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密云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密云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ID:256500

大小:1.3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5-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2019-2020 学年北京市密云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 ,则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直接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2.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余弦型函数最小正周期的求法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最小正周期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余弦型函数最小正周期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 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中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综合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 对于 , ,为指数函数,其定义域为 ,不是偶函数,不符合题意; { }1 013M = − ,,, { }1 3N = −, M N∩  { }1 013M = − ,,, { }1 3N = −, { }1M N∴ ∩ = cos2y x= 2 π π 2π 4π cos2y x= 2 2T π π= = B (0, )+∞ 2xy = 3y x= cosy x= | |y ln x= A 2xy = R第 2 页 共 17 页 对于 , ,为幂函数,是奇函数,不符合题意; 对于 , ,为偶函数,在 不是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对于 , ,为偶函数,且当 时, ,为增函数,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常见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属于基 础题. 4.命题“ ”的否定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解答即可; 【详解】 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则命题 的否定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属于基础题. 5.已知定义在 上的函数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有如下对应值表: 1 2 3 4 6.1 2.9 3.5 1 那么函数 一定存在零点的区间是( ) A. B. C. D. 【答案】A B 3y x= C cosy x= (0, )+∞ D , 0 ( ), 0 lnx xy ln x ln x x = =  − y lnx= 20, 5 6 0x x x∀ < − + − > 20, 5 6 0x x x∀ < − + − < 20, 5 6 0x x x∀ < − + − ≤ 2 0 0 00, 5 6 0x x x∃ < − + − ≤ 2 0 0 00, 5 6 0x x x∃ < − + − < 2 0: 0, 5 6x xp x∀ < − + − > 2 0 0 00, 5 6 0x x x∃ < − + − ≤ R ( )f x x ( )f x − − − ( )f x (1,2) (2,3) (3,4) (4,+ )∞第 3 页 共 17 页 【解析】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定理进行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关键要判断函数在相 应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如果端点函数值异号,则函数在该区间有零点. 【详解】 解:因为函数 是定义在 上的连续函数,且 , , 根据函数零点的存在定理可知故函数 在区间 内存在零点.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零点的判断方法,关键要弄准函数零点的存在定理,把握好函数在哪个区 间的端点函数值异号,属于基础题. 6.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函数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 的 图象( ) A.先向左平移 个单位,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 B.先向左平移 个单位,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纵坐标不变) C.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 个单位 D.每个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 个单位 【答案】A 【解析】由函数的最值求出 ,由周期求出 ,由五点法作图求出 的值,可得 的解析式,再利用 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 【详解】 解:根据函数 的图象,设 , 可得 , , . 再根据五点法作图可得 , , , ( )f x R ( )1 0f > ( )2 0f < ( )f x ( )1,2 ( )f x 2siny x= ( )f x π 6 2 π 3 1 2 1 2 π 3 2 π 6 A ω ϕ ( )f x sin( )y A xω ϕ= + ( )f x ( ) sin( )f x A xω ϕ= + 2A = 1 2 2 2 3 6 π π π ω = − 2ω∴ = 2 06 π ϕ× + = 3 ϕ π∴ = − ( ) sin( )f x x π= −2 2 3第 4 页 共 17 页 故可以把函数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 的 图象,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即可得到 函数的 图象,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 的部分图象求解析式,由函数的最值求出 ,由 周期求出 ,由五点法作图求出 的值. 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基础 题. 7.定义域均为 的两个函数 , ,“ 为偶函数”是“ , 均为偶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由函数 , 定义在 上,令 ,则 的定义域也为 ,关于原点对称,只要看 与 的关系即 可得出 为偶函数,反之,通过举反例可得出非充分条件. 【详解】 解:令 , 由 , 均为偶函数,则 , ,故 是偶函数,即必要性成立; 反之,设 , , 是偶函数,而 , 均不是偶函数,故充分性不成立; 则“ 为偶函数”是“ , 均为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奇偶性,充要条件的判定,其中根据“谁推出谁”的原则,求 ( )f x 6 π 2sin(2 ) 2sin 23 3y x x π π= + − = 2siny x= sin( )y A xω ϕ= + A ω ϕ sin( )y A xω ϕ= + R ( )f x ( )g x ( ) ( )f x g x+ ( )f x ( )g x ( )f x ( )g x R ( ) ( ) ( )h x f x g x= + ( ) ( ) ( )h x f x g x= + R ( )h x− ( )h x ( )h x ( ) ( ) ( )h x f x g x= + ( )f x ( )g x x∈R ( ) ( ) ( ) ( ) ( ) ( )h x f x g x f x g x h x− = − + − = + = ( )h x 2( )f x x x= + ( ) 2g x x= − ( ) 2( ) ( ) 2h x f x g x x= + = + ( )f x ( )g x ( ) ( )f x g x+ ( )f x ( )g x第 5 页 共 17 页 解充要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8.已知函数 关于 x 的方程 ,有四个不同的 实数解 ,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作函数 与 的图象,从而可得 , , ,从而得解 【详解】 解:因为 ,可作函数图象如下所示: 依题意关于 x 的方程 ,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 ,即函数 与 的图象有四个不同的交点,由图可知令 , 则 , ,即 ,所以 ,则 , 所以 , 因为 ,在 上单调递增,所以 ,即 故选:B 2 2 log , 0( ) 2 , 0. x xf x x x x  >= − − ≤ , ( ) ,f x m m R= ∈ 1 2 3 4, , ,x x x x 1 2 3 4x x x x+ ++ (0,+ )∞ 10, 2      31, 2      (1,+ )∞ ( )y f x= y m= 1 2 2x x+ = − 2 40 log 2x<  3 4 1x x = 2 2 log , 0( ) 2 , 0. x xf x x x x  >= − − ≤ , ( ) ,f x m m R= ∈ 1 2 3 4, , ,x x x x ( )y f x= y m= 1 2 3 4 11 0 1 22x x x x< − < < < < < < < 1 2 2x x+ = − 2 3 2 4log logx x− = 2 3 2 4log log 0x x+ = 3 4 1x x = 3 4 1x x = ( )4 1,2x ∈ 1 2 3 4 4 4 12x x x x xx + + + = − + + ( )4 1,2x ∈ 1y xx = + ( )1,2x∈ 52, 2y  ∈   4 4 1 52, 2xx  + ∈   1 2 3 4 4 4 1 12 0, 2x x x x xx  ∴ + + + = − + + ∈  第 6 页 共 17 页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及分段函数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 9.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对数的运算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可得; 【详解】 解: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对数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10.函数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利用基本不等式 即可求解. 【详解】 解: , 01 3 2 127 log 45  + +   = 6 ( )01 11 33 23 33 2 2 2 127 log 4 3 1 log 2 3 1 2log 2 3 1 2 65 × + + + + + + = + + =   = = ( )4 2 0y x xx = + + > 6 ( 0, 0)2 a b ab a b + ≥ > > 0x >第 7 页 共 17 页 函数 当且仅当 ,即 时,上式取等号.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属于基础 题. 11.函数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 解不等式可得函数的定义域. 【详解】 解:由 , ,可解得 , , 函数 的定义域为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属于基础题. 12.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 ;② ;③ 且 . 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__________. 【答案】①③推出②,②③推出① 【解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 【详解】 解:由① ;② ;③ 且 . 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1)若 , 且 ,则 ;或(2)若 , 且 ,则 ; 对于(1)若 且 ,则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 即 ; ∴ 4 42 2 2 2 2 2 6y x xx x = + + ≥ ⋅ + = × + = 4 0x xx = >, 2x = 6 1 tan( )3 4y x π= − 3{ | , }4x x k k Z ππ≠ + ∈ 4 2x k π ππ− ≠ + ( )k Z∈ 4 2x k π ππ− ≠ + ( )k Z∈ 3 4x k ππ≠ + ( )k Z∈ ∴ 1 tan( )3 4y x π= − 3| ,4x x k k Z ππ ≠ + ∈   3| ,4x x k k Z ππ ≠ + ∈   a b> 1 1 a b < 0a < 0b < a b> 1 1 a b < 0a < 0b < a b> 0a < 0b < 1 1 a b < 1 1 a b < 0a < 0b < a b> 0a < 0b < 0ab > a b ab ab > 1 1 a b 1 1ab aba b × < × b a< 2 1( )= 2 x x kf x k ⋅ − + =k ±1 ( )f x ( ) ( )f x f x− = −  2 1( )= 2 x x kf x k ⋅ − + ( ) ( )f x f x∴ − = − ∴ 21 12 2 2 x x x x k k k k− − ⋅ ⋅=− + − − + 2 2( 1) (2 ) 01xk∴ +−   = 2 1 0k∴ − = 1k∴ = ± 1k = 2 1( )= 2 1 x xf x − + R 2 1 1 2( )= ( )2 1 2 1 x x x xf x f x − − − −− = = −+ + 1k = − 2 1( )= 2 1 x xf x − − − { }| 0x x ≠ 2 1 1 2( )= ( )2 1 2 1 x x x xf x f x − − − − +− = = −− − ±1 ( ) ( )f x f x− = −第 9 页 共 17 页 100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 A0 为 0.001,则此次地震的震级为 级;9 级地震 的最大的振幅是 5 级地震最大振幅的 倍. 【答案】6,10000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中的假设,可得 M=lgA﹣lgA0=lg1000﹣lg0.001=6;设 9 级地震的最大的振幅是 x,5 级地震最大振幅是 y,9=lgx+3,5=lgy+3,由此知 9 级地震的最大的振幅是 5 级地震最大振幅的 10000 倍. 解:根据题意,假设在一次地震中,测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是 1000,此时标准地震的 振幅为 0.001, 则 M=lgA﹣lgA0=lg1000﹣lg0.001=3﹣(﹣3)=6. 设 9 级地震的最大的振幅是 x,5 级地震最大振幅是 y, 9=lgx+3,5=lgy+3,解得 x=106,y=102, ∴ . 故答案耿:6,10000. 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三、解答题 15.已知集合 , . (1)当 时,求 , ; (2)当 时,求 , ; (3)当 时,求 的范围. 【答案】(1) , ; (2) , ; (3) 【解析】(1)首先求出集合 ,再根据交集、并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2)首先求出集合 ,再根据交集、并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3)由 ,即 与 无公共部分,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当 时, , 所以 , . (2)当 时, , 6 2 10 1000010 x y = = { }| 2 3M x x= − < ≤ { }|N x x a= ≤ 1a = − M N∩ M N∪ 4a = M N∩ M N∪ =M N ∅ a { }| 2 1M N x x= − < ≤ − { }| 3M N x x= ≤ { }| 2 3M N x x= − < ≤ { }| 4M N x x= ≤ { | 2}a a ≤ − N N M N∩ = ∅ M N 1a = − { | 1}N x x= ≤ − { }| 2 1M N x x= − < ≤ − { }| 3M N x x= ≤ 4a = { | 4}N x x= ≤第 10 页 共 17 页 所以 , . (3)因为 , 所以 的范围是 .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及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属于基础题. 16.已知角 的顶点与原点 O 重合,始边与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与单位圆 交点为 . (1)求 和 的值; (2)求 的值. 【答案】(1) (2) 【解析】(1)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 , , 再根据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二倍角正弦公式计算可得; (2)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将弦化切,再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1)根据题意 , , , 所以 , . (2) 因为 , 【点睛】 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以及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 }| 2 3M N x x= − < ≤ { }| 4M N x x= ≤ M N∩ = ∅ a { | 2}a a ≤ − α x 4 3( , )5 5P − cos 4 πα +   sin 2α 3sin 2cos 5cos 3sin α α α α − + 24 25 − 17 11 − 3sin 5 α = 4cos 5 α = − 3tan 4 α = − 3sin 5 α = 4cos 5 α = − 3tan 4 α = − 7 2cos( ) cos cos sin cos4 4 4 10 π π πα α α+ = − = − 24sin 2 2sin cos 25 α α α= = − 3tan 4 α = − 3sin 2cos 3tan 2 5cos 3sin 5 3tan α α α α α α − −=+ + 33 2 174 3 115 3 4  − −  = = − + −  第 11 页 共 17 页 属于基础题. 17.已知函数 是定义在 上的偶函数,当 时, .现已画出函 数 在 轴右侧的图象,如图所示. (1)画出函数 在 轴左侧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函数 在 上的单调区间; (2)求函数 在 上的解析式; (3)解不等式 . 【答案】(1)图见解析;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单调减区间是 (2) (3) 【解析】(1)根据偶函数的对称性作出函数图象,由函数图象读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当 时, ,再根据当 时, ,可得 .再根据函数 为偶函数,可得 ,由 此能求出函数 的解析式. (3)因为 ,当 时, ,当 时, ;由函数图象读 出解集即可; 【详解】 解:(1)如图作函数图象. ( )f x R 0x ≥ 2( ) 4f x x x−= ( )f x y ( )f x y ( )f x R ( )f x R ( ) 0xf x < ( ) ( )2 0 2− + ∞, , , ( ) ( )2 0 2−∞ −, , , 2 2 4 , 0( ) 4 , 0 x x xf x x x x  − ≥=  + 0x ≥ 2( ) 4f x x x−= 2 2( ) ( 4) 4( )f x x xx x−− − = +− = ( )f x 2( ) 4f x x x= + ( )( )f x x R∈ ( ) 0xf x < 0x < ( ) 0f x > 0x > ( ) 0f x 2 2( ) ( 4) 4( )f x x xx x−− − = +− = ( )f x R 0x < 2( ) ( ) 4f x f x x x= − = + 2 2 4 , 0( ) 4 , 0 x x xf x x x x  − ≥=  + 4x < − 0x > ( ) 0f x < 0 4x< < ( ) ( )4 0 4−∞ − , , 2( ) 3sin cos cosf x xx x= − ( )f x ( )f x第 13 页 共 17 页 【答案】(1) ;单调递增区间为 , ;单调递减区间为 , ; (2) 或 , . 【解析】(1)首先利用二倍角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将函数化简为 , 再根据正弦函数的周期公式求出最小正周期,最后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出 的 单调区间; (2)令 ,即 ,即 或 , ,解得即可; 【详解】 (1) , 即 , 所以 的最小正周期 . 因为 的单调增区间为 , , 令 , 解得 , . 因为 的单调减区间为 , , 令 , 解得 , . 所以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 T π= [ , ]6 3k k π ππ π− + k Z∈ 5[ , ]3 6k k π ππ π+ + k Z∈ 6x k π π= + 2x k π= + π k Z∈ ( ) 1sin 2 6 2f x x π = − −   ( )f x 1sin(2 ) 06 2x π− − = 1sin(2 )6 2x π− = 2 26 6x k π π π− = + 52 26 6x k π π π− = + k Z∈ 2( ) 3sin cos cosf x xx x= − 3 cos2 1sin 22 2 xx += − 1sin 2 6 2x π = − −   ( ) 1sin 2 6 2f x x π = − −   ( )f x 2 2T π π= = siny x= 2 ,22 2k k π ππ π − +   k Z∈ 2 2 22 6 2k x k π π ππ π− ≤ − ≤ + 6 3k x k π ππ π- £ £ + k Z∈ siny x= 32 ,22 2k k π ππ π +  + k Z∈ 32 2 22 6 2k x k π π ππ π− ++ ≤ ≤ 5 3 6k x k π ππ π ++ ≤ ≤ k Z∈ ( )f x ,6 3k k π ππ π − +   k Z∈第 14 页 共 17 页 单调递减区间为 , . (2)函数 的零点, 令 ,即 . 或 , 解得 或 , 所以 的零点为 或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 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中档题. 19.已知函数 . (1)当 时,求 的最大值; (2)若函数 为偶函数,求 的值; (3)设函数 ,若对任意 ,存在 ,使得 ,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 (2) (3) 【解析】(1)代入 的值,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可; (2)根据偶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二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为 0,可得 的值; (3)求解 的值域 和 的值域 ,可得 ,即可求解实数 的取值 范围. 【详解】 (1)当 时, 故当 时, 的最大值是 1 (2)因为函数 为偶函数, ,所以 , 5,3 6 π πkπ kπ + +   k Z∈ 1( ) sin 2 6 2f x x π = − −   1sin(2 ) 06 2x π− − = 1sin(2 )6 2x π− = 2 26 6x k π π π− = + 52 26 6x k π π π− = + k Z∈ 6x k π π= + 2x k π= + π k Z∈ ( )f x 6x k π π= + 2x k π= + π k Z∈ 2( ) 1,f x x mx m R= − + + ∈ 0m = ( )f x ( ) ( ) 2h x f x x= + m ( ) 2sin( )6g x x π= + 1 [1,2]x ∈ 2 [0, ]x π∈ 2 1( ) ( )g x f x= m 2m = − [1,2] m y m ( )f x M ( )g x N M N⊆ m 0m = ( ) 2 1f x x= − + 0x = ( )f x ( ) ( ) ( )22 2 1h x f x x x m x= + = − + + + ( ) ( )h x h x− = 2 0m + =第 15 页 共 17 页 可得 , 即实数 的值为 . (3) , , 所以 的值域为 . 当 时,存在 ,使得 ,设 的值域 , 转化为:函数 的值域是 的值域的子集; 即:当 时, 函数 ,对称轴 , 当 时,即 ,可得 ; ; 可得: ; 当 时,即 ,可得 , 或 , 显然 ,不满足 ,此时无解; 当 时,即 ,可得 , ;不满 足 ,此时无解; 综上可得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偶函数的性质的应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存在性问题,属于中档 题.. 20.对于正整数集合 ,如果任意去掉其中一个元素 之后,剩余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都能分为两个交集为空集的集合, 且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相等,就称集合 为“可分集合”. 2m = − m 2− ( ) 2sin( )6g x x π= + [0, ]x π∈ 7,6 6 6x π π π ∴ + ∈   ( )g x [ 1,2]− [ ]1,2x∈ 2 [0, ]x π∈ 2 1( ) ( )g x f x= ( )f x M ( )f x ( )g x [ ]1,2x∈ [ 1,2]M ⊆ − ( ) 2 1f x x mx= − + + 2 mx = 12 m ≤ 2m ≤ min( ) (2) 2 3f x f m= = − max( ) (1)f x f m= = 21 2 3m m− − 2 1 24 m + ≤ 22 m ≥ 4m≥ min( ) (1)f x f m= = max( ) (2) 2 3f x f m= = − 2 3 2m − ≤ m [ ]1,2 { }( )* 1 2, , , , 3nA a a a n N n= ⋅⋅⋅ ∈ ≥ ( )1,2, ,ia i n= ⋅⋅⋅ A第 16 页 共 17 页 (1)判断集合 和 是否是“可分集合”(不必写过程); (2)求证:五个元素的集合 一定不是“可分集合”; (3)若集合 是“可分集合”. ①证明: 为奇数; ②求集合 中元素个数的最小值. 【答案】(1)集合 不是“可分集合”,集合 是“可分集合”; (2)见解析;(3)①见解析;②最小值是 7 【解析】(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即可得到结论; (2)不妨设 ,若去掉的元素为 ,则有 ①,或 者 ②;若去掉的元素为 ,则有 ③,或者 ④,求解四个式子可得出矛盾,从而证明结论; (3)①设集合 所有元素之和为 ,由题可知, 均为偶数,因此 均为奇数或偶数.分类讨论 为 奇数和 为偶数的情况,分析可得集合 中元素个数 为奇数;②结合(1)(2)问, 依次验证当 时,当 时,当 时集合 是否为“可分集合”,从而证明结论. 【详解】 (1)集合 不是“可分集合”,集合 是“可分集合”; (2)不妨设 , 若去掉的元素为 ,将集合 分成两个交集为空集的子集,且两个子集元 素之和相等,则有 ①,或者 ②; 若去掉的元素为 ,将集合 分成两个交集为空集的子集,且两个子集元 素之和相等,则有 ③,或者 ④. 由①、③,得 ,矛盾;由①、④,得 ,矛盾; 由②、③,得 ,矛盾;由②、④,得 ,矛盾. 因此当 时,集合 一定不是“可分集合”; (3)①设集合 所有元素之和为 . { }1,2,3,4,5 { }1,3,5,7,9,11,13 { }1 2 3 4 5, , , ,A a a a a a= { }( )* 1 2, , , , 3nA a a a n N n= ⋅⋅⋅ ∈ ≥ n A { }1,2,3,4,5 { }1,3,5,7,9,11,13 1 2 3 4 5a a a a a< < < < 2a 1 5 3 4a a a a+ = + 5 1 3 4a a a a= + + 1a 2 5 3 4a a a a+ = + 5 2 3 4a a a a= + + { }1 2, , , nA a a a=  M ( )1,2, ,iM a i n− =  ( )1,2, ,ia i n=  M M A n 3n = 5n = 7n = A { }1,2,3,4,5 { }1,3,5,7,9,11,13 1 2 3 4 5a a a a a< < < < 2a { }1 3 4 5, , ,a a a a 1 5 3 4a a a a+ = + 5 1 3 4a a a a= + + 1a { }2 3 4 5, , ,a a a a 2 5 3 4a a a a+ = + 5 2 3 4a a a a= + + 1 2a a= 1 2a a= − 1 2a a= − 1 2a a= 5n = A { }1 2, , , nA a a a=  M第 17 页 共 17 页 由题可知, 均为偶数,因此 均为奇数或偶数. 如果 为奇数,则 也均为奇数,由于 ,所以 为奇数. 如果 为偶数,则 均为偶数,此时设 ,则 也是 “可分集合”. 重复上述操作有限次,便可得各项均为奇数的“可分集合”. 此时各项之和 也为奇数,则集合 中元素个数 为奇数. 综上所述,集合 中元素个数为奇数. ②当 时,显然任意集合 不是“可分集合”. 当 时,第(2)问已经证明集合 不是“可分集合”. 当 时,集合 ,因为: 3+5+7+9=11+13,1+9+13=5+7+11,9+13=1+3+7+11,1+3+5+11=7+13, 1+9+11=3+5+13,3+7+9=1+5+13,1+3+5+9=7+11, 则集合 是“可分集合”. 所以集合 中元素个数 的最小值是 7. 【点睛】 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集合问题,对此类题型首先要多读几遍题,将新定义理解清楚,然 后根据定义验证,证明即可,注意对问题思考的全面性,考查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分 析能力,属于难度较高的创新题. ( )1,2, ,iM a i n− =  ( )1,2, ,ia i n=  M ( )1,2, ,ia i n=  1 2 nM a a a= + + + n M ( )1,2, ,ia i n=  2i ia b= { }1 2, , , nb b b A n A 3n = { }1 2 3, ,a a a 5n = { }1 2 3 4 5, , , ,A a a a a a= 7n = { }1,3,5,7,9,11,13A = A A n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