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ID:257554

大小:287.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5-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202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 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核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 B. 姐妹染色单体上具有 1 个亲代和 1 个子代 DNA 分子 C. 翻译时转运 RNA 分子的磷酸基团端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 D. 半保留复制合成的子代 DNA 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2、DNA 分子为半保留复制;新和成的 DNA 分子,含有原来 DNA 分子的一条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DNA 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 复制条件:模板(DNA 的双链)、能量(ATP 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 氧核苷酸)DNA 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 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 复制结果:一条 DNA 复制出两条 DNA。 DNA 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A、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的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 大类,A 错误; B、DNA 分子为半保留复制,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的双链 DNA 分子都含有亲代 DNA 分子的一条链和一 条新合成的链,B 错误; C、翻译时转运 RNA 分子的核糖的 3'端(羟基端)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C 错误; D、半保留复制合成的子代 DNA 和亲代 DNA 碱基序列一致,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D 正确。 故选 D。 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B. 群落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的- 2 - C.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等都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 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详解】A、大部分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用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A 正确; B、捕食者的存在避免了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 样性,B 正确; C、种群的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C 错误; D、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 正确。 故选 C。 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但是只有减数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 互换 B. 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C. 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抑癌基因的严格调控 D. 皮肤上 “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 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 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 的- 3 - 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产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但是只有减数 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产生基因重组,A 正确; B、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但这种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不会遗传给后代,B 错 误; C、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需原癌细胞基因的 严格调控,C 错误;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产生的,不是细胞凋亡的产物,D 错误。 故选 A。 4.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都比 X 染色体短小 B. 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C. 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 各种生物细胞中 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XY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Y 染色体不一定比 X 染色体短小,人类的 Y 染色体比 X 短小,但果蝇的 Y 染色体比 X 长; 2、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详解】A、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不一定比 X 染色体短小,比如果蝇的 Y 染色体就比 X 染色 体长,A 错误; B、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绝大部分属于 XY 型,XX 为雌性,XY 为雄性,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 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B 正确; C、含有 X 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但含有 Y 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C 错误; D、雌雄同体和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D 错误。 故选 B。 5.高密度水体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 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的- 4 - A. 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 N、P 等元素 B. 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 C. 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 D. 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 N、P 等元素营养。稻田中的好氧、 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流出稻田的水含的有机物大量减少,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 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 少。 【详解】A、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 N、P 等元素营养,A 正确; B、藻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B 正确; C、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 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C 正确; D、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分解者利用,D 错误。 故选 D。 6.下列有关细胞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白天相比,夜间小麦叶绿体中 NADPH/NADP+ 比值明显降低 B. 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中 ATP/ADP 的比值明显升高 C. 与气孔开放时相比,气孔关闭时小麦叶绿体中 C5/C3 的比值明显降低 D. 与有氧状态相比,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中 NADH/NAD+的比值明显升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照,吸收 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 ATP。暗反应发生 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 的 的- 5 - 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被还原。 2、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影响因素。 (1)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就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 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ADP 和 Pi;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是光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CO2 供应则是暗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详解】A、与白天相比,夜间小麦光反应减弱,水光解减少,导致小麦叶绿体中 NADPH 和 NADP+的比 值下降,A 正确; B、ATP 与 ADP 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速度加快,ATP 的含量不会明显增加,B 错误; C、叶片气孔关闭,外界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叶绿体,如果光照继续,还原仍在进行,C3 含量降低,C5 增加, C5/C3 的比值增大,C 错误; D、无氧呼吸时人体肌细胞中 NADH 用于还原丙酮酸成乳酸,不会造成 NADH 的大量积累,D 错误。 故选 A。 7.尿量生成受机体调节的影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实验小组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分别设置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注射等量乙醇溶液的实验组, 结果发现实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乙醇能____(填促进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2)该实验小组刺激家兔的有关神经,发现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激素 外还有_____________。若给家兔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导致尿糖,推测尿量的生成量将___________(填 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3)婴儿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会导致尿失禁,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抑制 (2). 神经递质 (3). 增加 (4). 脊髓 (5). 脊髓从胸部折断,会使大脑皮 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从而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解析】 【分析】 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 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注射等量乙醇溶液的为实验组,结果发现实 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多,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乙醇作用于大脑皮层抑制渴觉的产生,另一方面乙醇能抑- 6 - 制抗利尿激素的产生,使得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该实验小组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家兔的尿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 利尿激素外还有神经调节产生的神经递质。给家兔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 出现尿糖,尿液的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尿量增加。 (3)婴儿大脑发育不完整,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会使大脑皮层无法控 制脊髓的活动,从而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点睛】本题考查了水平衡调节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难 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识记胰岛素的生理功能等知识。 8.戊二醛具有除去藻类的功能,可作为水族箱的消毒剂。为了研究戊二醛在除藻时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对高 等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学者以沉水植物大水榕为研究对象,在适宜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乙组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实验结果表明,水族箱中使用戊二醛不利于大水榕的生长,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中数据,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为 1mg·L-1 时,在实验时间内大水榕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____________mg·L-1。 (4)磷是细胞内各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物中的____________明显减少,从而使 暗反应过程中的 C3 的还原速率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基质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植物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 量提高,表明植株通过积累可溶性糖用于_________,这是植株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答案】 (1). 温度、处理时间、沉水植物生理状态等 (2). 用戊二醛处理时,水体溶解氧的增加量和 溶解氧的减少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其数值随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3). 3.18 (4). ATP、NADPH ([H]) (5). 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 【解析】 【分析】 1、植物细胞中,能合成 ATP 的过程包括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应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 7 - 粒体内膜和叶绿体中类囊体膜。 2、分析题图:甲图为光照条件下大水榕的实验结果,此时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水体中氧气 量增多。乙图为黑暗条件下的实验,黑暗条件下植株进行细胞呼吸,水体中氧气量减少。 【详解】(1)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戊二醛的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 因此,乙组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处理时间、沉水植物的多少、沉水植物的生理状态等。 (2)甲、乙两组实验中,随着水体中戊二醛浓度的升高,水体溶解氧的增加量和溶解氧的减少量均低于戊 二醛浓度为 0 时的结果,且相应数值随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该实验结果表明戊二醛不利于大水榕的 生长。 (3)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为 1 mg·L-1 时,甲中的数据为 2.18 mg·L-1,这是植株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 乙图中的数据是 1 mg·L-1,这是植株细胞呼吸的利用氧气的量,故在实验时间内大水榕的实际光合作用产 生的氧气量为 3.18 mg·L-1。 (4)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物中的含磷的物质如 ATP、NADPH([H])明显减少,从而使暗反应过程中的 C3 的还原速率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基质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植物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表明植株 通过积累可溶性糖用于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 【点睛】本题以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为背景,考查植物的 ATP、光合作用与细 胞呼吸等基础知识,考查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和对 题图曲线的分析,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无关变量,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9.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 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一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二 3.1×109 4.6×108 6.0×108 1.53×109 三 ? 8.0×107 4.0×107 2.3×108- 8 - (1)图中 N 点时出生率_________(选填>、<或=)死亡率。若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 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点)。 (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 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 = (2). 寄生 (3). 16.5% (4).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5). 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 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K 值为环境容纳量,此时出 生率等于死亡率。 2、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被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在种群内部个 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1)甲图中虚线表示环境容纳量(K 值),N 点时种群数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 (2)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3.1×109,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3.1×109- (4.6×108+6.0×108+1.53×109)=5.1×108,故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5.1×108÷(3.1×109) ≈16.5%。 (3)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 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 定。 (4)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 等竞争中被淘汰。- 9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 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表格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下表为某地区三类遗传病患者的相关调查数据,根据该表格数据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遗传病类型 病种 患者数目 发病率(%) 单基因遗传病 108 3689 2.66 多基因遗传病 9 307 0.22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3 1369 0.99 合计 130 5365 0.35 (1)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一般选择表格中的___________遗传病进行调查,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中调查,进一步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若调查时发现,某男孩患性染色体病,经检测其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而其父母性染色体组 成均正常,导致男孩患病的该种变异是否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结构,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 Rh 血型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R 和 r 控制,RR 和 Rr 表现为 Rh 阳性,rr 表现为 Rh 阴性。 若某对夫妇血型均为 Rh 阳性、色觉正常,但已经生了一个 Rh 阴性且患红绿色盲(红绿色盲由等位基因 B、 b 控制)的孩子,则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 Rh 阳性、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 为_________。 【答案】 (1). 单基因 (2). 发病率高 (3). 患者家系 (4). 此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会改变基 因的数量(使基因数增加),但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 (5). RrXBY,RrXBXb (6). 9/16 【解析】 【分析】 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 色体异常遗传病。 2、一个家族几代中都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是基因病还可能是染色体出现异常。 3、遗传方式判定顺序:先确定是否为伴 Y 遗传(是否患者全为男性)→确定是否为母系遗传(是否为母系 遗传)→确定是显、隐性→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 X 遗传。 【详解】(1)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一般选择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其原因是发病率高。还可- 10 - 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进一步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该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此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数量(使基因数增加),但不 会改变基因的结构。 (3)该夫妇血型均为 Rh 阳性(R )、色觉正常(XB 、XBY),但已经生了一个 Rh 阴性且患红绿色盲 (rrXb )的孩子,则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RrXBY,RrXBX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 Rh 阳性、色觉正常孩子(R XB )的概率=3/4×3/4=9/1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 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其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从生物体中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 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5)玉米秸秆还可以通过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用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用_____________法鉴别纤 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纤维素 (2). B E (3). 酶的活力(活性) (4). 固定化酶 (5). 酵母菌 (6). 无 氧(密闭、密封) (7). 刚果红染色 (8).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能力 【解析】 【分析】 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 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 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 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 【详解】(1)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需 要纤维素酶才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 11 - (2)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及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中含有纤维素酶,可以分解纤维素,BE 正 确。故选 BE。 (3)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为了使酶能 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密封、密闭)。 (5)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纤维素分解 菌的分解能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和发酵产纤维素酶分解葡萄糖的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 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 DNA 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 现代方法为手段。如图是基因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的目的基因通过 PCR 技术进行扩增时,所用的酶与细胞内同类酶的差异在于该酶 ______________。 (2)进行①过程时,需用______________酶切开载体以插入目的基因。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需要通过表达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原因是应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图中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②过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转化的宿主细胞(大肠杆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核生物基因(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会被降解。为防止蛋白质 被降解,在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应添加 ______________的抑制剂。 【答案】 (1). 耐高温(或具有热稳定性) (2). 限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 (3). 目的基因无复制 原点、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启动子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终止子 (4). 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 DNA)的能力弱 (5). 已导入目的基因并且目的基因能稳定遗传和表达的细胞 (6). 蛋白酶缺陷型 (7). - 12 - 蛋白酶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 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 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 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 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特殊的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用限制酶将载体切开,以便目的基因的插入;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 中表达,需要通过表达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 无表达所需启动子和终止子。 (3)若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微生物),由于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 DNA)的能力弱,则需要 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已转化的宿主细胞(大肠杆菌)指的是已导入目的基因并 且目的基因能稳定遗传和表达的细胞。 (4)真核生物基因(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会被降解,为防止蛋白质 被降解,可以选用不能产生该蛋白酶的缺陷细菌以及使用能够抑制蛋白酶活性的药物,因此为防止蛋白质 被降解,在实验中应选用蛋白酶缺陷型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应添加蛋白酶的 抑制剂。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作出解释的能力。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