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中学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海市奉贤中学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ID:256600

大小:1022.2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奉贤中学高二期中数学卷 一.填空题 1.直线 l 过点 A(1,2),且法向量为(1,-3),则直线 l 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____ 【答案】x-3y+5=0 【解析】 【分析】 先由直线的法向量为(1,-3),求出直线的斜率为 ,再结合直线点斜式方程的求法,求出 直线方程,然后整理为一般式即可. 【详解】解:由直线的法向量为(1,-3),则直线的斜率为 , 又直线过点 A(1,2),由直线点斜式方程可得 , 整理得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 法向量及直线的点斜式方程,重点考查了直线一般方程的求法, 属基础题. 2.向量 在向量 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依题意得 ,因此向量 在向量 方向上的投影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及其计算,属于中档题. 3.直线 与直线 的夹角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的 1 3 1 3 12 ( 1)3y x− = − 3 5 0x y− + = 3 5 0x y− + = (3,4)a = (1, 1)b = − 2 2 − · 1, 2a b b= − =  a b · 2 2 a b b   = − 3 2 0x y+ + = 1 0x + = 6 π分别求两直线 倾斜角,即可得出夹角. 【详解】因为直线 的斜率为 ,所以其倾斜角为 , 又直线 的倾斜角为 , 所以两直线夹角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两直线的夹角,熟记斜率的定义,会求倾斜角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4.设变量 、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 为 ,根据直线 在 轴上的截距 越大, 就越大;结合图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约束条件 作出可行域如下: 因为 化为 , 因此直线 在 轴上的截距 越大, 就越大; 由图像可得:直线 过点 时,截距最大; 的 3 2 0x y+ + = 3k = − 2 3 π 1 0x + = 2 π 2 3 2 6 π π π− = 6 π x y 0 1 0 3 0 y x y x y ≥  − + ≥  + − ≤ 2 3z x y= + 8 2 3z x y= + 2 3 3 zy x= − + 2 3 3 zy x= − + y 3 z z 0 1 0 3 0 y x y x y ≥  − + ≥  + − ≤ 2 3z x y= + 2 3 3 zy x= − + 2 3 3 zy x= − + y 3 z z 2 3 3 zy x= − + A由 解得 ,即 , 所以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分析目标函数的几何 意义,结合图像即可求解,属于常考题型. 5.行列式 中,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的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29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得元素 是第 2 行第 3 列元素,根据行列式的元素的代数余子式的定义可求得 的 代数余子式. 【 详 解 】 由 题 意 得 元 素 的 代 数 余 子 式 是 第 2 行 第 3 列 元 素 的 代 数 余 子 式 , 故填:29. 【点睛】本题考查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的概念和求值,余子式的值与元素无关,只与元素的 位置有关,属于基础题. 6.关于 、 的二元线性方程组 的增广矩阵经过变换,最后得到的矩阵为 ,则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得到 即是原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组,求出 ,即可得出结果. 1 0 3 0 x y x y − + =  + − = 1 2 x y =  = (1,2)A max 2 6 8= + =z 8 3 5 1 2 3 6 7 2 4 − − − 6− 6− 6− 6− ( ) ( )2 3 3 5( 1) ( 1) 3 2 5 7 297 2 + −  − = − × × − − × − = − x y 2 5 3 2 x my nx y + =  − = 1 0 3 0 1 1      m n = 3 5- 3 1 x y =  = ,m n【详解】因为关于 、 的二元线性方程组 的增广矩阵经过变换,最后得到的 矩阵为 , 所以 即是原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组,可得: , 解得: ,因此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求参数的问题,熟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矩阵表示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7.已知 , ,向量 与向量 垂直,则实数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求出 ,再由向量垂直,得到 ,根据向量数量 积的坐标表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 , ,所以 , 又向量 与向量 垂直, 所以 ,即 , 即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向量垂直求参数的问题,熟记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即可,属于 常考题型. 8.已知 , , ,则 ________ 【答案】 x y 2 5 3 2 x my nx y + =  − = 1 0 3 0 1 1      3 1 x y =  = 6 5 3 3 2 m n + =  − = 1 5 3 m n = − = 3 5 = −m n 3 5- ( 3,2)a = − ( 1,4)b = − a a λb+  λ 13 11 − ( 3 ,2 4 )+ = − − + a λb λ λ ( ) 0a a bλ⋅ + =   ( 3,2)a = − ( 1,4)b = − ( 3 ,2 4 )+ = − − + a λb λ λ a a λb+  ( ) 0a a bλ⋅ + =   3( 3 ) 2(2 4 ) 0− − − + + =λ λ 11 13 0+ =λ 13 11 λ = − 13 11 − | | 1a = 1b| |= | | 3a b+ =  | |a b− =  1【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求出 ,根据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 , , , 所以 ,因此 , 所以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向量的模,熟记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9.已知定点 , 是圆 上的动点,则当 取到最小值时, 点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得到点 在圆 外,记圆 的圆心 为 ,半径为 ,根据点与圆位置关系,得到 ,推出 为 的中点,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点 在圆 外, 记圆 的圆心为 ,半径为 , 则 , 此时 三点共线, 由 可得: 为 的中点, 因此 的坐标为: ,即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熟记点与圆位置关系,以及中点坐标公式即 为 a b⋅  | | 1a = 1b| |= | | 3a b+ =  ( )2 2 2 2 3+ = + + ⋅ =a b a b a b      1 2a b⋅ =  ( )2 | | 1 1 2 1− = − = + − ⋅ =a b a b a b      1 (0, 5)A − P 2 2( 2) ( 3) 2x y− + + = | |PA P (1, 4)− (0, 5)A − 2 2( 2) ( 3) 2x y− + + = 2 2( 2) ( 3) 2x y− + + = (2, 3)M − 2r = min = −PA PM r P AM 2 2(0 2) ( 5 3) 8 2− + − + = > (0, 5)A − 2 2( 2) ( 3) 2x y− + + = 2 2( 2) ( 3) 2x y− + + = (2, 3)M − 2r = 2 2 min (0 2) ( 5 3) 2 2= − = − + − + − =PA PM r , ,A P M 1 2 =PA PM P AM P 0 2 5 3,2 2 + − −     (1, 4)−P (1, 4)−可,属于常考题型. 10.如图,已知 是边长为 等边三角形,点 、 分别是边 、 的中点,连结 并延长到点 ,使得 ,则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 由 题 意 , 得 到 , 推 出 , 再 由 ,根据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结合题中条件,直接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 ,点 、 分别是边 、 的中点, 所以 , 因此 , 又 , 是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熟记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以及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直线 与点 ,若直线 上存在点 满足 ,( 为坐标原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的ABC∆ 1 D E AB BC DE F 2DE EF= AF BC⋅  1 8 3 3 2 4DF DE AC= =   1 3 2 4 = + = +    AF AD DF AB AC BC AC AB= −   2DE EF= D E AB BC 3 3 2 4DF DE AC= =   1 3 2 4 = + = +    AF AD DF AB AC BC AC AB= −   ABC∆ 1 ( ) 2 21 3 1 3 1 2 4 2 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AF BC AB AC AC AB AB AC AC AB 1 3 1 1 3 1 1cos602 4 4 2 4 8 8 °= − + − ⋅ = − + − = AC AB 1 8 xOy : 0+ + =l x y a (2,0)A l M 2=MA MO O a 2 4 2 2 4 2,3 3  − +    【解析】 【分析】 先设 ,根据 , ,得到 ,再由 题意,得到 ,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设 , 因为点 , , 所以 , 整理得: ① 因为直线 上存在点 满足 , 所以方程①有解,因此 ,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熟记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2.如图,已知半圆 ( ),点 ,点 ,点 在半圆上,点 在 轴上,且 是以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直线 与直线 平行,则点 的横 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设 ,由题意易得: ;再由题意,得到 ,得到直线 的方 ( , )− −M x x a (2,0)A 2=MA MO 2 26 (6 4) 3 4 0x a x a+ + + − = ( )2 2(6 4) 24 3 4 0∆ = + − − ≥a a ( , )− −M x x a (2,0)A 2=MA MO 2 2 2 2( 2) ( ) 2 ( )− + − − = + − −x x a x x a 2 26 (6 4) 3 4 0x a x a+ + + − = l M 2=MA MO ( )2 2(6 4) 24 3 4 0∆ = + − − ≥a a 2 4 2 2 4 2 3 3 − +≤ ≤a 2 4 2 2 4 2,3 3  − +     2 2 1x y+ = 0y≥ ( 1,0)A − (0,1)D C B x ABC∆ AB AC BD B 1 2− ( ,0)B a 1 0a− < < 1= = −AC BDk k a AC程为: ;再由 是以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根据直线 方程,得到 ,代入 ,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点 在 轴上,设 ,由题意易得: , 因 点 ,所以 ,又直线 与直线 平行,所以 , 由点 ,可得直线 的方程为: ; 因为 是以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所以 点横坐标为: ,代入 , 可得, ,即 , 又因为点 在半圆 ( )上, 所以 ,即 , 即 ,即 , 即 ,即 , 即 ,解得: 或 , 因为 ,所以 , 即点 的横坐标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熟记点与圆位置关系,以及直线平行的判定 条件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二、填空题 13.若 与 都是非零向量,则“ ”是“ ”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 也不必要 【答案】C 为 1 ( 1)= − +y xa ABC∆ AB AC 1 1,2 2 − + −   a aC a 2 2 1x y+ = B x ( ,0)B a 1 0a− < < (0,1)D 1= −BDk a AC BD 1= −ACk a ( 1,0)A − AC 1 ( 1)= − +y xa ABC∆ AB C 1 2 a − 1 ( 1)= − +y xa 1 1 112 2 − + = − + = −   a ay a a 1 1,2 2 − + −   a aC a C 2 2 1x y+ = 0y≥ 2 21 1 2 12 − +−   + =       a a a 2 2 2 2( 1) 4 ( 1)− = − +a a a a 2 2 2( 1) 3 2 1− = − −a a a a ( )( )2 2( 1) 3 1 1− = + −a a a a ( )( )3 21 3 1 0− − − − =a a a a ( ) ( ) ( )3 2 21 2 2 1 0 − − − + − − = a a a a a a ( )( )( )21 1 2 1 0− + − − =a a a a 1a = ± 1 2a = ± 1 0a− < < 1 2a = − B 1 2− 1 2− a b c−  a b a c⋅ = ⋅    ( )a b c⊥ −  【解析】 【分析】 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以及向量数量积运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 与 都是非零向量,若 ,则 ,即 , 所以 ;因此“ ”是“ ”的充分条件; 若 ,则 ,所以 ;因此“ ”是“ ” 的必要条件; 综上,“ ”是“ ”的充要条件.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充要条件的判定,熟记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以及数量积 的运算法则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4.已知直线方程为 ,则下列各点不在这条直线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得到直线方程为: ,根据选项,逐项代入验证,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 , 所以,由 得, ; 当 , 时, ,故点 在直线 上; 当 , 时, ,故点 不在直线 上; 当 , 时, ,故点 在直线 上; a b c−  a b a c⋅ = ⋅    0⋅ − ⋅ =   a b a c ( ) 0⋅ − =  a b c ( )a b c⊥ −   a b a c⋅ = ⋅    ( )a b c⊥ −   ( )a b c⊥ −   0⋅ − ⋅ =   a b a c a b a c⋅ = ⋅    a b a c⋅ = ⋅    ( )a b c⊥ −   a b a c⋅ = ⋅    ( )a b c⊥ −   1 3 5 1 0 2 3 1 x y = − ( 2,3)− (4,7) (3,5) 1( ,4)2 2 5 19 0− + =x y 1 3 5 1 5 2 9 10 3 3 2 5 19 2 3 1 = − + + − − = − + − x y x y y x x y 1 3 5 1 0 2 3 1 x y = − 2 5 19 0− + =x y 2x = − 3y = 2 5 19 0− + =x y ( 2,3)− 2 5 19 0− + =x y 4x = 7y = 2 5 19 8 0− + = − ≠x y (4,7) 2 5 19 0− + =x y 3x = 5y = 2 5 19 0− + =x y (3,5) 2 5 19 0− + =x y当 , 时, ,故点 在直线 上.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与直线位置关系,只需由点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验证即可,本题需 熟记直线的矩阵形式,属于常考题型. 15.动点 P 满足 ( ),动点 P 一定会过 ΔABC 的( ) A. 内心 B. 垂心 C. 重心 D. 外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取 中点 ,做出简图,由 化简得 ,根 据 得 、 、 三点共线,所以点 一定会通过 重心. 【详解】取 中点 ,做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 , 故 , 因为 ,所以 、 、 三点共线,即点 在 的中线 所在直线上, 所以点 一定会过 的重心。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应用,关键在于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则将已知条件 化简成三个共起点的向量的关系,利用三点共线的判定条件判断三点共线,属于中档题.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分别是 轴和 轴上的动点,若以 为直径的圆 与直线 相切,则圆 面积的最小值( ) 1 2x = 4y = 2 5 19 0− + =x y 1( ,4)2 2 5 19 0− + =x y 1 (1 ) (1 ) (1 2 )3OP OA OB OCλ λ λ = − + − + +     Rλ ∈ AB D 2OA OB OD+ =   2(1 ) 1 2 3 3OP OD OC λ λ− += +   2(1 ) 1 2 13 3 λ λ− ++ = P C D P ABC△ AB D 2OA OB OD+ =   1 2(1 ) 1 2(1 ) (1 ) (1 2 )3 3 3OP OA OB OC OD OC λ λλ λ λ − + = − + − + + = +       2(1 ) 1 2 13 3 λ λ− ++ = P C D P AB CD P ABC△ A B x y AB C 3 2 1 0x y+ − = C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到点 在圆 上,(其中 为坐标原点),由 向直线 作垂线, 垂足为 ,当 恰为圆 与直线 的切点时,圆 的半径最小,根据点到直线 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 为直径, ,(其中 为坐标原点), 所以点 在圆 上, 由 向直线 作垂线,垂足为 , 则当 恰为圆 与直线 的切点时,圆 的半径最小, 此时圆的直径为点 到直线 的距离 , 此时圆的半径为 , 所以圆 面积的最小值为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熟记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距 离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52 π 54 π 56 π 58 π O C O O 3 2 1 0x y+ − = D D C 3 2 1 0x y+ − = C AB 90AOB °∠ = O O C O 3 2 1 0x y+ − = D D C 3 2 1 0x y+ − = C (0,0)O 3 2 1 0x y+ − = 2 2 1 13 133 2 −= = +d 1 13 2 26 = =r d C 2 2 min 13 26 52 ππ π  = = ⋅ =    S r三.解答题 17.设向量 , . (1)若 ,且 ,求 ; (2)若 ,求 的值. 【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中条件,结合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得到 ,进而可求出结 果; (2)先由题意得到 , ,再由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因为 , , , 所以 ,因此 , 又 ,所以 ; (2)因为 , ,所以 , 由 得 , 即 ,因此 ,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向量共线求参数,以及由向量的模求向量模的问题,熟记向量共线 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8.已知关于 、 的方程组( ) . (1)写出方程组( )的增广矩阵; (cos ,sin )a θ θ= 1 3( , )2 2 = −b / /a b (0, )θ π∈ θ 3 3+ = −a b a b   a b+  2 3 πθ = 2 3 1cos sin 02 2 θ θ+ = 1= =a b 0a b⋅ = (cos ,sin )a θ θ= 1 3( , )2 2 = −b / /a b 3 1cos sin 02 2 θ θ+ = tan 3θ = − (0, )θ π∈ 2 3 πθ = (cos ,sin )a θ θ= 1 3( , )2 2 = −b 1= =a b 3 3+ = −a b a b   2 22 29 6 6 9+ ⋅ + = − ⋅ +a a b b a a b b       9 6 1 1 6 9+ ⋅ + = − ⋅ +a b a b   0a b⋅ = ( )2 22 2 2+ = + = + ⋅ + =a b a b a a b b       x y ∗ 6 0 ( 2) 3 2 x my m x y m + + =  − + = − ∗(2)解方程组( ),并对解的情况进行讨论. 【答案】(1) ;(2)当 时,无解;当 时,有无穷组解;当 且 时,有唯一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方程组得到 ,即可直接写出其增广矩阵; (2)分别讨论 , , 且 三种情况,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因为方程组( ) 可化为 , 因此,其增广矩阵为: ; (2)当 时,方程组( )可化为 ,此时方程组无解; 当 时,方程组( )可化为 ,此时方程组有无穷组解; 当 且 时,由 解得 ,显然只有唯一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以及解方程组的问题,熟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矩阵表示,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9.已知 ,直线 分别交 轴、 轴的正半轴于 、 两点, 为坐标原点. (1)若直线 方程为 ( ),且 ,求 的值; (2)若直线 经过点 ,设 的斜率为 , 为线段 的中点,求 的最小值. 【答案】(1)1 或 2 或 ;(2) 【解析】 【分析】 ∗ 1 6 2 3 2 m m m −   − −  1m = − 3m = 1m ≠ − 3m ≠ 6 ( 2) 3 2 x my m x y m + = −  − + = − 1m = − 3m = 1m ≠ − 3m ≠ ∗ 6 0 ( 2) 3 2 x my m x y m + + =  − + = − 6 ( 2) 3 2 x my m x y m + = −  − + = − 1 6 2 3 2 m m m −   − −  1m = − ∗ 6 3 3 2 x y x y − = − − + = 3m = ∗ 3 6 3 6 x y x y + = −  + = − 1m ≠ − 3m ≠ 6 ( 2) 3 2 x my m x y m + = −  − + = − 2 6 1 4 1 mx m y m + = − +  = − + (2,1)P l x y A B O l y x b= − + 0b > 1ABPS =  b l P l k M AB OM OP⋅  3 17 2 + 9 2(1)先由题意得到 、 ,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到点 到直 线 的 距 离 为 : , 再 由 三 角 形 面 积 公 式 , 得 到 ,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2)先由题意得到直线 的方程为: ,求出 、 两点坐标,由题意确定 ,求出 点坐标,再由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以及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因为直线 方程为 ( ) 分别交 轴、 轴的正半轴于 、 两点, 所以 、 ,因此 , 又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 所以 , 因此 ,由 ,解得 ,因为 ,所以 ; 由 ,解得 或 , 综上, 的值为 1 或 2 或 ; (2)由题意得,直线 的方程为: , 由 得 ,所以 ;由 得 ,所以 ; 又 、 两点分别在 轴、 轴的正半轴上, 所以 ,解得 ; 因为 为线段 的中点,所以 , ( ,0)A b (0, )B b 2AB b= (2,1)P y x b= − + 2 1 3 1 1 2 + − −= = + b bd 31 12 2 −= ⋅ = =ABP b bS AB d l 1 ( 2)y k x− = − A B k 0< M l y x b= − + 0b > l x y A B ( ,0)A b (0, )B b 2AB b= (2,1)P y x b= − + 2 1 3 1 1 2 + − −= = + b bd 1ABPS =  3 31 1 2 12 2 22 − −= ⋅ = ⋅ ⋅ = =ABP b b bS AB d b 2 3 2− = ±b b 2 3 2− =b b 3 17 2 ±=b 0b > 3 17 2 +=b 2 3 2− = −b b 1b = 2b = b 3 17 2 + l 1 ( 2)y k x− = − 0x = 1 2y k= - (0,1 2 )−B k 0y = 12x k = − 12 ,0A k  −   A B x y 12 0 1 2 0 k k  − >  − > k 0< M AB 1 11 ,2 2  − −  M kk因此 ,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号. 故 的最小值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的应用,以及向量数量积的最值,熟记直线方程的常用形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以及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20.如图,扇形 的圆心角为 ,半径为 1,圆心为原点 ,点 在 轴正半轴上. (1)求点 的坐标; (2)已知 ,直线 ,点 在直线 上,点 在弧 上,且 ,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先由题意得到 ,在单位圆内,即可取出坐标; (2)先设 , ,根据题意,得到 ,推出 ,表示弧 上的点与定点 连线的斜率,结合图像, 即可得出结果. ( )1 1 5 1 5 92 1 22 2 2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 OM OP k kk k   1− = −k k 1k = − OM OP⋅  9 2 OAB 3 π O A x B 1(0, )3M − : 3 kl y kx= + P l Q AB 2 + 0MP MQ =   k 1 3( , )2 2 ( , 6 3 3] [3, )−∞ − − +∞ 3AOB π∠ = 0 0( , )P x y ( , )Q x y 0 0 2 1 2 xx yy  = − + = − 0 0 3 ( 1)3 12 3 23 1 12 3 − + += = =+ − + − yy yk x x x AB 2, 13  −  N【详解】(1)因为扇形 的圆心角为 ,所以 ,又扇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1, 所以: , , 即点 的坐标为 ; (2)设 , ,因为 ,所以 , , 由 得 ,所以 , 又点 在直线 上, 所以 ,即 , 又点 在弧 上, 所以 表示弧 上的点与定点 连线的斜率, 由图像可得: ,或 ; 故 的取值范围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根据三角函数定义,以及平面向量坐标运算处 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即可求解,属于常考题型. OAB 3 π 3AOB π∠ = 11 cos 2 = × ∠ =Bx AOB 31 sin 2 = × ∠ =By AOB B 1 3( , )2 2 0 0( , )P x y ( , )Q x y 1(0, )3M − 0 0 1, 3  = +  MP x y 1, 3  = +  MQ x y 2 + 0MP MQ =   0 0 2 0 2 12 03 3 x x y y + = + + + = 0 0 2 1 2 xx yy  = − + = − P : 3 kl y kx= + 0 0 3 = + ky kx 0 0 3 ( 1)3 12 3 23 1 12 3 − + += = =+ − + − yy yk x x x ( , )Q x y AB 1 2 3 += − yk x AB 2, 13  −  N 0 1 321 3 +≥ = = −ANk k 3 12 6 3 31 2 2 3 + ≤ = = − − −BNk k k ( , 6 3 3] [3, )−∞ − − +∞21.如图,圆 与 轴交于 、 两点,动直线 ( )与 轴、 轴分别交于点 、 ,与圆交于 、 两点(点 纵坐标大于点 纵坐标). (1)若 ,点 与点 重合,求点 的坐标; (2)若 , ,求直线 将圆分成的劣弧与优弧之比; (3)若 ,设直线 、 的斜率分别为 、 ,是否存在实数 使得 ?若存 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得到 , , (1)由 得 ,根据点 与点 重合,得到 在直线 上,求出 ,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即可求出结果; (2)取 中点为 ,连结 ,由题意得到 ,推出 ,从而求出直线 ,再求出 ,进而可求出结果; (2)设 、 ,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得到 ,再由题意 得 ,推出 ,求出 或 ,根据 得到 ,进而可求出结果. 2 2 4x y+ = x A B :l y kx b= + 0k > x y E F C D D C 2b = C A D 2b = CE FD=  l 1b = AD CB 1k 2k k 1 2 2k k = k 2 4( , 2)3 3 1: 2 3 2k = ( 2,0)A − (2,0)B 2b = : 2= +l y kx C A ( 2,0)C − : 2= +l y kx 2 2k = EF P OP OP CD⊥ OE OF= : 2= +l y x 2 3COD π∠ = ( )1 1,C x y ( )2 2,D x y 1 2 2 1 2 2 2 1 3 1 kx x k x x k  + = − +  = − + ( )1 2 1 2 1 2 ( 2) 22 −= =+ k y x k y x ( )1 2 1 23 10 12 0+ + + =x x x x 3 2k = 1 6k = 1 2 0y y < 2 1 4k >【详解】因为圆 与 轴交于 、 两点,所以 , , (1)由 得 ,又点 与点 重合,直线 与圆 交于 、 两点, 所以 在直线 上, 因此 ,所以 , 由 得 ,所以 ,因此 , 所以 ,即 ; (2)取 中点为 ,连结 ,因为 ,所以 为 中点, 所以 ,因此 , 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 ,由 得: ,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 ,又 , 所以 ,故 ,所以 , 因此劣弧 的长度为: , 又圆的周长为: , 所以直线 将圆分成的劣弧与优弧之比为 . 2 2 4x y+ = x A B ( 2,0)A − (2,0)B 2b = : 2= +l y kx C A l 2 2 4x y+ = C D ( 2,0)C − : 2= +l y kx 2 2 0− + =k 2 2k = 2 2 2 22 4 y x x y  = +  + = 23 4 4 0+ − =x x 4 3 ⋅ = −C Dx x 2 3 =Dx 2 2 4 222 3 3 = × + =Dy 2 4 2,3 3       D EF P OP CE FD=  P CD OP CD⊥ OE OF= :l y kx b= + 1k = 2b = : 2= +l y x 2 1 1 1 = = +OP 2OD = 1cos 2 ∠ =POD 3 π∠ =POD 2 3COD π∠ = CD 2 42 3 3 π π⋅ = 2 2 4π π⋅ = l 4 4: 4 1: 23 3 π ππ − =  (3)设 、 ,因为 ,所以 ,代入圆 可得: ,整理得: , 所以 , 又 、 ,所以 , 又 , , 所以 , 即 ,即 , 整理得: ,解得 或 , 又 , ,所以 , 即 ,即 , 所以 ,解得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通常需要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结合韦达 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求解,属于常考题型. ( )1 1,C x y ( )2 2,D x y 1b = : 1l y kx= + 2 2 4x y+ = 2 2( 1) 4+ + =x kx 2 2(1 03) 2+ −+ =x kxk 1 2 2 1 2 2 2 1 3 1 kx x k x x k  + = − +  = − + 2 1 2 2 = + yk x 1 2 1 2 = − yk x ( )1 2 1 2 1 2 ( 2) 22 −= =+ k y x k y x 2 2 1 14= −y x 2 2 2 24= −y x ( ) ( )( ) ( )( ) ( )( ) ( )( ) 222 2 2 1 2 12 1 2 22 2 1 21 2 1 2 4 2 2 2( 2) 42 22 4 2 − − − −− = = =+ ++ − + x x x xy x x xy x x x ( )1 2 1 23 10 12 0+ + + =x x x x 2 2 9 20 1 1 12 0− −+ + + =k k k 212 20 3 0k k− + = 3 2k = 1 6k = ( )1 2, 2,2∈ −x x ( )1 2 1 2 1 2 ( 2) 2 02 −= = >+ k y x k y x 1 2 0y y < 1 2( 1)( 1) 0+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