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三3月网络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三3月网络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ID:249862

大小:1.41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三中 2020 届高三学年网络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议卷满分: 3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统一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雁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 世纪初,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修建有一道宽约 5 呗(1. 52 米)、有顶盖的人行道 或走廊,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如图所示)称为骑楼。骑楼在 19 世纪中期传入我国,如 今成为了重要的文化遗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骑楼建筑最常见于我国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江淮地区言信 D. 华南地区 2. 骑楼建筑最适合集中建设于城市的 A. 单一商业区 B. 商住混合区 C. 单一住宅区 D. 加工制造区 【答案】1. D 2. B 【解析】 【1 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修建有一道宽约 5 呎(1.52 米)、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 廊”可知,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烈日照射,造 成凉爽环境,因此在我国炎热多雨的华南地区十分流行,所以该题选 D。 【2 题详解】 在气候高温多雨的区域,民居多竹楼或木楼,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 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该种“骑楼”设计的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便于行人避雨 和遮阳。因此,骑楼建筑最适合集中建设于城市的商住混合区,故该题选 B。 铁盖乡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由于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原因,土地沙漠化率高达 98.5%。黄河上游水 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光伏电站,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为避免草长高影 响光伏发电,公司要求牧民返回草场牧羊,光伏牧羊互补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其农业模式经验得到推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在铁盖乡建立光伏产业园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干,白昼时间增长 B. 利用草场资源,光伏牧羊互补 C 土地面积大,劳动力廉价 D. 接近水电站,水电和光电互补 4. 光伏产业园促使土地生产力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光伏板能够 A. 增加反射率,气温升高 B. 提升地温,增加降水 C. 降低风速,减少蒸发 D. 调节气温,增大日较差 5. 草场恢复促使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蒸发增强,湿度增加 B. 气温升高,风力减小 C. 降水增加,气温降低 D. 沙尘减少,晴天增多 【答案】3. D 4. C 5. D 【解析】 【3 题详解】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 太阳能电池,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安全可靠,黄河上游水电开 发公司在铁盖乡建立光伏产业园的最主要原因是接近水电站,水电和光电互补,所以 D 正确。故选 D。 【4 题详解】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光伏 板能够降低风速,减少蒸发,促使土地生产力恢复,所以 C 正确。故选 C。 【5 题详解】 .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草场恢复使得沙尘减少, 晴天增多,促使光伏发电量大增,光伏发电量大小跟蒸发、湿度、气温、地温关联不大,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 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 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 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 究发现,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 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 极地东风减弱 B. 中纬西风减弱 C. 低纬信风减弱 D. 副热带高压减弱 7. 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A 夏季、变冷 B. 夏季、变暖 C. 冬季、变冷 D. 冬季、变暖 8. 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A. 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 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 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 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答案】6. A 7. B 8.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 分析关键信息,结合到基础知识答题。 【6 题详解】 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 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故答案选 A。 . 【7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气保温作用更加明显。夏季 由于太阳辐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对流活动更加强烈,高空云 升高较明显。故答案选 B。 【8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使得高纬度地区获 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中纬度地区由于低空云数量减少,对太阳辐射量的削弱作用减弱,获得的太阳辐射 量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高纬度地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 度减少量,故答案选 C。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准确理解材料中高空云与低空云对大气温度的影响,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高空云能够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故高空云使大气升温;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 于云层的温室效应),故低层云使空气降温。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潟湖, 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 5 米,辟有人工航道。下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帕图斯湖是雅库伊河和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海水作用( ) A. 沿岸流自南向北搬运泥沙 B. 波浪不断侵蚀沿岸泥沙 C. 波浪使泥沙平行海岸堆积 D. 沿岸流提供丰富的泥沙 10. 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 ) A. 增加风暴潮冲刷海岸 B. 可作为港口防波堤 C. 长度与宽度不断减小 D. 沉积物质颗粒杂乱 11. 推测帕图斯湖( ) A. 随时间变化面积越来越大 B. 流域植被恢复可减缓沼泽化 C. 径流增大湖泊深度也增加 D. 渔民人工养殖可减缓沼泽化 【答案】9. C 10. B 11. B 【解析】 【9 题详解】 根据提示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陆地河流(雅库伊河)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沿海 地区,当海洋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推动泥沙移动,同时受自北向南流动洋流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平行于 海岸的沙坝,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坝出露海面,包围了一部分海域,沙坝内侧便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 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10 题详解】 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对风暴潮形成阻挡,可减弱风暴潮对海岸的冲刷,因此可作为港口防波堤,故 B 正确、 A 错误。湖水最大深度仅 5 米,辟有人工航道。为发展航运,湖区西岸应注意避免过度垦殖,保护植被, 减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泥沙,减少入湖泥沙,因此沙坝宽度减小,但在巴西暖流作用下, 长度应增加,故 C 错误。流水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有严格分选,故 D 错误。故选 B。 【11 题详解】 由于泥沙在湖区淤积,随时间推移,帕图斯湖水深越来越浅,面积越来越小,故 A、C 错误。植被具有保持 水土的作用,因此流域植被恢复可减少入湖泥沙,从而减缓沼泽化,故 B 正确。由于残余饲料、水生生物 排泄物的沉积,渔民人工养殖可使沼泽化加快,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 必考题: 135 分。 12.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 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阱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 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能有效御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随着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提升和 国家对食盐价格的严格控制,运城盐池由食盐生产逐步转为化工盐生产。以下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图” 和“盐池护宝提堰体系示意图”。 (1)描述运城盐池的形成过程。 (2)判断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保护运城盐池的作用。 (4)推测运城食盐生产兴衰的原因。 【答案】(1)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地处内流区内,流水带来的盐分长期在湖泊内累积, 形成盐池。 (2)夏季。理由:夏季气温高,蒸发强,利于晒盐;盐池地处中条山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 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3)堤:阻挡山洪(洪水)进入盐池;滩:发生洪水时,起到蓄洪、滞洪的作用;渠:发生洪水时,将洪 水引入涑水河,起到导流和分洪作用。 (4)兴起:古代食盐来源少,市场广阔;运城盐池盐度高,出盐量大(运城盐池食盐晒制 条件好)。 衰 落:廉价海盐的大量开发,冲击了运城盐池食盐市场;食盐生产附加值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区域分析与综合能力,要注意材料中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南风起,盐始 生”等题眼借以分析盐湖的形成及晒盐时间,从图中盐池周边的堤、滩、渠结合当地的气候等分析其用途, 产业的兴衰与市场息息相关。 【详解】(1)根据材料,运城盐池位于内流区,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是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在低洼处 汇集成湖。地处内流区内,流水带来的盐分长期在湖泊内累积,形成盐池。 (2)材料中说“南风起,盐始生”,该地位于季风区,南风是夏季风主要风向。夏季气温高,蒸发强,有 利于晒盐。盐池地处中条山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所以晒盐 主要季 节是夏季。 (3)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在盐池四周环绕着堤、滩、渠。其中,堤能够阻挡山洪暴发时,洪水进入盐池。 堤外的滩,发生洪水时,起到蓄洪、滞洪的作用,减少洪水对堤的冲击。渠可以在发生洪水时,将洪水引 的 的 入涑水河,起到导流和分洪作用。 (4)产业的兴衰与市场息息相关。古代食盐来源少,运城食盐市场广阔。运城盐池食盐晒制的条件好,池 盐度高,出盐量大,所以能够兴起。由于廉价海盐的大量开发,冲击了运城盐池食盐市场。海盐生产成本 低,食盐生产附加值低,运城食盐效益下降,所以衰落。 【点睛】晒盐需要考虑与地形、蒸发两个核心要素相关的自然条件:地形,一要平缓、便于蓄积海水或者 是盐湖水,所以,缓滩最好;二要泥质沙滩、便于渗水但又能留下盐分。蒸发:温度高、晴天多、日照强、 多风、滩涂广阔(面积大蒸发快)等,即气候降水少、光照要充足、有风日数多等。本题难度适中,属于 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湖泊的形成因素,晒盐的条件,影响盐业生产的条件。 13.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永(藏语“火盆”意为高温)冰川位于滇西北梅里雪山东北部某一陡峭山谷中(如图所示),是整个横 断山区末端海拔(2660m)最低的冰川。研究发现明永冰川末端地区冬春季节降水量仅占金年 27%,对地下水的 补給量却占全年的 87%。如图所示为明永冰川冬春季节与夏秋李节地下水补给模式示意图。 (1)分析藏民用“明水”为冰川命名的缘由以及明水冰川末端海拔最低的原因。 (2)分析明水冰川末端地区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对地下水补给量却大,夏秋季节降水量大对地下水补给量却 小的原因。 (3)判断明水冰川末端地区夏秋季节重点防御的地质灾害,并说明理由。 【答案】(1)因该村四周山峦起伏,气候温和而得名“明永”。纬度低,海拔低,夏季气温高:位于季风区, 附近雪峰降雪量大,冰川体量大:地势崎岖,冰川运动速度快,冰川能到达的海拔低。 (2)冬春季节,降水以降雪为主,积雪冰川发育,后因气温上升逐渐融化,此时地下水位低,冰雪融水有 充足时间补给地下水,补给量大。夏秋季节,降水以暴雨为主,导致河流流量大增,地下水位高,雨水补 给地下水时间短,补给量小。 (3)泥石流。冰川末端多冰碛物等碎屑物质,地势崎岖,水体流速快,夏秋季节多暴雨,地下水位高,碎 屑物质中水量饱和。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陆地水源的补给以及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原因。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明永的藏语为“火盆”,意为高温,因冰川位于滇西北梅里雪山东北部某一陕 峭山谷中,导致该村四周山峦起伏,气候温和而得名“明永”。明永冰川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海拔 2660m, 由于纬度低,海拔低,所以夏季气温高: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附近雪峰降雪量大,所以冰川体 量大:由于位于横断山区,特点是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势崎岖,冰川运动速度快,冰川能到达的海拔 低,所以明永冰川末端海拔最低。 (2)根据右图可知,冬春季节,该地气温低,降水以降雪为主,由于气温低,积雪不融化,导致积雪冰川 发育,后因春季气温上升快,积雪逐渐融化,水量小,流水慢,但时间长,此时地下水位低,冰雪融水有 充足时间补给地下水,补给量大。而夏秋季节,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以暴雨为主汇水速度快,导致河流 流量大增,且夏季地下水位高,雨水补给地下水时间短,补给量小。 (3)根据题干可知,明永冰川位于滇西北梅里雪山东北部某一陕峭山谷中,由于冰川末端海拔低,多属于 冰川底部,多冰碛物等碎屑物质堆积,由于地势崎岖,水体流速快,夏秋季节多暴雨,地下水位高,碎屑 物质中水量饱和,加上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侵蚀和搬运作用强烈,容易形成泥石流。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如果多做,则 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一选修 3:旅游地理】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注重时效性、参与性和特色性。传统的观光式旅游正被体验 式旅游所替代。四川省蒲江县成佳镇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乡”,下表为成佳茶乡一日游方案。 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分析“成佳茶乡一日游”活动设计的亮点。 【答案】旅游周期短,将一天的时间进行时段划分,时间利用率高:设计有采茶,制茶,欣赏茶道、茶技, 品茶等主题体验活动;设计有品尝美食,健步走,自助烧烤等休闲体验活动;旅游活动设计提高了旅游产 品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解析】 【分析】 考查旅游资源的规划,难度中等。注意从表格提取关键信息,从旅游规划的时间安排和体验角度挖掘设计 亮点。 【详解】体验经济注重时效性、参与性和特色性,从时间安排、体验等角度分析设计亮点。从旅程安排表 看,这次旅游周期短,进行时段划分,时间利用率高。结合表格内容,分析旅游规划中设计的体验旅游项 目。设计有主题体验活动和休闲体验活动。从旅游设计的目的分析这次旅游活动设计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参 与性和娱乐性,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中华白海豚是全球濒危物种,适宜生活在清洁、安静的水域,珠江口伶仃洋水深 25 米内的海域是其重 要活动区域。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 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白海豚 生存环境的影响。 分析为保护白海豚生存环境,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措施 【答案】减少桥墩和部分采用海底隧道,使白海豚获得更大的通行空间;使用先进技术(如部分海上作业 变为陆地工厂化作业),缩短海上作业和施工时间;施工时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作业的 噪音,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港珠澳大桥建设如何采取措施保护中华白海豚。 【详解】为保护白海豚生存环境从保证其生存空间,保证海水清洁,尽可能减少噪音等方面采取措施,具 体有减少桥墩和部分采用海底隧道,使白海豚获得更大的通行空间;使用先进技术(如部分海上作业变为 陆地工厂化作业),缩短海上作业和施工时间;施工时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作业的噪音, 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等。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