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线上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线上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253265

大小:363.8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能力测试【线上】 历史学科试题 ▲请悉知: 1.出题人: 2.使用年级:高二下学期 3.考试形式:闭卷【100 分钟 满分 100 分】 4.考试范围:四月十五日前网课所学内容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拍照上传,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本次考试不记录排名,最终成绩 只做参考。 第Ⅰ卷 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 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 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2.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 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 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3.明代时,吴地的富有家庭多将太湖边洼芜土地,因地势改为鱼塘和可耕地,并在田堰边角种植果 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多。这说明该地区农业( ) A.出现地域性经营特色 B.坚守男耕女织传统 C.向着商品化方向发展 D.盛行雇工劳动制度 4.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 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念 C.强化了士阶层崇儒入世的观念 D.维护了人才的公平选拔 5.宋代的士大夫们允许自家女儿、儿媳改嫁,还为其他妇女的再嫁提供方便。王安石因其子王雾精 神失常,替儿媳庞氏择婿而嫁;范仲淹作主将守寡的儿媳嫁给自己门生王陶;还办义庄为再嫁妇 女提供资金。这反映了当时( ) A.婚姻自主较普遍 B.理学影响力有限 C.对外贸易较发达 D.市民阶层的扩大 6.在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私人的 费助;公民大会专门选出执政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这些现象( ) A.表明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 B.重在提高戏剧的教化功能 C.体现了执政者的民本理念 D.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7.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浩大、复杂且基本上是由从具体法规 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罗马皇帝即使能够改变法律,也只能改变一些细枝末节。这一现 象反映了当时( ) A.罗马法学体系更加完备 B.自然法为立法指导原则 C.罗马皇帝重视法律制定 D.公民法已经取代万民法 8.17 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 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 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9.19 世纪 60 年代,总长超过 3 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 5 英尺居多,北部 最普遍的轨距是 4.9 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 6 英尺、5.6 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联邦制并未真正得到推行 B.铁路已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 D.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10.法国思想家卢梭批评英国人“只有在选举议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议员一经选出,他们就是奴 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这表明卢梭主张( ) A.人民主权不可分割 B.推翻英国的君主制 C.权力必须实现相互制约 D.订立契约保证人民自由 11.18 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经济学界兴起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认为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 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这体现出( ) A.经济理论决定政府政策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C.工业化改变了英国面貌 D.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12.1880 年--1914 年间,美国增长率在 6 倍以上的 20 个行业中,13 个是新兴部门。这些新兴部门 的产值增长 17.6 倍,相当于整个制造业增长率的 4 倍。如 1903 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 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 1910 年 950 美元下降到 290 美元,迅 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 ) A.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 B.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 C.科学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D.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13.晚清出口贸易以茶叶为首位。其中,红茶输英,绿茶输美,茶砖输俄。后来,由于日本、印度、 锡兰茶的输出,华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大豆则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B.晚清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C.列强对华政治经济侵略频繁 D.晚清经济结构变化明显 14.1937 年,国民政府中央经济行政机构编制由 3684 人减至 1561 人,精简率达 58%。原来分属于 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 导。这一调整旨在( ) A.适应全面抗战的需要 B.优化政府机构的职能 C.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D.规范经济管理的模式 15.下图漫画选自 1911 年的《民立报》。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人民群众欢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漫画作者的政治态度倾向于共和 C.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众地位 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6.1908 年 4 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 时上下车、不准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 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 该守则( ) A.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D.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17.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 年,严复说:“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 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 年,胡适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 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 ) A.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摧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 C.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D.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 18.“一五”期间,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主要摆在矿产资源丰富或能源供应充足 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国防工业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外,主要 摆在后方地区。由此可见,“一五”期间的企业布局( ) A.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 B.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C.有利于社会生产的迅速恢复 D.避免了重工业投资的盲目性 19.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二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0.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 1922 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广大 农民不参加 1924 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 40%的选举无效;1925 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 广泛流传,1928 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由此可以推知,苏联( ) A.变革小农经济势在必行 B.国家工业化建设举步维艰 C.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凸显 D.确立斯大林体制符合国情 21.1932 年大约有 2 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 3 个大型钢铁厂 都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并工由美国的工厂联合建 造、拆装再组装。这表明苏联( ) A.试图调整斯大林模式 B.抓住了经济建设的机遇 C.直接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D.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22.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下表 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了( ) A.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 B.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C.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D.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 23.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 国的国策。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 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 国制造 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新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经济 B.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24.1971 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 1/4,美元汇价暴跌。1973 年初美元再度贬值 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 年 3 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 世 纪 70 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 ) A.国际金融体系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 C.多极化趋势显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D.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 第 II 卷 本卷包括 25、26、27 三个大题,共计 52 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 答。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1884 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 材料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 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 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 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 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 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 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 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 (6 分) (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 影响。(1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7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秦汉长城及障塞位置图 明长城位置图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明长城与秦汉长城不同的信息,并概括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阐述。(要求:信息明确、问题清楚、史论结合。) 27.【历史——选考 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 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和医药匮乏的状况一直是 党和国家焦虑的问题。1955 年,在缺医少药以及政府卫生部门还没有力量顾及农村的大背景下,山 西高平米山乡建立了首个由农村社员、医务人员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共同集资的保健站,开创了合作 医疗的先河。之后,在山西、河南、河北、湖南、贵州、山东、上海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农业合 作社举办的保健站和医疗站。1956 年,河南省正阳县王店乡团结农庄创造性地提出“社办合作医疗 制度”一词。1958 年,合作医疗制度的村覆盖率达到 10%。合作医疗采取“合医合药合防”的运营 模式,通过开发本土药品满足了当时农民的用药需求,并且治疗过程鼓励采用“土方”“土法”,预 防为主、群防群治,使农民获得了“一把草药一根针”的低水平的初级医疗保健,实现了“无病早 防、有病早治、省工省钱、方便可靠”的医疗目标。 ——选编自孙淑云郎杰燕《中国合作医疗治理六十年变迁》等 (1)根据材料,归纳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积极意义。(6 分)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能力考 试 历史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Ⅰ卷 1.【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出儒家把修身与治国联系起来,故 B 正确;A 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所说 的修身指的是道德修养,并非完全指的知识,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基础, D 错误。 2.【答案】C 【解析】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 A 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 二手史料,故 D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铁犁牛耕,商周时期的是石犁而非铁犁, 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 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 C 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鱼塘”“果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 多”可知,“明代”“吴地”部分“家庭”不再以“单一农作物种植”作为自己的收入,而 兼用种植经济作物或渔业经营增加收入,体现了农业发展的商品化方向。故答案为 C 项。A 项, 材料反映的是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家庭收入,未涉及地域性经营,排除;B 项,材料中种植“果 树、蔬菜”等方式是对传统的男耕女织经营方式的冲击不是坚守,排除;D 项,材料未涉及关 于雇工的信息点,排除。 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薛元超因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抱憾终身”,皇室子弟李洞 因屡次科举考试不中而发出了“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的誓言,士子从靠门荫、 荐举等途径进入仕途转向以科举从政为荣,可见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答案为 B 项。 A 项,材料未涉及宗室势力相关的信息点,排除;C 项,“崇儒”的现象,在题干中体现不出, 排除;D 项,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5.【答案】B 【解析】理学家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妇女改嫁,材料中士大夫允许、 帮助妇女改嫁,可知当时理学影响力有限,故 B 正确;虽然此时士大夫允许妇女改嫁,不过 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缺乏自主性,故 A 错误;对外贸易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C;材料体现 是士大夫阶层,不是市民阶层,排除 D。 6.【答案】D 【解析】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想参加公共活动的公民发放补贴,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激发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故 D 正确;伯 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不能说明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排除 A;戏剧本 身具有教化功能,并非通过发放补贴来提高戏剧的教化功能,排 B;材料主要说明向公民提供 观剧津贴激发公民的参政积极性,C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 原则构成的系统”可知,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A 正确;据所学可知自然法的理念是“公平、 正义、自由、平等”,而材料反映的是“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没有涉及自 然法,B 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法律的制定,C 错误;据所学可知,随着罗马版图的发展扩大, 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而不是公民法取代万民法,D 错误。 8.【答案】B 【解析】材料中“17 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 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说明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是以财 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都强调财产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了新 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故答案为 B 项。A 项,“财产的不平等”不利于下层民众,排除;C 项,材料信息强调以财产 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 项,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家权力转 移到议会的结论,排除。 9.【答案】D 【解析】抓住关键词“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当时发生了南北战争,不同宽度的铁轨,说 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 D 正确;1787 年宪法确定美国实行联邦制,A 表述错误; 铁路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材料并没有涉及,故排除 BC。 10.【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卢梭认为英国人只有在选举时才能享受权利,选举后就失去了发 言权,成为政府的奴隶。也就是说卢梭认为英国代议制下,人民主权是分割的,故选 A 项。 材料体现的卢梭强调人民主权的思想,不能体现卢梭主张推翻君主制,B 错误;权力必须实现 相互制约是孟德斯鸠的主张,C 错误;材料也无从体现权力的制约和订立契约的信息,D 项错 误。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思想,让市场自我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 直接干预经济。根据材料中时间“18 世纪中叶以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即将开展工业革 命,进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所以材料中的现象是工业资本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 D 项。 A 项,政府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是单纯由经济理论而决定,该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 排除;B 项,根据所学可知,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是在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即 19 世纪 40 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 项,综上分析可知,当时的英国即将进行工业 革命,“工业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 1910 年 950 美元下降到 290 美元,迅速得到普及。”可知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D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不能支撑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 用的中心的观点,A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福特汽车主要 是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与新科技应用无关,B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科学技术改变企业布局, C 选项排除。 13.【答案】A 【解析】由材料“由于日本、印度、锡兰茶的输出,华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 降低,大豆则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可知,引起中国出口商品变化的原因在于受到了 西方商品输出的影响,双方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故选 A。自 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从茶叶转变为大豆这一 情形并不能反映自然经济的解体,故也无法说明晚清经济结构变动明显,排除 BD;材料显示 中国茶叶的衰落是因为受到了世界其他地方同类商品的竞争,而不是因为列强对华政治经济 侵略,排除 C。 14.【答案】A【解析】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 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适应了全面抗战的需要,标志着国民政府战时经济领导体制 的形成,为战时统制经济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保证,故 A 正确;国民党调整中央经济行政机构 主要目的是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优化政府机构的职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B;材料表明国民 党实行战时统制经济,这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民族工业,C 错误;国民党调整中央经济行政机构 主要目的是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规范经济管理的模式”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D。 15.【答案】B 【解析】漫画反映的信息是君主专制(龙飞出国旗的寓意)即将垮台,人民群众兴高采烈, 说明漫画作者倾向于共和。故答案为 B 项。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成立于 1912 年元旦,排 除 A、C 项;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排除 D 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 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可以看出,这些守则有利于市 民公共意识养成。故答案为 C 项。A 项,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的说法扩大了“乘车守则” 的作用,排除;B 项,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乘车守则”是单纯要求租界内的中国人,所有乘 车人不论国别都应该遵守,排除;D 项,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的表述与材料中“乘车守则”的 具体要求无关,排除。 17.【答案】C 【解析】对于西方的自由思想,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严复和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胡适, 理解是不同的。严复面对民族危机强调“国群自由”,即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而胡适强调的是 “为我主义”,即个人主义、个体自由。严复的言论有助于推动民族革命,而胡适的言论有助 于推动民主运动。所以二人的言论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本题答案选 C 项。严复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 A 项;材料中严复与胡适是在谈论西 方的自由思想,并没有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排除 B 项;指明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是中国共产 党,不是严复和胡适,排除 D 项。 18.【答案】A 【解析】材料中“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主要摆在矿产资源丰富或能源供 应充足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国防工业企业,除有些造船 厂外,主要摆在后方地区”反映了“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的选址即企业的分布情况,加工 型的企业大多考虑资源、原料就近,国防类企业主要在后方地区,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的表现。故答案为 A 项。B 项,材料未涉及落后地区,排除;C 项,国民经济的恢复时 期是 1950-1952 年,“一五”期间是 1953-1957 年,时间不符,排除;D 项,材料表述的是企 业分布问题,不涉及企业投资问题,排除。 19.【答案】C 【解析】由图表可知第二次建交高潮是 1969 年,主要是亚非欧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 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亚非发展中国家崛起,欧洲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故 C 正确;中美关 系开始正常化是 1972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 1953 年,与材料 时间不符,故 D 错误。 20.【答案】C 【解析】据材料“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 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 抵消了、1924 年冬……1925 年上半年……1928 年初……,”等信息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实 行时期,材料表明农民对当时工业品涨价及政治的不满,要求建立维护农民权益的农会,故 C 正确;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决的就是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A 错误;1925 年 12 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 B 错误;确立斯大林体制是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与材料不符,D 错误。 2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32 年”可知,西方正爆发经济危机,大批工人失业,而苏联正值社 会主义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才会出现“2 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美国和德国帮助建 造”的现象,说明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故 B 项正确;苏联一直实行斯 大林模式经济,并没有改变,故 A 项错误;苏联建设是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契机,不是直接 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C 项错误;苏联经济建设并不缺乏人才,材料主要说明借用经济危机时 机进行工业化建设,故 D 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应当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止,但从材料信息看,北约仍然在 不断增加成员国,这是由于北约已经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工具,即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 了转变,故 B 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北约不断扩大的事实,A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北约的成员 国包括美国与西欧国家,不属于区域集团,排除 C;1991 年底苏联已经解体,D 错误。 23.【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可知,国际金融危机后被认为“夕阳产业”的传统制造业被各国重新拾起,出现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的局面,如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德 国工业 4.0”,中国的“中国制造 2025”等,说明在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从 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故 B 选项正确;“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 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说明新经济的发展模式没有取代传统经济,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 容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相关的问题,无法得出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故 C 选项 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但新经 济绝不是仅仅包括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真正的新经济时代应是传统产业与知识 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全面结合,因此材料内容无法得出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 期,故 D 选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美元汇价暴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 立”“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可知,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国际货币 体系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D 正确;材料反映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而非三足鼎 立的局面,排除 A;材料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而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 向瓦解,B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快速增长”,排除 C。 第 II 卷 25.(25 分) 【答案】(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发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或 万能蒸汽机)等。 (2)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结构发 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 国际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确立。 (3)启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强劲有力的发动机;重视生产技术的创新或 他国优秀技术成果的引进与运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时协调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 矛盾。 【解析】(1)根据史实,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哈格 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等。因为范围不限,所以只要属于该时期的发明成就都是可以的。 (2)根据史实,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比如 经济、政治、国际地位等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该题为开放式题型,看上去学生可能很好作答,其实更重要的是题中要求的“当今发 展中国家”这个角度。再者就是结合题中的材料和前面两个问题,既要答出工业发展的规律 性启示,又要答出工业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英国因素”等。只要符合角度要求,言之有 理即可。 26.(12 分) 【答案】示例一 信息:秦汉长城不是一条密封的界墙,明代长城则是连成一线的城墙。(2 分) 问题:秦汉与明朝具有不同的精神面貌。(2 分) 阐述:从秦汉长城的遗址来看,秦汉长城并不是连成一线,而是纵深布置,里面有些缺 口,这种布局在战争时期,有利于秦汉军队对北方游牧民族发动进攻,同时在和平时期,也 有利于中原地区民众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贸易往来,这体现了秦汉时期中原王朝自信、开放 的精神面貌。而明代长城则是一条封闭的城墙,这体现了统治者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心理,反 映出明朝内敛、保守的精神面貌。(8 分) 示例二 信息:秦汉长城的障塞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明长城的障塞则主要集中在北京附近的 华北地区。(2 分) 问题:中国古代政治重心的东移。(2 分) 阐述:关中平原的咸阳和长安是秦汉时期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政治重心,保障关中平原 的安全成为王朝考虑的首要目标,因此,秦汉长城重要障塞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附近的西北 地区;因为长期战乱,关中平原地区遭到破坏,中国的政治重心逐渐南移,北宋定都河南开 封,明成祖时期,北京成为明朝都城。因此华北地区长城的障塞相对密集。秦汉与明朝长城 障塞集中地区的不同,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8 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秦汉长城与明代长城图中可以发现,秦汉长城没有连在一起,各地相互隔断,有 战国时期的遗风,而明长城非常直观,是一条连成一线的城墙,由此所反映的问题可以是: 秦汉与明朝具有不同的精神面貌,秦汉的自信与开放,明朝则是保守的形象。两幅图中如果从地理位置来看的话也会发现秦汉长城的障塞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明朝则主要集中在北 京附近的华北地区,说明的问题应该政治中心的位置问题,然后以信息为基础,联系所学知 识进行分析即可。 27.(15 分) 【答案】(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财力不足,卫生资源有限;国家实行“一化三改” 路线;实施“一五计划”;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经济发展困难;抗美援朝胜利,国家 政权稳定。(每点 1 分,任答 3 点,得 3 分)特点:农民自发创建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治 理主要以合作社组织为基础;以集体互助共济为原则;实行农民医疗互助自治;采取“合医 合药合防”的运营模式;制药用药就地取材;预防为主、群防群治;医疗水平低。(每点 2 分, 任答 3 点,得 6 分) (2)积极意义:基本满足了农民低水平的卫生健康要求;降低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成 本;利于国家把有限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支持国家的城市和工业建设;体现了中国农民 的自强意识与创新精神。(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 农村医疗和医药匮乏”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财力不足,卫生资源有限;据所学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的知识可知,当时国家实行“一化三改”路线, 实施“一五计划”,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经济发展困难,抗美援朝胜利,国家政权稳 定等。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山西高平米山乡建立了首个由农村社员、医务人员和农业生 产合作社共同集资的保健站”可知,农民自发创建合作医疗制度;据材料“之后,在山西…… 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农业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和医疗站”可知,合作医疗治理主要以合作 社组织为基础;据材料“河南省正阳县王店乡团结农庄创造性地提出‘社办合作医疗制度’ 一词。1958 年,合作医疗制度的村覆盖率达到 10%”可知,以集体互助共济为原则,实行农 民医疗互助自治;据材料“合作医疗采取‘合医合药合防’的运营模式”可知,采取“合医 合药合防”的运营模式;据材料“通过开发本土药品满足了当时农民的用药需求”可知,制 药用药就地取材;据材料“并且治疗过程……预防为主、群防群治”可知,预防为主、群防 群治;据材料“使农民获得了‘一把草药一根针’的低水平的初级医疗保健”可知,医疗水 平低。 (2)据材料“使农民获得了‘一把草药一根针’的低水平的初级医疗保健”可知,基本 满足了农民低水平的卫生健康要求;据材料“通过开发本土药品满足了当时农民的用药需求,并且治疗过程鼓励采用‘土方’‘土法’,预防为主、群防群治”可知,降低了农村合作医疗 的管理成本,这就有利于国家把有限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支持国家的城市和工业建设; 据材料“河南省正阳县王店乡团结农庄创造性地提出‘社办合作医疗制度’一词”可知,体 现了中国农民的自强意识与创新精神。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