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查测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ID:250834

大小:527.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 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后面的 方框涂黑。 4.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道地药材是带有地域特点、疗效好的中药材,是我国宝贵 的中医药资源。浙江省某县出产多种道地药材,并在全县广泛种植。近年,该县致力打造“药养+林养”型 华东康养基地。下图示意该县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目前,区位条件较好的康养基地位于该县 A. 东北部 B. 西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2. 与该县道地药材自然生长环境相似的地区位于 A. 江淮平原 B. 黔北山区 C. 滇南谷地 D. 长白山区 【答案】1. D 2. B 【解析】【1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浙江某县出产多种道地药材,并在全县广泛种植。近年,该县致力打造“药养+林养”型 华东康养基地。说明道地药材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区。因此康养推测条件较好的康养基地位于该县的西 南部,因为这里是多条河流的源头,且地势最高,说明该县西南部适宜种植道地药材,而且交通便利,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2 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浙江省某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江淮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是 平原,A 错误。黔北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与该县道地药材自然生长环境相似,B 正确 。滇南谷地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热带作物,C 错误。长白山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为山地,D 错误。故 选 B。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本题难度适中,以打造“药养+林养”型华东康养基地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 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映春运期间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模,城市间可横向对比。甲、乙为我国相邻省份 中的两个城市。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两市人口迁入和迁 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该年百度迁徒规模指数甲市小于乙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表示甲、乙两市人口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曲线分别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 春运期间甲、乙两市的人口流动 A.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 促进甲市消费水平提升 C. 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 D. 减小乙市环境人口容量 5. 近年来春运期间甲乙两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数量呈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甲市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 两市之间交通运输速度提升 C. 乙市的制造业向外转移 D. 两市之问教育水平差异缩小【答案】3. C 4. B 5. C 【解析】 【3 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信息“百度迁徙规模指数甲市小于乙市”,可知图中曲线①②为甲市,③④为乙市。根据材 料信息“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可知春节前甲市的人口主要为流入,乙的人 口主要为流出,春节后甲市的人口主要为流出,乙的人口主要为流入,C 选项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4 题详解】 判断人口迁移 三个条件:一是空间位移,一般以行政区域界定;二是居住地变更;三是时间限度,一般 一年以上。因此,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A 错误。春运期间甲、乙两市的人口流动促进甲市消费水平 提升,B 正确。注意题干时间“春运期间”,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与国家政策无关,C 错误。人口流动与环 境人口容量无关,D 错误。故选 B。 【5 题详解】 根据材料“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但是,近年来春运期间甲乙两市之间的人 口流动数量呈减少趋势,可直接判断主要原因是乙市的制造业向外转移,就业岗位减少,所以甲乙两市之 间的人口流动数量减少,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本题难度适 中,以百度迁徙规模指数为背景,考查了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 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莫高窟地区盛行偏东风和偏西风,其西侧鸣沙山的风沙流一直是莫高窟的最大威胁。莫高窟山崖顶部 是一片平坦的荒漠,自东向西为砾质戈壁带、沙地带。在沙地铺设砾石而成的人工戈壁,能有效减少沙尘 在莫高窟崖顶的堆积。下图示意相同风力条件下,沙漠和戈壁风沙流输沙率垂直结构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的6. 当前,风沙流对莫高窟危害最大的是 A. 磨蚀崖壁壁画 B. 降低窟内能见度 C. 降低窟内湿度 D. 掩埋和堵塞洞口 7. 与沙漠风沙流相比,相同风力条件下的戈壁风沙流 A. 输沙量更大 B. 输沙率更小 C. 2-4cm 高度输沙量更大 D. 4-6cm 高度输沙率更大 8. 人工戈壁措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山崖顶部的堆积,主要的原因是人工戈壁 A. 阻碍风沙流高层沙尘运动 B. 降低风沙流搬运沙尘能力 C. 提高防沙工程 输导作用 D. 促进沙地固沙植物的生长 【答案】6. A 7. D 8. C 【解析】 【6 题详解】 文字材料“莫高窟地区盛行偏东风和偏西风,西侧鸣沙山的风沙流一直是莫高窟的最大威胁”,而莫高窟 为崖壁石窟,窟内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当前,风沙流对莫高窟危害最大的是磨蚀崖 壁壁画,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7 题详解】 读“相同风力条件下,沙漠和戈壁风沙流输沙率垂直结构特点”图可知,图中横坐标的含义是输沙率,相 同风力条件下的戈壁风沙流和沙漠风沙流输沙率变化不一,AB 错误。与沙漠风沙流相比,相同风力条件下 的戈壁风沙流在 2-4cm 高度输沙量更小,C 错误。在 4-6cm 高度戈壁风沙流输沙率更大,D 正确。故选 D。 【8 题详解】 据材料“在沙地铺设砾石而成的人工戈壁”,根据“相同风力条件下,沙漠和戈壁风沙流输沙率垂直结构 特点”图示可知,可提高戈壁风沙流高层和 4-6cm 高度沙尘运动,A 错误。人工戈壁不会降低风沙流搬运 沙尘能力,B 错误。人工戈壁可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堆积,提高防沙工程的输导作用,故 C 正确。 在沙地铺设砾石而成的人工戈壁,并不能促进沙地固沙植物的生长,D 错误。故选 C。 下左图示意荆南三口水系,该水系在汛期分泄长江(荆江段)水沙进入洞庭湖。下右图示意 1956-2017 年荆南三口水位、流量及流域降水量的变化。图中数值是各时段的均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的9. 与图示荆南三个时段水位变化呈正相关的是 ①三口径流量②流域降水量③流域蒸发量④荆江输沙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2003—2017 年时段荆南三口平均水位较之前显著降低,对此影响最大的是 A. 荆江补给量 B. 流域降水量 C. 流域用水量 D. 河床淤沙量 11. 一年中荆南三口水位变化坡小的时段是 A. 4~5 月 B. 6~9 月 C. 10~11 月 D. 12 月~次年 3 月 【答案】9. B 10. A 11. D 【解析】 【9 题详解】 读 1956-2017 年荆南三口水位、流量及流域降水量 变化图可知,三口径流量越大,河流的水位越高,①正 确;流域降水量较少时,水位反而较高,②错误;流域蒸发量越大,水位越小,③错误;荆江输沙量越大, 荆南三口的水位越高,④正确①④正确,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0 题详解】 根据图“1956-2017 年荆南三口水位、流量及流域降水量的变化”可知,流域降水量与荆南三口平均水位较 之前显著降低没有关系;根据文字材料“荆南三口水系,该水系在汛期分泄长江(荆江段)水沙进入洞庭 湖”,说明荆南三口平均水位受荆江补给量影响大,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1 题详解】 河流的补给类型当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枯水期多数河流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径流量小,水位变化小。 所以一年中荆南三口水位变化坡小的时段是 12 月~次年 3 月,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 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本 的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主要考查了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 知识进行解答。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一带一路”上的吉布提,工农业基础薄弱,古布提港是东非最大的港口。首都吉布提市是港口 城市,老港区位于市中心,长期以港口装卸、物流为主受经济支柱,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生产与城 市发展矛盾突出。2013 年以来,中国某国企集团与吉布提政府合作,按照“前港-中区-后城”为核心内容 的综合开发模式对吉布提市进行建设。前港是在老港区西郊新建的现代化深水港口,承接老港口业务;中 区是在濒临新港口西郊建设的新囯际自贸区,设立轻、重工业及金融、大数据等生产性服务业;后城是老 港区转型升级的新城市中心,开发商业、办公、酒店及旅游设施等。下图示意吉布提市的位置及“前港— 中区—后城”的空间分布。 (1)说明新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环境。 (2)老港区升级改造为城市新的商业中心,说明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3)吉布提市由老港区向“前港—中区”扩展,分析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4)分析“前港—中区—后城”综合发展模式促进吉布提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淡水不足;海域环境复杂,地下 水盐度高。 (2)城市发展需要更高等级的商业中心及其配套设施:老港区的人流量大,市场服务范围广:水陆交通便 利,土地升值空间较大,老港区位于市中心,知名度较高,原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任三点) (3)老港区面积狭小,功能混杂,交通、环境问题突出,发展受限:随着中方技术和资金的注入,本国政 策的支持,为城市拓展提供保障;西郊沿海地区建港条件好,可开发土地面积大,便于向西部拓展布局新 因际贸易区:完善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高了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4)古布提市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前港”货物吞吐量大,物流周转速度快,效率高;“中 区”的设立促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城”为新城市中心,促进高端 服务业的发展;“前港中区-后城”各功能区分工协作好,加快经济发展(任四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吉布提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 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布提位热带沙漠气候,其具有全年高温的特点,该区域的晴天多,太阳 辐射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淡水不足;海域环境复杂,地下水盐度高,会施工材料造成较大腐蚀。 以上这些都是新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环境。 (2)吉布提城市发展需要更高等级的商业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吉布提老港区的人流量大,市场服务范围广 ;吉布提老港区的水陆交通便利,土地升值空间较大,老港区位于市中心,知名度较高,原有基础设施相 对较好。 (3)由图文信息可知吉布提老港区面积狭小,功能混杂,交通、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原有的发展受到限 制;随着中方技术和资金的注入,以及本国政策的支持,为城市拓展空间提供了保障;西郊沿海地区建港 条件好,可开发土地面积比较大,便于向西部拓展布局新国际贸易区;吉布提市由老港区向“前港—中区” 扩展利于完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可以提高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4)由材料信息可知吉布提市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且产业结构单一;“前港”货物吞吐量大,物流周转 速度快,效率高;“中区”的设立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化进程,利于促进该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后城”为该国的新城市中心,可以促进该国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知吉布提的“前港-中区-后城” 各功能区分工协作好,利于促进经济的较快发展。 【点睛】本题组第一题的答案可以从气候、淡水、海域环境等三个方面来回答。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的 小丘。赛里木湖为伊犁河谷山间湖,盛行西北风。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适宜冬季放牧),凹地底 部杂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冻胀丘;赛里木湖南侧的乙地山坡也发现了类似冻胀丘,且比甲地的冻胀丘分布 面积更大、阵列更整齐。甲、乙两地的冻胀丘内部结构有腐殖质层、冰层和冻土层等,冻胀丘上冬季分别 生长着牧草和牧草苔藓。下图示意赛里木湖周边的地形及甲、乙两处的冻胀丘景观照片。(1)分析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的气候原因。 (2)分析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的原因。 (3)分析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 【答案】(1)甲地距湖泊较远,水汽较少,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甲地处于逆温层中,温度较 高,蒸发较强;生长环境比较干燥。 (2)凹地底部地面不平整,低洼处易积水,土层含水量和地下水较丰富,容易形成冻胀丘;凹地中相对低 洼地面积大小不一,分布杂乱。 (3)与甲地相比,乙地:坡面地形更开阔;离湖泊更近,水汽更充沛;位于西北风的迫风坡,降水更多; 植被覆盖广,腐殖质层分布较广,土层含水量较多,冻土发育较好且分布较广;地下水较多,容易形成面 积较大的冰层。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 【详解】(1)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的气候原因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从降水来看, 读图可知,甲地距湖泊较远,水汽较少,是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从气温来看,甲地为山间盆地, 处于逆温层中,温度较高,蒸发较强;生长环境比较干燥,所以,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 (2)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面不平整,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而凹地底部地 面不平整,低洼处易积水,土层含水量和地下水较丰富,容易形成冻胀丘;能形成冻胀丘的低洼地面积大 小不一,分布杂乱,所以,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 。 (3)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可以从冻胀丘形成条件分析。从面积条件看:与甲地相比, 乙地坡面地形更开阔。从水分条件看:读图可以看出,乙地离湖泊更近,水汽更充足;而且,乙地位于西 北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从土壤条件看:由于水分条件更优越,所以,植被覆盖广,腐殖质层分布较广, 土层含水量较多,冻土发育较好,且分布较广。地下水较多,容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层。所以,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 14.[地理一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州小洲村素有“岭南水乡,瀛洲古寨”之称。到 20 世纪 60 年代,小洲村仍被一片水域包围,只能 通过船只与外界往来。小洲村经历了三个空间转换阶段:传统农耕时代下的岭南水乡古村落、艺术创作者 自发集聚的艺术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意旅游空间。下图示意小洲村空间转化机制。 分析艺术创作者在小洲村自发集聚的原因,并说明创意阶层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原因:原生态的村落面貌保存较好;生活成本低;艺术创作者之间的创作交流氛围好;村庄的知 名度越来越高,吸引更多艺术创作者。 作用:创意阶层租用古宅建筑,在保护农耕文化和传统建筑风貌中起积极作用,创意阶层聚集在古寨中生 活和创作,吸引游客参与,形成创意旅游空间;举办艺术节和各种艺术活动,营造创意旅游氛围,增强旅 游者艺术体验。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区吸引游客 原因以及旅游开发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详解】分析艺术创作者在小洲村自发集聚的原因,主要从古寨村落对艺术创作者吸引力大进行分析。艺 术创作者需要在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比较好的环境。小洲村原生态的村落面貌保存较好,生活 成本低,艺术创作者之间的创作交流氛围较好;村庄的知名度高,所以吸引艺术创作者自发集聚。创意阶 层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从创意阶层对景区保护、提升景区知名度,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发 展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创意阶层租用古宅建筑,在保护农耕文化和保护传统建筑风貌中起积极作用。创意 阶层聚集在古寨中生活和创作,吸引游客参与,形成创意旅游空间;举办艺术节和各种艺术活动,营造创 意旅游氛围,增强旅游者艺术体验,能提升景区知名度,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15.[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常栖息于 2500~5000 米的永久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带的雪豹,是一种大型猫科肉食动物,岩羊、鹿是 的其主要食物,数量稀少,昼伏夜出。昂赛乡(下图)位于青海省杂多县,海拔大多不到 5000 米,植被茂盛, 被称为“中国雪豹之乡”。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昂赛乡雪豹经常出没的地方布设红外相机,同时聘请当地 牧民参与监测管理,代替专职人员蹲守进行全天候监测。 分析昂赛乡雪豹数量较多的原因,并指出牧民参与雪豹监测工作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答案】原因:昂赛乡海拔在适宜雪豹生产的范围内,植被茂盛,生态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雪豹 食物来源较稳定;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雪豹的影响小。 积极影响:降低环保监测成本;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保护野生动物 积极性;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捕杀 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昂赛乡雪豹数量较多的原因以及牧民参与雪豹监测工作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详解】昂赛乡雪豹数量较多的原因主要从生存环境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从生存环境来看:昂赛乡海 拔大多不到 5000 米,在适宜雪豹生存的范围内;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雪豹食 物来源较稳定。从人类活动来看:当地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雪豹影响小。牧民参与雪豹监测工作对当地 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环保监测成本、增加牧民收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捕杀等方面。 的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