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8 题,共 300 分,共 12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宜。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的物质有差异,表明它们的细胞膜骨架不同
B.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表明该细胞不含各种呼吸酶
C.各种免疫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有差异,表明它们的基因种类也有差异
D.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表明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必备的细胞器
2.细胞凋亡时,会形成许多凋亡小体,而这些凋亡小体会被吞噬细胞吞噬。科学家研究发现这
些凋亡小体的膜外侧有磷脂酰丝氨酸(PS),而膜外侧的 PS 实际上是膜内侧的 PS 外翻至细胞
膜外侧所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自然更新的过程中会出现 PS 外翻现象
B.凋亡小体膜外侧的 PS 有可能是吞噬细胞识别的信号
C.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D.凋亡小体的形成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3.人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能水解黏多糖的碱性酶-溶菌酶,该酶对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好
“杀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的是特异性免疫
B.幽门螺杆菌应含有能被溶菌酶水解的黏多糖C.唾液腺细胞能产生溶菌酶,但不能产生淋巴因子
D.侵入人体的致病菌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4.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所得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
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的生根率都具有两重性
B.生长素类似物甲和乙的最适生根率浓度均在 200mg/L 左右
C.不同浓度的甲或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可能相同
D.生长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的生根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5.小西红柿(圣女果)是二倍体生物。圣女果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的圣女果都是通过杂交育种
培育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圣女果颜色的等位基因可能有两对或多对
B.圣女果体内处于着丝点断裂状态的细胞均有 4 个染色体组
C.自然生长的同一株圣女果上所结果实颜色一般相同
D.控制圣女果颜色的等位基因应来源于基因突变
6.人类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位于 X 和 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 A/a 控制。男性只要有
一个致病基因(A)就患病,而女性只有含两个致病基因(A)才患病。某家庭有该遗传病的遗传系
谱图如下。不考虑其他基因和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与红绿色盲、白化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B.图中 I-3 和 II-1 的基因型相同,I-2 和 II-4 的也相同
C.若 III-1 患病,则 III-1 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 4 条 X 染色体
D.若 III-1 不患病,则 III-1 是男孩的可能性较小
第 II 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
29.(12 分)
图 1 中①~⑤表示发生在黄瓜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 X 物质和 Y 物质都含有
3 个碳原子;某科研小组探究不同 CO2 浓度和不同光照强度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实验时,
所得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 1 中,除了①过程有[H]产生外, (填序号)过程也一定有[H]产生;X 物质和 Y
物质在叶肉细胞的具体形成场所分别是 。
(2)当环境中 CO2 浓度大于 mg·L-1 时,光合作用才开始启动;当环境中 CO2 浓度为 100~200
mg·L-1 时,限制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3)当环境中 CO2 浓度为 200 mg·L-1 时,黄瓜幼苗的叶肉细胞消耗 CO2 的量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呼吸作用产生 CO2 的量。
(4)图中 a、b、c 三点分别表示对应光照强度下环境中 CO2 的饱和点,分析这 3 点的共性,环
境中 CO2 的饱和点指的是 。
(5)研究发现,适当遮光可以导致黄瓜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请从完全培养液中相关离子含
量的变化角度设计一个实验间接验证上述现象,请简要写出该验证实验的操作步骤: 。
(注:相关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不作要求;不考虑蒸腾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0.(9 分)
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模式图,甲~丁表示不同的分泌细胞,A~D 表示不同的靶细
胞。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分泌的是激素,则据图分析这 3 三种激素的作用方式的共同特点有 。(2)若靶细胞 D 是肾小管细胞或集合管细胞,则丁分泌的信号分子可能是 。
(3)若丁为下丘脑细胞,丙为垂体细胞,丙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 C 产生相应的激素,则该
过程体现激素的调节机制,C 产生的这种激素的生理作用有提高细胞新陈代谢、 等。
(4)若甲为胰岛 B 细胞,胰岛素的分泌除与 升高有关外,还受到含有体温调节中枢
(器官)等的调节。由上述信息可知,血糖的调节的方式可概括为 。
31.(8 分)
科研人员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
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实验: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 A 区、B 区和
C1~C5 区,除 A 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 1 所示,其中 C3~C5 区中植
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 4、8、16 种。第 3、7 和 13 天测定 B、C 区空心莲子草
入侵状况,得到图 2 所示结果。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功能群内不同植物的竞争关系可用下图 (填“a”或“b”)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3)本地植物之间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理由是 ;再分析 C1~C5 区的数
据,可得出的结论有 。
32.(10 分)
某动物(2n=18)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其肤色有纯白、纯灰、纯黑、灰色斑点和黑色斑点五种。
研究发现:
①肤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
②等位基因 A/a 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其中 A 基因控制合成黑色素,基因型中含 1 个 A 的个体
的黑色合成较少呈灰色、基因型中含 2 个 A 的个体黑色素合成较多呈黑色,a 基因不控制黑色素的合成;
③等位基因 B/b 控制色素分布的,其中 B 基因使黑色素聚集成斑点,b 基因使黑色素均匀分布;
④各种肤色的个体中雌雄比例均接近 1:1。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 A/a 和 B/b 位于 (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
是 。
(2)控制该动物肤色的等位基因均不在性染色体上,理由是 。
(3)可通过肤色准确判断基因型的个体有 。
(4)灰色斑点雌性个体甲与灰色斑点雄性个体乙交配,若子代中各种肤色都有,则两亲本的基
因型分别为 ,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数字从大到小排列,不需要写表现
型)。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
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
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
37.(15 分)
“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是从自然界筛选嗜盐菌的一般步骤。回答下
列问题。
(1)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高盐环境采集,理由是 。
(2)富集培养所用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对嗜盐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时,所用培养基在
组成成分上的特殊之处在于 。在富集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
目的是 (答出 1 点即可)。
(3)纯种分离嗜盐菌时,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有 ,后者的效果图如图甲所示。
(4)采用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固体平板培养嗜盐菌时,平板要倒置培养。这样处理的目的
是 。
(5)利用图甲所示接种方法统计采集菌样中微生物数量,为了使统计结果较为准确,随机预留
一部分空白培养基的用途是 ;统计接种的培养基中单菌落数时,每天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应以 为准。
38.(15 分)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各种花色的菊花植株。如图所示该育种过程中所
用的目的基因和质粒(仅标出部分 DNA 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
(2)科学家先从其他植物体内提取出某种花色基因的 mRNA,然后在 酶的作用下合
成 cDNA,再利用 技术进行体外扩增。
(3)若将图 1 中的花色基因插入到图 2 的质粒中,结果发现花色基因与质粒之间的连接物(重组
DNA)较少,原因是 。
(4)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菊花体内,应先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该重组质粒内
应有一段含有 的可转移 DNA;农杆菌应处于感受态,而感受态细胞指的是 。
(5)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何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