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必修)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必修)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251974

大小:300.1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必修)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I: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7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碳酸钠(Na2CO3)是重要 化工原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Na2CO3”表示的是 A. 纯碱 B. 烧碱 C. 小苏打 D. 石灰石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CO3 的俗名又叫纯碱、苏打,故 A 正确; B、烧碱、火碱、苛性钠的成分都是 NaOH,故 B 错误; C、小苏打是 NaHCO3 的俗名,故 C 错误;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2.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基本单位是 A. L·mol-1 B. g·mol-1 C. mol-1 D. 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L·mol-1 是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单位,A 错误; B、g·mol-1 是摩尔质量程度基本单位,故 B 错误。 C、依据阿伏伽德罗常数概念分析,阿伏伽德罗常数是 1mol 任何微粒的数目为 NA,数值近似 为 6.02×1023,单位是 mol-1,故 C 正确; D、mol 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D 错误。 答案选 C 3.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蛋白质的盐析 B. 石油裂化 C. 钢铁生锈 D. 酿酒成醋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盐析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变化,故 A 正确; 的 。B、石油的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长链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烃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故 B 错误; C、钢铁生锈,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水合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误; D、酿酒成醋,是乙醇最终氧化为乙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4. 当光束通过淀粉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淀粉溶液是 A. 胶体 B. 悬浊液 C. 溶液 D. 乳浊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 路”,当光束通过淀粉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 散系,故选 A.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5.氯化钾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为 A. 紫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红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焰色反应指某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能够让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性质,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 理变化,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火焰的颜色:钠---黄色,铜---绿色,钾---紫色(透过蓝色的钴 玻璃)。 【详解】A、氯化钾溶液有钾元素,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观察火焰呈紫色,A 正确; B、钠元素灼烧使火焰呈黄色,B 错误; C、铜元素灼烧使火焰呈绿色,C 错误; D、锂或钙元素灼烧使火焰呈红色,D 错误。 答案选 A。 6.钚(23994Pu)是制造威力更大原子弹的良好原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 94 B. 电子数为 94 C. 中子数为 94 D. 质量数为 239 【答案】C【解析】 【分析】 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质子数=原子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进行计算,得出正确结论。 【详解】23994Pu 的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94,质量数为 239,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239-94=145,C 错误,故选 C。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F-的结构示意图: B. 氯化钠的电子式: C.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D. 氯化铵的电离方程式:NH4Cl=NH3+H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涉及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示意图、电离方程式等知识,明确常 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 【详解】A、F-的结构示意图: ,A 错误; B、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电子式表示,阴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 子,氯化钠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 B 错误; C、葡萄糖有 C、H、O 元素组成,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 C 正确; D、氯化铵属于盐,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Cl═NH4++Cl-,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8.2016 年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发射。该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液态氧气属于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有机物 D. 单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 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O2)属于单质;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 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详解】A、液态氧气只含有氧元素,且为一种物质,为纯净物,A 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 B 错误; C、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故 C 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O2)属于单质;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9.下列指定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沼气—CH4 B. 水煤气—H2 和 CO C. 漂白粉—CaCl2 D. 生石灰-CaO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气体,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正确,故 A 正确; B、水煤气是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故 B 正确; 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氯化钙,化学式分别为:Ca(ClO)2、CaCl2,故 C 错误; D、生石灰指 CaO,熟石灰指 Ca(OH)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D 正确。 答案选 C。 10.用 NaCl 固体配制 100mL0.100mol·L-1NaCl 溶液。下列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100mL 容量瓶 B. 胶头滴管 C. 玻璃棒 D. 分液漏斗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以及 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及不需要的仪器。 【详解】配制 1.00mol•L-1 碳酸钠溶液 100mL,配制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 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天平称量(用到药匙)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 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1~2cm 时,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所以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不会使用 到分液漏斗,故选:D。 答案选 D。【点睛】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及使用的仪器,还需要注意是用固体 配溶液还是用浓溶液配稀溶液,仪器不完全相同。 11.在含有大量的 Ba2+、NO3-、OH-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Cl- B. NH4+ C. CO32- D. H+ 【答案】A 【解析】 【详解】A、Ba2+、NO3-、OH-与 Cl-都不反应,四种离子可以共存,故 A 正确; B、NH4+与 OH-生成 NH3•H2O 而不共存,故 B 错误; C、CO32-与 Ba2+生成碳酸钡沉淀而不共存,故 C 错误; D、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离子共存问题主要是判断离子间能否反生反应,离子反应的反生条件为:(1)、复 分解型:产生难溶性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2)氧化还原型:强氧化性离子和强 还原离子;(3)络合反应:生成配合物,如 Fe(SCN)3。 12.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葡萄糖 B. 淀粉 C. 油脂 D. 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 正确;B、淀粉是多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 错误;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能发生水解反应,C 错误;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钠发生 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氨基酸,D 错误,答案选 A。 1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是 A. NO B. NO2 C. CO2 D. S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酸雨是指溶液 pH 小于 5.6 的雨水,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详解】A、NO 有毒,在空气中氧化为再与水反应形成硝酸,应为硝酸型酸雨,A 错误; B、NO2 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能形成硝酸型酸雨,B 错误;C、CO2 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故 C 错误; D、SO2 排放到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会生成硫酸,形成硫酸型酸雨,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硝酸型酸雨,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硫酸型酸雨, 看中心元素。 14.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 12C 和 14C B. CH3CH2OH 和 CH3OCH3 C. O2 和 O3 D. H2O 和 H2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必须满足:分 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详解】A、12C 和 14C 为碳元素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 A 错误; B、CH3CH2OH 和 CH3OCH3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B 正确; C、O2 和 O3 为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C 错误; D、H2O 和 H2O2 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同分异构体首先必须“同分”:即分子式必须相同;其次再看结构要不同。另外还 要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分子式可能不同,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15.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2 B. NH4Cl C. H2O D. Na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详解】A、N2 单质中只含共价键,但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 A 错误; B、NH4Cl 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 B 错误; C、水分子中 H-O 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 C 正确;D、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氧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16.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色无味的液体 B. 难溶于水 C. 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溶于水的液体,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H,为一元弱酸,含有羧基, 可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具有酸性,酸性比碳酸强。 【详解】A、乙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A 错误; B、乙酸是易溶于水的液体,故 B 错误; C、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能和 Na2CO3 溶液反应,故 C 错误; D、乙酸为弱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17.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Fe2O3 +3CO 2Fe + 3CO2 B. TiCl4+4Na Ti+4NaCl C. CH4+H2O 3H2+CO D. 4NH3+5O2 4NO+6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置换反应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与一种新的化合物。 【详解】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B.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与一种新的化合物; C.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D.产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正确答案:B 18.ClO2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剂。工业制 ClO2 的化学反应为 2NaClO3 + SO2 + H2SO4=2ClO2 + 2NaHSO4。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O2 是氧化剂 B. NaClO3 被氧化 C. SO2 发生了还原反应 D. NaClO3 得到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 2NaClO3 + SO2 + H2SO4=2ClO2 + 2NaHSO4 的反应中,SO2 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被氧化,本身做还原剂;NaClO3 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本身做 氧化剂,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19.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 NO,反应原理为 C(s)+2NO(g) N2(g)+CO2(g)。下列有关该 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加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B. 增加 NO 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可以实现 NO 的 100%转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增大压强,如气体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增大,故 A 正确; B、增加 NO 的浓度,活化分子浓度增大,能加快反应速率,故 B 正确; C、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故 C 正确; D、为可逆反应,转化率不可能达到 100%,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反应中 C 为固体,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增大浓度以及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 结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 100%。 20.下列反应中热量变化与如图一致的是 。A. CO 和 O2 反应 B. 油脂 人体中氧化 C. NaOH 溶液和 HNO3 溶液反应 D. C 和 CO2 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 反应、C 或氢气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等。 【详解】A、为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 A 错误; B、油脂在人体中氧化为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B 错误;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C 错误; D、C 和 CO2 在高温下反应生产 CO 为吸热反应,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钉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 Cu(OH)2 与 H2SO4 溶液的反应:OH-+H+=H2O C. MgCl2 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NH3·H2O=Mg(OH)2↓+2NH4+ D. 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2+I-=Cl-+I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关键是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侧重氧化还原 反应、复分解反应。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Fe+2H+=Fe2++H2↑,故 A 错误; B、氢氧化铜与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Cu(OH)2+2H+═2H2O+Cu2+,故 B 错误; C、MgCl2 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Mg (OH)2↓+2NH4+,故 C 正确; 在D、选项中原子、电子不守恒,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2+2I-=2Cl-+I2,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22.下图是锌一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B. 锌片为负极,且锌片逐渐溶解 C. 铜为正极,铜不易失电子而受到保护 D.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抟变为电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电子应该由负极经过外电路到达正极,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 A 错误; B. 锌片为负极,Zn-2e-=Zn2+,所以锌片逐渐溶解,故 B 正确; C. 铜为正极,铜不易失电子而受到保护,故 C 正确; D. 该装置属于原电池,能将化学能抟变为电能,故 D 正确; 答案为 A。 【点睛】(1)负极反应:升失氧;正极反应:降得还 (2)电子,离子流向:①电子从负极出发经过外电路到达正极②A.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 的定向移动,与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B.阴离子向负极移 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23.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4+Cl2 CH3Cl+HCl B. CH2=CH2+HCl CH3CH2Cl C. CH3CH2OH+CH3COOH CH3COOC2H5+H2O D. 2C6H6 + 15O2 12CO2 +6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 应是加成反应,据此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判断。 【详解】A、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 A 错误; 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氯原子,生成 氯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 B 正确; C、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 C 错误; D、苯的燃烧是氧化反应,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2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如图装置收集 NO2 B.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C. 将混有少量 CO 的 CO2 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 CO D.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NaHCO3 和 Na2CO3 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2 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 错误; B、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应选苯或四氯化碳等萃取,故 B 错误; C、CO 气体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 除杂原则,故 C 正确; D、NaHCO3 和 Na2CO3 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25.短周期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W 同主族,且 X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 数的 2 倍。Y 是ⅤA 族元素,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X>YB. W 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 C. 元素 Y 形成的氧化物只有一种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弱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W 同主族,且 X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 的 2 倍,则 X 为 C 元素,W 为 Si 元素;Y 是ⅤA 族元素,其原子序数大于 C 小于 Si,则 Y 为 N 元素;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 Z 为 Al 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 小为:Z>X>Y,故 A 正确; B、W 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故 B 错误; C、N 元素存在多种化合价,则 N 的氧化物有多种,如 NO、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等,故 C 错 误; D、非金属性 C>Si,则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试题,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 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 26.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H4Cl、Al2(SO4)3 和 MgSO4 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 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取一定量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向溶液中通足量氨气,有白色固体生成,说明原固体中 一定有 Al2(SO4)3 固体 B.取一定量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向溶液中加适量的 AgNO3,溶液变浑浊,说明原固体中一 定还有 NH4Cl C. 取一定量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向溶液中加适量 Ba(NO3)2,溶液变浑浊,说明原固体中 Al2(SO4)3 和 MgSO4 至少有一种 D. 取一定量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向溶液中加过量 NaOH,溶液变浑浊,说明原固体中 Al2(SO4)3 和 MgSO4 至少有一种 【答案】C 【解析】【详解】A、加水充分溶解,向溶液中通足量氨气,有白色固体生成,白色固体也可能是氢氧 化镁,A 错误; B、向溶液中加适量的 AgNO3,溶液变浑浊,也可能是生成了硫酸银,固体中不一定有 NH4Cl, B 错误; C、向溶液中加适量 Ba(NO3)2,溶液变浑浊,根据原固体的可能组成,说明有硫酸根,则原固 体中 Al2(SO4)3 和 MgSO4 至少有一种,C 正确; D、加水充分溶解,向溶液中加过量 NaOH,溶液变浑浊,由于 NaOH 过量,则最后得的沉淀一 定是氢氧化镁,说明原固体中肯定有 MgSO4,D 错误。 答案选 C。 二、非选择题 27.苯乙烯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1)C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2)A→B 的反应类型是_____。 (3)A→B 的反应中,还会生成一种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 (4)将 D 物质与溴水混合,振荡后静置,出现的现象是_____。 【答案】 (1). 羟基 (2). 取代 (3). CH3COOH (4). 溴水溶液褪色,出现分层现 象 【解析】 【分析】 据苯乙烯的合成路线可知,苯和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B 苯甲酮,苯甲酮发生还原反应生 成 C,C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据此分析。 【详解】(1)C 中含-OH,官能团名称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2)A→B 的反应中,苯环上 H 被 取代,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 应; (3)A→B 的反应中,苯环上 H 被取代,则还会生成一种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 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 (4)D 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中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生成的产物不溶于水, 出现分层现象,故答案为:溴水溶液褪色,出现分层现象。 28.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2)为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 (3)步骤④反应中能生成可溶性的 M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答案】 (1). 过滤 (2). 淀粉溶液 (3). MnO2+4H++2I-=I2+Mn2++2H2O 【解析】 【分析】 海带灼烧得到海带灰浸泡得到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在溶液中加二氧化锰氧化 碘单质,加入萃取剂苯萃取碘单质,通过蒸馏得到单质碘。 【详解】(1)根据流程分析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操作,为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 (2)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若是含有单质碘,则遇到淀粉会变蓝色,可以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判断,故答案为:淀粉溶液; (3)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 MnO2 氧化成单质碘,MnO2 被还原为 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I-=I2+Mn2++2H2O,故答案为:MnO2+4H++2I-=I2+Mn2++2H2O。 【点睛】海带中提取碘,其基本原理是用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在不同的流程中可 能会用到不同的氧化剂,解题时需注意。 29.某学生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制取无水 Na2SO3 的过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在三颈烧瓶中发生,装置如图 1 所示(固定及加热类仪器省略); ②H2SO3、HSO3-、SO32-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分布如图 2;③Na2SO3·7H2O 和 Na2SO3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 (1)为提高 Na2SO3 产率,反应Ⅰ应控制 pH 在____左右。 (2)反应Ⅱ所得滤液 主要成分是____和 Na2SO3。 (3)将操作Ⅰ后所得的 Na2SO3 溶液加热浓缩、____(填操作),过滤出的固体用无水乙醇洗 涤、在真空干燥箱中采用 150℃干燥,得无水 Na2SO3 固体。 (4)可以用 KIO3 测定产品中无水 Na2SO3 的纯度:称取 0.1260 g 样品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 溶解,并加入淀粉做指示剂,滴加酸性 KIO3 溶液(amol·L-1)至 Na2SO3 恰好完全氧化成 Na2SO4,发生反应 3Na2SO3+KIO3=3Na2SO4+KI,消耗 KIO3 溶液体积为 bmL。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 Na2SO3 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9.5 (2). NH4Cl (3). 趁热过滤 (4). 3ab×100% 【解析】 【分析】 氨水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溶液中加 NaCl,亚硫酸氨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 化铵和亚硫酸钠,加热浓缩,温度控制在 80℃左右,会析出 Na2SO3,过滤可得 Na2SO3。 【详解】(1)图 2 分析可知,Na2SO3 的的物质的量分数在 PH=9.5 左右最大,为提高 Na2SO3 产 率,反应Ⅰ应控制 pH 在 9.5 左右,故答案为:9.5; (2)反应Ⅱ是亚硫酸氨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铵和亚硫酸钠,反应Ⅱ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是 NH4Cl、Na2SO3,故答案为:NH4Cl; (3)Na2SO3•7H2O 和 Na2SO3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高于 34°C 条件下有利于亚硫酸钠析出, 操作Ⅰ得到的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 34℃条件下趁热过滤得到晶体,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 (4)消耗 KIO3 的物质的量为 a×10-3 L×b mol•L-1=ab×10-3 mol,发生反应 3Na2SO3+KIO3=3Na2SO4+KI,可得关系式:3 Na2SO3~KIO3,可知 n(Na2SO3)=3n(KIO3) 的=3ab×10-3 mol,则成品中 Na2SO3 的质量分数= ×100%=3ab×100%,故答案为:3ab×100%。 【点睛】工艺流程题先分析流程中每一步反应,尽量明确反应原理;判断反应的适应条件, 如果给有图像,则需结合图像分析,提高 Na2SO3 的产率,说明其物质的量分数应该较高,结 合图像判断 PH;滴定计算时,需分析反应过程,找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33 10 126 / 0.126 ab mol g mol g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