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年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ID:248941

大小:79.5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4-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30 页) 2019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机(qì) 翘首远望(qiáo) 矫揉造做(jiǎo) B.荣膺(yīng)五彩斑斓(lán) 张惶失措(huáng) C.花坞(wù) 长吁短叹(xū) 叱咤风云(zhà) D.媲美(bì) 怏怏不乐(yàng) 谆谆告诫(zhūn) 2.(3 分)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四川凉山火灾现场,因为风力风向突然发生变化,30 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牺牲。 将“遇难”或“牺牲”删掉 B.苏丹国防部长宣布,总统巴希尔被逮捕并下台,苏丹未来三个月将进入紧急状态。将 “被逮捕”和“下台”互换位置 C.4 月 11 日,深圳福田区因瞬时强降雨引发洪水,目前已造成 2 人遇难,9 人失联。在 “失联”的后面加上“的严重后果” D.在电影《老师好》中,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将 “进行”改为“引发” 3.(3 分)《水浒传》中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江﹣﹣夜看小鳌山 B.史进﹣﹣夜走华阴县 C.李逵﹣﹣夜走蜈蚣岭 D.秦明﹣﹣夜走瓦砾场 4.(3 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 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 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 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第 2 页(共 30 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第一节诗中先写秋风的威力,再写自己面对这大自然的暴力只能任其所为无可奈何的 情状。 B.第二节诗表现出强烈的愤怒,面对南村群童的盗贼行径,诗人表达了极其愤慨和谴责 之情。 C.第三节诗中写出了诗人贫困的生活,表现出作者在失眠中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 心情。 D.第四节诗中,诗人用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表达出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 情怀。 5.(3 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你的同桌王小红总是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常常到后半 夜才睡。导致她白天上课精神不振,常在老师讲课期间打瞌睡。作为她的好朋友,你想 劝她改变习惯。你会说: A.你这样太影响听课了,晚上的努力不该影响白天的学习呀。你学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 吧。 B.你这样对健康不利,也影响白天的学习,得不偿失。还是调整好作息时间吧,别睡太 晚。 C.你这是舍本逐末!学习重要还是身体重要呀?该睡觉得睡觉,不能为了学习毁了身体 呀! D.知道你晚上睡得晚,上课的时候如果困就睡一会,没事,老师讲重要内容的时候我叫 你。 6.(3 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乐观,是一首生命怒放的赞歌。无论人生有多少考验和磨砺,我们都要 好好地爱惜生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微笑地感恩岁月给予的各种考验和困难,扬 眉振臂感恩岁月给予的惊喜和美好。 A.“即使世界以痛吻我,我们也要报之以歌。” B.“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C.“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D.“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第 3 页(共 30 页) 7.(7 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7)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阅读(45 分) 8.(9 分)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各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 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 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 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第 4 页(共 30 页) 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夷:    ②简: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从选文第二自然段来看,王叔远在设计核舟的时候是如何“因势象形”的?请用自 己的话简要概括。 9.(11 分)阅读《辣条好吃要少吃》,回答下列各题。 辣条好吃要少吃 胡文静 ①说到最熟悉的零食,辣条一定是许多人能脱口而出的品种。这种麻辣零食让很多人吃 起来就停不下来。 ②其实,“辣条”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或豆皮、辣椒,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也就是用 面粉、豆皮油炸,加上辣椒粉、味精、甜蜜素、色素等调味拌均后做成的,这些东西本 身并不特殊,所谓的“好吃”、“上瘾”,只是味精、色素和食品添加剂在起作用。 ③辣条生产厂家为追求口感和诱人的色泽,需要使用添加剂。当然这些添加剂或许在国 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但是儿童、青少年往往会园为辣条的口味较好,一次吃上好几包, 这样就会有“叠加效应”,而他们身体脏器发育尚不健全,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会增加 各脏器负担,使脏器功能受损。同时,辣条中的钠盐含量高,吃多了会造成钠盐摄入过 量,容易患上高血压之类成年人才会得的疾病。还会对他们的味蕾产生影响,导致口味 偏重,形成不良生活习惯。辣条中含有的大量辣椒粉还会强烈刺激口腔粘膜及胃肠道, 容易引起咽部充血、淋巴结肿大、便秘以及肠胃爽、痔疮等消化器官疾病。这些都严重 危害着正处发育期的青少年。 ④更可怕的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正规生产的辣条。辣条的加工方式多为油炸或油 浸,拆开一包辣条,会发现里面是油腻的,这都是采用油浸或油炸的方式加工成的。油 炸会增强辣条香脆的口感,但一些辣条生产商所用油脂的品质是令人担忧的,经常食用 这样的油脂制作的辣条,会增加患癌几率。为让辣条的色彩变得诱人,只靠辣椒粉是很第 5 页(共 30 页) 难实现的,这就需要着色剂来帮忙,如添加胭脂红等。虽然食品添加剂在使用量上有严 格的规范,但小作坊常常出现超标使用的情况。此外,很多小包装的辣条一般售价便宜, 以每袋 5 毛、1 元居多,这些低成本的小食品为了保证各环节的利润,生产环境往往难以 达到要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今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了一些辣条生产厂家,就是例证。 ⑤那么辣条就不能吃了吗? ⑥当然,最好是不吃。如果实在忍不住色美味香的辣条的诱惑,可以吃,但是食用量不 能大,更要注意正确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正规超市售卖的食品相对会比较放心,因 为正规超市在采购时会进行认真审查,包括食品的出厂检验合格证及保质期等,因而相 对靠谱。另外,还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辣条行业也产生了 一些知名大型企业,这些厂家生产的辣条安全性比较有保障,至少在添加剂的使用上会 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不会乱加,而且生产环境条件及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都有一定规范。 从安全角度来说,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辣条,可以偶尔食用;但从营养角度而言,辣 条的营养单一,营养价值低,是高油高盐食品,并不是健康食物的选择。 ﹣﹣摘自《食经》2019 年第 4 期,选文有较大改动 (1)选文第③段中为什么说常吃辣条会严重危害青少年?请简要回答。 (2)作者为什么会说不正规生产的辣条更可怕?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3)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填一种说明方法) ①为让辣条的色彩变得诱人,只靠辣椒粉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着色剂来帮忙,如添 加胭脂红等。 ②很多小包装的辣条一般售价便宜,以 5 毛、1 元居多。 (4)如果你的同学王小红非常喜欢吃辣条,读了本文之后,你会给她哪些建议? 10.(14 分)阅读(父与子),回答下列各题。 父与子 程习武 ①一家人靠采药度日,父亲天天都要爬山去采药。 ②山大,山险,父亲风中雨中一日日爬,爬过了大半辈子。 ③儿子一天天大起来,父亲让儿子也爬山。父亲不让儿子单独爬,儿子的双手白白嫩嫩, 还没有被风雨山石磨过。父亲带儿子爬。第 6 页(共 30 页) ④父亲拿一根绳子,一头拴了儿子,一头拴了自己,父亲在前面爬,儿子在后面爬。第 一次爬山的时候,站在悬崖下面,父亲问儿子,你腰里的刀干什么用的?儿子说,到山 上挖药用的。父亲说,还有呢?儿子看看前面的悬崖,看看悬崖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又 瞪大眼睛看父亲。良久,摇摇头。父亲说,以后你会知道的。 ⑤一日日爬山,父子,风中雨中。 ⑥一日,父子俩看见绝壁上一大片草成坟状隆起,严严密密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是参, 是百年老参。 ⑦父子俩奋力向上爬。父亲爬在上面,儿子爬在下面。没有路,只有陡峭的石壁,几乎 无处可着手足。父子俩一点点往上艰难地移动,父亲抓住了一棵荆棘,离那棵参只有一 步之遥了。突然,父亲感觉系在腰间的绳子猛地向下一坠,抓住荆棘的手几乎要脱开。 紧接着传来儿子的惊呼。父亲低头看,儿子已经离开了石壁,被绳子吊着腰在半空里悠 荡。 ⑧儿子的喊声惊惧而又慌乱。儿子喊,父亲,救我呀!儿子的喊声在莽莽苍苍的山间传 过去又传过来,传过来又传过去,久久不散。 ⑨父亲不吭声,父亲只是奋力往上爬。父亲要攀住那棵荆棘。这时候父亲明显地感觉到 自己老了。年轻的时候,做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可眼下不行了。他感觉到 自己的十根手指似乎在一点一点地松下去,松下去。可是不能松,父亲对自己说,下面 有那根紧绷的绳子呀!父亲什么都不顾,他只是向上,向上。后来他的胳膊攀上去了, 再后来,他的整个身子都攀上去了。攀上去的父亲又一点点地把儿子拉了上去。 ⑩在攀上去的过程中,父亲的腰被别在腰上的刀硌了,但父亲没有感觉到。 ⑪这一次的爬山使父亲大病了一场,然后父亲就明显衰老了。 ⑫衰老了的父亲仍然要坚持爬山。仍然是一根绳子,一头拴了父亲,一头拴了儿子。不 过,父亲和儿子换了位置,儿子在上面爬,父亲在下面爬。 ⑬儿子说父亲老了,不让父亲爬。父亲却坚持要爬,父亲不放心儿子。 ⑭站在山脚下,父亲对儿子说,你该知道刀还能干什么用了。儿子瞪大眼睛看父亲,但 父亲没有说。 ⑮一日又一日,风中雨中。 ⑯一日,父子俩又在一面绝壁上看见一棵很大的山参。父子俩奋力向上爬。在儿子快要 爬近山参的时候,爬在下面的父亲的手松了,父亲离开了绝壁,在半空里悠悠荡荡。抓 住一丛荆棘的儿子感觉到父亲很重,很重。很重很重的父亲就要把他拉着坠下山谷了。第 7 页(共 30 页) 儿子很惊恐地大声喊,天啊,怎么办呀?父亲不吭声,只是从腰间抽出那打刀,朝绳子 砍去。刀很锋利,一刀就把绳子砍断了。 ⑰父亲随之就朝山谷里坠下去。父亲的身子刚刚接触山岩,便有很长的一截绳子也坠下 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绳子在父亲的身上颤颤地抖,似一条长蛇。绳子两端的刀痕都是 齐刷刷的,刀快极了。 ⑱父亲在落地前看到了他眼前的那段绳子,他欣慰地笑着闭上了眼睛。 ﹣﹣摘自《实用文摘》2019 年 4 月(上),选文有改动 (1)从全文内容来看,父亲与儿子腰里的刀都有哪些用途? (2)选文第⑨段中为什么要强调父亲“年轻的时候做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费多力气”? (3)选文第⑫段中,父亲爬山的时候为什么跟儿子换了位置? (4)选文第⑰段中画横线的“刀快极了”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5)在文章的结尾,父亲闭上眼睛的时候为什么是欣慰地笑着的? 11.(11 分)阅读《亲密有间恰恰好》,回答下列各题。 亲密有间恰恰好 王纯 ①有个词叫“亲密无间”,很多人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最佳境界:彼此亲昵,互相依赖, 完全没有距离。其实,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 ②对身边的任何人都要保持距离:领导、朋友、亲人,甚至包括爱人,都要留有适当的 距离。人与人之间,并不是越近越好,近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造成麻烦,徒增烦恼。很多 事都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里面也有月满则亏的道理,把握其中的度很重要。 ③《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游说的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看起来很 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 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④如果你与领导亲密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心无戒备,甚至会由着自己的性子做自己想做 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对领导就会缺乏应有的尊重。但领导毕竟是领导,如果你“没 大没小”,让他觉得自己少了威严,他自然会心生不快。 ⑤朋友之间是平等的,但毕竟有一些利益关系在里面,如果太过亲密,很容易伤人伤己。第 8 页(共 30 页)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曾经“桃园结义”,或者曾经为朋友两肋插刀,结果却因为 一些小事,突然间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因为朋友之间太亲密了,就会说话做事无 所顾忌,甚至把对方看成另一个自己,但两个人毕竟是两种思想,发生冲突时,很容易 彼此怨恨。人还有一种心理:不会和不相干的陌生人计较,却更容易和最亲的人计较。 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也是亲密有间的。 ⑥与亲人、爱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产生一些琐碎的 摩擦。给对方留些空间,也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彼此依赖,但不要成为对方的羁绊,这 样才会和谐美满。有很多夫妻,原来爱得如胶似漆,但情深不寿,因为太亲密,总想把 对方牢牢地束缚在身边,结果却让对方产生了想逃脱的心理。夫妻之间也应该亲密有间, 有自己的空间,才能有自己的个性,爱情才会长久。 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像烤火,一定的距离之内,能给人温暖;但离得太近,会 被烧伤。 ⑧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种智慧,太远了会让人感到冷淡缺乏温情,太近了没有距离 会给人逼仄压抑之感。所以,与人交往除了付出真诚来拉近彼此的距离之外,更要懂得 尊重对方,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一个空间。 ⑨掌握好与别人的距离,不远不近,不浓不淡,彼此的关系就会和谐长久。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9 年第 8 期,选文略有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填一种论证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像烤火,一定的距离之内,能给人温暖;但离得太近,会被 烧伤。 (3)从选文内容来看,作者认为我们应怎样做才能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尺度? (4)子游认为:“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回答产 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作文(5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2.(50 分)命题作文。 《诗经•大雅》中有一句著名的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人们往往都有(良 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得到很好的结局。其实我们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又何尝不是 这样呢?开始时往往热情高涨,但随着时光流逝,激情开始降温,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第 9 页(共 30 页) 或是草草收场。这句诗也在警示我们:只有我们一直坚持当初的信念,最后才能取得成 功。 请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600 字 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13.给材料作文。 《列子》中有一个著名的“杨布打狗”的故事:一天,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因为 遇到了大雨,他便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主人,就冲他狂吠。杨布十 分生气,正准备打狗。这时,杨布的哥哥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 会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为 此而感到奇怪呢?” 上面的故事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不能用 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遇事 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能一味苛责别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第 10 页(共 30 页) 2019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机(qì) 翘首远望(qiáo) 矫揉造做(jiǎo) B.荣膺(yīng)五彩斑斓(lán) 张惶失措(huáng) C.花坞(wù) 长吁短叹(xū) 叱咤风云(zhà) D.媲美(bì) 怏怏不乐(yàng) 谆谆告诫(zhūn)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 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 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有误,“矫揉造做”中的“做”应为“作”; B.有误,“张惶失措”中的“惶”应为“皇”; C.正确; D.有误,“媲美”中的“媲”应读作“pì”; 故选:C。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 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3 分)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四川凉山火灾现场,因为风力风向突然发生变化,30 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牺牲。 将“遇难”或“牺牲”删掉 B.苏丹国防部长宣布,总统巴希尔被逮捕并下台,苏丹未来三个月将进入紧急状态。将 “被逮捕”和“下台”互换位置 C.4 月 11 日,深圳福田区因瞬时强降雨引发洪水,目前已造成 2 人遇难,9 人失联。在 “失联”的后面加上“的严重后果” D.在电影《老师好》中,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将 “进行”改为“引发”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第 11 页(共 30 页)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删去“让”; 故选:D。 【点评】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 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 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3.(3 分)《水浒传》中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江﹣﹣夜看小鳌山 B.史进﹣﹣夜走华阴县 C.李逵﹣﹣夜走蜈蚣岭 D.秦明﹣﹣夜走瓦砾场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情节的掌握。《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 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 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解答】ABD.表述正确; C.有误,夜走蜈蚣岭的是武松; 故选:C。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 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逐步深化印象。 4.(3 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 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 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 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第 12 页(共 30 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第一节诗中先写秋风的威力,再写自己面对这大自然的暴力只能任其所为无可奈何的 情状。 B.第二节诗表现出强烈的愤怒,面对南村群童的盗贼行径,诗人表达了极其愤慨和谴责 之情。 C.第三节诗中写出了诗人贫困的生活,表现出作者在失眠中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 心情。 D.第四节诗中,诗人用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表达出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 情怀。 【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 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 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甫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 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 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 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 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 “抑扬顿挫”的风格。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 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 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 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 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 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 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 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第 13 页(共 30 页) 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CD.正确; B.有误,不是“表达了极其愤慨和谴责之情”,而是写出了作者面对群童抱茅而去的无 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要求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把握 表现手法和体会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社 会背景,完成即可。 5.(3 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你的同桌王小红总是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常常到后半 夜才睡。导致她白天上课精神不振,常在老师讲课期间打瞌睡。作为她的好朋友,你想 劝她改变习惯。你会说: A.你这样太影响听课了,晚上的努力不该影响白天的学习呀。你学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 吧。 B.你这样对健康不利,也影响白天的学习,得不偿失。还是调整好作息时间吧,别睡太 晚。 C.你这是舍本逐末!学习重要还是身体重要呀?该睡觉得睡觉,不能为了学习毁了身体 呀! D.知道你晚上睡得晚,上课的时候如果困就睡一会,没事,老师讲重要内容的时候我叫 你。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委婉得体连贯。解答这类题要对每个选项仔细分析,结合上下 句语境全面考虑即可。 【解答】A.错误,后面“头悬梁锥刺股”是讲如何刻苦学习的,放在这不恰当。 B.正确。 C.错误,没有体现学习的重要性。 D.错误,语言太过于放纵。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委婉得体连贯。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 键字,加以分析。第 14 页(共 30 页) 6.(3 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乐观,是一首生命怒放的赞歌。无论人生有多少考验和磨砺,我们都要 好好地爱惜生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微笑地感恩岁月给予的各种考验和困难,扬 眉振臂感恩岁月给予的惊喜和美好。 A.“即使世界以痛吻我,我们也要报之以歌。” B.“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C.“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D.“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委婉得体连贯。解答这类题要对每个选项仔细分析,结合上下 句语境全面考虑即可。 【解答】A.恰当。 B.不恰当,句中是从意志方面入手,而不是乐观。 C.不恰当,句中是从磨炼方面入手,而不是乐观。 D.不恰当,句中是从感激方面入手,而不是乐观。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委婉得体连贯。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 键字,加以分析。 7.(7 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周敦颐《爱莲说》) (4)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7)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 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洪波涌起第 15 页(共 30 页) (2)征蓬出汉塞 (注意“蓬”的书写) (3)可爱者甚蕃(注意“蕃”的书写) (4)会挽雕弓如满月 (注意“雕”的书写)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已是黄昏独自愁 (7)浅草才能没马蹄 【点评】解答这种题目,直接填空,依据原文填写就可以,对于理解性的填空题要联系 原文进行分析,然后写出答案。 二、阅读(45 分) 8.(9 分)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各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 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 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 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第 16 页(共 30 页) 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夷: 平  ②简: 挑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从选文第二自然段来看,王叔远在设计核舟的时候是如何“因势象形”的?请用自 己的话简要概括。 【分析】译文: 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 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 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 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 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 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 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 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 (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 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 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 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 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 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 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 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第 17 页(共 30 页) 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 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 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 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 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 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船的背面较平。夷:平; ②句意为: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简:通“拣”,挑拣。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 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其,他们的。比,靠近。句意为: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 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 ②句重点词语有: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若,好像。 然,样子。句意为:那人神情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因势象形”意思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 选段第二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因为舟的中间轩敞所以把它作为船舱。船舱的顶部 用箬竹叶覆盖着,舱旁的小窗,因为可以开关,所以在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在 栏杆上雕刻着花纹,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答案: (1)①平 ②通“拣”,挑拣。 (2)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②这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3)把轩敞的地方刻成船舱;船舱的顶部刻上箬竹叶的船篷;在船的栏杄上雕刻上花纹。 【点评】文言实词“类”的用法: 1.绝类弥勒(类似) 2.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同类)第 18 页(共 30 页) 9.(11 分)阅读《辣条好吃要少吃》,回答下列各题。 辣条好吃要少吃 胡文静 ①说到最熟悉的零食,辣条一定是许多人能脱口而出的品种。这种麻辣零食让很多人吃 起来就停不下来。 ②其实,“辣条”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或豆皮、辣椒,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也就是用 面粉、豆皮油炸,加上辣椒粉、味精、甜蜜素、色素等调味拌均后做成的,这些东西本 身并不特殊,所谓的“好吃”、“上瘾”,只是味精、色素和食品添加剂在起作用。 ③辣条生产厂家为追求口感和诱人的色泽,需要使用添加剂。当然这些添加剂或许在国 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但是儿童、青少年往往会园为辣条的口味较好,一次吃上好几包, 这样就会有“叠加效应”,而他们身体脏器发育尚不健全,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会增加 各脏器负担,使脏器功能受损。同时,辣条中的钠盐含量高,吃多了会造成钠盐摄入过 量,容易患上高血压之类成年人才会得的疾病。还会对他们的味蕾产生影响,导致口味 偏重,形成不良生活习惯。辣条中含有的大量辣椒粉还会强烈刺激口腔粘膜及胃肠道, 容易引起咽部充血、淋巴结肿大、便秘以及肠胃爽、痔疮等消化器官疾病。这些都严重 危害着正处发育期的青少年。 ④更可怕的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正规生产的辣条。辣条的加工方式多为油炸或油 浸,拆开一包辣条,会发现里面是油腻的,这都是采用油浸或油炸的方式加工成的。油 炸会增强辣条香脆的口感,但一些辣条生产商所用油脂的品质是令人担忧的,经常食用 这样的油脂制作的辣条,会增加患癌几率。为让辣条的色彩变得诱人,只靠辣椒粉是很 难实现的,这就需要着色剂来帮忙,如添加胭脂红等。虽然食品添加剂在使用量上有严 格的规范,但小作坊常常出现超标使用的情况。此外,很多小包装的辣条一般售价便宜, 以每袋 5 毛、1 元居多,这些低成本的小食品为了保证各环节的利润,生产环境往往难以 达到要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今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了一些辣条生产厂家,就是例证。 ⑤那么辣条就不能吃了吗? ⑥当然,最好是不吃。如果实在忍不住色美味香的辣条的诱惑,可以吃,但是食用量不 能大,更要注意正确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正规超市售卖的食品相对会比较放心,因 为正规超市在采购时会进行认真审查,包括食品的出厂检验合格证及保质期等,因而相 对靠谱。另外,还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辣条行业也产生了第 19 页(共 30 页) 一些知名大型企业,这些厂家生产的辣条安全性比较有保障,至少在添加剂的使用上会 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不会乱加,而且生产环境条件及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都有一定规范。 从安全角度来说,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辣条,可以偶尔食用;但从营养角度而言,辣 条的营养单一,营养价值低,是高油高盐食品,并不是健康食物的选择。 ﹣﹣摘自《食经》2019 年第 4 期,选文有较大改动 (1)选文第③段中为什么说常吃辣条会严重危害青少年?请简要回答。 (2)作者为什么会说不正规生产的辣条更可怕?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3)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填一种说明方法) ①为让辣条的色彩变得诱人,只靠辣椒粉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着色剂来帮忙,如添 加胭脂红等。 ②很多小包装的辣条一般售价便宜,以 5 毛、1 元居多。 (4)如果你的同学王小红非常喜欢吃辣条,读了本文之后,你会给她哪些建议? 【分析】这篇说明文,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以从中获得生活常识。文章开头介绍了辣 条的原料和做法,然后从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正规生产等方面对其危害进行了说明。 最后就辣条的食用问题提出了建议:最好不吃,如果吃的话要注意食用量和正确选择。 【解答】(1)本题考查文段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第③段中,对常吃辣条会严重危害青少 年进行了说明,主要原因有:辣条中含有食品添加剂,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会增加各 脏器负担,使脏器功能受损;辣条中的钠盐含量高,吃多了会造成钠盐摄入过量,容易 患上高血压之类成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形成不良生活习惯;辣条中含有的大量辣椒粉 还会强烈刺激口腔粘膜及胃肠道,容易引起消化器官疾病。把这三个方面的句子进行压 缩提炼,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即为本题答案。 (2)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第④段开头说:“更可怕的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 正规生产的辣条。”然后从辣条生产商所用油脂的品质、超量使用着色剂、生产环境难以 达到要求等三个进行了说明。概括本段中的这三个方面带来的危害,即为本题答案。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①“为让辣条的色彩变得诱人,只靠辣椒粉是很难实现 的,这就需要着色剂来帮忙,如添加胭脂红等。”这个句子中的“如添加胭脂红等”是为 了说明前面的“……这就需要着色剂来帮忙”,这是举例说明。②“很多小包装的辣条一 般售价便宜,以 5 毛、1 元居多。”句中的“5 毛”“1 元”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运用能力。文章的最后一段,对怎样食用辣条提出了三条建议,第 20 页(共 30 页) 提取关键词为:最好是不吃,或者是少吃;选择正规超市售卖的食品相对会比较放心; 还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因此,把这三条给同学做建议即可。 答案: (1)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会使青少年脏器功能受损;钠盐摄入过量,容易患上成年人 疾病,并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大量的辣椒粉会引起消化器官疾病。 (2)生产商所用由脂的品质没有保障,食用这种辣条会增加患癌几率;超标使用添加剂 会危害人体健康;生产环境不达标,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①举例子 ②列数字 (4)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条;吃辣条要到正规超市去买;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辣条来吃。 【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比作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 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10.(14 分)阅读(父与子),回答下列各题。 父与子 程习武 ①一家人靠采药度日,父亲天天都要爬山去采药。 ②山大,山险,父亲风中雨中一日日爬,爬过了大半辈子。 ③儿子一天天大起来,父亲让儿子也爬山。父亲不让儿子单独爬,儿子的双手白白嫩嫩, 还没有被风雨山石磨过。父亲带儿子爬。 ④父亲拿一根绳子,一头拴了儿子,一头拴了自己,父亲在前面爬,儿子在后面爬。第第 21 页(共 30 页) 一次爬山的时候,站在悬崖下面,父亲问儿子,你腰里的刀干什么用的?儿子说,到山 上挖药用的。父亲说,还有呢?儿子看看前面的悬崖,看看悬崖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又 瞪大眼睛看父亲。良久,摇摇头。父亲说,以后你会知道的。 ⑤一日日爬山,父子,风中雨中。 ⑥一日,父子俩看见绝壁上一大片草成坟状隆起,严严密密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是参, 是百年老参。 ⑦父子俩奋力向上爬。父亲爬在上面,儿子爬在下面。没有路,只有陡峭的石壁,几乎 无处可着手足。父子俩一点点往上艰难地移动,父亲抓住了一棵荆棘,离那棵参只有一 步之遥了。突然,父亲感觉系在腰间的绳子猛地向下一坠,抓住荆棘的手几乎要脱开。 紧接着传来儿子的惊呼。父亲低头看,儿子已经离开了石壁,被绳子吊着腰在半空里悠 荡。 ⑧儿子的喊声惊惧而又慌乱。儿子喊,父亲,救我呀!儿子的喊声在莽莽苍苍的山间传 过去又传过来,传过来又传过去,久久不散。 ⑨父亲不吭声,父亲只是奋力往上爬。父亲要攀住那棵荆棘。这时候父亲明显地感觉到 自己老了。年轻的时候,做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可眼下不行了。他感觉到 自己的十根手指似乎在一点一点地松下去,松下去。可是不能松,父亲对自己说,下面 有那根紧绷的绳子呀!父亲什么都不顾,他只是向上,向上。后来他的胳膊攀上去了, 再后来,他的整个身子都攀上去了。攀上去的父亲又一点点地把儿子拉了上去。 ⑩在攀上去的过程中,父亲的腰被别在腰上的刀硌了,但父亲没有感觉到。 ⑪这一次的爬山使父亲大病了一场,然后父亲就明显衰老了。 ⑫衰老了的父亲仍然要坚持爬山。仍然是一根绳子,一头拴了父亲,一头拴了儿子。不 过,父亲和儿子换了位置,儿子在上面爬,父亲在下面爬。 ⑬儿子说父亲老了,不让父亲爬。父亲却坚持要爬,父亲不放心儿子。 ⑭站在山脚下,父亲对儿子说,你该知道刀还能干什么用了。儿子瞪大眼睛看父亲,但 父亲没有说。 ⑮一日又一日,风中雨中。 ⑯一日,父子俩又在一面绝壁上看见一棵很大的山参。父子俩奋力向上爬。在儿子快要 爬近山参的时候,爬在下面的父亲的手松了,父亲离开了绝壁,在半空里悠悠荡荡。抓 住一丛荆棘的儿子感觉到父亲很重,很重。很重很重的父亲就要把他拉着坠下山谷了。 儿子很惊恐地大声喊,天啊,怎么办呀?父亲不吭声,只是从腰间抽出那打刀,朝绳子第 22 页(共 30 页) 砍去。刀很锋利,一刀就把绳子砍断了。 ⑰父亲随之就朝山谷里坠下去。父亲的身子刚刚接触山岩,便有很长的一截绳子也坠下 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绳子在父亲的身上颤颤地抖,似一条长蛇。绳子两端的刀痕都是 齐刷刷的,刀快极了。 ⑱父亲在落地前看到了他眼前的那段绳子,他欣慰地笑着闭上了眼睛。 ﹣﹣摘自《实用文摘》2019 年 4 月(上),选文有改动 (1)从全文内容来看,父亲与儿子腰里的刀都有哪些用途? (2)选文第⑨段中为什么要强调父亲“年轻的时候做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费多力气”? (3)选文第⑫段中,父亲爬山的时候为什么跟儿子换了位置? (4)选文第⑰段中画横线的“刀快极了”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5)在文章的结尾,父亲闭上眼睛的时候为什么是欣慰地笑着的? 【分析】本文写父亲带着逐渐长大的儿子爬山采药,一日发生意外,后面的儿子离开了 石壁,被绳子吊着腰在半空里悠荡,父亲用尽全力,爬上山崖,拉上儿子。此后爬山时, 儿子在上面爬,父亲在下面爬,一日又发生意外,父亲离开了绝壁,危急时刻,父亲果 断用刀砍断绳子保全儿子,落地时发现儿子也果断砍断了绳子。 【解答】(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由“父亲问儿子,你腰里的刀干什么 用的?儿子说,到山上挖药用的”可得出:到山上挖药。由“父亲不吭声,只是从腰间 抽出那打刀,朝绳子砍去。刀很锋利,一刀就把绳子砍断了”可得出:遇到危险的时候 砍断面前的绳子,以免连累亲人。由“父亲的身子刚刚接触山岩,便有很长的一截绳子 也坠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可得出:遇到危险的时候砍断身后的绳子以保全自己。可 据此回答。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可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旨的角度来 考虑。“年轻的时候,做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可眼下不行了”表现了父亲现 在年老体衰,可即使这样,“父亲什么都不顾,他只是向上,向上。后来他的胳膊攀上去 了,再后来,他的整个身子都攀上去了”,可见父爱之伟大。父亲的做法与下文“父亲的 身子刚刚接触山岩,便有很长的一截绳子也坠下来”,即儿子果断砍断绳子保全自己形成 对比,表现了儿子的无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可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由“这一次的爬山使父 亲大病了一场,然后父亲就明显衰老了”、“父亲却坚持要爬,父亲不放心儿子”、“父亲第 23 页(共 30 页) 对儿子说,你该知道刀还能干什么用了”可知,父亲衰老,已没有力气爬在前面,同时 又关心儿子,所以坚持跟爬,并且父亲对儿子说应该知道刀的用处了,是已做好如果出 现意外就牺牲自己的准备了。 (4)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此题既要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挖掘其深层含义。“刀快极 了”表面是说刀很锋利;父亲果断砍断绳子,表现了父亲为儿子甘愿牺牲自己;儿子果 断砍断绳子,表现了儿子为保护自己而放弃父亲生命的无情。可据此回答。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要结合人物的思想感情来理解。由“儿子说,到 山上挖药用的。父亲说,还有呢?”、“父亲对儿子说,你该知道刀还能干什么用了”等 语句可知,父亲提醒儿子要意识到刀在关键时刻用于自保。“父亲在落地前看到了他眼前 的那段绳子”,由此可见,父亲知道儿子懂得了刀的另外用途;并且儿子不再像以前遇到 困难时“喊声惊惧而又慌乱”了,而是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了。再由父亲已砍断绳子,知 道儿子安全了,这些原因使“他欣慰地笑着闭上了眼睛”。 答案: (1)到山上挖药;遇到危险的时候砍断面前的绳子,以免连累亲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砍 断身后的绳子以保全自己。 (2)表现出父亲目前已经年老体衰的特点,但为了救儿子依然在努力攀爬,后文儿子挥 刀砍断绳子形成对比,凸显出儿子的冷酷无情。 (3)因为父亲已经老了,再遇到危险已经无力搭救儿子了,同时也说明父亲已经做好了 牺牲自我的准备。 (4)表面上写的是刀本身的锋利;实则写出父亲为儿子牺牲自我的决绝;也写出了儿子 为保护自己而放弃父亲生命的毫不犹豫。 (5)自己已经砍断了绳子,儿子已经安全了;儿子终于懂得了刀的另外用途,可以自救 了;遇到危险时儿子不再只是惊恐的呼喊,而是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了。 【点评】理解语句的途径: 1.通过注释疏导理解句意;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 3.借助句法知识理解句意;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5.准确把握语句的感情因素; 6.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文章做出分析;第 24 页(共 30 页) 7.联系文章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8.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 11.(11 分)阅读《亲密有间恰恰好》,回答下列各题。 亲密有间恰恰好 王纯 ①有个词叫“亲密无间”,很多人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最佳境界:彼此亲昵,互相依赖, 完全没有距离。其实,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 ②对身边的任何人都要保持距离:领导、朋友、亲人,甚至包括爱人,都要留有适当的 距离。人与人之间,并不是越近越好,近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造成麻烦,徒增烦恼。很多 事都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里面也有月满则亏的道理,把握其中的度很重要。 ③《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游说的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看起来很 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 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④如果你与领导亲密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心无戒备,甚至会由着自己的性子做自己想做 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对领导就会缺乏应有的尊重。但领导毕竟是领导,如果你“没 大没小”,让他觉得自己少了威严,他自然会心生不快。 ⑤朋友之间是平等的,但毕竟有一些利益关系在里面,如果太过亲密,很容易伤人伤己。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曾经“桃园结义”,或者曾经为朋友两肋插刀,结果却因为 一些小事,突然间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因为朋友之间太亲密了,就会说话做事无 所顾忌,甚至把对方看成另一个自己,但两个人毕竟是两种思想,发生冲突时,很容易 彼此怨恨。人还有一种心理:不会和不相干的陌生人计较,却更容易和最亲的人计较。 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也是亲密有间的。 ⑥与亲人、爱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产生一些琐碎的 摩擦。给对方留些空间,也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彼此依赖,但不要成为对方的羁绊,这 样才会和谐美满。有很多夫妻,原来爱得如胶似漆,但情深不寿,因为太亲密,总想把 对方牢牢地束缚在身边,结果却让对方产生了想逃脱的心理。夫妻之间也应该亲密有间, 有自己的空间,才能有自己的个性,爱情才会长久。 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像烤火,一定的距离之内,能给人温暖;但离得太近,会第 25 页(共 30 页) 被烧伤。 ⑧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种智慧,太远了会让人感到冷淡缺乏温情,太近了没有距离 会给人逼仄压抑之感。所以,与人交往除了付出真诚来拉近彼此的距离之外,更要懂得 尊重对方,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一个空间。 ⑨掌握好与别人的距离,不远不近,不浓不淡,彼此的关系就会和谐长久。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9 年第 8 期,选文略有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填一种论证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像烤火,一定的距离之内,能给人温暖;但离得太近,会被 烧伤。 (3)从选文内容来看,作者认为我们应怎样做才能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尺度? (4)子游认为:“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回答产 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 然后依次论述了为什么要与领导保持距离,为什么要与朋友保持距离,为什么要与亲人 保持距离。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解答】(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 定是一句完整的表示判断的话,不可能是疑问句。一般会在题目,文首或是文末提出或 总结得出。根据首段中的“其实,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可知本文中心 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细读本句可知,这句话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作是烤火,这是 比喻论证。同时,又把“一定距离内”和“离得太近”这两种情况做了比较,这是对比 论证。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八段中的“所以,与人交往除了付出真诚来拉近彼此的 距离之外,更要懂得尊重对方,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一个空间”可提炼作答。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对领导就会缺乏应有的尊重”,第五段中的 “因为朋友之间太亲密了,就会说话做事无所顾忌”“不会和不相干的陌生人计较,却更 容易和最亲的人计较”可提炼作答。 答案:第 26 页(共 30 页) (1)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 (2)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3)付出真诚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要慬得尊重对方,给双方留一个空间。 (4)与领导过于亲密,就会对领导缺乏应有的尊重,导致领导心生不快而指责你;与朋 友太过亲密,就会说话做事无所顾忌,而人们往往容易与最亲密的人计较,导致彼此发 生冲突时因怨恨而疏远。 【点评】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分 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 2、道理论证: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说服力。 3、引用论证: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 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 读者往下读) 4、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更加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三、作文(5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2.(50 分)命题作文。 《诗经•大雅》中有一句著名的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人们往往都有(良 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得到很好的结局。其实我们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又何尝不是 这样呢?开始时往往热情高涨,但随着时光流逝,激情开始降温,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 或是草草收场。这句诗也在警示我们:只有我们一直坚持当初的信念,最后才能取得成 功。 请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600 字 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第 27 页(共 30 页) 【分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文题非常富有时代感。“初心”,指做某件事的初 衷或人们最初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人的“初心”可能会渐渐模糊乃 至消逝,这也就是人们告诫自己“不忘初心”的根本原因。人类失去“初心”,便是失去 了纯真的理想,失去了最初的方向。如何理解“坚守初心”,怎样做到“坚守初心”,值 得我们好好地分析讨论。首先,“坚守初心”的内核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所以,我 们在坚守“初心”的同时,更需要有一种创新精神,让我们的“初心”始终与时代合拍, 体现着人类最美好的愿景。所以,“不忘初心”就是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又富有创新精 神。其次,“坚守初心”就是要做到在任何处境中、任何条件下都能坚守自己的理想,筑 牢自己的信念,相信国家,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坚守初心”就是毫不动摇,满怀自信, 对信仰忠贞不渝。再次,“坚守初心”绝不仅仅是一件“信念”上的事,更是每个人的实 际行动。让“初心”变为现实需要的不是扯着嗓子“喊”,而是撸起袖子“干”。从国家 层面看,只有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从个人层面看,只有兢 兢业业踏踏实实,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不忘初心”就是锁定目标,付诸行动, 将理想变为现实。综上所述,“坚守初心”就是中国人民坚守与创新的结合、理想与行动 的双飞!只要从这个角度切入写作,都是符合题意的。 这个题目范围很大,可以化大为小,从小的角度切入,叙述自己或他人不忘初心, 矢志不渝的坚持做某件事的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 论证“坚守初心”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解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前几日和朋友慕名去一家老字号拉面馆吃面,面馆生意极为火爆,顶着烈日排了大 半个小时的队才轮到了我们。坐下后,左等右等也没见到拉面的影子。朋友连催几次, 伙计也只是赔笑道歉,一个劲儿劝我们再等等。听到这儿,我顿时恼火起来,冲到后厨 打算亲自“过问”拉面师傅,可钻到那儿一看,我却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面团被师傅 高高抛起,而后摔打在案板上,发出浑厚的声响。重复的动作在拉面师傅手中做得一丝 不苟,眼随面动,神态自若,手指在面间穿插,似在穿针引线绣一件珍品。动作有条不 紊,但又让人看得有点儿眼花缭乱,不知道这面是如何拉出来的,真不亚于一场精彩的 杂技表演!看到这儿,我心中的怒火顿时烟消云散,不由得对拉面师傅产生了几分敬意。   在当今这个以快为基准的年代里,像拉面师傅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如一 地对待自己工作的人着实不多了。此刻,我也终于明白为何这家老字号面馆能够屹立不第 28 页(共 30 页) 倒,为何人们甘愿在炎炎烈日下苦等一碗拉面了。这不仅是几代人手艺的传承,对基业 的坚守,更是对初心的执着追求。   我又不禁想起陈建斌。在第五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陈建斌凭借自编 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勺子》获得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等重量级奖项和最佳剧情片、 最佳改编剧本等奖项提名。他的名字被一次次地提及,有媒体戏言称是陈建斌承包了此 次金马奖。人们看到的是奖杯和荣誉,却忽视了陈建斌追了十五年之久的导演梦,忽视 了他耗费五六个月之久改编剧本的认真,忽视了他为保证影片质量一人分饰三角连轴转 的敬业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陈建斌对自己初心的坚持,对导演梦的执着。正是这份 坚持与执着,《一个勺子》才赢得了电影界的一致认可。   每个人成功的秘诀都不一样,但这其中人们对初心的坚持与执着是必不可少的。红 尘中的我们,如果此刻无法踏上征途,那么至少将我们的初心好好珍藏,不让它因岁月 的冲刷而斑驳失色。静静等候时机来的那一刻,用一种温暖睿智的气质,抚慰自己的心。   勿忘初心,让我们得以在浮世喧嚣中坚守自我;勿忘初心,让我们得以拥有最纯真 灿烂的梦想,以一种简单的情怀拥有精致的人生! 【点评】初心最是可贵,只有始终记得初心、坚持初心,才能让自己在俗世中保持自己 的本真,坚定自己的目标,迈向理想的彼岸。文章没有过多的说理,仅用了拉面馆师傅 和陈建斌两个例子来说明初心的重要,却让人信服。希望同学们也能记得自己的初心, 坚定地为着目标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3.给材料作文。 《列子》中有一个著名的“杨布打狗”的故事:一天,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因为 遇到了大雨,他便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主人,就冲他狂吠。杨布十 分生气,正准备打狗。这时,杨布的哥哥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 会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为 此而感到奇怪呢?” 上面的故事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不能用 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遇事 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能一味苛责别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29 页(共 30 页)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分析】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材料叙述完故事后,总结了一些 道理:(1)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2)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3)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4)遇事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不能一味苛责别人……这四个角度,为我们指明了写作立意方向。可选择其中之一,作 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或以其中之一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解答】 学会换位思考   杨布,战国时期魏国人,思想家杨朱的弟弟。   有一天,杨朱的弟弟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突然天下起了雨,杨布怕弄脏白衣服, 脱下白衣服,换上一件黑衣服回家。但是,他家的狗并不知情,远远地看见一个黑衣人 闯进家门,迎上前去狂吠起来。杨布大怒,心想:“主人出趟门,你就不认识了,这还 了得!”他操起木棒就要打狗,哥哥杨朱正好路过,将杨布拦下,说道:“你还是别打 狗了,假如换成是你,狗出门时一身白,回来时一身黑,你难道不奇怪吗?”杨布听哥 哥说得在理,将木棒放了下来;狗也终于认出主人,不再汪汪大叫,使劲地蹭着杨布的 大腿,似乎在请求原谅。   杨朱劝弟弟杨布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按照常理,人如果穿白衣服出去,自然 应该穿白衣服回来;穿黑衣服出去,自然应该穿黑衣服回来。狗并不知道主人会穿白衣 服出去而穿黑衣服回来,杨布从白衣人变成黑衣人,这超出了狗的理解能力,于是将杨 布当作陌生人了。   杨布觉得:自家的狗认识自己当属天经地义。现在,自己不过出了趟门,回到家, 狗竟然连主人都不认识了,这不是很反常吗?实际上,杨布忘了自己已经更换衣服,而 且,人是人,狗是狗,二者本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求狗像人一样思考问题,当然是 “强狗所难”了。   对于别人的小过失,我们是大动肝火,还是善于自省呢?这其实反映了一个人的基 本修养。如果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许多矛盾冲突不过是很小的认识问题。 人的立场、角度、背景、阅历、人生观不同,认识也千差万别。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 与人发生冲突时,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情绪、观点和行为,勇于反省自己,从第 30 页(共 30 页) 自身查找原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使矛盾与争执消灭于无形之中。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去怨天尤人,而 是反躬自省、体察自身,这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点评】这篇文章,紧扣材料的故事进行分析,以“学会换位思考”为中心论点,展开 论述。文章以一事一议的结构模式,论证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2/13 15:16:49;用户:3178537625;邮箱:3178537625@qq.com;学号:9978245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