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川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20四川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四川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年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3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悄(qiǎo)然  锃(zèng)亮 怅惘 百手起家 ‎ B.镌(juān)刻 蛮横(hèng) 粗糙 不屑置辨 ‎ C.归省(shěng) 稽(qǐ)首 濡养 信手拈来 ‎ D.瞥(piē)见 拘泥(nì) 箴言 矫揉造作 ‎2.(3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 C.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知。 ‎ D.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4.(3分)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 B.“黄衣使者白衫儿”中的“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 C.“世有伯乐”中的“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 D.“都护在燕然”中的“都护”是官名,汉代始置。宋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句中指前线统帅。‎ ‎5.(8分)请以“双晒”活动为话题,完成下面问题。‎ ‎(1)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赏美景,愉悦身心 第34页(共34页)‎ 栏目二:   ‎ 栏目三:   ‎ ‎(2)请你为“双晒”活动积极建言,拟写至少两条措施。‎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6.(10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人的体质指数(BMI)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的划分是:正常范围为18.5﹣24.9,<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29.9.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肥胖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摘自《百科知识》,有修改)‎ ‎【材料二】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另外10%来源于食物。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D分为两类,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人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需要经过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 ‎ 第34页(共34页)‎ ‎ 维生素D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因此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你就要有意识的吃以下几种食物:1.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鱼肉或鱼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虹鳟鱼;2.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3.鸡蛋:鸡蛋的蛋黄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4.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肝、羊肝等次之;5.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 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等方面的疾病。人体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正常成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5﹣15微克的维生素D,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求量应翻倍。‎ ‎(摘自石星亮《什么是维生素D》,有删改)‎ ‎【材料三】下面是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一)生活习惯 上午7:40﹣12:20,上5节课,课间较少出教室。‎ 中午12:20﹣13:00,用午餐;13:00﹣14:30,在教室休息。‎ 下午14:30﹣17:45,上4节课,课间几乎都在教室做作业。‎ 周末及寒暑假:不喜欢出门,除了上补习班,基本都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 ‎(二)饮食习惯 早餐:一般是包子、馒头、油条、豆浆和鸡蛋(不喜欢吃蛋黄)。‎ 中餐和晚餐:主要是米饭、猪肉、牛肉和蔬菜。‎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人体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肥胖、血钙降低、骨骼软化和牙齿容易脱落。‎ B.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划分的正常范围为18.5﹣24.9。‎ C.肥胖人中有90%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D.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方面的疾病。‎ ‎(2)请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给成人的“肥胖”下定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一】,请在这幅“维生素D控制肥胖流程图”中的序号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王鹏是否有可能患肥胖症。‎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第34页(共34页)‎ ‎7.(9分)‎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 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的意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第34页(共34页)‎ ‎(1)下列对“头脑风暴”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由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的,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B.“头脑风暴”一词是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C.研究者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 D.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这与研究者认知大相径庭。‎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与它最初的意义完全是两码事。‎ B.不少人喜欢头脑风暴,是因为可以借此逃避责任。‎ C.科学研究表明,并非人多就力量大,个人的力量反而比集体的力量大得多。‎ D.从选文的观点来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是错误的。‎ ‎(3)下列对文章的说理、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用疑问句作标题起到了引出论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B.第①段以单位最近开展的一次探讨赚钱新方法“头脑风暴”说起,提出了头脑风暴可以让大家都很愉悦的中心论点。‎ C.第⑥段列举《红楼梦》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的事实,论证了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是:即便把件事办砸了,但因为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 D.第⑧段列举“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的事例,论证了独自思考比一大群人在一起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更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8分)‎ ‎8.(18分)‎ 火车上的见闻 许 锋 ‎①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后,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②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 第34页(共34页)‎ 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摇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③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④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⑤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二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⑥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⑦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好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⑧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干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⑨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⑪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涌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第34页(共34页)‎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B.车站进站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C.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仨,上来俩……”。‎ D.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2)根据下面这段话,根据要求填空。‎ 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①写法:   ‎ ‎②表现男青年   的个性。‎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赏析加点词语)‎ ‎②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赏析句子)‎ ‎(4)请从两个层面各举文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文末“冬日的温暖”的深层含意。‎ 三、古诗文阅读(27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 ‎9.(15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第34页(共34页)‎ ‎【乙】(齐)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④鸟而亡之公怒诏⑤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⑥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注释】①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②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此处指捕鸟。③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④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⑤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⑥闻命:接受教导。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客之美我者 ‎  美:美丽 B.皆朝于齐 朝:朝廷 C.数烛邹罪已毕 毕:完毕 D.汝为吾君主鸟 汝:他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B.而形貌昳丽 召而数之公前 C.欲有求于我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请杀之 无丝竹之乱耳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B.(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C.(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D.(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34页(共34页)‎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5)【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请从劝谏的目的和方式上简析其不同点。‎ ‎(二)古诗词赏析(6分)‎ ‎10.(6分)‎ ‎【甲】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1)意象是诗歌中寄托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雁门太守行》和《从军行》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使用了“   ”和“   ”这两个意象,写出了激烈紧张的战斗场景。‎ ‎(2)【甲】【乙】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一首五律诗,一首七律诗。试简要分析尾联在情感表达和写法上的异同。‎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1.(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2)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郦道元《三峡》中引渔者歌谣来表现三峡秋冬凄美特点的句子是:   ,   。‎ ‎(4)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的“千古奇偶”的句子是:   ,   。‎ 第34页(共34页)‎ 四、名著阅读(6分)‎ ‎12.(6分)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 祥子没有过这种经验,他冒了汗。到了公园后门,他回了回头,还跟着呢!到了家门口,他不敢站住,又有点舍不得走;曹先生一声也不响,他只好继续往北跑。一气跑到北口,自行车还跟着呢!他进了小胡同,还跟着!出了胡同,还跟着!‎ ‎(1)曹先生让祥子   ,被祥子称为“   ”。‎ ‎(2)选文中的“自行车”对祥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让祥子对未来的路重新作了选择?他重新选择的路又是什么?‎ 五、写作(60分)‎ ‎13.(10分)微写作 ‎ 假如你是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将为小学生讲解“驿使图画像砖”“铜奔马”这两件文物,请任选一件,根据文物信息,写一段100字以内的开场白。‎ 作文(50分)‎ ‎14.(50分)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 南朝时候,吕僧珍是饱学之士,他生性诚恳老实,待人忠实厚道。他的家教极严,对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待人和气,品行端正。他家好名声远近闻名。‎ ‎ 南康郡守季雅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让他革了职。‎ ‎ 季雅被罢官之后,一家人只好另寻住处。到哪里去住呢?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所后四处打听,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 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家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他不禁大喜,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吕家子弟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主人,愿意出11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 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了一番,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啊!”‎ 要求:(1)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 第34页(共34页)‎ ‎(2)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34页(共34页)‎ ‎2020年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3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悄(qiǎo)然  锃(zèng)亮 怅惘 百手起家 ‎ B.镌(juān)刻 蛮横(hèng) 粗糙 不屑置辨 ‎ C.归省(shěng) 稽(qǐ)首 濡养 信手拈来 ‎ D.瞥(piē)见 拘泥(nì) 箴言 矫揉造作 ‎【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解答】A.有误,“百手起家”的“百”应为“白”;‎ B.有误,“不屑置辨”的“辨”应为“辩”;‎ C.有误,“归省”的“省”应读“xǐng”;‎ D.全部正确。‎ 故选:D。‎ ‎【点评】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2.(3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 C.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知。 ‎ D.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有误,“沧海桑田”‎ 第34页(共34页)‎ 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该成语望文生义,它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不能描述自然界的景色;‎ B.有误,“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 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该成语用错对象,它只能指自己,不能描述别人;‎ C.正确;‎ D.有误,“天伦之乐”指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融洽的欢乐。该成语用错对象,它指家庭成员之间,不能形容同学之间。‎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在“在于它”后加“能否”;‎ 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活动”;‎ 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把“分类处理”放最后;‎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第34页(共34页)‎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4.(3分)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 B.“黄衣使者白衫儿”中的“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 C.“世有伯乐”中的“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 D.“都护在燕然”中的“都护”是官名,汉代始置。宋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句中指前线统帅。‎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应该是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 故选:D。‎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5.(8分)请以“双晒”活动为话题,完成下面问题。‎ ‎(1)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赏美景,愉悦身心 栏目二: 探民俗,感受特色 ‎ 栏目三: 尝美食,享受生活 ‎ ‎(2)请你为“双晒”活动积极建言,拟写至少两条措施。‎ ‎【分析】(1)本题考查栏目的设计。根据“双晒”活动指的是“晒文化•晒风景”,可从这几个方面去设计,并按栏目一的名称格式拟写出相应对的名称。比如从美食入手,可设计栏目为:品美食,陶醉其中。‎ ‎(2)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着行动要快,宣传要到位,培训要到位,责任要到位来提出具体的措施。‎ ‎【解答】答案:‎ ‎(1)栏目二:探民俗,感受特色 第34页(共34页)‎ 栏目三:尝美食,享受生活 ‎(2)①快行动,抓宣传;②早培训,抓骨干;③压责任,抓实效。(答出两点即可)‎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6.(10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人的体质指数(BMI)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的划分是:正常范围为18.5﹣24.9,<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29.9.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肥胖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摘自《百科知识》,有修改)‎ ‎【材料二】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另外10%来源于食物。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D分为两类,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人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需要经过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 ‎ 第34页(共34页)‎ ‎ 维生素D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因此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你就要有意识的吃以下几种食物:1.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鱼肉或鱼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虹鳟鱼;2.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3.鸡蛋:鸡蛋的蛋黄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4.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肝、羊肝等次之;5.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 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等方面的疾病。人体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正常成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5﹣15微克的维生素D,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求量应翻倍。‎ ‎(摘自石星亮《什么是维生素D》,有删改)‎ ‎【材料三】下面是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一)生活习惯 上午7:40﹣12:20,上5节课,课间较少出教室。‎ 中午12:20﹣13:00,用午餐;13:00﹣14:30,在教室休息。‎ 下午14:30﹣17:45,上4节课,课间几乎都在教室做作业。‎ 周末及寒暑假:不喜欢出门,除了上补习班,基本都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 ‎(二)饮食习惯 早餐:一般是包子、馒头、油条、豆浆和鸡蛋(不喜欢吃蛋黄)。‎ 中餐和晚餐:主要是米饭、猪肉、牛肉和蔬菜。‎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C。 ‎ A.人体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肥胖、血钙降低、骨骼软化和牙齿容易脱落。‎ B.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划分的正常范围为18.5﹣24.9。‎ C.肥胖人中有90%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D.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方面的疾病。‎ ‎(2)请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给成人的“肥胖”下定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一】,请在这幅“维生素D控制肥胖流程图”中的序号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第34页(共34页)‎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王鹏是否有可能患肥胖症。‎ ‎【分析】本题是关于“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主题阅读,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题考查以及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总结能力。‎ ‎【解答】(1)这是一道选择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 ABD.正确;‎ C.有误,根据材料一“肥胖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可知“有90%以上”数据有误;‎ 故选:C。‎ ‎(2)根据材料一对成人体质指数的划分数据“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来看,所谓的肥胖指的是十八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达到30或以上。‎ ‎(3)根据材料二中的第二句,可以看出日光照射下,除了动物合成维生素D和人体合成维生素D外,还有维生素合成D这种途径;而维生素合成D和动物合成维生素D都以食物的方式,通过人体的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可见③处应填“维生素D”;根据“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见④处应填“瘦素”;然后根据材料一中的第三段,可以看出⑤处应填写的是“增加能量消耗”。‎ ‎(4)材料三介绍了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根据“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一句,可以看出王鹏的户外时间很少,接受日照的时间很少,所以产生维生素D的途径有限。再根据材料二中对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介绍,可知深海鱼、牛奶、动物肝脏、菇类为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而材料三中给出的王鹏的饮食习惯,他不喜欢吃含有非常多维生素D的蛋黄,所以获得维生素D的途径又减少,因此他肥胖的可能性很大。‎ 答案:‎ ‎(1)C。‎ 第34页(共34页)‎ ‎(2)18周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达到30或以上的被认为是肥胖。‎ ‎(3)①植物合成维生素合成D2;②食物摄入;③活性维生素D;④瘦素(或脂肪抑制素);⑤增加能量消耗。‎ ‎(4)王鹏可能患肥胖症。一是他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量严重不足;二是户外运动少,过少晒到太阳,不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7.(9分)‎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 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 第34页(共34页)‎ 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的意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1)下列对“头脑风暴”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由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的,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B.“头脑风暴”一词是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C.研究者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 D.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这与研究者认知大相径庭。‎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与它最初的意义完全是两码事。‎ B.不少人喜欢头脑风暴,是因为可以借此逃避责任。‎ C.科学研究表明,并非人多就力量大,个人的力量反而比集体的力量大得多。‎ D.从选文的观点来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是错误的。‎ ‎(3)下列对文章的说理、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选文用疑问句作标题起到了引出论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B.第①段以单位最近开展的一次探讨赚钱新方法“头脑风暴”说起,提出了头脑风暴可以让大家都很愉悦的中心论点。‎ C.第⑥段列举《红楼梦》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的事实,论证了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是:即便把件事办砸了,但因为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 D.第⑧段列举“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的事例,论证了独自思考比一大群人在一起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更好。‎ 第34页(共34页)‎ ‎【分析】本文开篇由单位最近开展的一次头脑风暴活动引出文章的论题“头脑风暴”,然后列举秦可卿、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米开朗琪罗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了文章的观点。‎ ‎【解答】(1)本题考查短语的理解。‎ ACD.正确。‎ B.错误,“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并非是“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BD.正确。‎ C.错误,原文是“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仅是指思考方面,并非说个人的力量比集体的力量强大。‎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章的说理、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ACD.正确。‎ B.错误,第①段以单位最近开展的一次探讨赚钱新方法“头脑风暴”说起,引出论题“头脑风暴有用吗”。‎ 故选:B。‎ 答案:‎ ‎(1)B ‎(2)C ‎(3)B ‎【点评】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8分)‎ ‎8.(18分)‎ 火车上的见闻 许 锋 ‎①‎ 第34页(共34页)‎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后,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②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摇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③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④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⑤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二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⑥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⑦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好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⑧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干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⑨‎ 第34页(共34页)‎ 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⑪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涌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B.车站进站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C.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仨,上来俩……”。‎ D.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2)根据下面这段话,根据要求填空。‎ 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①写法: 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 ‎ ‎②表现男青年 好学能干 的个性。‎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赏析加点词语)‎ ‎②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赏析句子)‎ ‎(4)请从两个层面各举文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文末“冬日的温暖”的深层含意。‎ ‎【分析】本文写了“我”乘坐火车的所见所闻:进站口“前置”;电子屏幕清晰告示车次;志愿者耐心提供问答服务;壮小伙帮“我”托行李;小夫妻为姐姐赶不上火车而着急;“我”与男青年聊天,赞叹他的厨艺、对顾客的耐心、对家乡的眷恋;女列车员不辞辛苦打扫卫生;“我”帮女列车员提垃圾;老车长叮嘱列车员认真值夜班;列车员尽心尽责守护乘客。这些事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性的“温暖”及社会的“温暖”。‎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ACD.正确。‎ B.有误,“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不全面,原文第①段“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 第34页(共34页)‎ 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故选:B。‎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人物形象分析。“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是抑,“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是扬,这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男青年仅二十来岁,却能做这么多样的川菜,体现了他好学能干的特点。‎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在理解词句手法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和文章情感、主旨,即可分析得出答案。第①题要求赏析词语,抢”的意思是“夺”,形象传神地再现了票源的紧张,为了返乡,买票下手之快也体现了“我”内心的紧张、急切、渴望。第②题是细节描写的语句,描写对象是在寒风中仍辛勤、认真工作的女列车员,因此,在赏析过程中,应当抓住“我”对这些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考查标题含义理解,本质上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与把握。文题要求“从两个层面各举一个示例”,即要求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分析标题含义”,即分析文章主旨。结合全文,文章叙写了以下事件:进站口“前置”;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车次志愿者耐心提供问答服务;壮小伙帮“我”托行李;小夫妻为姐姐赶不上火车而着急;“我”与男青年聊天,赞叹他的厨艺、对顾客的耐心、对家乡的眷恋;女列车员不辞辛苦打扫卫生;“我”帮女列车员提垃圾;老车长叮嘱列车员认真值夜班;列车员尽心尽责守护乘客。以上事件分别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爱,即人性的“温暖”;贴心周到的管理和服务,即体现社会的“温暖”。综上所述,分点答题即可。‎ 答案:‎ ‎(1)B ‎(2)①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 ‎②好学能干 ‎(3)①“抢”字形象地写出票源紧、下手快的特点,表达出“我”内心的急切。‎ ‎②用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列车员在寒风中工作的辛苦,暗含“我”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4)①含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体现人性的“温暖”。‎ 事例:壮小伙帮“我”托行李;小夫妻为姐姐赶不上火车而着急;“我”为别人赶不上火车而着急;“我”帮女列车员提垃圾;“我”称赞女列车员。‎ 第34页(共34页)‎ ‎②含意:贴心周到的管理和服务,体现社会的“温暖”。‎ 事例:进站口“前置”;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车次;志愿者耐心提供问答服务;女列车员不辞辛苦打扫卫生;老车长叮嘱列车员认真值夜班;列车员尽心尽责守护乘客。‎ ‎【点评】赏析语句的方法:‎ ‎①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②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手法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③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④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⑤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⑥抓思想内容。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 ‎9.(15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第34页(共34页)‎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齐)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④鸟而亡之公怒诏⑤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⑥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注释】①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②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此处指捕鸟。③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④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⑤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⑥闻命:接受教导。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客之美我者 ‎  美:美丽 B.皆朝于齐 朝:朝廷 C.数烛邹罪已毕 毕:完毕 D.汝为吾君主鸟 汝:他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皆以美于徐公 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B.而形貌昳丽 召而数之公前 C.欲有求于我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请杀之 无丝竹之乱耳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A.(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B.(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C.(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D.(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第34页(共34页)‎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5)【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请从劝谏的目的和方式上简析其不同点。‎ ‎【分析】参考译文:‎ ‎【甲】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 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见(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乙】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不久,鸟飞走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 第34页(共34页)‎ 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是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的罪状列完了,请杀了他。”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有误,句意: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美:以……为美。‎ B.有误,句意:都到齐国朝见。朝:朝见。‎ C.正确。‎ D.有误,句意: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汝:你。‎ 故选: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以:认为/因为;‎ B.而:表并列/表顺承;‎ C.于:对/对;‎ D.之:代词/用于主谓之间。‎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此句句意为: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不久,鸟飞走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应断句为:(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有:明日,第二天;孰视,仔细看。句意为: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看了很久,自己认为不如他好看。‎ ‎②重点词有:闻,听说;以,认为。句意为: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是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 第34页(共34页)‎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明确【甲】文邹忌进谏时用类比法、推己及人,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除蔽;根据“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可知【乙】文晏子用归谬法劝谏景公不要杀烛邹。‎ 答案:‎ ‎(1)C ‎(2)C ‎(3)B ‎(4)①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 ‎②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是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 ‎(5)劝谏目的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不杀烛邹,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劝谏方式不同:【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的方法说服齐威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正话反说(以退为进、)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点评】古今异义:‎ 主:古义:动词,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今义:名词,主人 亡:古义:丢失,逃跑,让……逃跑了,这里指让鸟逃走了。今义:死亡。‎ ‎(二)古诗词赏析(6分)‎ ‎10.(6分)‎ ‎【甲】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第34页(共34页)‎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1)意象是诗歌中寄托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雁门太守行》和《从军行》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使用了“ 旗 ”和“ 鼓 ”这两个意象,写出了激烈紧张的战斗场景。‎ ‎(2)【甲】【乙】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一首五律诗,一首七律诗。试简要分析尾联在情感表达和写法上的异同。‎ ‎【分析】《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和感情。《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和《从军行》中“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都借助“旗”和“鼓”这两个意象,写出了战斗的紧张激烈。两首诗都表达了誓死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及思想感情的把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句意: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句意: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百夫长”与“一书生”对比,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第34页(共34页)‎ 答案:‎ ‎(1)旗;鼓 ‎(2)两首诗歌都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忠君爱国思想。但写法各不相同。【甲】诗运用“黄金台”“玉龙”两个典故,表达誓死报效祖国之志。【乙】诗将“百夫长”与“一书生”对比,鲜明突出地表达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忠贞爱国情怀。‎ 译文:‎ ‎《雁门太守行》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从军行》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1.(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2)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郦道元《三峡》中引渔者歌谣来表现三峡秋冬凄美特点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4)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的“千古奇偶”的句子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第34页(共34页)‎ ‎【解答】答案:‎ ‎(1)舍生而取义者也 ‎(2)山河破碎风飘絮(注意“絮”的书写)‎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意“裳”的书写)‎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四、名著阅读(6分)‎ ‎12.(6分)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 祥子没有过这种经验,他冒了汗。到了公园后门,他回了回头,还跟着呢!到了家门口,他不敢站住,又有点舍不得走;曹先生一声也不响,他只好继续往北跑。一气跑到北口,自行车还跟着呢!他进了小胡同,还跟着!出了胡同,还跟着!‎ ‎(1)曹先生让祥子 拉包月 ,被祥子称为“ 圣人 ”。‎ ‎(2)选文中的“自行车”对祥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让祥子对未来的路重新作了选择?他重新选择的路又是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填空。根据原著相关情节填空即可。‎ 根据《骆驼祥子》第七章内容“只有曹先生既认识字,又讲理,而且曹太太也规规矩矩的得人心。所以曹先生必是孔圣人;假若祥子想不起孔圣人是什么模样,那就必应当象曹先生,不管孔圣人愿意不愿意。”“中秋节后十多天了,天气慢慢凉上来。他算计着得添两件穿的。又是钱!买了衣裳就不能同时把钱还剩下,买车的希望,简直不敢再希望了!即使老拉包月,这一辈子又算怎回事呢?”‎ 第34页(共34页)‎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概括。根据《骆驼祥子》相关章节内容,抓住主要要素概括即可。‎ ‎“自行车”指的是孙侦探,前文中孙侦探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买车的钱都给敲诈了,祥子被逼无奈只能回到刘四爷的车厂,准备接受虎妞。‎ 答案:‎ ‎(1)拉包月 圣人;‎ ‎(2)孙侦把祥子的全部积蓄都给敲诈走了,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无奈准备接受虎妞。‎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五、写作(60分)‎ ‎13.(10分)微写作 ‎ 假如你是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将为小学生讲解“驿使图画像砖”“铜奔马”这两件文物,请任选一件,根据文物信息,写一段100字以内的开场白。‎ ‎【分析】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符合开场白的格式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然后介绍“驿使图画像砖”或“铜奔马”这两文物中的一种。‎ ‎【解答】答案:‎ 示例: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你想知道我国最早的“快递小哥”长着一副什么模样吗?他们主要送些什么物件?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又是怎样传递这些物件的呢?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一幅魏晋砖画驿使图画像砖。‎ ‎【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作文(50分)‎ ‎14.(50分)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 南朝时候,吕僧珍是饱学之士,他生性诚恳老实,待人忠实厚道。他的家教极严,对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待人和气,品行端正。他家好名声远近闻名。‎ ‎ 南康郡守季雅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让他革了职。‎ ‎ ‎ 第34页(共34页)‎ ‎ 季雅被罢官之后,一家人只好另寻住处。到哪里去住呢?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所后四处打听,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 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家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他不禁大喜,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吕家子弟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主人,愿意出11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 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了一番,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啊!”‎ 要求:(1)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 ‎(2)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仔细研读材料,通过事件挖掘背后的主题。此材料是寓言故事﹣﹣高价买邻。季雅宁肯出高得惊人的价钱,也要选一个好邻居,这是因为他知道好邻居会给他的家庭带来良好的影响。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对于一个人各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当万分珍惜身边的良师益友。也可以从“家风”的角度连拟题选材。‎ ‎【写作思路】拟题为:环境与成长,并把题目作为论题。首段以一个名人故事引出中心论题,并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然后可主要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证明环境与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并向读者发出热情有力的号召。‎ ‎【解答】【例文】‎ 环境与成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杨慎的《临江仙》中的一句。古往今来,真正有英雄气概的有哪几个呢?他们都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呢?‎ ‎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叫“孟母三迁”,讲的是一位孩子的母亲为了能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学习,一连搬迁了三次,直至最后在一所学堂旁安居。最后,这位小孩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他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他的故事便被后人传颂。‎ 第34页(共34页)‎ ‎  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很大。‎ ‎  随手翻开一份报纸或杂志,都报道陕西的一名女子杨丽娟为追星,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遗言,只求香港明星刘德华能见上女儿一面。‎ ‎  杨丽娟本来是陕西省的一名初中学生,在16岁时迷上香港明星刘德华,并开始了她的追星之路。她曾5次去过北京,3次去过香港,目的都只有一个,只为观看“华仔”的演唱会。最后一次去香港,只和刘德华合影,但她要求单独和刘德华谈1个小时,被他拒绝。事后,杨丽娟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写下遗言,只求刘德华能见上女儿一面。这件事当时在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有许多人都批评杨丽娟“回头是岸”,当她却执着不肯“回心转意”。当媒体采访她的母亲时,她的母亲承认当时家里人都反对她追星,再后来没有说什么,最后转变为支持,才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其实大家何不妨反过来看,如果当时杨父杨母都不答应这件事情,或许不会落得像今天这个下场。‎ ‎  可见,不利的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及其他方面影响都很大。‎ ‎  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不利的家庭环境可以毁掉一个人。可见,环境的影响对人都是很大的。我们要学会寻找好的环境发展自己,避开不利的环境。这样我们才可能成就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 ‎【点评】这是一篇议论文。题目就是中心论题。首段以杨慎《临江仙》中的一句引出了论题:环境与成长的关系。然后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良好学习环境与不利的环境对人成长的不同影响。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向读者发出热情有力的号召。‎ 第34页(共34页)‎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