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山东潍坊市高考地理典型压轴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山东潍坊市高考地理典型压轴试题及答案

ID:254374

大小:388.5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山东潍坊市高考地理典型压轴试题及答案 1. 【综合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 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 。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 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 高度和降水。图 a 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 b、c 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 山体内外最热月 10℃等温线分布高度。 小题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答案: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 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 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小题 2.简述 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答案: 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 N 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 700m),40°N 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 差约 400m);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小题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 40 度 N 纬线该山 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 特点:内部高于外部;西部高于东部。 原因: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气温较高、离海 (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解析(1)山体效应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 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地面是大气主要 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白天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 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大气温度较高。山体外部的地 面热量传递到与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距地面热源距离远,热量已大为减 弱,所以温度低。 (2)图 b、c 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 10℃等温线分布高度 。根据图示曲线形态,10℃等温线在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 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图示纵轴表示海拔高度,38°N 沿线分布 高度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 700m。40°N 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 400m。同一纬度,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的海拔较高。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结合经纬度,c 图位于北美 洲西部山地,沿 40°N 纬线最热月 10℃等温线分布状况,内部山体效应强 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气温较高。西部离海洋较近,是西风的迎风 坡,太平洋水汽被山地抬升,降水较多。所以,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是内 部高于外部,西部高于东部。 2. 【综合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是流域中物质迁移的重要“归宿”,湖底的沉积物像“书页”一样记 录了流域内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洱海位于我国云贵高原西北部,其西侧 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丰富的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汇聚 于山前洼地,形成了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小题 1.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答案: 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小,河流短小、河床落差大,自西向东注入洱海。 水文特征:流速快,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小题 2.推断图(a)中湖岸边的甲地至湖心处的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 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案: 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由甲地至乙地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原因:河流携带的泥沙是湖底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河流流入湖泊时流速降 低,所携带的泥沙逐步沉积;泥沙颗粒大的先沉积;因此湖底沉积物的粒 径逐渐由粗变细。 小题 3.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增减,进 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携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 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推断流域内过往的气候变迁。图(b)为乙地湖底沉积 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 概括自 1300 年至 2000 年之间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趋势,推断图示 地区近百年以来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答案:沉积物粒径变化趋势:沉积物粒径变化存在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1300 年~1500 年、1700 年~1850 年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1500 年~1700 年、 1850 年~2000 年沉积物粒径逐渐增大。 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气候逐渐变干燥。 理由:气候变干时,湖泊面积减小,河流入湖处距离湖心更近,湖底沉积 物粒径增大。 小题 4.考古证据表明,距今 2、3 千年以前洱海西岸地区就有了大量人类 活动的痕迹。当时人类活动的方式主要是砍伐森林、发展农耕和开采矿 产。 试推测这一阶段人类活动对湖底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影响。 答案: 沉积物的数量增多;粒径增大;成分改变。 解析(1)读图,点苍山东麓河流的水系特征是流域面积小,河流短小、河 床落差大,呈平行状自西向东注入洱海。河流落差大,所以水文特征是流 速快。属于季风气候,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 小。位于热带,无结冰期。 (2)湖底的沉积物像“书页”一样记录了流域内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河 流携带的泥沙是湖底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河流搬运能力与流速密切相关, 由甲地至乙地,河流流入湖泊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泥 沙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由甲地到乙地,湖底沉积物的 粒径逐渐由粗变细。 (3)根据图中沉积物粒径变化曲线,自 1300 年至 2000 年之间乙地湖底沉 积物粒径变化趋势存在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横轴表示粒径大小,1300 年~1500 年、1700 年~1850 年沉积物粒径整体上逐渐减小,1500 年~ 1700 年、1850 年~2000 年沉积物粒径整体上逐渐增大。历史上流域内气 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增减,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携 带泥沙的沉积条件。近百年来,即 1900~2000 年间,沉积物粒径呈增大趋 势,说明气候逐渐变干燥。气候变干时,湖泊面积减小,河流入湖处距离 湖心更近,河流入湖前流速较快,粒径大的沉积物被搬运位置距湖心更近 ,湖底沉积物粒径增大。 (4)当时人类活动的方式主要是砍伐森林、发展农耕和开采矿产为主。植 被破坏,地表径流增大,侵蚀、搬运泥沙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沉积物的数量增多。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的粒径增大。农耕和开矿活 动,使沉积物的成分也改变。 3. 【综合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 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 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 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小题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答案: 趋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趋势,峰 值出现在 8 月份。 原因: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 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 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 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树木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小题 2.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答案: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 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 值;6 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 月份玉米、高梁等农作 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峰值。 解析(1)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 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 8 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 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冬季最低。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 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率上升。8 月 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 水减少,植被枯萎或叶落,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2)根据材料,该耕地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 5 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 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 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 8 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率又出现峰值。 4. 【综合题】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 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 A 区域常常出现 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 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小题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 A、B、C、三地中的哪个 地区非常相似。试说出原因。 答案:地区:C 地。 原因: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 小题 3.当同学们到达 B 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 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 B 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答案: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小题 4.同学们在攀登 B 山中,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______、山地针阔混交林、______、高山草甸。同学们到达 B 山顶时,发 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 答案: 自然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 原因:山上气压降低,压强减小。 小题 5.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 下而上的变化与他们在火车上看到的自徐州到吐鲁番的植被变化”这一现 象的解释持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同一种地域分异规 律,成因也完全相同;而乙同学则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的地域分异 规律,成因也不相同。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 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因为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了陆地 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成因: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从 而形成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自徐州到吐鲁番的植被变化遵循了陆地自然 带的经度地带性规律。经度地带性的产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也 受温度条件的影响。 解析(1)读图,A 区域是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是板块 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2)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 A、B、C 三地中的 C 地非常相似。庐山是断块山 ,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C 地位于断层处,且是相对上升的一侧。 (3)读图,B 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地貌形态是山岭,形成的原因是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4)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在攀登 B 山中,随着海拔升高,依次 观察到的自然植被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 、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同学们到达 B 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 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是因为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压强减小。 (5)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从而 形成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体现了陆地 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自徐州到吐鲁番的植被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即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条件为基 础,也受温度条件的影响。所以说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5. 【综合题】下图是北纬 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 1949 年和 2009 年的土 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图中 A、B 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答案: A 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B 处位 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U”型。 小题 2.C 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成因是____。 答案:(1) 冲积扇(2)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 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小题 3.分析图示地区 2009 年与 1949 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 什么影响? 答案: 变化:2009 年与 1949 年比较,林地减少,耕地增加。 影响: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小题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什 么? 答案: 特点:沿河、沿海岸分布。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 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解析(1)根据河谷所处的位置和地形分析其成因,从侵蚀作用特点和形态 特征来区别。 (2)C 处处在山麓地带,介于山区和平原的过渡位置,河水流出谷口,地 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因而 形成冲积扇。 (3)读图分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2009 年与 1949 年比较,林地减少, 耕地增加。这一变化会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使 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聚落分布特点从聚落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来描述。形成原因从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利影响因素来分析。 6. 【综合题】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 A 处的豪雨林(温带 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 1981 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 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 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 6 公里至 25 公里之间,平均谷深 1600 米,谷底 宽度 762 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 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 1 小题 1.分析 A 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答案: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和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 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原因: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2 小题 2.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的成因。 答案: 沉积岩; 成因: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上升;流水侵 蚀。 3 小题 3.比较 B、C 两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 因。答案: B 地冬雨量更高。 因为 B 地纬度更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雨更多 。(或 C 地冬雨量更低。因为 C 地纬度更低,受西风控制时间更短,冬季降 水时间短,冬雨更少。) 解析 1、图中 A 地位于 40°-60°之间大陆的西岸,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规律可知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加之受 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年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受地形影响,西部 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了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的空间分布 规律。 2、读材料二,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被 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说明两侧岩层主要是沉积岩。读图,根据 峡谷中有科罗拉多河,分析该地先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壳 上升,地势升高,然后经流水侵蚀,形成峡谷。 3、B 地比 C 地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季 降雨量更多;而 C 地纬度比 B 地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受 西风控制时间比 B 地更短,冬季降水时间短,冬季降雨量更少。 7. 【综合题】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湖南、广东等地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的丹霞地貌发育广泛。该地貌 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 某地理小组在对上述丹霞地貌考察时发现,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 ,但不同山体大多存在着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 哑铃式”分布格局。考察人员还发现,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 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 “沟谷雨林”。下图示意某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布及“沟谷雨林”景观。小题 1.筒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答案: 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地壳抬升与挤 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 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 态。 小题 2.从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植物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 答案: 多数山体,山麓坡缓,土层较厚,落叶层较多,土壤肥沃,光照和水分充 足,植物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较多;山顶平缓,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 好,土壤含水量多,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地形陡峭,土层较薄或无 法保留土壤,且土壤水分条件差,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 小题 3.分析“沟谷雨林”形成的有利条件。 答案: 位于我国东南部,纬度更低,太阳高度更大,气温更高;四周崖壁陡立, 使阳光反射更强,沟谷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 的坡脚地带,湿润气流容易进入,降水多,水热条件好;山体海拔和相对 高度较小且山体相互分离,有利于暖湿水汽在其间的流动、扩散。 解析(1)丹霞地貌的成因可从岩石类型入手,再结合其地貌特征进行分 析,丹霞地貌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红色砂砾岩是沉积岩;是地质史上含 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红色砂砾岩;后由于 地壳抬升与挤压形成中低山脉,垂直节理发育;后经流水沿岩层裂隙侵 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蚀、风化作用等外力作用下,形成顶平、山体 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2)该地是丹霞地貌,平顶山体,麓缓、坡陡的地形,地形影响土壤厚度 ,进而影响植物分布,导致山顶、山麓、山腰因地形的差异而植被分布出现差异;多数山体,山麓坡缓,土层较厚,落叶层较多,形成丰富的腐殖 质层,土壤肥沃,加之光照和水分充足,植物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较多; 山顶平缓,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好,土壤含水量多,植物种类和数量较 多;山腰地形陡峭,土层较薄或无法保留土壤,且土壤水分条件差,植物 种类和数量较少;形成了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 哑铃式”分布格局。 (3)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 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即沟谷雨林的形成 与河谷温度高、降水多有关;丹霞地貌发育的地方,多位于我国东南部,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气温高;丹霞地貌四周崖壁陡立,使阳光反射更 强,沟谷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增加的沟谷的温度;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 型谷地的坡脚地带,湿润气流容易进入,降水多;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 利于植被生长;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且山体相互分离,有利于暖湿水 汽在其间的流动、扩散。 8. 【综合题】某校(北回归线以北)地理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践活动。如 图所示,在该校操场上树立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杆高为 h,OP 为正午旗 杆的影子,OM 垂直于 OP,测得 OP 长度为一年中最长,且为 h·cot36°34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tan35°≈0.7,tan45°=1,tan60°≈ 1.732) 小题 1.该小组晚上利用望远镜测得当地北极星的高度角为____。 答案: 30° 小题 2.在 M 楼楼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集热板合理的倾角介于 ____和____之间。 答案:(1) 6°34′(2) 53°26′ 小题 3.房地产开发商在 M 楼南建造了一幢商品住宅楼(如图),某户居民 买到了 M 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元旦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 楼挡住。该房主准备以“争取采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你认为他能胜诉吗?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 能。 理由:由材料中 OP 长度为一年中最长且为 h·cot36°34′,可知该地冬 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36°34′,与 35°最为接近,根据南楼高 69m 和 tan35°≈0.7,可计算出楼间距最少应约为 98.6m。 小题 4.三个月后,当地昼夜状况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答案: 目前为冬至,那么三个月后是春分前后,当地昼夜接近平分。 解析(1)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影长最长为冬至日,结合 OP=h ×cot36°34′可知,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36°34′,某地某时 的太阳高度角(H)=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计算可知当 地纬度为 30°N,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当地纬度。 (2)集热板应与太阳光线相垂直,故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与正午太阳高 度互余。由当地位于 30°N 可计算出当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则可计算出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3)根据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36°34′,南楼高为 69m,楼间距 应约为 69/tan35°,故楼间距最少应约为 98.6m。 (4)目前为冬至,那么三个月后是春分前后,当地昼夜接近平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