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临川区二中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抚州临川区二中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ID:249697

大小:163.0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4-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临川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 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 稳健发展。这反映出 A. 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 B. 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C. 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 D. 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说,中国文字发展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东方诸国分化异形,与传统的 正体文字不同,只有秦国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可知秦国没有抛开传统文字, 其继承与发展正体字的做法,为以后秦朝统一文字奠定了基础,材料肯定了秦国对华夏文化 发展做出的贡献,B 项正确。到了秦国改革旧制度是最彻底的,没有坚守西周制度和文化,A 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分析的是国家大一统对文字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经济对文字发展的影 响,C 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华夷之辨和文字的关系,D 项错误。 2.公元前 546 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 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 这一活动 A. 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 B. 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C. 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 D. 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期在商丘进行弥兵会盟的发起者和众多的参与者是各诸侯国的大 夫,可知当时各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政治等级受到冲击,D 项正确;春秋时期的分封制还远没有完全瓦解,A 项说法绝对;各国大夫参与会盟,不能说明知识分子即士阶层的 兴起,B 项错误;这一会盟成就了晋、楚平分霸权,并没有确立宋国的霸主地位,C 项错误。 3. “汉初以皇帝为一极的中央政府辖中央政府京畿及重要地区共十五郡,其人力物力远远强 于任何一个诸侯国。郡国并存的严峻形势,也促使中央政府谨慎从事,采取无为而治轻徭薄 赋与民休息的总方针,中央辖区内的经济也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郡国并行制 A.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 扩大了地方割据的力量 C. 推动了封国经济的发展 D. 适应了汉初统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郡国并存的形势推动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产生,促进了汉代经济 恢复,适应汉初统治的需要,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过大, 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扩大了地 方割据的力量;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对封国经济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 D 选 项。 4.东汉崔寔曾在《政论》中引用了一句当时流行的俚语:“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 入……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上述俚语折射出东汉 A. 朝廷权威危机重重 B. 察举制度流于形式 C. 相权强化专制强化 D. 地方管理效率低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东汉流行俚语中所说地方州郡长官各行其是,经常无视甚至违背君主的诏令, 可知东汉中央集权大大削弱,朝廷权威面临严重危机,A 项正确;材料所记与选官无关,B 项 错误;地方上对中央诏书置若罔闻,无关相权强化和地方管理效率的高下,CD 两项错误。5.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 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 A. 旨在加强专制皇权 B. 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C. 提高了办事效率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这一细节,有利于防范决策失误,B 项正确;三省六部的议政和 决策流程,在制度上有制约皇权的作用,A 项错误;分化事权和官员政事堂议事的做法与提高 办事效率无关,C 项错误;调整三省六部这一中枢机关,属于规范中央行政,不是控制地方的 做法,D 项不符合题意。 6.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 的需要,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 业区,其管辖很大程度上有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 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 B. 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 C. 朝廷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 D. 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可以唐朝时对外 贸易发达,政府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故选择 C 选项;政府在城内划出蕃坊,可以“列肆 而市”,并不妨碍普通居民区的坊市制度,故排除 A 选项;蕃商受到了政府的管理,不会侵犯 我国领土,故排除 B 选项;从“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可知,蕃商可能会造成因与 本土公民的风俗不同而引起的矛盾,故排除 D 选项。 7.宋朝高斯德有诗云:“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弃蚕满山谷,行当歌大东”。材料说明,宋朝 A. 蚕桑业受价值规律支配 B. 蚕桑业被大商人所操纵 C. 自然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D. 丝织业不再由政府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诗中所说,专门经营养蚕的家庭受到桑叶价值昂贵的影响,抛弃蚕业不做,说明 了宋朝蚕桑经营与市场、价值规律关系密切,A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大商人囤货操控市场, B 项错误;自然经济逐步走向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以后,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丝织业 进行管理的信息,D 项错误。 8.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 商业的现象。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 20 余亩还债,以所余 10 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 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 A. 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 B. 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 C. 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 D. 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明清时期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和刘滋世经商致富,20 年后又投资土地“田连阡陌, 家累数万金”,可得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地权与资本互相转化现象,B 项正确;材料并非意在强 调再生产的资金不足,A 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土地经营“开始”市场化的结论, C 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执行重农抑商政策,D 项不符合史实。 9.2019 年是农历乙亥年,猪年。古代典籍有大量关于“猪”的记载。以下材料能够反映的史 实较为准确的是选项 材料 史实 A 古肃慎之国(东北少数民族),好养豕,食其肉、衣其 皮,冬以豕膏涂身,以御风寒 —《后汉书东夷列传》 东北地区养猪始于汉代 B 猪在北燕、朝鲜称为“豭”;关东、关西谓之“彘”; 南楚之地曰“豨”;吴扬称“猪子”。—西汉《方言》 汉代猪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 C (祭祀)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 以羊豕。—《周礼》 周代猪的唯一用途是用来祭 祀 D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生(刘表)儿子,豚犬耳。— 《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刘表之子愚蠢凡庸, 无用之极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看出汉代的北方、关东、关西、南楚和吴扬等地都饲养猪,说明猪在汉朝 分布较为广泛,答案为 B;根据材料“古肃慎之国(东北少数民族),好养豕,食其肉,衣其 皮,冬以豕膏涂身,以御风寒”可知猪在东北少数民族那里用处非常多,并没有能证明养猪 开始于汉朝的资料,A 错误;材料虽然用猪作为祭祀用品,但是没有资料能证明猪不能有其他 用途,C 错误;根据材料“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生(刘表)儿子,豚犬耳”并联系所学可 知此话是曹操说的,刘表是汉朝人而不是三国人,D 错误。 10.《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 纪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 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朝廷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 加强社会道德教化 C. 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D. 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央政府树立孝子典型,并在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绘图推 广宣传,其主要目的是借助家庭伦理的作用,维护政治秩序,D 项正确;以德治国、加强社会 教化和促进家庭和睦,都是具体作用和手段,ABC 三项不符合朝廷“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 主旨。 11.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 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 的心学 A.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B. 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C. 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 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王阳明致良知反教条和人人皆可成圣论,可知心学体现了明显的平民意识,冲 击了社会阶层意识形态界限,D 项正确;市民阶层兴起是心学理论发展的条件,A 项因果倒置; 王阳明心学依然强调封建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等级,BC 两项不符合史实。 12.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基葬被选人 2015 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基中发 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基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 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 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 C. 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D. 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答案】B 【解析】 A 选项说法错误,我们不能从印章上就得出流行字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流行的是隶书; B 选项正确,汉代时期官营手工业制造的都是皇室精品;C 选项错误,海昏侯曾做过皇帝,汉 武帝实行“推恩令”之后地方封国势力对中央威胁减小;D 选项错误,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3.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A. 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 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 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 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大致意思是指里巷中小孩子调皮顽劣,难于管教,家长视为苦事,于是只 好给他钱,叫他与大伙儿坐在一起(一般是在茶馆里),去听人说评书、讲古话。而当时的说 书内容,常常涉及三国故事。当小儿们闻听刘备(161—232,字玄德)战败,便皱眉且悲伤 涕泣;听到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战败,即欢唱快活。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 念中曹操是奸臣、枭雄的代表,因此才出现材料中听到曹操打败而欢唱快活的现象,这说明 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故 C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在百姓认知中《三国 演义》人物的形象,说明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无法得出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的结论,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民间百姓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而对 《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无法得出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故 B 选项错误; 材料中民间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与政府文化专制政 策没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故 D 选项错误。 14.宋淳熙三年(1176 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朱熹把纲常 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心”。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 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要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 这说明两人的分歧在于 A.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B. 理是否为万物之本原 C. 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 D. 理的存在和求证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 心’”,和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 之”,可知朱熹认为理是客观存在,而陆九渊则认为理在心中,两人的分歧在于对理的存在和 求证方式的不同,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人都将天理看作万物本原,把儒家伦理当 作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ABC 三项是两人的相同观点,不是分歧,不符合题意。 15.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 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 限的原因主要是 A.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 B. 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 C. 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D. 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 【答案】C 【解析】【详解】李贽的学说“缺乏完整性、破坏向强建设性弱”的特点是时代的产物,明初虽然中 国社会有些新的因素的发展,但是整体上旧的社会非常健全完整稳定,故C项正确。A 项中, “文化钳制”只是其学说不完整的文化因素,原因表述不完整。李贽非常有决心和勇气去改 造,故 B 错误。李贽的学说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心学的思想,所以“没有可借鉴的思想”错误, 故 D 错误。 16.美国宪政奠基者亚当(1735—1826 年)认为: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 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据此可 知,亚当斯 A. 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 B. 为后世民主化进程确立了规范 C. 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 D. 推崇古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 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可以看出,亚当斯强调的是美国宪政 吸收了古代希腊民主制的优势和古代希腊民主制的经验教训,说明亚当斯重视从历史中寻找 参照和启迪,故答案为 A 项。亚当斯没有为后世民主化进程确立规范,排除 B 项;材料不是 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排除 C 项;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与近代民主不同,排除 D 项。 17.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 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 323 年,雅典法庭以不 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 B.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 C. 逃跑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 D. 亚里士多德无法接受不公正的判决 【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 处死刑,他拒绝了……逃走机会,饮毒而死”“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 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反映了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二人在面对类似问题——被 雅典政府判处死刑时的不同反应,显示了苏格拉底认为虽然雅典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但是自 己也必须遵守法律,但是亚里士多德则不这么认为,表明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 故答案为 A 项。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338 年希腊沦为北方蛮族马其顿的附庸,根 据材料中时间“公元前 323 年”分析可知,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期,雅典的民主制已经丧失, 排除;C 项,苏格拉底选择接受不公正的法律的判决不能说明苏格拉底就是不“理性”的,亚 里士多德选择“逃跑”也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是“理性”的,接受还是逃跑与“理性精神” 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项,该项表述是表面现象,不能全面“解释”材料主旨,排除。 18.“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 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 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古罗马】西塞罗: 《对弗里斯的控告》)这反映了 A. 习惯法和成文法的冲突 B.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差异 C. 人定法和自然法的悖离 D. 检察官和司法官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 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 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可知在人们心中按照自然法原则对这一案件已作定性,但是在实际操 作层面却因为司法官失职导致结果变化,这体现了人定法和自然法的悖离,故本题答案选 C 项。AB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项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 19.《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 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受到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 这表明当时罗马 A.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保留了大量习惯法残余 C. 公法与私法有兼容的一面 D. 忽视了家庭矛盾的解决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家 父的行为受到理事会裁决的约束”来看,罗马公法与私法共存,二者有着相互兼容的部分。 故答案为 C 项。A 项材料未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B 项材料与保留习惯法残余无关, 排除;D 项材料未反映出罗马忽视家庭矛盾的解决,排除。 【点睛】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 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 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 程。 20.1896 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 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 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 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 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D. 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1896 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办理外交时奉行的训令、及其与欧美各国“都探讨 了税则改革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出访的主要背景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受战争赔 款等问题影响,正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A 项正确;当时清政府承认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也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民族资本主义即将迎来第一个发展的高峰,B 项不符合题意;甲午战 争已经失败,钳制日本不是其主要目的,C 项错误;19 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已经确立自由主义 的经济原则,D 项不符合史实。 21.《庚子西狩丛谈》记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群信为天神下降。盖民间感于历来国耻, 及各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合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中有识士绅, 亦洋洋乐道其事。”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 义和团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B. 统治危机加深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时代局限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亟愿台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义和团发展壮大得到民众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社 会基础,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西方国家的侵略,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的局限性,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故 D 项错误。 22.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 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 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A. 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 不了解世界形势 C. 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 不懂得国际公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材料“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 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说明清朝官员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本质上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与传统封建国家之间的国 家治理的差异,故选 C。ABD 只是外在的表象的差异,排除。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3.19 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 500 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 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这反映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由“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农民或自置织 机,或从厂商处租机”表明以福州为中心的纺织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生产,不属于近代 民族工业,C 错误;“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 件给资”体现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 D 正确。 【详解】 24.19 世纪 80 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 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①外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上海一份报纸头版报道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无线电报传递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80 年代,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电话 公司出现、报纸增多和相关唐胥铁路修建,轮船招商局发展和运行良好等,①②④说法正确, B 项符合题意;无线电报是 20 世纪初的科技发明,说法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 ACD 三项 错误。 25.1903 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清政府还制定了 中国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些措施表明清政府 A. 国家的机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B.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开展“实业救国”维护专制统治 D. 为工商业者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材料“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也就提高了工 商业者的积极性,在客观上也就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 B 项正确;清政府还是封建政 府,国家的机构并非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故 A 项排除;“实业救国”是民间行为而非政府行 为,故 C 项排除;D 项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商部的设立、商法的制定客观上能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6.某年鄂东银行发行的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拥护 工农兵苏维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据此推测,该文券发行于 A. 1927~1936 年B. 1924~1927 年 C. 1937~1945 年 D. 1945~1949 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鄂东地区发行“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拥护中国共产党”等口号 的文券是在国共对峙期间,即 1927—1936 年间,工农兵苏维埃是 1931 年到 1937 年期间中共 红色政权的名称,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国民革命期间,C 项是抗日战争期间,D 项是解放战 争期间,与“工农兵苏维埃”不符合,是错误的。 27.1952 年 3 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 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 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 A.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 B. 承认当时国内存 阶级对立和斗争 C. 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D. 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 【答案】C 【解析】 A、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大意,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 时期,应该正视这个现实,允许资产阶级和小 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表明毛泽东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故 C 正确。 28.下图是 1954 年漫画家韦启美创作 《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 在 的 的A.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B. 农业合作社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 C. 人民公社有效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源 D. 国有经济较个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合作社将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故 B 项正确。根据“妈,社里的羊跟云一样!”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国家正在推行三大改造,并不是土地 改革,排除 A。人民公社是在 1958 年才出现的,与“下图是 1954 年漫画家韦启美创作的《幻 想变成现实》”不符,排除 C。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并不是国有经济,排除 D。 29.1973 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提出“一条线”构想,“要搞一条横线, 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建立国际统一战线。这个 “一条线”战略构想是 A. 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平联盟 B. 与美国共同领导国际统一战线 C. 在外交上彰显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策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1973 年”的信息可知,中国在外交上和欧美国家“建立国际 统一战线”,是联合国际上的反苏力量,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策略,D 项正确;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第三世界指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材料提到的是欧美等国,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 中只有联系反苏国家,没有提到相关领导权问题,B 项错误;“一条线”的做法是实事求是的 做法,不能附会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路线上,C 项错误。 30.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 1992 年和 2001 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 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 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答案】B 【解析】 1984 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 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 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由此可知,B 符合题意;A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1978 年,排除;开 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 1990 年,排除 C;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 1980 年,排除 D。 31.“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 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 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 A. 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 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 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可以得出所述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由此可 知,B 符合题意;A 是在文革之前;C 是在 1995 年提出的;D 是在 1956 年,在文革之前。 32.1984 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到:“农村政策很有效,农村状况确实很好, 我们需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 年,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农村要有 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 这表明邓小平主张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C. 坚持家庭联产承包 D.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答案】D 【解析】 1984 年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1990 年邓小平提出农村要适度的规模经营, 这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突破,这反映了邓小平主张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要求,故 D 项 正确,C 项错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第一次飞跃,故 A 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标是在 1992 年确立的,故 B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哲宗颁布诏令,在淮东路设官房,居养鳏寡孤独、贫困不能自存者,月给 口粮、病者给医药。宋徽宗时,赐名为“居养院”,并推广到全国各州府。居养人的口粮、日 用钱、冬季柴炭钱政府也都有具体规定。据统计,当时全国每年所需费用约五百万贯左右, 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大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5%。南宋时期,各州府基本上都设立一处的居养 院。居养院大多依靠地方官府拨款、绅商捐款筹备基金。收养设施的兴废与地方官的热情有 着直接的关系,当对穷民收养设施具有热情的官员离任的时候,其财源则迅速地被侵占或掠 夺。 ——摘编自《宋史》等 材料二 传统慈善的济贫、赈灾古已有之。出发点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恻隐之心,“上天 有好生之德”。清朝末年,中国萌发现代公益意识,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慈善家,如经元善、张 謇等。张謇是最早的新型企业家兼慈善家。他明确以教育开启民智,而办教育必须以实业为 基础。他除了一般慈善机构外,还特别举办了育婴堂、养老院、医院、贫民工场、残废院、 盲哑学校,总共有十六所。这些公益事业都是在他主张的地方自治、“村落主义”的大框架 内。他还有一大功绩是引进了现代、积极的对残疾人的救助观念。中国传统对残疾人的救助 只是出于怜悯之心,“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重在“养”。最初在中国兴办对残疾人的 教育使其有自立的本领的是外国传教士。张謇明确提出此事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办,他创办 的南通狼山盲哑学校在当时为数不多的聋哑学校中影响最大,也是最早提倡尊重残疾人与常人一样的人格,明确宗旨为:“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必能自立谋生”,“以三四年教育 犹可使成材,供社会之需而自食其力”。 ——资中筠《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居养院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公益与传统慈善的不同。 【答案】(1)特点:政府设立专门救济机构(政府主导救济);从试点推广到全国各地;有明 确的制度规定;生活保障比较全面;资金来源由国家和民间筹备;居养条件具有不稳定性。 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善贫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儒学“仁爱”思想 践行和推广;对 后世社会救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但居养院制度缺乏持续稳定性,不能达到真正解决社会问 题。 (2)思想来源不同:传统慈善主要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现代公益的产生来自于西方思潮的影 响;救助理念不同:传统慈善侧重直接救济;后者强调通过教授技艺实现自食其力。出发点 不同:传统慈善主要目的是维护传统社会稳定;中国现代公益事业与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等 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经济基础不同:传统慈善经费来源于传统地主、商人,现代公益则得益 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哲宗颁布诏令,在淮东路设官房……,‘居养院’,并推广 到全国各州府”,可概括两宋时期居养院制度由政府主办,从试点到向全国推广;“居养人的 口粮、日用钱、冬季柴炭钱政府也都有具体规定……”可得出居养院有明确制度,生活保障 比较全面;“全国每年所需费用约五百万贯左右,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居养院大多依靠 地方官府拨款、绅商捐款筹备基金,收养设施的兴废与地方官的热情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对 穷民收养设施具有热情的官员离任的时候,其财源则迅速地被侵占或掠夺”可归纳得出其资 金来源由国家和民间筹备;居养条件具有不稳定性等。影响: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从政府救济的直接作用,到济贫措施的社会政治、文化影响力、及其对后世影响和时代局限 性等方面,全面分析居养院的影响。 (2)不同:根据材料二“出发点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恻隐之心”、“ 公益事业都是在他主张的 地方自治、‘村落主义’的大框架内。他还有一大功绩是引进了现代、积极的对残疾人的救 助观念”,“最初在中国兴办对残疾人的教育使其有自立的本领的是外国传教士。张謇明确提 出此事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办”, 宗旨为“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必能自立谋生”,“以 三四年教育犹可使成材,供社会之需而自食其力”等信息,结合近代社会背景和所学知识, 的从济贫观念、经济基础、救助方法和出发点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公益与传统慈善的不同。 34.《大江大河》是 2018 年底热播的电视剧,剧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上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的重 大历史现象,剧情梗概如下: 家庭出身不好的宋运辉一直备受歧视,但是他把握着机会,在 1978 年高考中以全县第一 的成绩升入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国企的技术员,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础,但也在新时代的变 革中逐渐迷失。他的姐夫雷东宝是小雷家大队的农民,复员后回村带领村民紧跟政策,实行 土地承包,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最终绊倒在新事物脚下。个体 户杨巡在翻滚向前的时代中手忙脚乱抓住过商机,也踩踏过陷阱,生意场上几经波折,最终 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当代重大历 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剧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 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情节:宋运辉 1978 年高考升入大学。 历史现象:中国上世纪 70 年代末恢复高考制度。 概述和评价:“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主抓教育,在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倡导尊师重教。恢复高考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提高了整 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示例二情节:雷东宝带领村民实行土地承包。 历史现象:中国上世纪 70、80 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概述和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先试点后推广,主要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极大地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全国农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 展。 示例三情节:个体户杨巡抓住商机,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历史现象:中国上世纪 70、80 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个体经济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个体经济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 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首先应该提取关键情节,既要在材料中有体现又要符合教材知识,比如宋运辉参加 1978 年高考、雷东宝带领村民实行土地承包、杨巡抓住市场经济的契机逐步发展等依次对应 的课本知识是:恢复高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 等。第二步,对于事件进行概述和评价。概述类似于名词解释,信息具有概括性但必须完整, 可以依据自己选择的情节进行概述;评价注意多个角度辩证评价。比如,选取了“宋运辉参 加 1978 年高考”,既要看到党内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也要看到“左”的思想(政审颇曲 折)的顽固。选取其他情节概述和评价也可,关键是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语言简练而学 科化,论据充分合理即可。 【点睛】论述题归纳观点的一般步骤:a.阅读材料联想可以用到的课本知识点;b.把认为可 以在这里用到的知识点简明扼要的概括写下来(最好是回顾课本上的黑体字部分,如果是很 确定的内容就简明列出要点);c.分析材料同时把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阐述;d.总结(得 出观点)即通过什么结合什么得出什么。论证类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 点明确,论证充分,论从史出,论证一致。 35.材料 蜀汉后期,诸葛亮按照《隆中对》进行改革,以期光复汉室。223 年诸葛亮派 邓芝出使西吴,向孙权深入剖析蜀吴联手抗魏之利,孙权下定决心“绝魏,与蜀连和”。政治 上诸葛亮针对蜀国“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弊端,厉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 益州地主,使益州地区“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风化肃然也”。经济上,诸葛亮“务农殖谷, 闭关息民”,大力发展水利,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针对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诸葛 亮采取“心战为上”的措施,军事进攻与心理攻击并用,在少数民族地区“不留兵,不运 粮”,获得当地民族的拥戴。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蜀汉后期诸葛亮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葛亮改革的积极影响。【答案】(1)外结孙吴;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安抚少数民族 (2)为蜀国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政治清明,改善社会风气;保障农业生产;促进民 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223 年诸葛亮派邓芝出使西吴,向孙权深入剖析蜀吴联手抗魏之利” 可知诸葛亮联络孙吴共同抗魏;根据材料“政治上诸葛亮针对蜀国‘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的弊端,厉行法治”可知在政治上整顿吏治,严肃法治;根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大 力发展水利,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可知诸葛亮注重发展农业;针对“少数民族叛乱, 诸葛亮采取‘心战为上’的措施,军事进攻与心理攻击并用”来安抚少数民族。 (2)通过诸葛亮在政治、经济、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的分析,并根据所学可以总结出积极影响 为蜀国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政治清明,改善社会风气;保障农业生产;促进民族团 结,维护社会稳定。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