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城东分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 初一年级 语文试题 试卷分值: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35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6 分) (1)斑 lán( )(2)妇 rú( )皆知 (3)选 pìn( )(4)校补( )( 5)揩油( ) (6)商 zhuó ( ) (7)无 xiá( )(8)颠 pèi( )流离 (9)山巅( )(10)哺育( )(11)矗立( )(12)呜咽(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 是精美的小诗,清新 liúchàng,意蕴悠长 A 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wǎnzhuǎn 悠扬; , ,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 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靠精心准备才能 chùpèng 到梦想的影子,越是黑暗时,越是不 能熄灭生命的灯,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 B (脚踏实地/勤学不辍)地追逐梦想。 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3、A 处应该填的标点是: 。(1 分) 4、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B 处横线上。(1 分) B 处的词语是: 。 5、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1 分) 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2 分) A. 从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工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他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 H7N9 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制定严密的 防范措施。 8、下列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品围绕祥子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 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也拒绝了和小福子再组家庭。 D.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沦落为 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9、名句默写。(11 分) (1)桃李不言, 。 (2) ,可笑不自量。 (3)皮之不存, 。 (4) ,吾将上下而求索。 (5)不患人之不己知, 。(6)见贤思齐焉, 。 (7)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哪两 句诗: , 。 10、阅读下面名著节选,完成各小题。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 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 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 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 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 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1)上面这则材料选自________先生(作者)的代表作,材料中的“他”有一个外号是______。(2 分) (2)他悲惨的一生中一直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可是穷其一生也没能如愿。 __________(人名)的死,让他彻底堕落。(2 分) (3)黑暗的旧社会让一个正直好强的青年人堕落成了城市垃圾。如果,你在北平的街头遇到了麻木 潦倒、自暴自弃的他,你打算对他说点什么呢?(2 分)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6 分)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_____、树阴满地、__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 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3 分) 1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妙处。(3 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14 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 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 权劝学》)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 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 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13、解释加点的词语。(6 分) (1)及鲁肃过寻阳( ) (2)孰若孤( ) (3)非复吴 下阿蒙( ) (4)恐已暮矣( ) (5)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6)善哉( )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4 分) (三)阅读《老山界》的选段,完成文后问题。(13 分)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 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 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 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 极近的,极洪大的 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 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 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 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 90 度 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 已经聚集了很多 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 了。 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 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 30 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 差得远,还有 20 多里很陡的山。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 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⑧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 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 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 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 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6、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17、选文第①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3 分) 1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19、“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 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2 分) 20、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这个“坚 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的?(3 分) (四)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12 分) 于先生 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于 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①,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好也不坏 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 “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 然后改变一个 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 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 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 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 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 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 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 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 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 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 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 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 “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 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 总是贴满 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 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 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 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 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 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 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 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得满手 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 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 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 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 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 (注释)① 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 21、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于先生是怎样的人。(4 分) 22、品味下列句中两处加点副词,说说其妙处。(4 分) 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23、“凝视”这个词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 分) 三、写作(40 分) 24、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有我,亲情多了一丝温暖,友情多了一份关爱,旅 途多了一处风景…… 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校名、地名。七语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35 分) 1、略 2、流畅婉转触碰 3、;4、脚踏实地 5、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6、C7、C8、B9、略 10、(1)老舍骆驼祥子 ( 2)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小福子 (3)示例:祥子,我很同情你的处境,也为你的遭遇感到痛心和不平。但是,我还是希望看到以前 那个积极进取的你,那个为了理想奋斗的你。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做出选择,选择你 所走的路,选择你所坚定的信念。回头是岸,祥子,重新振作起来吧,只要生命不止,都还有希望 和可能,不要被生活所打败!(意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45 分) 11、 (1)石榴开遍 (2)梦觉流莺 (3)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 12、 “透”是“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 人赏心悦目。 13、 (1)到,等到 (2) 谁,哪一个 (3)不再是 (4)迟、晚 (5)怎么 (6)好 14、 (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 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15、(1)吕蒙善于接受他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2)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 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  16、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 17、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 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 18、这两句环境描写形象生动,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后一句以“井”喻“山谷”,二者结 合起来,便很有立体感地展现出山高谷深的壮观景象。这样的环境描写也衬托出红军不怕艰险,勇 往直前的精神。19、“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 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20、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我们”通 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战士的斗志。 21、①于先生是善于教学的人,他教的很多学生获得了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奖/他在课堂上夸张的动 作、生动的语言和吸引学生等②于先生是一视同仁的人,他关爱学生不问出身 22、两个“最”为程度副词,用这个“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于先生当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 印象,成为“我”最爱的符号;这个符号代表着最美好的评价,能配的上的少之又少,因此用之甚 少;表达了作者对于先生教学的肯定和对他的赞颂之情。 23、“凝视”是于先生的一个习惯,在文中他借此教我们写文章要学会观察生活;首尾反复出现,相 互呼应,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使人对于先生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先生的难忘之 情。 三、写作(40 分) 24、略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