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ID:256531

大小:1.07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5-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乐山十校高 2021 届第三学期半期联考 历史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题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及答题卡一张。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Ⅰ卷选择题按顺序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请写在答题卡上,答在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试题卷由考生自行保管。 第Ⅰ卷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新乐”兴起。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奸声以滥,溺而 不止”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材 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 B. 政治专制影响评判问题的客观性 C. 战乱环境中艺术发展受制约 D. 文化 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 从材料中的“‘新乐’兴起”,而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 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来看,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的冲突。故答案为 A 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专制因素对评判问题的影响,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战乱环境”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化发展中“交流融合”的作用,排除 D 项。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 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属于 A. 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 B. 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 C. 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D. 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 【答案】D 【解析】 在根据材料可知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 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 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这句话体现了墨子“尚贤”的 主张,D 项正确。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法家赏罚分明的思想无关,排除 A。材料是 墨子“尚贤”的主张,与道家人生无常的思想无关,排除 B。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 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无关,排除。所以选 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关键词“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无能则 下”的意思,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墨家尚贤的主张。 3.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 据其他儒家经典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 A. 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 B.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 D. 儒法思想合二为一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根据其他儒家 经义断狱”中可以看出,汉武帝时儒家思想不仅成为正统思想,而且成为普遍的认知,影响 深远,故 C 项正确,B 项排除;A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D 项错误,错在“合二为一”。 4.《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喜好不同),是以 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 A. 重点探究了“王道衰微”的社会根源 B. 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C. 以史为鉴揭示郡国并行制的政治隐患 D. 客观记述了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根 据“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知诸子百家 纷纷著书立说,迎合诸侯;故可知班固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B 项正确。材料 重点强调是面对这种社会现实,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迎合诸侯,而非探究了“王道衰微” 的社会根源,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制度,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排除 D。所以选 B 5.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 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D.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依据材料中东汉时期“尊儒成风”,而魏晋 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反映了从东汉到 魏晋时期对儒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之中, 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学思想开始产生了怀疑。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价值观念的选 择。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门阀士族喜好对世风的转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无法起 决定作用;B 选项错误,从汉朝到清朝古代中国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并没有随王朝兴替 而变化;D 选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佛道思想对儒学地位的冲击。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6.陈寅恪说:“六朝(229~589 年)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他 认为虽不能详知其原因,但与宗教信仰有关。由此可知 A. 六朝人对道教的信仰具有隐秘性 B. 选取与宗教相关的名字成为时尚 C. 儒家伦理思想对士族的影响减弱 D. 儒、道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调和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等信息说明道教的信仰比较盛行,故 A 项排除; 材料中对“道”“不避”不能就说明其时尚,故 B 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主旨是“与宗教信仰” 的关系,故 C 项排除;由材料“‘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不避讳“之”,父子同字, 冲击着封建礼教,“道”体现了道家的信仰,体现的是道教传统的一种冲击、调和,故 D 项 正确。 7.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颐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纂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A.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篡名”、“忠臣不事二主”都属于理学伦理道德的内容,司马 光编纂《资治通鉴》抵制了程颐的干预,说明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故 B 选项正确;仅凭材 料信息无法体现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司马光的著述真实 可信,故 C 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篡名”、“忠臣不事二主”的干预无效,不能说明理学 无法影响史书的编纂,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解题时应该注意到“篡名”、“忠臣不事二主”的选择标准的问题,程颐的标准是 理学伦理道德,因此干预司马光的编纂《资治通鉴》,而司马光的主观标准却不是“篡名”、“忠 臣不事二主”的问题,因此这说明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8.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熟”。《三字经》的出现和流 行说明 A. 儒学 政治地位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增强 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答案】B 【解析】 “《三字经》,以课家熟”说明《三字经》来到寻常百姓,体现出理学世俗化的趋势加强,B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思想政治地位,A 错误;C 是秦汉时期形成;D 中地狱文化不符合 题意。 9.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 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 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的B. 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 C.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D. 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 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 A 项正确;C 项错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D 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说的 是做学问应该有所用,不能空谈,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而材料也未交待此内容。 【点睛】“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是解题的关键。 10.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 读魏源著作,并于 1868 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据此可知,曾国藩主张 A. 中体西用 B. 经世致用 C. 师夷长技 D. 世道必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王夫之和魏源都主 张经世致用,说明曾国藩也主张经世致用,故 B 项正确。 “中体西用”是曾国藩的思想,与 王、魏二人无关,故 A 项错误。王夫之没有“师夷长技”思想,故 C 项错误。“世道必进” 是维新派借鉴进化论的思想,与三人均没有关系,故 D 项错误。 11.(2018 年江苏赣榆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 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 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 A.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 C.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 【答案】A【解析】 该绘画理论强调,绘画先要端庄品德,方能体现作品的正大光明,并强调“画如其人”,体现 的是理学外在行为与内在人格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故 A 项正确。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是“文人 画”,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对绘画品质的影响,不能说明绘画者都具有高尚的品 德,C 项错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强调的是文章、绘画都体现人的品德修养程度,不是 对绘画、文学地位的界定,D 项错误。 点睛:要理解绘画,就必须真正地了解其背后的绘画观念,而要了解绘画观念,就应该把它 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作为文化体现之一的宋代绘画,必然会受到宋代文化的影响。 宋代理学"穷理致知"和"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使宋代绘画产生了从理性到感性、从写 实性到写意性的变化。 12.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 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A. 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 B. 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 C. 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 D. 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征。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书将农业与天、地、 人等因素有机结合,强调的是诸元素之前的相互联系,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因此 C 选 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列举了中国古代农书中的现象,没有体现其不断发展的内容;B 选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联,并未体现其精耕细作的特点;D 选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农业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联,没有体现古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有较高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13.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宋元时期, 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 民间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 B. 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 C. 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答案】C【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八仙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现实生活。宋元至明清时期八仙传说故事的流行, 正是说明道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因此 C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中讲到的是宗教文化以 现实生活为载体,而不是民间思想借助于宗教,故 A 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来道教借助民间 力量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内容,故 B 错误;同样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在材料中也未体现。 因此 D 项错误。 点睛:宋元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自然增加。所以宗 教在传播中也在适应时代变化的特点,世俗化趋势越来越强。 14.下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A. 宋代 印刷技术先进 B. 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C. 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 【详解】A.题干所给材料中“南宋会子铜版印刷术”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B.结合所学知 识,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这与题干中“南宋”不符。C.“南宋的朝贡贸易”在题干 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D.结合所学知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这与 题干中“南宋”不符。故选 A。 【点睛】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南宋”,并把握题干中“南宋会子铜版拓片”的 主旨。 15.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 的(见如图)。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 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 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C. 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 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三希帖”书体为行书;“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符合 行书的特点,与图示字体特点相一致,故 B 项正确;“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是 篆书的特点,而题干中图示字体属于行书,故 A 项排除;“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是楷书的特点,与行书不一致,故 C 项排除;“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是草书的 特点,与行书不合,故 D 项排除。 16.《海国图志》原本是为了打开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但却 被当时的中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走 上富国强兵道路,反过来一次次侵略中国。《海国图志》在中日不同的命运,从根本上反映了 两国 A. 对外开放的程度 B. 思想解放的尺度 C. 政治改革的力度 D. 社会转型的难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海国图志》是中国人的著作,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的推动作用,却启蒙日本走 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反映了两国对外开放和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但这不是根本上的反 映,故排除 A、B 项;《海国图志》出版后没有推动中国进行政治改革,所以不能反映两国政 治改革的力度,故排除 C 项;根据“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但却被当时的中 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可知当时的中国人对外来思想持排斥态度,而日本人则开始大力对外学习,所以《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根本 上反映了两国社会转型的难度,故选 D 项。 17.1861—1895 年期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1850—1899 年 之间的 567 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 40%,自然科学占 30%,历史、地理占 10%、社会科学占 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 3.5%。这说明 A. 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 B. 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C. 近代中国思潮此起彼伏 D. 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 【答案】A 【解析】 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占 40%足以证明中体西用思想是得以传承 的,所以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B 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近代中国思潮的确是此起彼伏但材料是强调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并未强调向西方学习的多样化,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18.1906 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 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孙 中山的“新主义” A. 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 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孙 中山的“新主义”是中西方政治文明融合的成果,故 C 项正确;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 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 A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权建设,而不是政党制度, 故 D 项排除。 19.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 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A. 全面学习西方思想 B.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C. 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D. 兼采中西文化精髓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兼 采中西文化精髓来培育“新民”的的思想主张,故 D 选项正确;全面学习西方思想不符合“淬 厉其所本有”,故 A 选项错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不符合“采补其所本无”,故 B 选项错误; 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也不符合“淬厉其所本有”,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 点睛:本题解题时一定要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指发扬传统文化 的精髓;“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指学习西方文化的精髓,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0.“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 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 最重要因素。”以上言论出自 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解析】 依据“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等关键词 可知,这段话论述的是中国革命必须坚持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用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 地的发展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基本思想。在选项中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了毛泽 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 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新民主主义论》深入论述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 熟。《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点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可以联系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结合选项中的文章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1.1979 年 11 月 26 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 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 200 字的报道和一幅照 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 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 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从“1979 年 11 月 26 日”可知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AB 项都是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内容,再从“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可知 A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与经济体制改 革无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邓小平提出的应该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主张,D 项符 合题意。 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详解】 22.1950 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 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 当时的教育 A. 服务社会主义 B. 照搬苏联经验 C. 强调意识形态 D. 脱离生产实际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吸收苏联经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 年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尚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 A 错误;吸收苏联经验不等于照搬苏联经验,故 B 错误;材料体现了当时的中国教育强调意识形态的特点,故 C 正确;材料并 不能说明教育脱离生产实际,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50 年,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人民大学,举办工 农速成中学”,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3.1980 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 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 3 年,其说明 A. 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 “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 “文革”理论未被否定 D. “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题眼是“1980 年初”“禁播 3 年”。1980 年中国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涉及文艺领域,与“不结盟”外交政策 无关,故 B 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 之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清算,故 C 项错误;“双百”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 题上百家争鸣,但《乡恋》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 3 年,这说明当时“双百”方针没有 被很好地贯彻,故 D 项正确。 24.1958 年 8 月 1 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 103 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 1500 次;1959 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 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1 万次。这反映出 A. 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 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 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D. 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在 1958 年和 1959 年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体现了 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 正确;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大跃进时期,我 国的教育等各个领域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人才匮乏,A 错误;材料体现的并不是左倾冒进的结果,B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与欧美等国家的比较,C 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在官学衰落、贵族子弟身亡家破的悲剧中,意识到教导族中 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一部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给颜氏一族和社会带来了 广泛深远的影响。整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 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颜氏家训》“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子 孙”,它的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据《中 国丛书综录》记载,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宋朝出现的 5 本家训作品都深受《颜氏家训》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 ——摘编自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 材料二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西方思想 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 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 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 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 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 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指出《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 背景,并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 【答案】(1)颜氏特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突出人伦秩序;强调德行与知识;体系宏大, 影响深远。 梁启超特点:融合中两方思想;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多样;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2)历史背景:颜氏:农耕经济 发展;儒家文化的影响;宗族观念的传承。 梁启超: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自强救亡思潮的兴起。 历史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的(1)《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一“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 知识的重要性”可知强调德行与知识;由材料“写下一部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给颜氏一 族和社会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可知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由材料“整部《颜氏家训》中, 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它的 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可知深受儒家 思想影响,突出人伦秩序。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丰要特点:根据材料二“他将中西方思想 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可知融合中西方思想;由材料“梁启超对子士进行科学知 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可知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多样;由材料“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 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可知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2)《颜氏家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颜之推在官学衰落、贵族子弟身亡 家破的悲剧中”可知宗族观念的传承。由材料“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 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可知儒家文化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农耕经济的 发展。粱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依据所学维新思想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自强 救亡思潮的兴起。根据材料“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可知西学的传播。 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依据所学可知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根 据材料“它的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可 知依据所学可知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26.有学者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为基础,对 1890-1926 年间报刊文献中“革 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进行统计,绘制成下图。 解读材料,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参考示例如下:示例 1: 改革和革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1900 年以前,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改革”的使用次数明显多于“革命”。 戊戌变法失败后,随着革命思想影响的扩大,“革命”一词的使用出现了两次高潮。1906 年 清廷推行预备立宪这一重大改革,遏制了革命思想的传播。1919 年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以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革命取代改革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示例 2: 革命最终取代了改革,成为推动近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1900 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 次数相当少,维新改良仍是主要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尽管清 廷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试图用改革来抵制革命,但最终还是被辛亥革命所推翻。1919 年五 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革命取代改革成为当时社会思潮 的主流。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示例 3: 革命与改革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论述部分:可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史实,说明其推进中国社会 近代化的作用。) 示例 4: 改革与革命是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1900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1905 年孙中山等革 命者成立同盟会,鼓吹革命共和。立宪派与革命派进行激烈的论战,“改革”与“革命”的 使用出现了两个高峰,改革与革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解析】 本题据材料“1890-1926 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并结合 所学知识即可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例如:改革和革命存在着此 消彼长的关系。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即可从 1900 年以前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失 败后“革命”一词出现高潮、1919 年五四运动、1924 年国民大革命等方面加以论述。题明确, 观点合理,史论结合即可。 27.中国历史上,宋代和 20 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材料一 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不 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 道的理解。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 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 盾。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 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 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整理自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 材料二 随着 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 《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1919 年,胡适提出: “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20 世纪 20 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 “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 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 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整理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 【答案】(1)背景:儒学经典 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 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 特点: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2)不同: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 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 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儒家经典 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这是一场 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从儒学经典、自身缺陷、社会矛盾、其他思想冲击、儒家 人士大夫精神进行分析;二问根据材料一“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结合所学从打 破旧式思想传统,重建新的儒家思想体系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二“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 诸多怀疑…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从疑古的原因及目的进行回答。 的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