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广东等省2020届高三理综4月联考试题(带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广东等省2020届高三理综4月联考试题(带解析word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 考生注意:‎ ‎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0 16 Ag 108‎ 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其核酸为单链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组成元素中至少含有C、H、O、N、P ‎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 C.该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细胞中tRNA携带的密码子能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 D.该病毒易于发生变异与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有关 ‎2.自由基的产生可引起细胞衰老。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某小组分别在正常温度、中度高温和极端高温条件下处理组织细胞,这三组细胞内的白由基产生速率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引起细胞损伤的过程体现了正反馈调节 ‎ B.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三组中极端高温组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最强 ‎ C.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产生自由基,说明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衰老 ‎ D.该实验结果可说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细胞衰老的速率会加大 ‎3.正常情况下,到达大脑左右半球的信息会很快通过胼胝体(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由两个半球共享,临床上可通过切断胼胝体来治疗某些脑部疾病。将某患者脑中胼胝体切断后,患者大脑左右半球的视觉功能正常,患者能说出出现在右侧视野中的物体(视觉投射到左半球)的名称,但不能说出出现在左侧视野中的物体(视觉投射到右半球)的名称(手术前能够说出)。下列有关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 B.视觉中枢仅位于左半球 ‎ C.大脑左右半球存在功能联系 D.大脑左右半球存在功能差异 ‎4.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都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属于卵式生殖;雄蜂由卵细胞发育形成,属于孤雌生殖。一个基因型为AaBb(A、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蜂王与基因型为ab的雄蜂交配,生出了一只基因型为AA而缺少B、b基因的雄蜂。仅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可产生该基因型为AA的雄蜂的组合是 ‎ ①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②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 ‎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④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正常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某淡水湖曾经水草稀少,经过治理后,现在水草茂盛、鱼游虾嬉、鸟戏湖面,生物资源逐渐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 B.湖泊浅水区和深水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 C.该淡水湖中的水草、鱼、虾、鸟构成了一个群落 ‎ D.该湖由曾经的水草稀少演替至现在的水草茂盛属于次生演替 ‎6.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现有某蓝花雌株和红花雄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l: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 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种 ‎ C.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白花植株中,雄株占1/2‎ D.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16‎ ‎7.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最为称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徽墨中墨的主要成分是黑色的油脂 B.湖笔中笔头的羊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C.宣纸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碳和少量的纤维素 D.含较多氧化铁的端砚呈黑色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1.2 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 B.常温下,1.0LpH=l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 2NA ‎ C.‎4.4 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2NA ‎ D.‎11.5 g乙醇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1.5NA ‎9.化合物(a)在乙酸汞催化下与乙酸反应生成化合物(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具有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 B.(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b)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D.(b)的一氯代物有7种 ‎10.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设以NaCl为主)以卤汁的形式被包裹在冰晶之间,形成“盐泡”,其大致结构如图所示,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则融化后的水为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冰内层“盐泡”越少,密度越大 B.海冰冰龄越短,内层的“盐泡”越少 C.每含1 mol H2O的海冰内就有2×l0-5 NA个NaCI分子(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海冰内层NaCl的浓度约为l0-3 mol/L(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11.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该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 ‎ B.放电时,电子由铜箔经溶液流向铝箔 ‎ C.放电时,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Cu-2e-=Cu2+‎ ‎ D.该电池放电过程中C、Fe、P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W ‎ B.化合物M中W的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对应单质的熔点:X>Z>Y ‎ D.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13.次磷酸(H3PO2、一元弱酸)和氟硼酸(HBF4)均可用于植物杀菌。常温时,有1 mol/L的H3PO2溶液和1 mol/L的HBF4溶液,两者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均为V,两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NaBF4溶液的pH=7‎ B.常温下,H3PO2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C.NaH2PO2溶液中:‎ D.常温下,在0≤pH≤4时,HBF4溶液满足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图示电路中, ‎ 为灵敏电流表,电流表示数较小,下列操作一定能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的是 A.只增加电源的电压B.只增加入射光的频率 C.只增加入射光的强度D.只增加光照时间 ‎15.如图所示,金属杆ab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斜、光滑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底端向上滑行,一段时间后义回到导轨底端。已知两导轨上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金属杆向上滑行与向下滑行的时间相等 B.金属杆向上滑行时,通过金属杆的电流方向从b到a C.金属杆向上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大于向下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D.金属杆刚向上滑行时受到的安培力大于刚回到导轨底端时受到的安培力 ‎16. ‎2020年3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中的第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该卫星在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下列对该卫星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一定经过西安的正上空 B.若只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白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C.若只已知地球的白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 D.若只已知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17.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2 kg的小球相连(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由静止释放滑块,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轻绳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A. B. C. 10 N D.5 N ‎18.如图所示,水平面MN的上方和下方存在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分别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从MN上方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下方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bc。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A. B. C. D.‎ ‎19.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副线圈串联有理想电流表和阻值为40 Ω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为‎1.5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3 B.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25次 C.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60 V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90 W ‎20.如图所示,a、b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直径在水平线上的半圆轨道顶端和足够长的斜面轨道顶端O点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m,且同时落到各自轨道上。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为‎10 ‎m,斜面轨道的倾角θ=3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A.两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0 m/s B.两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5 m/s C.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 s D.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1.5 s ‎21.如图甲所示,物块a、b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质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物块质量为‎1 kg。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a物块离开挡板后,b物块的v-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的质量为‎1 kg B.a的最大速度为‎4 m/s C.在a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5 J D.在a离开挡板前,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纸带上从A点开始依次取了A、B、C、D、E五个计数点,且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3个点未画出,其中x1=7. ‎05 cm、x2=14. ‎73 cm、x3 =23. ‎06 cm、x4=32. ‎03 cm。‎ ‎ (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 (2)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10分)(1)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逐渐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由于电源的内阻较小,现增加了一个阻值为1.00 Ω的定值电阻R0,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增加R0后的实物连线,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3)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记录的数据描绘在图丙所示的方格纸上,可求得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24.(12分)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轨道AB段弯曲,BC段水平,CD段为圆弧轨道,三段轨道平滑连接。A点距水面的高度H=‎20 m,圆弧轨道半径R=‎5 m,D点恰好与水面接触。质量m=‎60 kg的人(视为质点)由A点静止滑下,恰好从C点离开轨道,并从E点(图中未画出)落入水中。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4。求:‎ ‎(1)从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D、E两点间的距离。‎ ‎25.(20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上方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 ‎ E,x轴下方无电场,但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与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由坐标为(0,1.5R)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粒子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恰好运动圆周,粒子所受重力不计,取sin 35°=‎ ‎(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2)若将该粒子释放位置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I-(未知),再无初速度释放,求当L多大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并求该最长时间和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不考虑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 ‎26.(14分)NaNO2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备NaNO2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依据反应,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备少量含NaNO2的溶液。(E中氧气稍过量)‎ ‎①正确的连接顺序:A—F—E一 一 一 一尾气处理。(填字母)‎ ‎②装置A的烧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填名称),C装置的作用是 。‎ ‎(2)乙组同学依据反应(难溶于水),并按下列实验流程制备NaNO2:‎ ‎ ①“熔融”时用Pb粉代替铅粒的目的是____。‎ ‎ ②由“过滤‎2”‎的滤液得到NaNO2晶体还需经过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过滤、用乙醇洗涤后干燥。‎ ‎(3)丙组同学探究NaNO2的性质,取少量乙组制得的NaNO2溶于水制得NaNO2溶液。‎ ‎ ①取少量NaNO2溶液于试管中,滴人盐酸酸化,再加入KI和淀粉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NaNO2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 ②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NaNO2溶液,溶液紫色逐渐褪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MnO4-被还原为Mn2+)。‎ ‎27.(15分)一种利用含AgCI的废渣制取AgNO3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用氨水浸取时,温度不宜超过‎35℃‎.其原因是 。在氨水浓度、固液质量比 ‎ 和温度均一定时,为提高银的浸取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 ‎ 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 ‎(3)步骤③中,银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当消耗了‎10.8 g Ag时,有 molHNO3参与了反应。‎ ‎(4)步骤④的操作为____ ,‎100℃‎下烘干得产品AgNO3。‎ ‎(5)上述流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有 (用“①”“②”“③”“④”填空)。‎ ‎28.(14分)‎2019年10月27日,国际清洁能源会议(ICCE2019)在北京开幕,一碳化学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议程。甲醇、甲醛(HCHO)等一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能源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甲醇脱氢法可制备甲醛(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态),反应生成1 mol HCHO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 已知:‎ 则反应 ‎(2)氧化剂可处理甲醛污染,结合图2分析春季(水温约为‎15℃‎)应急处理被甲醛污染的水源应选择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3)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 ‎①按=2投料比将H2与CO充入V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a (填“>”或“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