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 66 中学校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
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
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
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 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
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 B 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
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 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
源争夺,故排除 D。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
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
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
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
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2.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
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 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 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答案】B
【解析】
分封制一般分封的是周王的同性家族,同性和异性的称呼体现出血缘关系的远近,实质上是
宗法观念的体现,故 B 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中央很难实现对地方控制,故 A 项错误;君主专
制是秦朝时期出现,故 C 项错误;家天下局面形成是夏朝启的时代,故 D 项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
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
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
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3.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
“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 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
C. 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 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由“王制”向“帝制”过渡,体现了“王制”不断衰落(即宗法制、分封制
瓦解),“帝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加强),这一变化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A 项正确。
公元前 771 年,西周已经灭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诸侯之间的矛盾,而
是强调战国中后期制度变革的趋势,排除 C。材料中秦、齐并称为 “帝”,与统一格局的确立
矛盾,排除 D。
点睛: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解题的关键是
正确理解由“王制”向“帝制”过渡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4.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 36 郡;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
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 C 正确;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 A 错误;设
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 B 错误;以上地区也不全是南方地区,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秦朝再分新郡进行管理的原因,学生要紧扣材料关键信息,
从中得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与地方管理的关系的
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 6 口计,
总数在 70 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 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C. 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迁于
咸阳十二万户便于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 C 项;材料主要强调
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地位,而不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排除 A 项;据材料“中央政府组
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排除 B 项;
材料主旨并未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D 项。
6.《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战国后期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
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
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C 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
D 项错误。
【点睛】郡县制和分封制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较大,
无法加强中央集权。
7.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
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
这表明隋代史官
A.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 作用
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典范
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 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故 A 项正
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 B 项错误;题干主
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 C 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
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 D 项错误。
【点睛】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
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
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
的
的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
代王朝的历史。
8.赵翼的《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
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
明( )
A. 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 B. 行省制度开始于金代
C. 行省制度具有继承性 D. 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
治一方”可以看出,行省制度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故 C 不符合题意;由上述材料可
以看出,行省在金代设立是为了“治一方”,故 A 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行省制始于元代,
B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行省与中书省之间的关系,故 D 不符合题意。
9.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
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各司其责,
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朱元璋的这一改革
A. 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避免了诸侯国威胁中央的覆辙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朱元璋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改变和权力的划分,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这些措施都对地方
加强了控制,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本题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 选项无
法体现;D 选项错在“避免”二字。
10.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 尺度。以下古代中国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的A. 都说明汉代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B. 都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 都能较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 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要生产工具。图 1 为耧车,是播种工具;图 2 为水排,是鼓风
冶铁工具;图 3 为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这三个工具都能减轻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
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故 C 正确;曲辕犁属于唐代耕作工具,故 A 排除;仅图 2 能体现人们利
用自然力,故 B 排除;水排在后来失传,故 D 排除。
【点睛】此题为图片型选择题,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抓住图片中的文字,明确图片的基本
内容;第二,根据图片文字联系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材料信息;第三,结合材料信息和所
学知识分析判断四个选项。
11.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年份 人口(百万) 粮食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千克)
1400 72 19.8 1036
1650 123 32.0 1095
1750 260 48.0 1544
1820 381 59.0 1840A. 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 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
C. 支撑起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
D. 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较为迅速,虽然人口大量增长,但农业
的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故选 C 项。A 项夸大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进步的意义和当
时中国的国力,排除;生产力取得质的突破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B 项;环境恶化的结
论无法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 D 项。
【点睛】解答表格类选择题要注意表格中同一类数据的多少变化,通过数据的变化得出相关
结论。
12.唐玄宗开元年间规定:“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凡官员及其伯叔、堂兄弟姊妹“自
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这些规定旨在( )
A. 抑制工商发展 B. 打击门阀士族
C. 维护等级秩序 D. 整肃官吏作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可得出不许官员与民争利,起到整肃官吏作
风的作用,故 D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工商业的态度,故 A 不符合题意;材料是针对官
僚而言,并非门阀士族,故 B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对等级秩序的态度,故 C 不符合题意。
13.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 3600 处。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
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
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A. 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
B. 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
C. 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D. 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农村商业中心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
活动兴起,使乡村市镇更具经济牲,说明乡村经济进行了自我调整和创新,故 A 项正确;材
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故 B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
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 C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
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流,故 D 项错误。
14.长江三角洲地区到宋代逐渐发展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苏湖
熟,天下足”的谚语广泛流传。但到明代中叶,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
向,农户的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说明该地区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B. 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
C. 农业雇佣生产加速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D. 重农抑商思想受到主流价值取向挑战
【答案】B
【解析】
“多种田不如多种地”表明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说明市场化倾向明显,本题
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商品经济在当时并不成气候,不足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C
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农业出现雇佣现象;D 选项错误,材料并没体现商业的发展。
15.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
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
方”。由此可知,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抑商观念发生改变
C.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答案】C
【解析】【分析】
“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
花”说明当地粮食作物生产不再是主流,经济作物开始成为主体,体现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正确;A 是鸦片战争之后;B 不符合事实;D 中区域经济材料没有体现。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6.康熙九年(1670 年),由于“年荒米贵”,受雇工匠窦桂甫等“传单约会众匠停工,索添工
银”,当地工匠纷纷响应,“停工汹汹”。这反映了
A. 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 新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性
D.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了工匠为增加工资待遇的斗争,没有体现统治者的镇压,故可排除
A;结合所学知识右知,在明清时期,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确实缓慢,但依据材料是无法
看出其发展的迅速,所以 B 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可排除;依据材料所讲到的“雇工”
可知,当时已经出现新的生产关系,雇工的斗争则说明当时社会出现的矛盾,故选 C;材料没
有涉及东学西渐的问题,故可排除 D。
17.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爽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拜见督抚等
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
程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澳门管理
B. 取消外交活动
C. 严控中外接触
D. 禁止海外贸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洋船出入中国海岸需要严格审查,外国人也不能直接接触清廷大
员,办理事务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通过这一系列的管控体现了清政府严格控制中
外接触的目的,加强澳门的管理也是为了严控中外接触。A 不是主要目的;BD 项说法与材料
相互冲突。故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清朝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
18.“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
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
A. 和谐人际关系 B. 维护社会秩序 C. 确立儒学独尊 D. 巩固专制
统治
【答案】B
【解析】
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孔子提倡“儒学”目的是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秩序,故 B 项正确;A
是服务于阶级统治需要;C 是汉代时期;D 中专制社会不符合春秋时期历史特征。
19.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
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作安排。该思想
A. 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 批判了诸子百家思想
C. 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 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从自然
界运行的规律,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是源自对春秋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思,A 项正确;材料
无法体现老子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排除 B;孔子希望通过“礼”重建等级社会秩序,排除
C;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是顺应自然法的思
想,排除 D。所以选 A
20.一个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与材料伦理观主张一致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人性本善,孟子也主张这一点,即选 B 是符
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孔子的伦理观,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荀子主张人性恶,
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伦理观和韩非子无关系,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本题选 B。
21.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
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A.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这神化了皇权,同时材料“屈
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因此 C 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神化皇权的同时又力图使
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而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因此 B 选项错误;夏商周
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因此 D 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2.“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
观点应属于( )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守仁 D. 李贽
【答案】C
【解析】
【详解】“致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材料“个个人心”“良知”反映了关注内心、“致良知”等理念,可判知是王守仁的观点,故 C 项符合题意;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与心学不
同,故 A 项不符合题意;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与材料“良知”不符,故 B
项不符合题意;李贽倡导“天理”与“人欲”不可对立,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23.李贽指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
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从材料可以看出二人都
A. 否定君主专制 B. 具有批判精神
C. 提出新 社会设想 D. 站在新阶级立场上
【答案】B
【解析】
李贽反对盲从孔子,黄宗羲认为,天子未必完全正确,政事正确与否要交由学校判断,这体
现了两人具有批判精神,故选 B;材料没有批判君主专制的信息,排除 A;由于阶级和时代的
局限性,李贽和黄宗羲的思想尚未达到提出新的社会设想的高度,排除 C;李贽和黄宗羲代表
地主阶级利益,排除 D。故选 B。
点睛:历史发展要能归纳出变与不变。就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而言,变的是
对君主专制 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不变的是,在君主
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可见,任何
思想文化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政治经济状况。
24.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
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其目的是扬弃
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B.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C.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D.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扬弃或终结理学”“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
回归”,清代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在危机中的批判发展,故答案为 A。理学注重气
的
的节、品质,凸显人性的庄严,以三纲五常约束道德人心,故 B 项错误。清代儒学不是简单的
回归孔孟本源,而是对儒学的批判継承与发展,故 C 项错误。清初三大儒的进步主张并未成
为思想主流,而理学自南宋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后,到明初确定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故 D
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
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25.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
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
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
A. 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 科学研究重心南移
C.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D. 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
【答案】D
【解析】
曹魏刘徽有总结,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没有总结,故排除 A。 仅凭两
项成就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中心南移,故排除 B。 题干没有涉及农业方面知识,故排除 C。 题
干体现的是有关数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没直接联系,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
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
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
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
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观点: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
史实:汉代政治:中央设尚书令消弱相权;推恩令消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
盐铁官营,打击了地方商贾势力。文化:设太学,郡学,推行儒家思想。结果汉武帝时西汉
最强大。(也可以唐代为例:政治: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科举制选拔了人材;经济:均田
制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三教并行促进文化繁荣。结果先后出现贞
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
观点:僵化的制度导致王朝衰弱。
史实:明清时期,政治: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军机处,强化皇权导致社会腐败;经济:重农抑商,实行国有专营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文化:推行僵化的八股取士,不利于科技
的创新。总之,导致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依
据图片中“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重点抓住“加强中央集权”
逐一分析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秦朝在郡县制下,官吏的任免均由中央决定,实现了中
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
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
专营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解答
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可以以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或僵化的制度导致王朝衰弱诶观点,
其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可以分别结合汉朝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需要做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要准确,言之有理,围绕主题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县制、科举
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尊儒制度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
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
产只增长了 39%。——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
提高的外来因素。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
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
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
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
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
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
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
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
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
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紧扣
材料一中的“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粮食亩产只增长了 39%”等信息归纳;第二
小问,可以结合材料“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
有一定的提高”的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从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
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
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
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
例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材料
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
靠它滋养支撑”“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
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名师点晴】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
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 2050 年,全面实现农业
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
28.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
富”,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以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认可“饥而
欲食”“渴而欲饮”的正常的“欲”,他要灭的是“物欲”或“嗜欲”。朱熹还根据当时国家
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
——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主张在当时
的遭遇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的原因。
【答案】(1)孔子主张“仁”。被冷落。因为其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被汉武帝采纳,并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因为其适应了汉
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2)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
强调实践,具有务实倾向。
(3)原因: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能不断改造,适应时代发展和
统治阶级的需要。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可知孔子主张“仁”
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处于春秋时期,仁的思想被冷落,其主要原因是仁的思想不适应
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依据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依据材料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的信息可
知是实行大一统。依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原因
依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2)进步:依据材料三“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朝野上
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可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依据材料三“朱熹区分
了“欲”和“人欲””可知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依据材料三“朱熹还根据
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可知强调实践,具有
务实倾向。
(3)原因:依据材料二和三可知儒家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以及儒学能不断改
造以便适应时代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