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高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期开学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 300 分 考试时间 140 分钟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4.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
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
A.冲击了传统政治秩序 B.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25.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 135 年),丞相田蚡奏请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又
延揽儒者数百人做官。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废罢,只剩下儒家的“五经博士”。这表明当
时
A.黄老之学趋向消亡 B.治国方略选择纯守儒术
C.儒学受到高度重视 D.儒学主流地位得以强化
26.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
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 B.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D.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
27.明末清初,学者余起霞说:“吾乡习尚日异月新,余幼时见亲朋宴集,所用不过宋碗,其
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鱼虾鸡豕……自后,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变为冰盘,冰盘又变为五
簋十景九云锣。其中所陈,穷极水陆。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矣。”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民间手工业部门生产日益发达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
C.奢侈性消费导致社会走向贫困 D.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
28.1853 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即行规定:除官方印行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三种“真道书”外,
“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凡一切妖
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扫清西学传入中国的障碍 B.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
C.推行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 D.赢得辖区士人的广泛支持
29.下表反映了 1812-1911 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概况。由此可推知A.清政府财政来源日渐枯竭 B.列强侵略导致人地矛盾尖锐
C.部分工商业发展面临困难 D.社会稳定促使人口持续增长
30.下表是中国革命档案里收藏的一份文件:
这一文件精神的贯彻
A.阻碍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强化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脱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 D.巩固了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地位
31.下图为 1954 年 2 月画家潘韵的美术作品《春之晨》。这一作品,反映了当时我国
A.农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B.农业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
C.国民经济调整成效突出 D.人民公社化运动正在进行
32.梭伦将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议事程序由流行的呼声表决法(以呼声高低来判断某一决议或
人选是否被通过)改为举手或投票表决法。这一变化
A.削弱了雅典贵族的特权 B.否定了平民的政治权利
C.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 D.保障了雅典的政治稳定
33.近代初期,哥白尼运用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的方式证实希腊化时代所盛行的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科学发现的意义是
A.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B.促进了天文学的重大变革
C.概括了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 D.创立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34.新经济政策实行仅仅一年时间,列宁就强调:“我们可以十分坚定地说,我们已经可以停
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退却……我们走得比我们能够控制的远了一些,但斗争的逻辑
就是这样”。这反映出
A.计划经济体制在苏俄已开始出现 B.列宁科学分析了当时苏俄国情
C.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存在政治考虑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35.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某一经济学派对比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后,发现凡是储
蓄率和投资率较高的国家,如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其生产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反
之则较慢。这说明此时期
A.政府加强对经济全面干预是大势所趋 B.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理论已经失灵
C.政府对金融的管控力度决定经济态势 D.政府须扩大开支方能解决经济“滞胀”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后,当中产阶级妇女游行示威要求参政权时,大男子主义的政治家
们报以冷笑。1867 年,地方性政治组织“全国妇女参政会”在伦敦成立,很快得到其他大城
市妇女界的响应。1869 年,议会颁布《城市选举法》,开始授权女性未婚交税人地方选举
权。……20 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暴力的妇女运动者”,1912 年,妇女暴力参政运动进入热
潮,她们涌向伦敦市中心,纵火、打碎玻璃、捣毁商店门面、破坏公共设施,造成巨额损失,
多人被捕。一战爆发,政府为动员国民一致抵御外敌,借机释放了全部因民权斗争而被拘捕
的罪犯。1918 年,鉴于妇女在战争中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联合政府同意授予年满 30 岁的
妇女以选举权。
——摘自阎照祥《英国持久的议会改革》
材料二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妇女观,已经初步渗入了近代人权思想。他们主要通过发行报刊、开演讲会、联结团体、广贴告示等方式,使创设女学堂和不缠足运动波及到维新
派以外的阶层,连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加进来。这些活动极大地启发了进
步妇女,使她们公开喊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20 世纪初期,出现了一个知识妇女群,主要包括教会女学、女子留学和国内各种民立、
官立女学堂培养出的女知识分子。她们是继男性先进人物之后,提倡女权的主要力量。1898
年至 1919 年,妇女所办的报刊,全国约有 40 种,大多集中于上海、北京和长江中下游一带
以及日本的东京。声势浩大,最终使女权思想的鼓动达到民国初期以前的最高峰。
——何黎萍《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英女权运动的差异。(10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推动中英女权运动的社会因素。(15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富强”一词用法的演变
历史时期 内涵与用法
明代以前 指富足而强盛,或指使富强而强盛。因与儒家社会组织原则相矛盾,
时有贬义。
明末清初 在明末经世思潮中出现正面使用“富强”的例子。
19 世纪 40-60 年代 常用来描述外国国力强大,开始获得正面意义。
19 世纪 60-80 年代 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富强”的目标包含工商、
国防两方面的内容。
19 世纪 90 年代 使用次数出现高峰,开始包含政治组织方面的内容,如工商、政治、
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20 世纪 随着反清革命思潮兴起而较少使用,但清政府将其含义进一步拓展,
包括立宪、地方自治等内容。
1919 年后 “富强”用来概括清末的维新运动,多具批评性。如“本来士绅阶
级不但不肯革命,而且摧残革命,帮助反动势力;名说也要变法维
新,要谋富强,而又反对下等社会握权……”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信息点涂黑。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范仲淹在《十事疏》中的十项改革主张提出后,范仲淹集团的士大夫寄希望于宋仁宗,
希图凭借最高统治者的信赖和支持,雷厉风行地推行改革。宋仁宗求治心切,对于《十事疏》
基本予以采纳,从庆历三年(1043 年)十月到次年五月,就不断以诏令的形式颁行全国。庆历五
年(1045 年)十月,新法终止。“庆历新政”至此昙花一现,刚推行了一年多就中途夭折了。
当宋朝内外交困之时,迫于形势的危急,宋仁宗对范仲淹等人的改革主张表现出少有的
热情,“再赐手诏,又为之开天章阁,召辅臣条对”。当范仲淹等人在他的再三督促下,匆促
拿出改革方案,又“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然新政推行后,在反对派的
一片反对声中,加之朋党问题触到了宋仁宗最敏感之处,于是疑心甚重的宋仁宗便对范仲淹
等人产生了疑忌,开始由支持改革转向动摇,最终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重新重用守旧的
官员,新政也随之宣告失败。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能够迅速推行的背景。(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庆历新政”中途夭折的原因。(8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40 年 6 月 4 日,盟国军队完成敦刻尔克撤退后,德国军队继续向南推进,并于 6 月
13 日占领巴黎。士气低落的法国政府接受了条件苛刻的停战协定,其中包括释放所有的德国
战俘,遣散法国军队,交出法国军舰,由德国占领法国一半多的领土。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
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
一巨大灾难的原因。虽然这些指责也并非毫无根据,但另一些因素却似乎更具决定性。其中
一个因素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得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
线上。此外,也许最重要的还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特别是发展闪电战新战术方面所占有的
优势。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沦陷的原因。(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沦陷的影响。(8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严复(1854-1921),1867 年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在船上实习,1877 年到英国留学,学习海军,阅读大量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著作。1895 年,严复开始翻译《天演论》。他在
《〈天演论〉自序》中说:此书“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天演论》带来了建立
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使其迅速成为维新运动的思想武器。梁启超
是最早读《天演论》译稿的人,《天演论》还没正式出版,他就根据其做文章进行宣传了。“及
达尔文出,然后知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非图自强,则决不足以自立。”西方思想的介绍和进
化论的传播,在维新理论方面,突破了康有为单从古代圣人那里寻找理论根据的狭隘性,给
了人们以新的科学方法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原因。(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时代意义。(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