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赏析诗句)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赏析诗句)

ID:254051

大小: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赏析诗句)专题 赏析诗句专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春 晚 范成大①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②,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 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 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 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 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B.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 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C.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 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D.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 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 【答案】 1.B 2.①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表达了思归之情。②用典。 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③以景结情(借景抒 情)。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解析】1. B 项,曲解文意,“充满生机”错,“荒园萧瑟”说明景物并无生机,诗人也没有游赏 的兴致,反倒是“懒追随”。故选 B。 2.此题考核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 句子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 什么表达效果。本诗首联通过想象描写了江南水乡暮春图。“荒芜的院子冷落凄清,我懒得 去巡游观赏”,运用了虚写的手法。尾联“可以相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 岸边,小船正孤单的摇晃。”运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即用典。颈联“我久已 老,只落得两鬓蓬乱,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傍。”即以景结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3—4 题。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以咏“早朝”为主题的唱和诗,写景极尽铺张,氛围渲染庄严,对仗精工典丽。 B.颔联中“金阙”“玉阶”,其辞藻富丽堂皇,正适合表现皇宫的金碧辉煌和雕栏玉砌。 C.颈联将“花迎剑佩”“柳拂旌旗”的场面与“星初落”“露未干”的时间融汇成一体。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充满对当今皇上的赞颂之情和恭敬之态。 4.诗的首联起笔不凡,匠心独运。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3.D 4.①写“鸡鸣”“曙光”,交待早朝上路的时间,点题巧妙而又自然。②从视觉、听觉、 感觉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既写所见之“曙光”“春色”,又写所闻之“鸡鸣”“莺啭”, 甚至写到身心所感觉之“寒”,准确地抓住了暮春时节清晨之时景物和气候的特点。2 分)③ 起句构思巧(或用词巧)。“寒”“阑”都有冷色低沉之感,作者用在这里,让人不觉得冷 涩,与前后描写(或用词)结合,给人清醒、催人早去上朝的感觉。 【解析】3. D 项,“对当今皇上的赞颂之情和恭敬之态”表述有误,尾联既有对贾至的恭维,也有 自己的谦逊,还有和诗不易的尴尬。D 错误。故选 D。 4.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 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 句中包含的情感。作者在早朝途中的所见所闻写起。这两句是说,诗人早朝上路之时,听见 雄鸡正在报晓,看到东方刚微露曙光,觉得天气仍有些凉意;时值暮春三月,流莺百啭,在 这京都之内不时可闻其鸣。首句写“鸡鸣”、“曙光”,交待早朝上路的时间,点题巧妙而 又自然。在时间概念上也比贾至原诗首句“银烛朝天紫陌长”的笼统交待显得确切。次句写 “莺啭”、“春色”,描绘京城暮春时节清晨的景色,呼应贾至原诗第二句“禁城春色晓苍 苍”的写景。两相比较,贾诗所写之春景比较模糊,形象不鲜明,“春色晓苍苍”,艺术感 染力实际上并很不强。究其原因,即在于拂晓之时天色尚暗,描写此时景物仅仅诉诸于视觉 印象,其难度较大。岑参深谙其中奥秘,故其诗首联写景时,既写其所见之“曙光”、“春 色”,又写其所闻之“鸡鸣”、“莺啭”,甚至写到其身心所感觉之“寒”,给人清醒、催 人早去上朝的感觉。准确地抓住了暮春时节清晨之时景物和气候的特点,从视觉、听觉、感 觉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艺术感染力自然就强了不少。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5—6 题。 送刘促通知泾州 司马光 四载一相逢,相逢遽为别。 侪辈日萧条,与君俱白发。 卮酒不暇执,旧游那复说。 忽忽无他言,暑行戒饥渴。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四载”与“遽”形成鲜明反差,前者说明相逢之难,后者说明离别之快。 B.本诗前后照应,“遽”字领起,“不暇忽忽”等与之呼应,突出相逢的短暂匆忙。 C.尾联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百感交集的情态,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与关切之情。 D.这首诗通过生活场景细节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语言含蓄,感情细腻,耐人寻味。6.诗的颔联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 5.D 6.①意为我们这一辈的人已越来越少了,你我都已满头白衰老。②表达了诗人时光流逝、 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两人以后很难见面,与友人离别的伤感。 【解析】 5.D 项,“语言含蓄”赏析不恰当,应该是:语言明白晓畅。故选 D。 6.题干是“诗的颔联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句含义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出要理解含义 的诗句仔细阅读,理解诗句意思,把握诗句含义和表达的情感。本诗的颔联“侪辈日萧条, 与君俱白发”,侪辈,意思是同辈。“萧条”意思是少。“俱”,都。所以这两句意思是我 们同辈的人一天比一天少,我和你都满头白发。这是诗人和很难相见的朋友相见后离别时说 的话,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还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和朋 友分别后,两人以后很难见面,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7—8 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独处客馆,一个“闭”字锁住了馆门,也锁住了词人的心。春寒料峭,杜鹃悲啼, 斜阳渐沉,这所有景物触动了词人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B.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同时也使人想象 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C.“楼台”“津渡”“桃源”都是清冷孤寂生活的象征,表现的是词人被贬后感到美好的 生活已消失,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惆怅之情和前途茫然之感。 D.“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写词人遭遇贬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不仅 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 8.此词末两句曾令苏轼击节赞叹,竟书于扇面。这两句究竟好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7.C8.①采用了拟人手法,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使山水具有了人的思 想感情;②采用了象征手法,本应环绕郴山,而却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的郴江之水,象 征了作者本想为国效力,如今却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③无理而妙,江水东流本是自然现象, 怨其“流下潇湘”是为无理,但又巧妙地写出了诗人离乡远谪的凄苦心情(或“对美好事物 不能保有而为命运所播弄的悲哀”)。 【解析】 7. C 项,“‘楼台’‘津渡’‘桃源’都是清冷孤寂生活的象征”错误,“楼台”“津 渡”“桃源”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即“楼台 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才象 征生活的清冷孤寂。故选 C。 8.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 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 句中包含的情感。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 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 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 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 。 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 零至于是。”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祸相联。在词史上,作为婉约派代表 词人,秦观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 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采用了拟人手法,借眼前山 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 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 呢?”实际词人是采用象征手法,“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 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 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宋]刘克庄①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②,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③处。 (注)①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他一生仕途坎坷;②吹帽插花人: 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③黄花:菊花。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首二句以“跳丸”“脱兔”为喻,写出了时光流逝之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B.“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之词。 C.“老矣征衫”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征衫”已残旧破损,又写出词人已近暮年。 D.本词上阕主要抒写登临牛山的感慨,下阕抒写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的心绪。 10.“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词的绝妙之句,试从内容、手法、情感方 面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 9.B 10.①从内容上而言,词人虽有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去报答明丽的秋光,然而山深壑幽,无 处寻觅斗寒的黄花。②从艺术手法上而言,运用象征的手法,黄花秋菊是词人期望和理想的 象征,黄花的无可寻觅是理想在现实中的失落。③从思想情感上而言,词人试图以斗酒唤起 壮怀,但山路阻隔难觅黄花,理想归于破灭,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解析】 9.B 项,“‘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词” 中“并非登高怀古之词”错误,“向来吹帽插花人”用的是重九登高的典故,词人以“吹帽 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也都随着“残照西风”尽行归于大化,指明人 生短促、岁月无情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由此可知词人实际上已经在怀古了。故选 B。 10.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手法、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 干的要求,然后要回顾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接着分析诗句意思,判断用到的手法。答题时 注意先分析整首诗的手法,再分析具体诗句,按照由大到小的手法来分析。答题时先说术语, 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分析效果。 首先从内容上明确诗句的含义,即:想要用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去报答明丽的秋光,然而山深 壑幽,无处寻觅斗寒的菊花。其次,从艺术手法上明确句中“黄花”的象征意义,由注释可 知,“黄花”即为菊花,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 所以这里的黄花秋菊也象征着词人的期望和理想,菊花的无处可寻就是词人的理想在现实中 无法实现;最后,从思想情感上来看,有斗酒诗百篇的豪情,理想却仍然无法实现,只能独 自在异乡漂泊,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