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完全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月考(二)试题(含答案PDF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C 【解析】A 项“又由于存在纲常伦理、等级秩序而根本不可能平等”说法过 于绝对。B 项“同样采用西方的正义原则及协调机制”理解有误,原文“在西方由正义 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 要某种协调机制”,“同样存在”“也需要”不代表中国采用的就是西方的正义原则和 协调机制。D 项“使社会分裂”于文无据;“因而人们强调体现‘合和’的‘仁’”强 加因果。 2.(3 分)D 【解析】“‘义’是可以超越‘信’的更高的道德原则”这一理解错误,“义” 就是审时度势,对某个具体情境之下的行为原则进行选择和判断,“义超越信”需要一 定的前提。 3.(3 分)A 【解析】“可以解决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错, 原文“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 用实现的”,并不能说明通过这三项原则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4.(3 分)B 【解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对 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 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曲解文意。“又让人惧怕”表述不当,应是说明了 南仁东的气场、魅力和风度。 5.(3 分)B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本 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 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这对他今后的科学研究都有着直接的 影响”表述有误,应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C 项,“主要说明他善于在给自己 制造的困难中前行”表述不当,主要说明为国家省钱的爱国精神。D 项,“分别照应标 题中的‘梦想’与‘坚守’”错,“梦想”与“坚守”贯穿全篇,不可分开理解。 6.(6 分) (1)讲究形象,注重尊严。不同场合不同着装,出国代表着国家形象。 (2)文理兼通,善于创新。南仁东作为科学家,热爱艺术与哲学,在工作研究中也注重 审美。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水环”方案、弹簧方案等体现了南仁东的创新精神。(3)勤俭节约,真诚爱国。将反射面放在索网上面,坑的弧度要求就没那么高了,节省费 用。 (4)认真负责,殚精竭虑。FAST 钢索结构的研制过程中,南仁东都要亲临现场,沟通改 进措施。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共 6 分) 7.(3 分)C 【解析】“从侧面反映了征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理解有误,父亲给支书 “带去了一瓶珍藏了多年的药酒”,主要反映了父亲为了让亮子去部队锻炼的诚心。 8.(6 分) (1)有助于直接点题。“搬到这里来了”“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照应了题目。 (2)有助于凸显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这封信让读者直接了解到父亲的内心世界,表现了 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对其工作、生活的极力支持。 (3)有助于情节的展开。从亮子入伍,到要接父亲来尽孝,再到父亲来到部队,去世后 安葬在乱坟岗,最后亮子要将父亲的坟迁回家乡,让父亲叶落归根,一封信让情节发生 突转,这一转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每点 2 分) 9.(6 分) (1)从叙事方法上看,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父亲对亮子当兵的支持与付出。 (2)从情节结构上看,小说重点通过父亲搬家这件事,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 写等,塑造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3)从表达技巧上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从父亲一开始不愿搬家到最后叶落外乡,写 出了父亲为支持儿子扎根军营所做出的牺牲。 (每点 2 分) 10.(3 分)B 11.(3 分)D 【解析】朝廷是不会给平民评定谥号的。 12.(3 分)C 【解析】“因在平定西南贼患的过程中功劳显赫而被皇帝拔擢为兵部尚书” 错,蔡复一是死后被皇帝追赠为兵部尚书的。 13.(10 分)翻译: (1)不久替代杨述中总管贵州、云南、湖广的军务,兼任贵州巡抚,(朝廷)授予他尚 方宝剑,便于他处理事务。(“寻”“兼”“便宜”各1 分,句子大意 2 分,共 5 分) (2)巡按御史傅宗龙也为他说话,朝廷商议调任朱燮元总督河道,让蔡复一专门负责五路军马。(“以为”“移”“督”各1 分,句子大意 2 分,共 5 分) 14.(3 分)D 【解析】“其对朝廷的忠贞不贰之情”错,应为表达了历尽坎坷艰险仍心胸 坦荡、乐观豁达的思想情感。 15.(6 分) (1)首联、颔联多处运用比喻,“参横斗转”比喻人生的黑暗即将过去;“苦雨终风” 比喻曾遭受的种种迫害;“云散月明”比喻风波终已结束;“天容海色”比喻自己的人 格。 (2)颈联用典,表明他对实现政治抱负尚未完全失去信心。诗歌融写景、抒情、议论于 一体,情绪高昂,意蕴深远,表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情怀。 (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每点 3 分) 16.(6 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7.(3 分)A 【解析】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家喻户晓:每家每户 都知道。曝光: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事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走光:不慎把 身体的隐私部分暴露出来,多指女性。滋延蔓长:一般用来形容坏的东西蔓延或滋生; 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清朗:清净明亮;清丽:清雅秀丽。 18.(3 分)C 【解析】A 项轻重倒置,递进句子语序不当;B 项“更能够促进网络经济健 康发展”的主语应该是“打击治理电信诈骗”,而不是“人们”;D 项中途易辙,且递 进句子语序不当。 19.(3 分)B 【解析】A 项“通过持续不断的严厉打击、宣传教育”与后文连接,缺少主 语;C 项“通过持续不断的严厉打击、宣传教育”缺主语;D 项,“通过持续不断的严 厉打击、宣传教育”的主语应该是政府。 20.(6 分) ①而是受制于目前的教材利益链 ②教材很难真正得到循环使用 ③由上课的学生到图书馆借阅 (每处 2 分) 21.(5 分)(1)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该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每点 2 分,共 5 分) 22.(60 分)参照 2019 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蔡复一,字敬夫,同安人。天启二年,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担任郧阳抚治。大旱之年, 他穿着布衣,戴着白帽,把自己关在牢狱中(来惩罚自己),终于下了一场大雨。安邦彦谋 反,贵州巡抚王三善战败身亡,于是朝廷提拔蔡复一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替代他。战乱之后, 一斗米的价格涨到一金,蔡复一慰问安抚,民心才安定下来。不久替代杨述中总管贵州、云 南、湖广的军务,兼任贵州巡抚,(朝廷)授予他尚方宝剑,便于他处理事务。蔡复一于是 召集将吏,申令严格遵守纪律,派遣总理鲁钦等人援救凯里。贼人包围了普定,蔡复一派遣 参将尹伸、副使杨世赏援救,击退了贼寇,捣毁了他们的老巢。鲁钦和总兵黄钺等人在汪家 冲、蒋义寨再次攻破贼人,率军长驱织金。织金是安邦彦的巢穴,一路上都是重关叠隘,木 石堵塞了山路,将士用巨斧劈开山路,有的攀援藤蔓穿洞而入。贼人战败,逃入竹林深谷。 到处搜寻都没有抓获安邦彦,于是返回。蔡复一认为邻境官员没有共同协作讨贼,致使贼人 未灭,请求朝廷下令让四川从遵义出兵到水西,云南从沾益出兵到乌撒,成掎角之势平定贼 寇。皇帝全部采纳。于是命令毗邻贵州的广西、云南、四川诸郡都听从蔡复一调遣。 天启五年正月,鲁钦等人回师渡河。贼寇从后方突袭,诸营全部溃败,几千人战死。当 时蔡复一担任总督,而朱燮元也以尚书的身份统领四川、湖广、陕西诸军,所以蔡复一无法 调动其他地方的军队。鲁钦等人孤军深入,四川、云南军队都没有到达(以致兵败)。蔡复 一自我检讨,借此说明责任和权力不统一导致失败。巡按御史傅宗龙也为他说话,朝廷商议 调任朱燮元总督河道,让蔡复一专门负责五路军马。只有御史杨维垣上书称朱燮元的位置不 可变动,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解除了蔡复一的职务让他听候审查,并让王瑊替代蔡复一担 任贵州巡抚。 蔡复一等候接替者期间,仍然忙于军务。贼党安效良协助安邦彦攻陷沾益,云南巡抚沈 儆炌派兵讨伐,未能平定,调任侍郎离开。接替者闵洪学,招降安抚叛军,也未成功。等到 这时见到云南出兵,(贼寇)感到害怕,与安邦彦相约攻打曲靖、寻甸。蔡复一派遣许成名 前去支援,贼寇望风而逃。到了十月,蔡复一在平越军中去世。噩耗传来,皇帝嘉奖他忠贞 勤勉,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清宪。蔡复一喜好古文,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为人正直,有节操。死后,家无余财。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