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
迅速推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男孩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相同
D. 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男孩推木箱的过程中,人对木箱、小车和自己做功,消耗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
为系统的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增加,故 A 错误。
BD.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竖直方向上重力和冰面的支持力平衡,合力为零,水
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系统动量守恒,故 B 错误,D 正确;
C.木箱、男孩、小车组成 系统动量守恒,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大小
相同,方向相反,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不相同,故 C 错误。
2.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功率 P、速度 v0 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 F0。在 t1 时刻,司机减小油
门,使汽车的功率减为 P/2,此后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t2 时刻,汽车又恢复到匀速运动状态。
下面是有关汽车牵引力 F、速度 v 在此过程中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的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汽车以功率 P、速度 v0 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当司机减小油门,
使汽车的功率减为 时,根据 P=Fv 得知,汽车的牵引力突然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即为
,而阻力没有变化,则汽车开始做减速运动,由于功率保持为 ,随着速度的减小,
牵引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
动;当汽车再次匀速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再次平衡,大小为 ;由 P=Fv 得知,此时汽车的
速度为原来的一半。
AB.汽车功率变化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至匀速;故 A 正确,B 错误。
CD.汽车功率变化后,牵引力突然减小到原来的一半,然后牵引力逐渐增大(速度减小的越来
越慢,牵引力增加的越来越慢),最终牵引力还原;故 CD 错误。
3.质量为 M 的物块以速度 v 运动,与质量为 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
相等,两者质量之比 M/m 可能为
A. 0.8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碰撞后两者的动量都为 p,由于题意可知,碰撞前后总动量为 2p,根据动量和动
能的关系有:
碰撞过程动能不增加,有:
解得:
P
2
0
1
2F F= P
2
0F
2 2 kp mE=
2 2 2(2 )
2 2 2
p p p
M M m
≥ +
3M
m
≤故选 B。
4.2019 年 4 月 11 日 21 时黑洞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ETE)宣布了近邻巨椭圆星系 M87 中心捕
获的首张黑洞图像,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验证了 1915 年爱因斯坦的伟大预
言。一种理论认为,整个宇宙很可能是个黑洞,如今可观测宇宙的范围膨胀到了半径 465 亿
光年的规模,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就像一个直径 930 亿光年的球体。黑洞的质量 M 和半径 R
的关系满足史瓦西半径公式 (其中 c 为光速,其值为 c=3×108m/s,G 为引力常量,
其值为 6.67×10-11N·m2/kg2)则,由此可估算出宇宙的总质量的数量级约为
A. 1054kg B. 1044kg
C. 1034kg D. 1024kg
【答案】A
【解析】
【详解】宇宙的半径 根据半径公式
可得宇宙的质量 故宇宙质量
的数量级为 ,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5.如图所示,可看作点电荷的带电小球 A、B 的电荷量分别为 QA、QB,都用绝缘丝线悬挂在绝
缘墙角 O 点处,静止时 A 紧靠竖直墙壁,A、B 相距为 d。为使平衡时 AB 间距离变为 2d,可采
用以下哪些方法
A. 将小球 B 的质量变为原来的八分之一
B. 将小球 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 8 倍
2M
2
c
R G
=
8
8 26930 10 365 24 3600 3 10 m 4.4 10 m2r
×= × × × × × = ×
2M
2
c
R G
= ( )28 262
54
11
3 10 4.4 10c RM kg 0.3 10 kg2G 2 6.67 10−
× × ×⋅= = = ×× ×
5410 kgC. 将小球 A、B 的电荷量都增为原来的二倍,同时将小球 B 的质量加倍
D. 将小球 A、B 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 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 2 倍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B 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库仑力:
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有:
①
库仑力:
②
由①②得:
AB.由 知,将小球 B 的质量变为原来的 ,则距离变为原来的 2 倍,故 A 正确,
B 错误;
C.由 知,将小球 A、B 的电荷量都增为原来的 2 倍,同时将小球 B 的质量变加倍,
则距离为原来的 倍,故 C 错误。
D.由 知,将小球 A、B 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 B 的质量增加
到原来的 2 倍,由距离变为原来的 倍,故 D 错误。
6. 已知电荷 q 均匀分布在半球面 AB 上,球面半径为 R,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 O 的轴线,
的
Bm g F
L d
=
1 2
2
q qF k d
=
1 23
B
kq q Ld m g
=
1 23
B
kq q Ld m g
= 1
8
1 23
B
kq q Ld m g
=
3 2
1 23
B
kq q Ld m g
=
1
2如右图所示,M 是位于 CD 轴线上球面外侧,且 OM=ON=L=2R。已知 M 点的场强为 E,则 N 点
的场强为( )
A. E B. C. -E D. -E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等效法这样分析.均匀带电半球相当于一个均匀带正电 球和半个均匀带负
电的球,这个半球放在图的另一边.M 点的场强 , 为带负
电的半球在 M 点产生的场强,所以,N 点正电半球产生的电场强度相当于负电半球在 M 点产生
的电场强度,而与 M 点的环境比较,唯一的区别是电荷符号相反,从而电场大小相同,方向
相反,故 N 点电场强度为 ,D 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场强度
7.如图所示,A、B、C 三个完全相同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 由静止
释放,B 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v0,C 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为 v0.下
述正确的是
A. A 和 C 将同时滑到斜面底端
B. B 比 C 更早滑到斜面底端
C. 滑到斜面底端时,三者损失的机械能一样多
D. 滑到斜面底端时,B 的动能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C 两个滑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A 所受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C 沿斜
的
2
kq
L 2
kq
L 22
kq
R
( )22
qE k E
R
= + ′ ( )22
qE E k
R
′ = −
( )22
qE k E
R
′ = −面向上的力是滑动摩擦力的分力,而沿斜面向下的力都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可知,C 的加速度大于 A 的加速度,所以 C 先到达斜面底端。故 A 错误。
B. B 比 C 的加速度小,初速度比 C 大,沿斜面向下的位移相等,所以无法比较两者运动的时
间,故 B 错误;
C.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程有关,C 运动的路程最大,C 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大,机械能减少最多,
故 C 错误;
D.重力做功相同,摩擦力对 A、B 做功相同,C 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大,而 B 有初速度,则滑到
斜面底端时,B 滑块的动能最大,故 D 正确。
8.如图,物体静止于光滑斜面底端,某时刻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其
机械能 E 随位移 x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 o--x1 段为曲线,x1--x2 段为直线,以斜面底面
为零重力势能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加速度先减小后不变
B. 拉力的功率先减小后不变
C. 物体动能一定增加
D. 物体可能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CD.根据功能关系原理知:
△E=F△x
可知 E-x 图线的斜率表示拉力的大小,所以在 o—x1 段斜率减小,拉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可知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动能增加;在 x1—x2 段为直线,斜率不变,拉力不
变,则此时可能拉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则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减速运动,动能减
小;也可能拉力刚好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相等,此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
动能不变,故 AC 错误,D 正确;
B.在 o—x1 段拉力在减小,速度在增大,无法判断此段拉力的功率变化情况;在 x1—x2 段拉力
不变,由于不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无法判断此段拉力功率变化情况,故 B 错误。9.质量为 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 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木块,并留在其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木块获得的动能相等
B. 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弹减少的动能相等
C. 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相等
D. 系统增加的内能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子弹克服阻力做功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和木块获得的动能,故 A 错误;
B.对子弹,其合外力为阻力,所以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弹减少的动能
相等,故 B 正确;
C.子弹克服阻力做功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和木块获得的动能,而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等于木块
获得的动能,所以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故 C 错误;
D. 由于子弹和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负功,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
减少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内能,故 D 正确。
10.带有 光滑圆弧轨道、质量为 m0 的滑车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
小球以速度 v0 水平冲上滑车,当小球上滑再返回,并脱离滑车时,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小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B. 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C. 小球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D. 若小球初速度 v0 足够大,以致小球能从滑道右端冲出滑车,则小球再也落不进滑车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C.小球滑上滑车,又返回,到离开滑车的整个过程,选取小球的速度 v0 方向为正
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1
4
0 1 0 2mv mv m v= +联立解得:
如果 ,则小球离开滑车向左做平抛运动;
如果 ,即小球离开小车的速度是 0,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如果 ,小球离开小车向右做平抛运动,故 A 错误,BC 正确;
D.小球离开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水平方向上与小车的速度相同,则返回时仍然回到小车上。
故 D 错误。
11.设地球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自转角速度为 ω,万有引力常量为 G,同步卫星离地心高
度为 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 g,则关于同步卫星的速度 v 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 v=rω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抓住同步卫星的角
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进行分析求解。
【详解】A 项:因为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则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v=ωr.故 A 正确;
B、C 项: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由上式得:
,则有: ,则有: 故 B 错误,C 正确;
D 项:因为 GM=gR2,所以 v= ,故 D 正确。
2 2 2
0 1 0 2
1 1 1
2 2 2mv mv m v= +
0
1 0
0
m mv vm m
−= +
0 1 0m m v< >,
GMv R
= 3v GMw=
gv R r
=
2
2
Mm vG mr r
= GMv r
=
2 GMv r
= 3 GMv v GMr
ω= = 3v GMω=
2GM gR gRr r r
=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以及掌握万有引
力提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这连个理论,并能灵活运用。
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 O 点的转轴上,另一端与一质量为 m、套在粗糙
固定直杆 A 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直杆的倾角为 30°,OA=OC,B 为 AC 的中点,OB
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初始加速度大小为 aA,第一次经过 B 处的速度
为 v,运动到 C 处速度为 0,后又以大小为 aC 的初始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可以返回到出发点 A 处
B. 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 撤去弹簧,小球可以静止在直杆上任意位置
D. aA-aC=g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设小球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AB 间的竖直高度为 h,小球
的质量为 m,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于小球 A 到 B 的过程有:
A 到 C 的过程有:
解得:
小球从 C 点向上运动时,假设能返回到 A 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该式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不能返回到出发点 A 处。故 A 错误,B 正确。
2
2
mv
fW
pE
21
2p fmgh E mv W+ = +
2 2p f pmgh E W E+ = +
21
2f pW mgh E mv= =,
2 2p f pE W mgh E= + +C.设从 A 运动到 C 摩擦力的平均值为 ,AB=s,由:
得:
解得:
在 B 点,摩擦力 ,由于弹簧对小球有拉力(除 B 点外),小球对杆的压力大
于 ,所以:
可得:
因此撤去弹簧,小球不能在直杆上处于静止。故 C 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在 A 点有:
在 C 点有:
两式相减得:
故 D 正确。
二.填空题
13.如图,用光电门等器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直径为 d、质量为 m 的金属小球由 A 处静止
释放,下落过程中经过 A 处正下方的 B 处固定的光电门,测得 A、B 的距离为 H(H≫d),光电
门测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
f
fW mgh=
sin30f s mgs=
sin30f mg=
cos30f mgµ=
cos30mgµ
cos30f mgµ>
sin30 cos30mg mgµ>
cos30 sin30 AF mg f ma+ − =
cos30 sin30 CF f mg ma− − =
A Ca a g− =(1)多次改变高度 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随 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当图中已知量 t0、
H0 和重力加速度 g 及小球直径 d 满足以下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
程中机械能守恒;
(2)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ΔEk 总是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ΔEp,若增加下落高度,则 ΔEp-
ΔEk 将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答案】 (1). (2). 增加
【解析】
【详解】(1)[1]若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时,可以认为机械能守恒,则有:
经过 B 点的速度为:
联立解得:
变形得:
(2)[2]由于该过程中有阻力做功,而高度越高,阻力做功越多;故增加下落高度后,则
将增加。
14.恢复系数是反映碰撞时物体形变恢复能力的参数,它只与碰撞物体的材料有关,两物体碰
撞后的恢复系数为 ,其中 v1 、 v2 分别为质量为 m1 和 m2 的物体碰撞前的速度,
u1 、 u2 分别为质量为 m1 和 m2 的物体碰撞后的速度。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质量
2
1
t
02 2
0
1 2g Ht d
=
2
0
1
2 BmgH mv=
0
B
dv t
=
2
0
0
1
2
dgH t
=
02 2
0
1 2g Ht d
=
p kE E∆ − ∆
1 2
1 2
u ue v v
−= −为 m1 和 m2 的物体碰撞后的恢复系数。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质量为 m1 和 m2 的两球与木条的
撞击点;
②将木条竖直放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质量为 m1 的入射球从斜轨上 A 点由静止释
放,摘击点为 B′;
③将木条向右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质量为 m1 的入射球仍从斜轨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确定
撞击点;
④质量为 m2(m1>m2)的球静止放置在水平槽的末端,将质量为 m1 的入射球再从斜轨上 A 点由
静止释放,确定两球相撞后的撞击点;
⑤目测得 B′与撞击点 N、P、M 的高度差分别为 h1、h2、h3。
(1)利用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表示两小球碰撞后的恢复系数为 e =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再利用天平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为 m1、m2,则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若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机械能守恒。
【答案】 (1). (2). (3).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两小球打在竖直板上,则可知,三次碰撞中水平位移相等,则可
知,水平速度越大,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越小,则由碰撞规律可知,碰后被碰球的速度最大,
故其下落高度最小,而碰后入射球速度最小,其下落高度最大,则可知,在不放小球 m2 时,
小球 m1 从斜轨顶端 A 点由静止释放,m1 的落点在图中的 P 点,而碰后被碰球落到 N 点;根据
平抛运动规律可知,下落时间为:
2
1 3
1 1( )h
h h
− 1 1 2
2 3 1
m m m
h h h
= + 1 1 2
2 3 1
m m m
h h h
= +
2ht g
=则平抛的速度为:
同理可得:
代入给出恢复系数表达式可得:
;
(2)[2][3]若满足动量守恒,则一定有:
代入(1)中所求速度可得表达式应为:
若满足机械能守恒,则有:
代入求出的速度可得:
三、计算题
15.已知某卫星轨道与地球赤道面共面,其绕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观测发现,此卫星在
每三昼夜的时间内都会有 5 次从位于赤道某处的卫星观测站正上方经过,则该卫星的周期是
多少小时?
【答案】9 小时
【解析】
【详解】由题知,三昼夜的时间为 T=72h
此卫星每三昼夜的时间内都会有 5 次从位于赤道某处的卫星观测站正上方经过
说明此卫星在这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为 3+5=8 圈,设其周期为
则有:
2
x gv xt h
= =
1 1 2
2 3 1
, ,2 2 2
g g gv x v x v xh h h
′ =′= =
2
1 3
1 1( )e h
h h
= −
1 1 1 2 2mv m v m v+′ ′=
1 1 2
2 3 1
m m m
h h h
= +
2 2 2
1 1 1 2 2
1 1
2 2mv m v m v= ′+′
1 1 2
2 3 1
m m m
h h h
= +
T′
8T T= ′解得:
h
16.如图所示,长 l=0.8 m 的细线上端固定在 O 点,下端连结一个质量为 m=0.4 kg 的小球,
悬点 O 距地面的高度 H=3.55 m,开始时将小球提到 O 点而静止,然后让它自由下落,当小球
到达使细线被拉直的位置时,刚好把细线拉断,再经过 t=0.5 s 落到地面,如果不考虑细线
的形变,g=10 m/s2,试求:
(1)细线拉断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假设细线由拉直到断裂所经历的时间为 0.1 s,试确定细线的平均张力大小
【答案】(1)v2=3 m/s,方向竖直向下.(2)F=8 N
【解析】
【详解】(1)细线拉断前,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
代入数据得: m/s,方向竖直向下
设细线断后球速为 v2,方向竖直向下,由:
代入数据得:v2=3 m/s,方向竖直向下
(2)设细线的平均张力为 F,方向竖直向上;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
得:
N
17.如图甲所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粗糙斜面 AD 和光滑圆轨道 DCE 组成,AD 与 DCE 相切
于 D 点,C 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将一小物块置于轨道 ADC 上离地面高为 H 处由静止下滑,用力
传感器测出其经过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FN,改变 H 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 FN 的大小,FN 随 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折线 PQI 所示(PQ 与 QI 两直线相连接于 Q 点),QI 反向延长交纵轴于 F 点
72 98 8
TT = = =′
2
1
1
2mgl mv=
1 4v =
2
2
1
2H l v t gt− = +
( ) ( )2 1F mg t mv mv− ∆ = − − −
1 2 8mv mvF mgt
−= + =∆(0,5.8 N),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求:
(1)小物块的质量 m、圆轨道的半径 R 及轨道 DC 所对应的圆心角 θ
(2)小物块与斜面 AD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答案】(1) m=0.5 kg R=1 m θ=37° (2)μ=0.3
【解析】
【详解】(1)由图线知:当 H1=0 时,N1=5N
此时在最低点有:
N1=mg
解得:
m=0.5kg
由图线知:当 H2=0.2m 时,N2=7N,此时小物块恰好由 D 点下滑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
R=1m
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2
2 2
1
2mgH mv=
2
2
2
vN mg m R
− =
2cos 0.8R H
R
θ −= =(2)小球从高为 H 处的斜面上滑到最低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
由图线知,截距为:
解得:
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 m1 的长木板,木板的右端离竖直挡板距离为 L0,某时,
可看作质点的小滑块以 vo 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小滑块的质量为 m2,滑块与木板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板与档板的碰撞是弹性的,L0 足够大。
(1)若 m1:m2=2:1 ,要确保小滑块最终不从木板上掉下,求木板长度 L 的最小值
(2)若 m1:m2=1:2,小滑块最终不从木板上掉下,求从滑块滑上木板到最后稳定的过程中,
长木板所走过的路程 S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若 m1:m2=2:1,为 L0 足够大,所以木板先与小滑块达到共同速度,再与挡板相
碰撞,设此时的共同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在
37θ =
( ) 21 cos 1cos sin 2
H RmgH mg mv
θµ θ θ
− −− =
2vN mg m R
− =
( )1 cos cos2 cos1 1sin sin
mgN H mgR
µ θ θµ θ
θ θ
− = − + +
( )1 cos cos1 5.8sinmg
µ θ θ
θ
−+ =
0.3µ =
µ
2
013
27
v
gµ
2
0
0 4
vL gµ+
1v解得:
木板与档板发弹性碰撞,木板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小滑块的速度不变,当它们再次
达到共同速度时,小滑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设此时共同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板长的最小值为:
(2)若 m1:m2=1:2,为 L0 足够大,所以木板先与小滑块达到共同速度,再与挡板相碰撞,设
此时的共同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木板与挡板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向左减速动到零,设位移为 ,根据动能定
理得:
解得:
之后木板向右加速至小滑块共速,设此时共同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 )2 0 1 2 1m v m m v= +
0
1 3
vv =
2v
( )0 0
1 2 1 2 23 3
v vm m m m v− = +
0
2 9
vv =
( )2 2
2 2 0 1 2 2
1 1
2 2m gL m v m m vµ = − +
2
013
27
vL gµ=
1v′
( )2 0 1 2 1m v m m v+ ′=
0
1
2
3
vv′ =
1x
2
2 1 1 1
1
2m gx m vµ− = − ′
2
0
1 2
1
3
vx gµ= ×
2v′解得:
当木板与挡板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向左减速动到零,设位移为 ,根据动能
定理得:
解得:
以此类推,当木板第 n 次与挡板碰撞后,向左减速至零的位移为:
所以木板的路程为:
因 ,则有:
又:
代入解得:
为
( )0 0
2 1 1 2 2
2 2
3 3
v vm m m m v− = + ′
0
2
2
9
vv =
2x
2
2 2 1 2
1
2m gx m vµ− = − ′
2
0
2 4
1
3
vx gµ= ×
2
0
2
1
3n n
vx gµ= ×
( ) 1 2
0 1 2 0
2
11 32 2 11 3
n
n
x
S L x x x L
− = + + +⋅⋅⋅⋅⋅⋅+ = +
−
2
1 13
<
( ) 1
0 1 2 0
2
2 2 11 3
n
xS L x x x L= + + +⋅⋅⋅⋅⋅⋅+ = +
−
2
0
1 2
1
3
vx gµ= ×
2
0
0 4
vS L g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