄糖盐水不能被
吸收,因此应该注射或者输入葡萄糖盐水,D 错误。
11.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它们基本成分相似,其实质
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可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
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且淋巴是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的。所以淋巴与组
织液成分最接近。ABD 错误,C 正确。
12.D。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
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 正确;组织液是肝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 正确;毛细淋巴
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 正确;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
浆和组织液,D 错误。
13.D。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
葡萄糖属于营养类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能在血浆中出现,A 正确;尿素属于代谢产物,为
内环境的成分,能在血浆中出现,B 正确;低密度脂蛋白为内环境的成分,能在血浆中出现,
C 正确;Ca2+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能在血浆中出现,D 错误。
14.A。上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细胞内液)、淋巴,其中细胞外
液主要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成分相似,但血浆成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神经递质是
从突触前神经元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然后再作用于突触后膜,这里的突触间隙
液即为组织液,故 A 正确;①、②、③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故 B 错误;①血浆、
②组织液、④淋巴相比,①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 C 错误;血浆渗透压主要与钠离子
和氯离子以及蛋白质有关,虽然蛋白质含量大,但钠离子和氯离子数量较蛋白质分子数多,
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数量,故 D 错误。
15.C。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特性
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图中①
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血浆中含有 K+和葡萄糖,所以 K+和葡萄糖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 错误;体液由细胞内液④和细胞外液(①②③)组成,B 错误;
C、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 正确;内环境具有一定的
调节能力,其温度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 错误。
16.A。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
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的媒介。葡萄糖可以存在內环境中,属于內环境的成分,A 正确;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只
存在于红细胞内,不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因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 错误;呼吸
氧化酶为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错误;脱氧核糖核酸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
分,D 错误。
17.B。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
巴液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看做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于细胞质
基质,不属于内环境,A 错误;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内环境),B 正确;胰
蛋白酶作用下蛋白质分解发生于消化道,而消化道属于人体外环境,不属于内环境,C 错误;
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不属于内环境,D 错误。
18.C。人体血浆的 pH 正常值在 7.35~7.45 之间,A 项正确;人体细胞外液的正常温度一般
维持在 37℃左右,B 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C 项错误;
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D 项正确。
19.C。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
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三种细胞外液中,只有血浆和组织
液之间相互渗透的,而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再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流到
静脉,形成血浆,都是单向的,C 正确。
20.D。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 是循环系统,B 是泌尿系统。
由分析可知,A 是循环系统,B 是泌尿系统,A 正确;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正
确;氧气由血浆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 2 层毛细血管壁的膜+1 层组织细胞膜+2 层线
粒体膜=5 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故至少经过了 10 层磷脂分子,C 正确;
组织细胞主要通过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但内环境与外界环
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 错误。21.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
在 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
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
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
势的是 Na+和 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来源于 Na+和 Cl-。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
生理盐水,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 错误;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
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 错误,C 正确。
22.B。结合题意,分析题图,与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器官Ⅰ表示肺;从体外
获得营养物质的系统Ⅱ表示消化系统;将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且能将有用的成分重吸收回
体内的器官Ⅲ表示肾脏,则Ⅳ表示皮肤。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时,气体从血浆进
入到肺泡,需要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 正确;若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
吸,至少穿过毛细血管壁(2 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1 层膜)2 层线粒体膜,共计 5 层膜,
10 层磷脂分子层,B 错误;肾小管通过重吸收,将原尿中的水分、葡萄糖氨基酸等有用的小
分子或离子重新摄取回内环境中,C 正确;人体通过皮肤,将水分、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 正确。
23.C。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靠单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
体内的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内环境,经过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共
同参与来完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多细胞动物内环境的理化因
素保持相对稳定,A 错误;单细胞动物体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B 错误;多细胞动物体中,
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C 正确;单细胞动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 错误。
24.C。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
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 正确;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
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 正确;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
水分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 错误;药物或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 正确。
25.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组织里的气
体交换同样遵循气体扩散原理,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氧气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为自由扩
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正确;⑥为线粒体,是利用氧气的场所,所以是氧气浓度最低的地
方,错误;氧气从红细胞出来经过 1 层细胞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单细胞)经过 2 层细胞
膜,进入组织细胞膜经过 1 层细胞膜,再进入线粒体(双膜)中穿过 2 层膜,共穿过
1+2+1+2=6,一层生物膜具有两层磷脂分子,所以整个过程要穿过 12 层磷脂分子,正确;氧
气从①到⑥的整个过程通过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正确;
二、非选择题答案
26. (15 分,每空 1 分)(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2)a
(3)d、a a、dC6H12O6+6O2 ――→
酶
6CO2+6H2O+能量
(4)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
(5)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呼吸、消化、泌尿
解析:图示为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A 为毛细血管,内含血浆;B 为毛细淋巴管,内
含淋巴;C 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 为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换,在 a 吸收 O2 产生 CO2 后,使 a 处 O2 浓度最低,而 CO2 浓度最高。
27.(10 分,每空 1 分)(1)a 毛细血管 B 组织液 升高 B 组织液 升高 A 血浆 降低 组
织液渗透 D 增加 组织水肿
解析: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减少,主要影响血浆的渗透压值,因为三种细胞外液中
血浆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所以营养不良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增多。
28. (7 分,每空 1 分)(1)神经-体液-免疫
(2)线粒体 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提供能量、为合成相应抗体提供能量
(3)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B、C 所对应的内环境成分可颠倒)
解析:H1N1 流感病毒引起的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一种表现,主要
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发烧现象产生时,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加,供吞噬细胞吞
噬病原体、效应 B 细胞产生抗体所需,同时使体温升高。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组
织液可以渗透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分别进入血浆和淋巴,然后汇集进入静脉再通过血
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毛细血管,最后进入组织液,从而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29(8 分,每空 1 分).(1)B D C (2)A (3)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H2CO3 与 NaHCO3
解析:图中 A 为肠腔,相当于外界环境,B 为血浆,C 为细胞内液,D 为组织液;如果①
为淀粉,则②为葡萄糖,在小肠中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