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 分)
A.遏制(è) 马褂(guà) 俯瞰(kàn) 坦荡如砥(dǐ)
B.游逛(guàng) 鲜腴(yú) 濒临(bīng) 恹恹欲睡(yān)
C.蹒跚(shān) 炫耀(xiàn) 秀颀(qí) 密匝匝(zā)
D.颓唐(tuí) 婆娑(suō) 绿釉(yóu) 沉甸甸(diàn)
【点拨】B 项“濒”应读 bīn;C 项“炫”应读 xuàn;D 项“釉”应读 yòu。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2 分)
A.锤炼 松懈 无能为力 触目伤怀
B.主宰 狼藉 跳跳蹦蹦 旁逸斜出
C.倦怠 宛然 难以置信 参天耸立
D.黝黑 晶萤 无边无垠 纵横决荡
【点拨】萤—莹。
3.(江西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点拨】“一拍即合”指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与语境
不符。
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B )(2 分)
A.为了更好地传播汉字文化,学校组织了以书法展为表现形式的“让你爱上中国字”。
(在句末加“活动”)
B.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将“增
强”改为“提高”)
C.我们的文化传统,需要更多人去呵护、去发现,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将“呵护”与
“发现”调换位置)
D.为学者只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才能成就卓越,赢得尊重。(将
“只要”改为“只有”)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
A.2019 年 4 月 27 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
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
B.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C.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D.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6.(曲靖中考)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 分)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2 分)
A.茅盾的《白杨礼赞》主要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歌颂
了抗日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朱自清的《背影》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
父子深情。
C.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得诗意盎然,很像中国
水墨画的意境。
D.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指出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
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8.综合性学习。(9 分)
在青少年中,网络语言已成为一种时髦。班上决定围绕“网络语言应不应该进入中学生
作文”的话题,举行一次辩论性的班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简要的实施方案。(不包括准备、组织,只包括具体步骤)(3
分)
示例:①主持人宣布辩论开始;②正反方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限时 5 分钟;③双方
辩论,限时 10 分钟;④正反方各派一名代表最后综述;⑤评委(老师)总结表彰。
(2)请你为活动的主持人准备一段 80 字左右的开场白。(3 分)
同学们,当今,网络语言已不可避免地侵入了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赫然出现在我们的
作文本上。作为青少年,我们深知祖国语言文字在我们学习中的意义。为了更深入地思考网
络语言与语文学习,尤其是与我们作文的关系,确立明晰的方向,我们举办了这次以辩论形式开展的班会活动,请正反双方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3)假设你是辩论的反方,请你根据正方的观点发表你的不同意见。(3 分)
正方:我赞成网络语言进入中学生作文。首先,《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明文规定作文
不能使用网络语言,而是要求作文语言通顺,用词贴切等;其次,网络语言中有许多生动形
象的词汇,它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语言,使我们的作文更富有表现力;最后,网络语言常
常富有时代气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反方:我反对网络语言进入中学生作文。首先,网络语言的用语常常是不规范的,青少
年应该自觉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其次,网络语言影响交流,虽然它比较时尚、新潮,但
是有些词汇别人看不懂、不理解;最后,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对我们的学习会产生很
大的影响。
二、阅读理解(47 分)
(一)(兰州中考)(17 分)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
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
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
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
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
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
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
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
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父亲沉重的呼吸声……有
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
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
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
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起来;
更让我恐惧的是,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
对那种时刻?
⑥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海里,的确
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高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
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当时的想法。
⑦接近高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
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
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
我悄悄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
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饭盒掀开,然后为我撕开筷子的
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面前备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
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
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
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
前去,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饭盒,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
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
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
对无语,临走前,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
要走自己的路。”
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
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淡蓝色的月光
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
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⑪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
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
(有删改)
9.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 分)
①在“我”因生活琐事受到母亲苛责暗自垂泪时,父亲总会默默地陪伴,悄悄地写字条
安慰“我”;②在“我”因高三的压力而对生活失去希望时,父亲带着温热的蒸饺陪伴
“我”,鼓励“我”好好生活下去。
10.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4 分)
(1)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句中“从来”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从来”强调了“我”一直以来都舍不得打破和父亲之间的默契,体现出“我”对这种
默契的珍视。
(2)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
句话的妙处)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蒸饺在竹笼内排列的热闹情状,衬托出“我”对“温热且
快乐”的渴望,反映了对父亲给予“我”心理抚慰的喜悦心情。
11.第④段详细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交代了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的原因,具体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细心呵护,为
后文写父亲察觉“我”绝望的心理,到学校来鼓励安慰“我”做铺垫。
12.仔细揣摩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父亲当时是怎样的心理?(3 分)
①在感觉到孩子已经走出绝望的阴影后,内心觉得轻松;②为孩子在成长路上又一次渡
过难关,由衷地喝彩;③用自己的行动鼓励孩子要像军人一样勇敢,战胜困难。
13.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轮廓”,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轮廓”的理解。(3 分)
示例:父亲总是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在黑色的夜晚及时给予“我”光明和温暖,
在这时候“我”虽然不能清楚地看清父亲的面容,只能看个大致的“轮廓”,但这“轮廓”
是父亲留给自己最清晰的形象、最感动的印记,他一直鼓励着“我”勇敢地前行。
(二)(云南中考)(16 分)
寒不冻心跳,风不散笑容
包利民
①十月,便已下了雪,小兴安岭的冬天早早地来了。这最初的冷,往往在感觉上要比腊
月三九难熬。可能是冷的比较突然,没有了过渡。②每一年由初冷入深冷的过程,我天天都会到河边散步,看一河流水在寒冷的侵蚀中渐
渐凝固。有时会想,如果说流淌是河流的心跳,难道就这样被寒冷冻结了?记起儿时同亲人
一起去冬天的河里捕鱼,当凿透厚厚的冰层,却见冰下流水依然。原来,那一层坚冰只是一
种保护。
③少年时代,就曾问过家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水都不会被彻底地冻结?是不是
所有的水都能在冰层下流淌?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曾刨开过甸子里的一些水塘,冰层竟是
一冻到底,下面并无流水。我便明白,被冻透的,只是那些死水。不流动的水,或许在夏日
里也是盈然,或许四周也是花草繁茂,或许偶尔也承接雨水泛起涟漪,但从根本上也是没有
了心跳的。所以,冬季来临,它们就死了。或者说它们早就死了。
④就像有那么一个人,他就在我们身边,日复一日过着不变的生活,他偶尔也笑,也沉
默,似乎就要这样度过一辈子。就算遇上艰难坎坷,他也是一样的状态,不谈得失,不论悲
喜。有人说,这是一种淡然,或者一种超然,而我却觉得,这是一种失去了希望的麻木。笑
也麻木,沉默也麻木,平常时麻木,艰难时也麻木。实际上他的生命也如同一潭死水。
⑤而冬天依然流淌的河,到了春天就冲破了桎梏,把清澈的笑容写在我们的眼睛里。河
流的笑容来自不停地流淌,而非偶尔路过的风。只有那一汪汪死水,才会在风来的时候,麻
木地笑。
⑥对于我们来说,笑由心生,只要心中有美好的希望在葱茏,哪怕外面是无边的风雪,
也冻结不了如花绽放的笑容。风再大也吹不散笑容,再深重的苦难,也挡不住朝着梦想前行
的脚步。风越大,就越应像河流一样,笑容越灿烂。给生活一个微笑,生活便会回报以花开。
⑦小的时候,问祖父,你的脸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深深的皱纹?祖父一生经历坎坷,命运
无常,可是无论在城里还是乡下,他都走得坚实而有力,从不曾在生活面前弯腰,总是露出
真心的笑容。他这样说,我脸上的皱纹是笑出来的,比别人笑得多,所以皱纹就比别人的多,比别人的深。多少年间,每想起祖父的答案,我心里就会濡湿,仿佛一种美好在涌动着,就
要拔节开花。
⑧寒冷能冻结万物,却冻结不了澎湃的心跳,也冻结不了在苦难中露出的笑容;而苦难
能在脸上刻下沧桑,却不能抹去笑纹里荡漾的温暖。那么,就用澎湃的心跳,去迎向正走来
的冬天,面对渐渐强烈的北风,就准备好最美丽的笑容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 年 5 期,有删改)
14.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看一河流水在寒冷的侵蚀中渐渐凝固。
侵蚀: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文中指寒冷使河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冻住。
(2)每想起祖父的答案,我心里就会濡湿,仿佛一种美好在涌动着,就要拔节开花。
濡湿:沾湿,变潮湿。文中指作者被祖父的乐观精神所感动。
15.请对第⑤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 分)
而冬天依然流淌的河,到了春天就冲破了桎梏,把清澈的笑容写在我们的眼睛里。
示例: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河流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作者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
16.第④段和第⑦段都写到了“笑”,这两种“笑”的含义有何不同?(3 分)
第④段的“笑”是一种对生活失去希望的麻木的笑;第⑦段的“笑”是一种积极乐观面
对人生的笑。
17.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 分)
议论、抒情;照应文章标题,收束全文,升华文章主题,号召人们积极面对生活。
18.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3 分)
示例:我们要像河水一样,始终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在任何时候都对生活充满希望;要以强大的内心和乐观的精神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三)(徐州中考)(14 分)
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
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
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
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
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
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
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
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
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
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
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
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
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
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
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
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
《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
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
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
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
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
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
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 年 5 月 11 日,略有改动)
19.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
(3 分)
贫贱但不卑贱——蓄势而动,厚积薄发(默默无闻、努力生长)——王者——雅致和悲情——越老越有用
20.品析语言。(4 分)
(1)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品析加点词)
“逼”是威胁、强迫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突出了野菊花的倔
强和孤傲,表达了“我”内心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
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此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姿态,以及带给“我”
的愉悦、舒畅之感。
21.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 分)
通过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主题,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
不息,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22.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4 分)
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
与下文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为下文赞美野菊花做铺垫。运用比喻、拟人的
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物描写极具渲染力和感染
力。
三、作文(50 分)
23.题目:《________需要智慧》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 600 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