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
第 I 卷
一、单选题(共 60 小题,共 60 分)
欧盟与日本老龄化情况严重,面临着青年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老年人再就业就是一个不可避
免的替代选择。欧盟等国家和日本在老年人再就业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实行了如物质激
励、禁止就业歧视、建立灵活劳动合同制度、改变工作环境、完善劳动保障、创造社会氛围、开
展就业培训、发挥职业介绍中介的作用等一系列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目前,我国人口处于“未
富先老”的状况,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据此回答问题。
1. 下列国家中政府鼓励老年人口再就业的措施,最有可能的是
A. 巴西 B. 美国 C. 新 加 坡 D. 越 南
2. 从长远角度来看,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 从海外大量移民 B. 组织老年人口移民到海外再就业
C. 延长退休年龄 D. 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读 2012 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3. 我国人口流动比例最小的省(市、区)是()
A. 广东省 B. 河南省 C. 天津市 D. 贵州省
4. 我国人口移出数量最大的省是()
A. 河南省 B. 广东省 C. 四川省 D. 安徽省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 是眼下许
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5.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 B. 家庭原因 C. 自然空巢 D. 个人原因
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下图为甲城市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
曲线图”和乙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如果甲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B.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 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D.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8.根据判断乙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表示意各大洲某
年人口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
拉丁美
洲 大洋洲
人口自然
增长率
1.9% 2.8% 0.3% 0.7% 2.2% 1.2%
人口总数
(亿)
39 9 7 3.3 5.5 0.3
9.有关各大洲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 B. 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C. 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 D.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10.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 5%至 10%的税率,其目的是( )
A. 以税养老 B. 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 鼓励生育 D. 平衡人口性别差异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 2013 年~2016 年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1. 图示该省劳动年龄人口最少的年份是
A. 2013年 B. 2014年 C. 2015年 D. 2016年
12. 目前该省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有效措施是
A. 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B.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C.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D.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 分别
表示 0~14 岁、15~59 岁、60 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 1980 年、2000 年、
2017 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上升 B. 死亡率下降
C.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 社会经济的发展
14.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
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气候因素 C. 社会变革 D. 交通和通信15.2016 年
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该村落生育率低,学生少 B. 学生辍学严重C. 全部进城求学 D. 师资短缺严重
如图为 2013 年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份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6. 影响图中 6 个省级行政区生育率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政策 ②文化教育水平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就业竞争的
激烈程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图中涉及的
省区中,老龄化最可能提前爆发的是
A. 安徽 B. 湖南 C.
上海 D. 广东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8. 属于 D 类型的国家可能是
A. 尼日利亚 B. 印度 C.
泰国 D. 日本19.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和
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分别是
A. A 国、D国 B. B 国、C国 C. C国、
D 国 D. A 国、C 国20.人口增长模式
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考古发现,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复活节岛大约在公元 600 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如图为
“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各题。
21. 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A. 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不超过 1000 人
B. 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提高
C. 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稳定
D. 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优于 t2时期
22. 关于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B. 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环境承载力制约
C.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D. 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问题。
23. 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
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 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
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 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则甲、乙功能区和城市主导风向分别是( )
A. 工业区、住宅区、西南风 B. 住宅区、工业区、东北风
C. 工业区、住宅区、西北风 D.
住宅区、工业区、东南风26.下列城市规划的理由,
正确的是( )
A. ①处建钢铁厂——交通便利 B. 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
C. ③处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 D. ④处建食
品加工厂——城市地价低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及城市功能
结构分布图”,回答下列题。
27. 图例 A、B、C 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8.甲区域地租等值线
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交通干线经过 B. 工业发达 C. 土壤肥沃 D. 地势平坦
河北省临近北京的县市多年来的城市空间发展都围绕北京,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的东部、
南部边界成密集的带状铺开,大多数城区积极做好“睡城”的文章,让工作在北京的人在此
居住,两地通勤。完成下列各题29. 河北省周边县区区域发展策略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优越 B. 吸引人才集聚 C. 分担北京
压力 D. 离北京距离近30.环北京周边县区新建城区的快
速发展将导致河北
A. 空气污染减轻 B. 农用土地规模减少
C. 人口规模缩小 D. 高新产业迅猛发展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
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下图,回答下
列问题。
31. 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 公园绿地 B. 园艺苗圃 C. 商贸
中心 D. 交通枢纽32.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
将会A. 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 B.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C. 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 D. 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
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33. 该功能区属于( )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工业区 D. 住宅区
34. “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
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A.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B. 人口密度的差异
C.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 地租水平的差异
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35. 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
A. 城市级别高 B. 城市规模大 C. 服务范
围大 D. 服务种类少36.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
A.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B. 交通用地减少
C. 第二产业产值减少 D. 耕地比重增加
2016 年 3 月 25 日中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37. 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 上海市服务功能强,辐射全国 B. 武汉比南昌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C. 成都和拉萨的城市规模相同 D. 上海和杭州的城市等级相同38.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
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A. 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 大力开发下游地区水能资源
C. 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
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下图为我国 1999 年—2013 年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图。完成
下题。
39. 图中现象会导致
A. 城乡差异日趋减小 B. 城市土地浪费严重
C.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 D.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40.下列属于做好新型城市化的“化”
的关键措施是
A. 调整行政区划 B. 建设城市道路 C. 激发商业活力 D. 强化专业培训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
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 km2)。据此完成下题。
城市 武汉 上海 广州 北京 哈尔滨
水域面积 248 192 125 91 96
41. 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B. 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C. 方便居民生活用水 D. 释放热量调节气温
42.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
A.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B.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D.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43. 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
最差的季节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城市人口集聚度是指城市人口集中程度,其集聚优势区位的变化受交通、低价、环境因素等影
响。下图是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优势区位转移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题。44. 处于第二阶段的城市可能出现
A. 郊区城市化现象 B. 逆城市化现象
C. 城市中心空洞化现象 D. 再城市化现象45.下列城市可能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A. 海口 B. 大理 C. 北京 D. 郑州
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规模扩大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47.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
题和现象有( )
A. 大量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B. 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上升
C.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
D. 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
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
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48.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
件是( )
A. 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 气候高温少雨
C.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 具有肥沃的红壤
49.珠江三角洲粮食地位下降的深层
次原因是( )
A. 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
B. 生产资料价格高,入不敷出C. 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 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50. 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 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 C. 植被
丰富 D. 市场广阔51.近三十年来,东北稻米种植界
线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暖 ②科技进步 ③劳动力向北迁移 ④南水北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2.与东南沿海
优势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特点有
A. 科技水平低 B. 小农经营
C. 机械化水平高 D. 单产高商品率低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
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利
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完成下列各题
53. 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 C. 土壤
条件 D. 水分条件54.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
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 市场距离远近 B. 市场需求变化
C. 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 D. 政府政策的优惠
下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55. 造成我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56.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
有
①小农经营 ②生产规棋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商品率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近年来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活动,取得明显成
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7.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
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58.互联网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
力明显增强的是( )
A. 气候条件 B. 劳动力 C. 淡水
资源 D. 科技水平下图是“世界典
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9.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
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60.
关于三种地域类型农业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地域类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B. 甲、丙地域类型农业科技水平高,劳动力投入量大
C. 乙地域类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大
D. 丙地域类型农业的产品运输最方便
第 II 卷
二、综合题(本大
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61.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乙图)”.材料二 为
研究当地农业
发展状况,地理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项目
类别 家庭(户)人口(人)耕地面积(亩)水田面积(亩)水稻单产(千克/
亩)
出售水稻(千克)机械(台)
数据 26 93 82 56 1160 6496 2
(1) 甲图中①地气候类型是 ,简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12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2 分)
(3) 乙图中②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该地区五大湖沿岸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 , 试分析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16分)
答案和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9小题,共计60分)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本题考查各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题意知,鼓励老年人口再就业是针对人口老
龄化问题,而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AD错;美国人口总数较大,人口迁入
较多,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严重,B错;新加坡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最可能实施鼓励老年人口再就业措施,C对。故选C。
本题考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从长远角度来看,缓解人口老龄化还是应该从最根本解
决问题,即适当调整国家人口政策,增加人口出生率,D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
不会大量迁入,从海外大量移民会加重了我国的就业压力,A错;延长退休年龄、老年人
到海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C错。故选D。
【小题3】C 【小题4】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流动比例最小的省市区。读图可知,图中省市区人口主要分为
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种构成,当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比例为1:1时,人口流动比例最小,
图中主要有鲁、苏、辽、津人口流动比例最小,结合选项,只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移出数量最大的省。该地人口分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把常住人口数
减去户籍人口数即为移动人口数,为正值的为移入人口数,为负值的为移出人口数。读图
可知,广东省的差值为正值,为人口移入省分,B错误。河南、四川、安徽差值都为负值,
但河南负值最小,即移出数量最大,A正确,CD错误。故选A。
【小题5】D 【小题6】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空巢老人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
社会问题。丁图中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最高,人口老龄化最严重,出现“空巢老人”
现象。故选D。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由于近年来
进入城市农民工数量明显提升,且工薪较高,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更好的生存环境,很
多农民工不愿返乡,造成空巢老人。故社会经济原因是空巢老人增多的主要原因。故选A。
【小题7】B 【小题8】C
【解析】略
略
【小题9】A 【小题10】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各大洲的人口状况。大洋洲的新增人数最少,A错,符合题意。发
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的人口基数太大,故新
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8%,BCD对,不符合题意。故
选A。
本题考查欧洲人口政策的相关知识。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其特征是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
社会负担重。而对独身者收税,有利于以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C正确,B错误;该法
律与以税养老、平衡人口性别差异无关,AD错误。故选C。
【小题11】D 【小题12】C
【解析】
11.【分析】
本题考查劳动年龄人口最少年份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
读图可知,2013-2016年,该省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减少,故劳动年龄人口最少的年份为最
后一年,即2016年,D对,ABC错。
故选D。
12.【分析】
本题考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应对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人口问题的对应措施。
【解答】
读图可知,该省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导致劳动力不足,应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减少劳
动力数量的使用,C对;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不能解决目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A错;图示显
示的是劳动力短缺,而非人口老龄化严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不能解决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的问题,D错;移民不可能大量移入我国,不能有效解决目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问题,B
错。
故选C。
【小题13】C 【小题14】A 【小题1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原因及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由图可知,与甲
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的变化是0~14岁人口减少、15~59岁人口增加、60岁及以上
人口增加。由此可知人,这可能是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下降。故C正
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由图可知,与乙相比,该行政村丙
年龄结构的变化是0~14岁人口减少、15~59岁人口大幅度减少、60岁及以上人口大幅度
增加。由此可知,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主要是外出务工,所以经济因素是人口迁
移的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和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结合该村落1980年、
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形可知,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该村示0~
1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少,导致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A说法正确,BCD
说法错误。故选A。
【小题16】C 【小题17】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因素。生育率是指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图中的
6省市的人口政策相同,①错误;经济水平高低,会影响妇女受教育程度高低,以及妇女
的就业状况,进而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②③④正确。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有关知识。由图可知,安徽的户籍人口流出比例最高(主要为劳动年
龄人口),且全国都处于较低的生育率水平状况下,大量的劳动年龄人口的迁出,减少了
安徽省内的青壮年人口比例,从而提高了老年人口的比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题18】D 【小题19】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的判读。D类型下窄上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
重大,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主要为发达国家。对照四个选项,尼日利亚、印度、泰国为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金字塔如A图所示,ABC错误;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人
口金字塔如D图所示,D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A国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少年儿童人口、劳动力年龄
人口比重都较大,人口就业压力较大;D国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劳动力不足。故选A。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由高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依次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
传统型,以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其顺序依次是②③①,
D对、ABC错。故选D。【小题21】B 【小题22】D
【解析】21.【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承载力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
知识的能力,仔细读图是解题关键。
【解答】
据图可知,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大约可养活人数可达2000人,A错误;t2时期农业
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源得以开发,农产品产量增加,因而环境承载力提高,B正确;t3时期,
实际人口数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力,生存危机严重,C错误;t4时期,该岛屿生态环境仅
优于t3时期,D错误。
故选B。
22.【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仔细读图是解题关键。
【解答】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
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D正确;据图可知,人口数
量可以适当超出环境承载力,A错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也有
社会经济因素,不仅仅只受环境承载力的影响,B错误。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
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C错误。
故选D。
【小题23】B 【小题24】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但首要因素是资源,
且是资源中的最短板。上海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中,淡水资源是最少的,也是影响最密切
的指标,B正确,A错误;经济发展水平等也会影响人口容量,但不是最主要因素,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
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人们的生活文化消费水平影等。资源越多,科技发展水平越高,
区域的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所以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科技,
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会有利于提高上海市今后人口容量,②③正确;减少人均建筑面
积,提高人口密度,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将居民迁往郊区对人口容量影响不大,①④错误。
故选B。
【小题25】D 【小题26】C【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读图,甲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乙沿铁
路线分布交通便利,且位于城市外缘地价低,因此应为工业区,排除AC。由于工业区位于
东北部,因此主导风向不可能是东北风,而可能是东南风,B错,D对。故选D。
本题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钢铁厂占地面积较大,且对环境污染大,①处距离住宅区近,
不适宜建钢铁厂,A错;大型仓库不需要水源充足,B错;③处邻近大学城,科技力量强,
邻近绿地,环境优美,邻近交通线交通便利,因此适宜建信息产业园,C对;②食品加工
厂应靠近消费市场,④位于住宅区,可以建食品加工厂,但理由并非是地价低,而是接近
市场,D错。故选C。
【小题27】C 【小题28】A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分布知识。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分布最为广泛,商
业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工业区一般沿交通线分布在城市外围。由图
可知A在市中心分布最多,故其为商业区;B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是工业区;C面积分布
最广泛,是住宅区。故选C。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因素,除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还
受交通通达度影响。由图可知,甲区域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地租高于周边地区,故
此处有交通线通过。故选A。
【小题29】D 【小题30】B
【解析】29.【分析】
本题考查河北省周边县区区域发展策略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
其形成原因。
【解答】
“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居民点、市县,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仅是晚上回
到这睡觉,白天开车或者乘车到市中心或中心城市上班。所以说河北省周边县区区域发展
策略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北京近。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0.【分析】
本题考查环北京周边县区新建城区的快速发展对河北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答】
环北京周边县区新建城区的快速发展必将占用大量土地,所以将导致河北农业用地减少。
新城区的建设会使空气污染加重;吸引外来人口居住,人口规模增大;周边县区技术条件
较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题31】B 【小题3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合理布局。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
能的绿色空间,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园艺苗圃,公园绿地不是产业活
动;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会破坏绿心。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城市的建设。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改变原有的地貌形态,
改变地理分布的格局,A错;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B错;城市“空心化”是产业空心
化,不是因绿地出现而产业消失,C错;绿地面积增加,增加地下水的下渗,会增加区域
的地下径流量,D对。故选D。
【小题33】D 【小题34】A
【解析】33.【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的能力。熟记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及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商业区是经济活动最繁华的地段,主要集中在白天,因此白天流入的人口多,故A错。
B.行政区是办公地区,白天以人口流入为主,故B错。
C.工业区是居民工作的地区,白天以人口流入为主,故C错。
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早晨人口流出多,晚上人口流入多,符合住宅区的人口流动特征,
故D正确。
故选D。
34.【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错峰停车”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调动、运用所学
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各功能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
边社区市民开放,因为社会单位的人口流动多为早上流入、黄昏流出,利用住宅区和其他
功能区的这种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可以进行“错峰停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小题35】D 【小题36】A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高等级的城市比低等级的城市,城市规模大,服务范围
大,服务种类多。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合肥市为省会城市,淮南为地级市,淮南城市等级低于合肥,A错;规模小于合肥,B错;服务范围小于合肥,C错;服务种类比合肥少,D对。
故选D。
本题考查城市化产生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产值增大,
A对,C错。交通用地增加,B错。由于大量土地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比重减
少,D错。故选A。
【小题37】A 【小题38】B
【解析】37.【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经济地带的城市等级体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选项信息及运用所学知
识解答问题能力。熟记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城市等级最高,其服务功能可辐射到全国,A对,D错;读图,
武汉和南昌同为一级节点城市,城市等级相同,提供的服务种类相差不大,B错;成都为
一级节点城市,拉萨为可演延伸一级节点城市,故成都的城市等级比拉萨高,成都的城市
规模也比拉萨大,C错。
故选A。
38.【分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选项信息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问题能力。熟记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A对,但不符合题意;
下游地区水量大,但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少,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
丰富,故应在中上游地区开发水能资源,B错,符合题意;河流源头是重要的水源地,应
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C对,但不符合题意;长江航运价值巨大,应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
用,D对,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题39】B 【小题40】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读图,图示体现了城市的人口年增长率在2000年之后就
低于城市面积年增长率,说明城市存在土地浪费严重的问题。故选B。
本题考查做好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措施。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
字上做文章,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就是要让进城的农民真正落户,
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故调整行政区划,建设城市道路,激发商业活力对新型城市化没有
大的作用。只有强化进城的农民专业培训,才能让农民融入城市,真正解决“人”的问题。
故选D。【小题41】A 【小题42】B 【小题43】A
【解析】41.【分析】本题考查水体对城市的环境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城市水域中的水体由于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促进空气对流,从而净化空气,A
正确;清洁的水体可以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但是自净能力有限,不能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B错误;城市中清洁水体水量有限,主要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城市人口众多,
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城市清洁水体难以满足需求,且居民生活用水不属于环境作用,C错
误;冬季,城市市区内水体水温高,释放热量,提高气温,夏季,水温低,吸收热量,降
低气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D错误。
故选A。
42.【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建设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土地价格高,规划者不愿意将城市大量土地用作水域,B正确;城市
发展中由政府规划土地利用的类型,故A错误;城市内涝灾害严重和城市环境质量低下是
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的结果,故CD错误。
故选B。
43.【分析】本题考查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最差的季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北京市水体面积最小的季节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北京地处华北地区,春季干旱,降水量少,城市市区内的水域面积小,水体“蓝化效应”
最差。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题44】A 【小题45】C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进程。读图可知,第一阶段:人口向中心区集中,属于城市发
展的初始阶段,城市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区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地价上
升、环境污染严重,人口从中心区向边缘区移动,城市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出现郊区城市
化现象。随着中心区交通、地价、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口向外围区集中,出现了城市中
心空洞化现象及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进入第三阶段。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我国四城市中,北京城市发展历史较早,水平较高,最有可能
处于第三阶段。故选C。
【小题46】D 【小题47】C【解析】46.【分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解答】
读图可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从甲图到乙图,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
大,城市等级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城市群,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没
有出现逆城市化,所以D叙述错误。
故选D。
47.【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
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分析】
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
市,造成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A错误,C正确。
为了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蔬菜、水果、花卉、禽、蛋、
肉、奶等产品比重不断上升,B错误。城市”热岛”现象,是市区温度高于郊区,市区气
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市区和郊区间的热力环流,有利于城市大
气污染物的扩散,D错误。
故选C。
【小题48】A 【小题49】D
【解析】本题考查珠三角的农业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地势低平,气
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网稠密,A正确,B错误;珠江三角洲
地区降水多,光照弱,昼夜温差小,C错误;珠三角地区为红壤,肥力较差,D错误。故选
A。
本题考查对农民弃耕原因的分析。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第一产业收入相对较低,
农业比重逐渐降低,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最终导致广大农民弃耕,甚至出现大片出
租、出售土地的现象,D正确;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生产资料价格高,入不敷出、
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均不是农民弃耕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小题50】A 【小题51】A 【小题5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我国水稻种植区均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我国的季
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A对。我国南方水
稻优势种植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B错。植被丰富不是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
C错。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市场条件不具优势,D错。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而水稻种植需要充足的水热条件。
近三十年来,东北稻米种植界线向北推移得益于科技进步,培育良种以及气候变暖导致的
热量条件改善所致,①②对。我国近三十年来,劳动力主要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且劳动力迁移对于水稻种植范围没有影响,③错。南水北调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
北地区,与东北关系不大,④错。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与东南沿海相比,东北地区科技水平较低,不是
优势条件,A错。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以国营农场经营为主,B错。东北地区
地广人稀,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用,机械化水平高,C对。东北地区热量条件
差,熟制为一年一熟,单位面积产量不如南方地区高,由于地广人稀,自己消费的粮食少,
商品率高,D错。故选C。
【小题53】A 【小题54】B
【解析】略略
55.【答案】
【小题55】B 【小题56】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原因。读图,我各地春耕春播时间从
南向北逐渐推后,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最南部春耕春播时间最早,是2月下旬;东北地区
北部春耕春播时间最晚,为5月上旬,这说明影响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我国北方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
B对。与光照、水分、土壤关系不大,ACD错。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中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
西北地区。读图,甲地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其经营方式是
国营农场,①错;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是其主要特点,②③对,④错。
综上,ABD错,C对。故选C。
【小题57】B 【小题58】D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的综合发展。根据材料可知,“互联网+农业”可以极大的促
进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规模扩大,A错误;农民通过网络获得市场信息,开展网络
销售,使得市场定位更加精准,B正确;“互联网+农业”将促使农业布局更趋向分散,C
错误;“互联网+农业”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对机械化水平影响不大,D错误。故
选B。
(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互联网+农业”时代,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
件是技术的发展,农业通过投入更多的技术,以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D正确;自然条件
和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的影响逐渐减弱,ABC错误。故选D。【小题59】A 【小题60】C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定。甲位于亚洲季风区,为季风水田农业;乙位于美
国的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丙位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甲位于亚洲季风区,为季风水
田农业,农业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AB错误;乙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
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大,C正确;丙位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
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运输不便,需要使用冷冻船,D错误。故选C。
61.(40分)
【答案】(1)(1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4分)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季风气候不
稳定,旱涝灾害多发.(每点4分,共8分)
(2)(12分)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每点4分,共12分)
(3)(16分)玉米(4分);乳畜业(4分);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种植;城市
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每点4分,共8分).
【解析】解:(1)图中①地主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
点是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旱涝灾害多发,
对农业生产不利.
(2)读材料二中表分析可知,该村有93人,耕地面积只有82亩,说明人多地少,生产规
模小;产量高,但是仅用于销售的只有六千多,商品率较低;只有两台机械,说明机械化
水平低.
(3)乙图中的②地是美国的玉米带.美国五大湖沿岸由于气候温凉湿润,不利用农作物
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周边地区城市密集、人口较多,市场广阔,有利于乳畜业
的发展.
故答案为:(1)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季风气候不稳定,旱涝
灾害多发.
(2)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3)玉米;乳畜业;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种植;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
阔.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
动力等.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
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其经营方
式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此外,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这类农业.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乳畜业比较发达的
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
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