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ID:257727

大小:3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市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线上教学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古代爵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之说。关于此五等名号之起源,傅斯年先生说 “公侯伯子男,皆一家之内所称名号,初义并非官爵”。这说明古代中国 A.政治等级固化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B.宗法制始终是核心政治制度 C.政治伦理逐渐与家族伦理相结合 D.利用爵位制度强化专职统治 2.《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 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肥墒不得独乐,硗墒(质地差的土地)不得独苦,故三年一 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兵车素定,是谓均民力强国家.”材料说明井田制下 A.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B.农民拥有土地的支配权 C.土地经营相对公平 D.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 3.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能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一 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但是,汉代的士大夫,至少从汉武帝以后,则很少是 没有“恒产的”。汉代这种变化() A. 使士大夫阶层完全失去追求 B.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 C .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D.从经济上结束的“游士”时代 4. 西汉初,陆贾著《新语》,将秦亡的原因归结为暴政和过度压榨人民,指出马上得天下 不能马上治天下,其意在 A.宣扬无为而治 B.反对汉承秦制 C .重建社会秩序 D.追求小国寡民 5.明中叶后,中央和地方要职几乎全部由进士占据,出现了“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 不得入阁”的局面;各级官员“取之有序,进之有等”这表明当时 A.科举成为唯一选官途径 B.官僚等级体系日趋严格 C.内阁逐渐控制官员选拔 D.官员选拔机制成熟稳定 6.宋代大小都市都成线性街道布局,不再是唐代城市以棋盘式布局的区隔为坊里。著名的 宋代长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线性布局与商业交通的关系。由此可见宋代的经济实力在 于( ) A.都市经济的发达 B.各地资源流通的通畅 C.城乡经济的繁荣 D.坊市制瓦解的作用 7.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 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 与、改善社会。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汉末工商濒临破产 B. 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 C. 宋代庶民社会崛起 D. 明清社会贫富不均 8.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 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 文人画,重视写意 B. 山水画,重视写实 C. 花鸟画,浓墨重彩 D. 人物画,形神俱备 9.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10.“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 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 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有所为有所不为 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11.恩格斯曾说道:“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 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 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由 此可知,恩格斯认为( ) A.鸦片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鸦片战争失利 C.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D.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并扩大开放 12.据香港《工商日报》一九三九年六月十日的记载:统计目下已迁至川、滇、湘等省之工 厂,已有三百余家,此种工厂,可分为九大类,即采矿、电机、无线电、化学、罐头、陶 瓷、印刷文具、五金、纺织、皮革等,其分布之比较,约为四川占 44%,湖南占 39%,广 西占百分之 6.9%,陕西占 6.5%,其他云南贵州各占 3.6%,这种情况 A.有利于合理工业布局形成 B.导致近代工业中心的转移 C.对抗战胜利起到决定作用 D.推动文化重心的根本转移 13. 西方国家相信,一个稳定的中国有利于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因此他们决定维持清廷 的存在并帮助它现代化。随着这种政策的转向,英国原先的中立姿态开始转变为积极的支 持( ) A.支持三国干涉还辽 B.支持清政府镇压义和团 C.支持清政府清末新政 D.支持清廷镇压太平天国 14.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 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 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 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 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2 A. 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 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15.历史学者李传斌说: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标志性意义,在那一年,“中国与外国的 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不平等条约时代开始走向崩溃, 中国真正展开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奋斗,废约运动全面兴起,政府交涉和民众斗争交相呼 应。作者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C. 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 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16.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在自区向我们应该联合 整个农民,造成广泛的农民统一战线,故意排斥富农(甚至部分地主)参加革命斗争是错误 的,苏维埃政府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写发展工商的自由。”这可以说明 A.土地革命出现“左”倾错误 B.社会主要矛盾正在改变 C.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 D.中共阶级基础逐步扩大 17.1943 年 8 月,中美双方开始实施协商练兵 30 个师的计划,于 1944 年 1 月完成。国内 接受美械装备的 13 个军的部分军、师、、团级军官分批送至印度,在印度进行训练补充后, 从美国运送给中国的物资中配给装备,由美国军官负责训练。该计划实施意在 A.适应对日防御战争的形势 B.充实战力准备对日反攻作战 C.实现完全控制中国的目标 D.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做准备 18.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看成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过 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点,事实上,旧的中国留下的民族工商业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压迫下到解放前已近奄奄一息。由此推断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依赖() A.建国初对官僚僚资本没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对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19.《十二铜表法》规定: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该具有 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表明罗马法 A.体系趋于完备法律 B.注重维护贵族利益 C.限制贵族擅断专横 D.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20.在古代雅典,戏剧演员和歌队通过对驳以揭示真相,推动剧情发展;哲学家在批评前 人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理论;医学与神谕、民间游医、占卜者相竞争。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 典 A.社会矛盾激化 B.政治的公开性 C.重视文化传承 D.权威的分散性 21.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对其他国家工业的实际促进比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国工业 的促进还要多。仅就亚麻布一项而言,据说,这些殖民地的年消费量可达 300 万英镑以上, 当然,我不敢保证这一致据的准确。但是,这一巨大的消费量几乎全由法国、佛兰德斯、 荷兰和德国提供。”材料中所述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 A.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西葡两国错失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工业发展机遇 C. 西葡两国同英法荷德等国展开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 D.殖民地与宗主国形成“原料供给——市场占有”关系 22.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向日葵》D. 《格尔尼卡》 23.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 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 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4.有学者说,18 世纪是欧亚贸易的“茶叶世纪”。这是因为“人们比以前空闲了”群体公 众活动更多了,品茗喝咖啡都有人聚才好,茶园,咖啡馆等应运而生,并屡屡成为近代欧 洲重大革命的风潮的策源地‥‥‥‥旧时的宁静心态不再平静,躁动的人们需要 “兴奋剂” 来加以温润发酵。”该学者描述欧洲这一社会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消费社会的到来 B 西欧启蒙运动推动欧雅贸易进程 C 茶叶流行欧洲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D 革命根源于民众休闲方式的变化 25.18 世纪英格兰及威尔士人口及谷物产量表() 英国 18 世纪谷物情况反映出() A.谷物出口给工业化带来资本积累 B.工业革命在英国全面开展 C.工业革命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D.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6 俄国二月革命后各地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十月革命后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成为各级权 力机关,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改称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民主主体的扩大 C.革命成果的巩固 D.政治体制的集中 27.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 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 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己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3 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贸组织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28.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这说明 A.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C.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29.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非洲统一组织召开的首脑会议所通过的决议很少讨论经济 问题。1963 年非洲统一组织成立大会上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的《非洲统一组织宪章》 中,明确规定其宗旨之一是“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这表明非洲统一组织 A.有利于非洲国家反抗霸权主义 B.导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形成 C.遭受西方国家的反对和阻碍 D.受非洲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影响 30.1810 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依据宪法中关于州和联邦的立法部门都不得制定“溯及既往 的法律”的规定,宣告 1796 年佐治亚州议会制定的一项法律违宪,因为该法律企图废弃前 届立法机关通过的法案。这一案例表明联邦最高法院 A.坚持联邦主义原则 B.注重维护法律的稳定 C.限制州议会立法权 D.拥有国家最高立法权 二、非选择题:第 31—3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4—35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0 分。 31.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 1580 年、1639 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 疫情出现后,明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 向突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 之人皆知牧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 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却。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 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 7 个月时间,就造成了 20 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一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伦敦于 1499-1665 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 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傅,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 疫情,1518 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 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 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 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 制度基础。1572 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 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教济,许多家 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 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 英国消退。一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12 分) 32. (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利玛窦十九岁加入耶稣会,曾接受赴东方传教的培训,对中国儒学有所了解,他把传 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蔽之,尽量中国化。他一度剃去头发,穿 上僧服,换上僧装。他不惜修改教规,默认中国人对先祖的崇拜,以圣经附会四书五经, 颇受士大夫信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史实准确)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 下面是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述《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的简易板书。 4 上面图片反映了罗马法的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12 分) (要求:也可以对罗马法的发展趋势进行补充,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述符合史 实。)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2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4.[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在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为确保地方稳定,鄂尔泰提出:“若不视有 无过犯一概勒令改流,不论不足以服人,兼恐既无以善后。”对改土归流之土司,“虑其 住居本地,有党羽相助为非,故远徒以杜其后患”。在改流之地行政设置与内地划一的同 时,其他的管理体制也仿内地一并推行。在改流的同时必定会兼顾尚未改流地区的治理, 保留土司的地区采取流土并治的措施。改土归流之后,都会辅之以“减免赋役,选用循良, 善加抚恤,疏浚江河,挑筑沟坝,垦辟荒芜”等善后措施。清政府重视善后,目的是进一 步加强对土司地区的控制,从而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一体化。 ——摘编自李世愉《改土归流与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朝改土归流的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朝改土归流措施的意义。(6 分) 35.[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史料一,朱熹曾经托名“空同道士邹诉”为《参同契》作注,常自谓“清夜眠斋宇,终 朝读道书”,足见他对道教的重视。正是在“集诸儒之大成”并充分吸收释道哲理的基础上, 朱熹对理学展开了一次系统的,创造性的总结,从而成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摘 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史料二 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格”,“动容貌,整思 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 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使理学思想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少年遵循 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 读书、写字、饮食做了道德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析朱熹理学思想产生的原因。(9 分) (2)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思想的特点。(6 分) 市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线上教学测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CD 6-10BCABC 11-15DADAC, 16-20 BBDDD 21-25BDCCA 26-30BCCDB 二、非选择题 31、(20 分) (1)特点: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 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 科学、进步。 (2)背景:明朝: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 后、愚昧。 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 社会转型。 32(10 分).示例一 论题:答案提示:观点:西方文化只有与中国当地文化进行结合才能更好地在中 国传播。(4 分) 洪秀全拜上帝教把西方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6 分) 外来文化只有与当地文化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被当地接受,才能广泛传播。(2 分) 示例二 ,文明的传播者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坚守、付出才能推动文明的传播。 玄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并且译经成功;布鲁诺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那些坚持不懈,不畏艰难,推动文明进步的文化人士。 33. (10 分)示例: 趋势: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2 分) 说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疆域较小,因此,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共和国内的公民;随着罗马对外 战争的不断胜利,为适应罗马帝国对疆域内不同民族的有序统治,罗马帝国颁布了适用帝国境内一切自 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8 分) (10 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4. (15 分)(1)特点:切合当地实际改流具有灵活性;革除土司异地安插具有强制性;改流地区的体制 与内地一体化具有统一性;流土并治具有不彻底性;重视善后具有渐进性。 (2)意义:加强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确保了地方的稳定;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 展;增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认同 35.(15 分)(1)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危机;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发展。(9 分) (2)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儒学社会化,世俗化。(6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