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承德市围场县腰站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年河北承德市围场县腰站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解析版)

ID:251680

大小:214.5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4-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2019 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腰站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9 小题,共 38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粉尘爆炸 B.品红扩散 C.石蜡熔化 D.空气液化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粉尘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空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气体的干燥 B. 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C.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D. 闻气体时的操作 - 2 -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 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集气瓶内或接触集气瓶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集气瓶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 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3、以下对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的说法,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分类 用途 A 苏打 NaHCO 3 盐 治疗胃酸过多 B 干冰 CO2 氧化物 人工降雨 C 酒精 C2H5OH 有机物 消毒 D 水银 Hg 金属单质 水银温度计 A.A B.B C.C D.D 【 答 案 】 A 【 解析 】 - 3 - 解:A、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Na2CO3,故选项俗称、化学式不一致,故选项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完全正确, 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2H5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可用于消毒 ;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 可用于制造水银温度计,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 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性质与应用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除 油污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 气体 C.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干电池的电极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作炉具清洁剂,可用来除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干电池的电极,故选项说法错误。 D、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熟石灰具有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 4 -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 的关键. 5、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 5 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 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了 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方程式可知 : A、甲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由 5 个原子构成,故说法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由+4 价变成了 0 价,硅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说法错 误;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氢中氢元素的质 量相等,故说法正确; D、观察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2,故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 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并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对问 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下列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  ) A.苹果 B.大豆 C.青椒 D.小麦 【 答 案 】 - 5 - B 【 解析 】 解:A、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大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C、青椒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判断. 本题很简单,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关于物质的组成,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A.盐酸、胆矾、石油、沼气均为混合物 B.乙醇、氮气、氨气、C60 均由分子构成 C.乙酸、甲烷、葡萄糖均为含有 C、H、O 三种元素的 有机物 D.构成 NaCl、MgO 的微粒,核外电子排布 相同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胆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错;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乙醇、氮气、氨气、C60 均由分子构成,故 B 正确; C、甲烷中不含有氧元素,故 C 错;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外电子数相等,构成 NaCl、MgO 的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钠离子 、镁离子、氧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氯离子和他们不相同,故 D 错。 故选:B。 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考虑;C、根据甲烷中不 含有氧元素考虑;D、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外电子数相等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知道甲烷的组成,核外电子 排布相同,核外电子数相等, 8、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白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 6 - C.为预防骨质疏松症可以补铁 D.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旁放一盆水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反应生成可可溶性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故正确。 B、泄漏的液化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将会产生爆炸,开灯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泄漏的液 化气,因此开灯检查液化气的泄漏是绝对不可取的。故错误; C、补铁可以预防贫血,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故错误;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火上放一盆水,不能吸收多少一氧化碳,不能防止中毒,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有爆炸的危险分析; C、根据人体缺铁元素时容易患缺铁性贫血解答; D、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度判断。 本题考查可燃气气体的特点、酸的性质、元素与人体的健康、一氧化碳的溶解度等知识,属于基 础知识的考查。 9、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 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gCuSO4•5H2O 溶于 95g 水中配制 CuSO4 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5% D.将 50℃下的饱和 KNO3 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酒精具有挥发性蒸发时,酒精比水跑得快,所以不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 75%酒精 的浓度,故 A 错;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得到氧化钙溶液,故 B 错; C、CuSO4•5H2O 溶于水中溶质是 CuSO4 所以溶于水后溶质质量小于 5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5%,故 C 正确; - 7 - D、将 50℃下的饱和 KNO3 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硝酸钾溶液和硝酸钾 固体,故 D 错。 故选:C。 A、根据酒精具有挥发性考虑;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根据 CuSO4•5H2O 溶于水 中溶质是 CuSO4 考虑;D、将 50℃下的饱和 KNO3 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 得硝酸钾溶液和硝酸钾固体。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酒精具有挥发性,氧化钙能与水反应,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 10、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B.用食盐水制作叶脉书签 C.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把熟石灰分别和两种物质混合研磨时,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 象的是氯化钾,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食盐水不能和叶片中的物质反应,因此不能用用食盐水制作叶脉书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因此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该选项 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 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氢氧化钙不能和氯化钾反应,能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B、食盐水不能和叶片中的物质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D、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8 - 11、如图是某同学鉴别 NH4HCO3、NH4C1、KCl 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 乙:稀盐酸 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 乙:水 D.甲:稀盐酸; 乙:氯化钠溶液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由鉴别的流程可以看出:NH4HCO3、NH4C1、KCl 三种物质加入试剂甲两种铵盐放出氨气, 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说明加入的是一种碱;两种铵盐加入乙后碳酸氢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 为碳酸氢根离子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则乙是一种酸。 A、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熟石灰是碱,稀盐酸是酸,故 A 正确 B、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故 B 错误; C、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乙不符合,故 C 错误; D、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要求,故 D 错误。 故选:A。 根据 NH4HCO3、NH4C1、KCl 三种物质的性质分析。根据图示:NH4HCO3、NH4C1、KCl 三种物 质加入试剂甲后,NH4HCO3、NH4C1 放出氨气,根据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性质,可判断甲是 一种碱;NH4HCO3、NH4C1 加入试剂乙,NH4HCO3 产生气泡说明加入的是一种酸,利用这些知 识解决。 此题是一道实验鉴别题,应用的知识有两个知识点:①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②碳酸氢离子根 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题目难度不大属基础性鉴别题。 - 9 - 12、 KNO3 与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KNO3 溶液与 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蒸发 NaCl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会变大 C.KNO3 中混有少量的 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 KNO3 D.t2℃时,将等质量的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 KNO3>NaCl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的 KNO3 溶液与饱和的 NaCl 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相等,故 A 错误; B、t2℃时,氯化钠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蒸发 NaCl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会变大, 故 B 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 KNO3 中混有少量的 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得到较纯净的 KNO3,故 C 正确; 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 所得溶液质量 KNO3<NaCl,故 D 错误。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 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神舟号”系列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 - 10 - ,其化学式为 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则 X 的化学式是(  ) A.NO B.NO2 C.N2O D.N2O4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 2 个 CO2 分子、4 个 H2O 分子和 3 个 N2 分子中共含有 C 、O、H、N 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 2、8、8、6,而反应前 1 个 C2H8N2 分子中所含有 C、O、H 、N 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 2、0、8、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 断 2 个 X 分子中共含有 4 个 N 原子和 8 个 O 原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N2O4; 故选:D。 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由反应的生成物推断反 应物 X 的构成,写出物质 X 的化学式。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的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种 类、个数不变。 14、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 B.日常生活经验 氧气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石墨很软--制铅笔芯 钨的熔点高--用于制灯丝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搓洗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C.化学与健康 D.安全常识 缺钙--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维生素 C--引起坏血病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A.A B.B C.C D.D 【 答 案 】 D 【 解析 】 - 11 - 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可用于气焊切割金属;石墨质软,可用于制铅笔芯;钨的熔 点高,可用于制灯丝,完全正确; B.圆珠笔芯油能溶解于汽油中,所以可用汽油溶解并清洗掉圆珠笔芯油;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 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线没有,可以通过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加以鉴别,完全正确; C.儿童缺钙易导致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缺维生素 C 会 引起坏血病,完全正确; D.皮肤上沾上浓硫酸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甲醛有毒,不 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来保鲜,不完全正确。 故选:D。 A.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以及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学元素、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以及食品安全知识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安全问题、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完 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15、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 pH 大于 7,所以 pH 大于 7 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碱溶液 pH 大于 7,但 pH 大于 7 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 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 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 - 12 - 确。 故选:D。 A、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 断. 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g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 应的方程式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 A 错误;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不是 2:1.故 B 错误; C、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44:(3×1×2)=22:3.故 C 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C。 观察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 、方程式的意义计算、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 13 - 17、 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 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  ) 组合 滴 管 中 烧瓶中 A Ca(OH)2 NH3(气 ) B HCl Zn(固) C NaOH CO2(气) D H2SO4(浓 ) H2O(液) A.A B.B C.C D.D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NH3 不与 Ca(OH)2 溶液反应,不能使气球变大,故选项错误。 B、HCl 能与锌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会观察到气球变小,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大,故选项正确。 D、H2SO4(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变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则液体与装置内的物质反应后或溶解后,造成气 体体积减少或瓶内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使装置中的小气球变大的原理(反应或溶解吸热或造成气体体积减少等)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14 - 18、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6 2.0 0.2 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 11:14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X=7.6+2+0.2-3.2-5.8-0.4=0.4,正确; B、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错误; C、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正确;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确; 故选:B。 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 X;根据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 该题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的加以运用,还要求学生具有会从图表中挖掘出有 效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 答 案 】 B - 15 - 【 解析 】 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但是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如氧气 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故错误;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碘酒属于溶液,故正确; C.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有能量的变化,但是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装置内的压强不变,所以不能用木炭来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概念与特征来分析; C.根据有能量变化的变化来分析;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推理法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领域,要细心,符合事实、规律,不要 盲目推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20、 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 (1)化学与生活 ①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或放入较多蔬菜。 (2)化学与科技 交警通过吹气法检查司机“酒驾”的化学原理是:橙色 K2Cr2O7 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反应生成硫 酸铬,其溶液含铬离子(Cr3+)而为蓝绿色。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 B.K2Cr2O7 属于氧化物 C.交警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 D.硫酸铬的化学式为 Cr2(SO4)3 (3)化学与环境 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有专家提出:如果能够利用太阳能使燃料燃烧产 物,如 CO2、H2O、N2 等重新组合(如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①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能。 ②试根据图示写出氨气作为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16 - ③______g 甲醇(CH3OH)中碳元素质量与 16g 甲烷中碳元素质量相等。 【 答 案 】 温度 用锅盖盖灭 AD 热 32 【 解析 】 解:(1)①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 。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目的是隔绝氧气,放入较多的蔬菜能降低温度; (2)A.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K2Cr2O7 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C.交警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D.铬离子(Cr3+),故硫酸铬的化学式为 Cr2(SO4)3,故正确; (3)①太阳能能最终转化为热能; (2)氨气燃烧能生成氮气和水个,其反应方程式为 ; (3)设甲醇的质量为 x x× 12 12 + 1 × 4 + 16=16g× 12 12 + 1 × 4 x=32g, (1)①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和化学式进行解答; (3)根据已有的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太阳能能转化为热能,氨气燃烧生成氮气和水,根 据化学式中元素质量的求算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现有 A、B、C 三种金属,A、B 可溶于盐酸,C 不溶于盐酸,将 A 投入 BCl2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A+BCl2═ACl2+B。 (1)A、B、C 三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 17 - 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根据下列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②Br2+2NaI═I2+2NaBr (2)Cl2、Br2 和 I2 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3)根据以上规律,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_____。 a.Cl2+2KI═2KCl+I2 b.2NaCl+I2═2NaI+Cl2↑ (4)经查阅资料,硫单质的活泼性比 Cl2、Br2 和 I2 都弱,请任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该结论 ______。 【 答 案 】 A>B>C Cl2>Br2>I2 a I2+Na2S=S+2NaI 【 解析 】 解:(1)由题意可知,A、B 可溶于盐酸,C 不溶于盐酸,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 A、B 大于 C ;由将 A 投入 BCl2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A+BCl2═ACl2+B,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 A 大于 B,由 此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B>C。 (2)由题意可知,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由 ①Cl2+2NaBr═Br2+2NaCl 可知,Cl2 单质的活泼性大于 Br2,由②Br2+2NaI═I2+2NaBr 可知, Br2 单质的活泼性大于 I2.由此可知,Cl2、Br2 和 I2 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 >I2。 (3)由于 Cl2、Br2 和 I2 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所以反应 Cl2+2KI═2KCl+I2 能发生,而反应 2NaCl+I2═2NaI+Cl2↑不能发生。 (4)由于 S 的活动性比 I2、Br2、Cl2 都弱,所以应该选用最弱的一个进行实验。即选用碘单质 和硫化钠等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I2+Na2S=S+2NaI。 故答为:(1)A>B>C;(2)Cl2>Br2>I2;(3)a;(4)I2+Na2S=S+2NaI。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 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灵活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 22、(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燃烧产物都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进行 ______时,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等气体过多的排放会使温室效应加剧,所以应更多的利 用______等绿色能源。(任写一种) (2)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保护环境,工业上将煤洗选加工后制得可燃性的水煤气,其主要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 18 -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 答 案 】 光合作用 太阳能 置换反应 【 解析 】 解:(1)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和水,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故填:光合作用;太阳能(或风能、地热能等)(答出一个即可); (2)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是水的分子与碳原子反应后是一氧化碳的分子与氢气分子,化学方程式 为: ,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 是置换反应;故填: ;置换反应。 (1)根据自然界中碳循环过程以及新能源的种类来分析;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此题是对具体的能源利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并找到题目与所学信息的结合点,难度不大 ,属于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23、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 制造人造骨骼,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生产钛,其工业流程示 意图如图: 请回答: (1)钛合金属于______(选填“混合物”、“纯净物”)。 - 19 - (2)钛酸亚铁 FeTiO3 中钛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以 CO 与 H2 在合成塔中生产甲醇(CH3OH)属于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经高温冶炼得到金属钛,则参加反应的镁与钛的质量比为______。 (5)氯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 【 答 案 】 混合物 +4 1:1 FeCl3 【 解析 】 解:(1)钛合金属于混合物。 故填:混合物。 (2)设钛酸亚铁中钛的化合价为 x, 其中铁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题意有:(+2)+x+(-2)×3=0, x=+4, 故填:+4。 (3)以 CO 与 H2 在合成塔中生产甲醇(CH3OH)属于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故填: 。 (4)四氯化钛和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 48 48 则参加反应的镁与钛的质量比为:48:48=1:1。 故填:1:1。 (5)由 可知,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 2 个,氧原子都是 6 个,碳原子都是 6 个,反应前铁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在 2X 中,反应前氯原子是 14 个,反应后应该是 14 个,其中 6 个包含在 2X 中,则 X 的化学式为 。 故填:FeCl3。 (1)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单质中元素化合价规定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 (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5)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总个数都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 图中 A~H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 H、C、O、Na、S、Cu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 素组成.A、G、H 均为氧化物,A 中元素质量比是 4:1;B 溶液呈蓝色;C 和 F 为相同类别的 化合物;D 俗名纯碱;E 可用于金属除锈.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间相发生 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 D 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写出 H→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写出 F→A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答 案 】 Na2CO3 CuSO4+2NaOH=Cu(OH)2↓+Na2SO4 【 解析 】 解:(1)A~H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 H、C、O、Na、S、Cu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 素组成,B 溶液呈蓝色,所以 B 是硫酸铜,D 俗名纯碱,所以 D 是碳酸钠,A、G、H 均为氧化 物,A 中元素质量比是 4:1,A 会转化成硫酸铜,所以 A 是氧化铜,氧化铜会与 G 反应,所以 G 是一氧化碳,H 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钠和 H 也可以互相转化,所以 H 是二氧化碳 ,E 可用于金属除锈,所以 E 是硫酸,C 和 F 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硫酸铜会与 C 反应,C 会转 化成碳酸钠,所以 C 是氢氧化钠,F 会转化成氧化铜,所以 F 是氢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 确,所以 D 是 Na2CO3; (2)B 与 C 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 21 - H→G 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F→A 发生分解反应是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1)Na2CO3; (2)CuSO4+2NaOH=Cu(OH)2↓+Na2SO4; ; . 根据 A~H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 H、C、O、Na、S、Cu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 成,B 溶液呈蓝色,所以 B 是硫酸铜,D 俗名纯碱,所以 D 是碳酸钠,A、G、H 均为氧化物, A 中元素质量比是 4:1,A 会转化成硫酸铜,所以 A 是氧化铜,氧化铜会与 G 反应,所以 G 是 一氧化碳,H 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钠和 H 也可以互相转化,所以 H 是二氧化碳,E 可用于金属除锈,所以 E 是硫酸,C 和 F 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硫酸铜会与 C 反应,C 会转化 成碳酸钠,所以 C 是氢氧化钠,F 会转化成氧化铜,所以 F 是氢氧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 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 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5、 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选填“A、B、C”)。 (2)若在饱和 A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C,提纯 A 的方法为______结晶,过滤。 (3)P 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 (4)在 t1℃下,B、C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 - 22 - (5)向试管中滴入 2mL 水后,若 X 中有固体析出,则 X 为______(选填“A、B、C”)。 【 答 案 】 B 降温 t1℃时,B、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C C 【 解析 】 解:(1)在阴影区域部分,B 物质的固体质量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B; (2)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在饱和 A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C,提纯 A 的方法为降温结晶,过滤;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 点表示的含义为:t1℃时,B、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1℃时 B 物 质的溶解度>t2℃时 C 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在 t1℃下,B、C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溶 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 (5)向试管中滴入 2mL 水后,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若 X 中有固体析出,则 X 为 C。 故答案为:(1)B; (2)降温; (3)t1℃时,B、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B>C; (5)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 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3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7 分) 26、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实验二活性炭具有______、过滤作用。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 答 案 】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吸附 大量固体 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 解析 】 解:(1)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时才能够燃烧;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3)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使剩余的固体从液体中结晶析 出;故填:大量固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所以加入少量 水;故填: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 不可;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3)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考虑; (4)根据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温度高来分析。 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学生要在 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27、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 Ⅰ.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24 - (1)A 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 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填“a”、“b”或“c”)。 (3)C 中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放入某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 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 一种。 【提出猜想】气体可能是 SO2、O2 或 H2 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SO2 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 O2,除了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外,还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如果观察到 ______,证明猜想正确。 (2)乙同学认为是 SO2,只需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 SO2 与 Ca(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综合考虑,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 (1)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 a 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C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 目的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 装置中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铁粉与该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思维拓展】 (1)硫酸铜溶于水时会有少量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而使溶液浑浊,为抑制该反应的发生 - 25 - ,配制硫酸铜溶液时,通常先将硫酸铜溶解在少量物质 X 中,再加水稀释。上述实验中的气体 就是铁与 X 反应产生的,你认为 X 最好是______(写化学式)。 (2)如果将适量的铁粉放入某混有 X 的硫酸铜溶液时,铁粉恰好完全溶解,过滤得沉淀物,经 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与所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设与铁反应的 CuSO4 和 X 的质量分 别为 m1、m2,则 m1:m2=______。 【 答 案 】 b Fe+CuSO4=Cu+FeSO4 铜网表面变黑 SO2+Ca(OH)2=CaSO3↓+H2O 排出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 氢气 H2SO4 80:7 【 解析 】 解:Ⅰ.(1)A 中细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填: (2)B 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b,是因为此处铁和水、氧气充分接触。 故填:b。 (3)C 中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 故填:Fe+CuSO4=Cu+FeSO4。 Ⅱ.【方案设计】 (1)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如果观察到铜网表面变黑(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证明猜想正确。 故填:铜网表面变黑。 (2)SO2 与 Ca(OH)2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Ca(OH)2=CaSO3↓+H2O。 故填:SO2+Ca(OH)2=CaSO3↓+H2O。 【实验探究】 (1)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 a 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C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 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空气,防止气体是氢气时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 故填:排出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说明气体不是二氧化硫,C 装置中黑色氧化铜变成光 亮的红色物质,是因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即气体是氢气,因此铁粉与该硫酸铜溶液 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26 - 故填:氢气。 【思维拓展】 (1)X 最好是 H2SO4。 故填:H2SO4。 (2)根据题意有: Fe + H2SO4═FeSO4+H2↑ 56 98 56 98m2 m2 Fe + CuSO4═FeSO4+Cu 56 160 64 56 160m1 m1 64 160m1 56 98m2 + 56 160m1 = 64 160m1, 则 m1:m2=80:7, 故填:80:7。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和氢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 为测定某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 MgSO4 溶液 100g,向其中加入一 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 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5.8g。 请计算: (1)该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 答 案 】 解:(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镁的质量是 x 2NaOH+MgSO4=Na2SO4+Mg(OH)2↓ 120 58 x 5.8g 120 푥 = 58 5.8푔 x=12g 故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푔 100푔 × 100%=12% - 27 -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100g+80g-5.8g=174.2g 答:(1)该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2%;(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174.2g; 【 解析 】 (1)根据沉淀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硫酸镁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硫酸镁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 (2)反应后的溶液质量等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之和与生成的沉淀质量之差; 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注意带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或 实际生成的物质的量;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