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安徽定远中学高三下四月份文综历史试题一
24.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
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
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
A.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B.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C.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D.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
25.《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
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
26.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年间规定,封
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
十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
A.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 B.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
C.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 D.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
27.明朝地方日历中曾提到:正月头八天,分别主管鸡、犬、猪、羊、牛、马、人、谷的运势。如果第一天晴,
鸡就会生长发育良好;如果是阴天,则会有病灾。以此类推,第七八两天的天气决定了一年人和庄稼的好坏。材
料反映了
A.传统农学与天文学结合 B.传统历法蕴含人文主义
C.天文学发展陷入了停滞 D.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深远
28.天津城的历史不长,从直沽寨算起,至今不过 600 余年。然至 19 世纪末,天津“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
发展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也就用了几十年时间。近代天津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A.临近京畿 B.开埠通商 C.洋务倾斜 D.列强汇集
29.1919 年以前,《共产党宣言》被零星地介绍到了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更多地研读《宣言》,
逐渐接受其思想主张。1920 年,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在冰冷的骡车中商定着手按照《宣言》思想,
筹备建党事宜。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30.1940 年 7 月,中共中央指出“未曾有的困难局面与未曾有的投降危险正在急速到来”,要求利用日美之间的
矛盾,团结包括国民党内的“一切可以转变的部分”,全党“把自己作为全国抗日力量聚集的中心”。基于这一指
示精神,八路军
A.掀起了根据地整风运动 B.全力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C.策划并发动了百团大战 D.加强了根据地政权的建设
31.下表所列史实说明
1949 年以前 部分学者 主张“体育救国”“体育强国”
1952 年 6 月 毛泽东 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0 世纪 50 年代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反对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的错误
做法,甚至不惜退会
A.体育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 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
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 D.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挖掘
32.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
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 适应现代社会,对德
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岀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B.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D.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33.下面的美国漫画《无妄之灾》从本质上说明,美国民众
A.基层政治参与意识淡薄 B.对现有政党制度不满
C.私权法律保护观念强烈 D.对社会治安状况担心
34.1927 年,苏联国家收购到的粮食总量只有 3 亿普特,比 1926 年的 4.28 亿普特减少了 30%。同样,“一五”
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 40 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
当时两国
A.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 B.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
C.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 D.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
35.有观点指出,“交通工具的影响……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从全球化发展
的历史进程来看,全球化既不是甜蜜的糖果,也不是酸涩的苦果。上述认识的宣扬
A.适应了西方民粹主义需要 B.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C.加剧了全球化的不确定性 D.有助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
41.茶叶的故乡在中国,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茶叶逐渐被世界所共享,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酝酿了
不同内涵的茶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5 分)
材料一 中国俗语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不可或缺
的食品。陆羽在《茶经》里曾对茶具中颇为知名的“三才杯”做过描述,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盖
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荼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影响甚广。 ——
摘编自宋时磊《唐代茶史研究》
材料二 17 世纪之后,茶叶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行之旅。1669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营权,自此
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西印度群岛糖业的发展为英国饮茶习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1730 年,
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发表论文称“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涩之味道,使茶水更为适口,而且有清肺之良效,亦能
增益肾脏功能”。1774 年,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茶叶走私贸易亦非常盛行。1786 年,
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上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
茶饮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材料三 据统计,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茶叶出口大国,但中国茶叶贸易,特别是高端红茶贸易的世界市场份额却
远低于英国。英国虽然不直接生产茶叶,但英国的红茶出口贸易额却居于世界前列。英国进口茶叶的 20%以上用
于加工再出口,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 2 倍以上。英国红茶以先进独特的加工工艺、现代化的市场营销和文化底
蕴厚重的品牌(如立顿红茶)而享誉世界。 ——摘编自英国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7—18 世纪茶叶在英国社会逐渐普及的原因。(10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在现代国际市场上如何提高中国茶叶经济的竞争力?(5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发展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
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闽西工农银行是 1930 年 9 月闽西苏维埃代表大会决议案中确定成立的。该决议案指出:“目前为调
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社会经济,以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前途,唯一的办法是设立闽西工农银行,各县设分行,
总行随闽西政府所在地而定。”资本共 20 万元,分 20 万股,每股大洋一元,一次收足。1930 年 11 月 7 日,闽
西工农银行在龙岩正式开幕,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买卖金银、储金、贴现、发行纸币、保管财政、收买期票。
1932 年 4 月,国家银行福建省分行成立,闽西工农银行仍继续存在,直到红军长征为止。
——摘编自《中国近代金融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西工农银行建立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闽西工农银行的任务和特点。(9 分)2020 届安徽定远中学高三下四月份文综历史试题答案一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B D B D C A A B A D
41.(1)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儒、道等思想交融;颐养心性,侧
重于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中国人交往沟通的媒介。(10 分)
(2)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茶叶贸易的垄断权,大量茶叶进口到欧洲市场;茶叶的补养功能和保健功能被认可;美
洲殖民地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糖业促进了饮茶推广;茶叶走私贸易盛行;工业革命推动。(10 分)
(3)重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并应大力宣传;虚心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水平;大力
研制新品种,尤其是中高端产品,提高制茶工艺水平;树立民族企业品牌,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与保护;努力营
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等。(5 分)
42.(12 分)[示例]
见解:科举制度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充实。(3 分)
理由: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
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从而扩充了官僚阶层队伍。通过实施科举制度,
社会上的人才得以人仕为官,从而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充实。(9 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45.(15 分)
(1)背景: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革命星火旱燎原之势;闽西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巩固;国民政府对根据
地进行经济封锁。(6 分,答出两点即可)
(2)任务: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服务于革命战争和根据地人民,发展生产和巩固根据地。(5 分)
特点:与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紧密相连;与根据地军事斗争的胜负息息相关。(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