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2020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和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2019-2020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和解析)

ID:259837

大小:571.0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5-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22 页 2019-2020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2.卷Ⅰ答案点击智学网上对应选项,卷Ⅱ将写在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拍照上传至智学网,一题一 张.。 卷Ⅰ(选择题共 70 分) 一、单选题(共 55 小题,1-40 小题每小题 1 分,41-5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 1. 人类的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如表所示。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丈 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秃顶的概率和秃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 1 4;3 8 B. 1 4;3 4 C. 1 8;3 8 D. 1 8;3 4 2. 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 和 R、r)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 B. 植株 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 6 C.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1 2为蓝花植株,1 2为紫花植株 D.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1 2为蓝花植株,1 2为紫花植株 3. 如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 Aa、Bb、Cc 表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 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简图。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 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组成为 A. aabbcc B. ABC C. AaBbCc D. AABBCC第 2 页,共 22 页 4. 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同源区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不存在等位基因。下列关于 性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Ⅰ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较多 B. Ⅰ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父女可能均患病 C. Ⅱ区段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D. Ⅲ区段上的遗传病,可能每一代均有患者 5. 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ZW 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 Z 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 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 A. 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B. 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C. 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D. 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 6. 下列有关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在小鼠体内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分别提取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 R 型细菌的体外培养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赫尔希、蔡斯用 35S 和 32P 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均带上标记,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 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思路都是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7. 下图为 DNA 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 C. DNA 分子的多样性与其中碱基对的排列序列有关 D. ⑦是磷酸二酯键,复制时由 DNA 聚合酶催化形成 8. 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用 14C 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用 32P 充分标记,置 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 14C 和 32P B. 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 14C 的染色体可能是含 32P 染色体的两倍 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9. 有关 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 1 或 2 个 DNA 分子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第 3 页,共 22 页 C.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 D.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 DNA 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变异 10.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 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 的表现型比例为 3∶1 B.F1 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 1∶1 C.F2 基因型的比例为 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 1∶1 11. 如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不能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是 A. 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 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 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12. 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 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 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D.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 13.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属系图如图,其中Ⅱ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1 与Ⅲ5 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4 C. Ⅱ3 与Ⅱ4 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 D. 若Ⅲ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第 4 页,共 22 页 14. 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准确的是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 Aadd 个体的概率为1 6 B. 若只研究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则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可能同时产生 2 种、3 种 或 4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C. 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 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该果蝇只能产生 AXW、aXW 两种基因型的配子 15. 某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含 42 个氨基酸,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则形成该蛋白 质时脱掉的水分子数、该蛋白质的分子量及编码该蛋白质的 mRNA 的碱基数至少是 A. 41、3882、512 B. 41、3882、126 C. 40、3900、126 D. 40、3900、129 16.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 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有该遗传病 子代的概率是 1 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 Ⅰ-2 和Ⅰ-4 必须是纯合子 B. Ⅱ-1、Ⅲ-1 和Ⅲ-4 必须是纯合子 C. Ⅱ-2、Ⅱ-3、Ⅲ-2 和Ⅲ-3 必须是杂合子 D. Ⅱ-4、Ⅱ-5、Ⅳ-1 和Ⅳ-2 必须是杂合子 17.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体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 4 个染色体组 18. 下图表示的是三种黏性末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5 页,共 22 页 A. 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B. 若甲中的 G 处发生突变,限制酶可能无法识别该切割位点 C. 乙中的酶切位点在 A 与 G 之间 D. 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几类原核生物 19. 孟德尔的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所产生的 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 Fn,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F1 中杂合子 Yy 的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基因重组 B. F2 中重组类型的比例为 6/16 C. 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每代都在变化 D. R 和 r 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20. 在下列关于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 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C. 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D. 所有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1.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 和 Aa 个体全部存活,而 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 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1。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 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是 A. 3:1 B. 1:3 C. 3:2 D. 1:1 22. 香豌豆中,只有当 A、B 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 aaBb 杂交,子代中有3 4 开红花,求此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 A. AaBb、8 9 B. AABb、 2 3 C. AaBB、 2 3 D. AABB、 1 2 23.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 与矮茎白花杂交,F1 自交,播种所有的 F2,假定所有的 F2 植株都能成活,F2 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 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 F2 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 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 理论上讲 F3 中表现红花植株的比例为 A. 1 4 B. 1 6 C. 3 8 D. 5 6 24. 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 发生在 A. CD 段 B. BC 段和 FG 段 C. AB 段和 FG 段 D. BC 段和 HI 段第 6 页,共 22 页 25. 某家族中有白化病致病基因(a)和色盲致病基因(Xh),基因型为 AaXBXb 个体产生的一个异常卵细胞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 该细胞的产生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而致 C. 若该卵细胞与一正常精子受精,则后代患 21-三体综合征 D. 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精子受精,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 0 26. 如图表示某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共存在 4 对等位基因 B. 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 27.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 绎”过程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 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 1:1 C. 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 1:1 D. 由 F2 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28. 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 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核酸中 D. 新型冠状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2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条链中的퐴 + 퐶 푇 + 퐺=0.6,则另一条链上的퐴 + 퐶 푇 + 퐺=0.6 B. 一条链中的퐴 + 푇 퐶 + 퐺=3:5,则另一条链上的퐴 + 푇 퐶 + 퐺=5:3 C. 一条链中的 G 与 C 的数量比为 2:1,则另一条链中 G 与 C 的比为 2:1 D. 一条链中的 G 与 T 的数量比为 2:1,则另一条链中 C 与 A 的比为 2:1 30. 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 46%,嘧啶占 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 34%, 嘧啶占 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 蓝藻 变形虫 B. T2 噬菌体 硝化细菌 C. 硝化细菌 绵羊 D. 肺炎双球菌 烟草花叶病毒 31. 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1(Dd)由于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D 和 d),导致 F2 出现性状分离, 下列哪项不是出现 3:1 性状分离比的条件 A.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B. F2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C. 统计子代样本的数目足够多 D.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第 7 页,共 22 页 32. 基因Ⅰ和基因Ⅱ在某动物染色体 DNA 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Ⅰ和基因Ⅱ可以是一对等位基因 B. 基因Ⅰ的表达产物不可能影响基因Ⅱ的表达 C. 基因Ⅰ和基因Ⅱ转录的模板链一定在同一条 DNA 链上 D. 基因Ⅰ和基因Ⅱ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33. 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一对多”或“一对一”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决定 ②一种表现型可对应多种基因型 ③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调控 ④1 种密码子对应 1 个 tRNA 上的反密码子 ⑤一种 tRNA 可运载多种氨基酸 ⑥一个 mRNA 可以控制合成多种多肽链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⑥ 34. 下列关于 DNA 复制、转录与翻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个双链含 15N 的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环境中复制 n 次,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5N 的占 2 2푛 B. 活细胞需要不断合成蛋白质,其细胞核中应存在有活性的 RNA 聚合酶 C. 翻译时,一条 mRNA 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 D. 某基因替换了几个碱基对后,其遗传信息一定改变,其表达的蛋白质一定改变 35. 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①是转录过程,它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mRNA B. ②过程需要 mRNA、氨基酸、核糖体、RNA 聚合酶、ATP 等 C. 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性状的实例 D. ②过程中共有 64 个密码子对应着 20 种氨基酸 36.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以棉铃虫专一宿主的病原微生物。该病毒被呈多面体的外壳包裹形成 多角体。多角体随食物进入棉铃虫的中肠,中肠的碱性环境和蛋白酶迅速将其外壳溶解,病毒释放, 危害宿主。人们利用 NPV 制作病毒型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病毒型生物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B. 该病毒的使用会影响棉铃虫种群基因频率 C. 多角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对病毒起到保护作用 D. 长期使用该农药,可能诱导棉铃虫产生抗性突变 37.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将基因型 GGyy 与 ggYY 的豌豆植株杂交,再让 F1 自交得 F2。下列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A. F1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GgYy B. F1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 1︰3 C. F2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为 5︰3 D. F2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灰种皮绿子叶与白种皮黄子叶的比为 9︰5第 8 页,共 22 页 38. 在一基因型为 AaBb 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如果出现一个如下图所 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 a 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 该细胞产生的各种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 该细胞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39. 人类的染色体组和人类的基因组的研究对象包括的染色体分别是 ①46 条染色体 ②22 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或 22 条常染色体+Y 染色体 ③22 条常染色体+X、Y 染 色体 ④44 条常染色体+X、Y 染色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40. 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 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 F1 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C. 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D. 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41. 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4 条,基因型为 AaBbCCDd,这 4 对基因分别位于 4 对同源染 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的花粉基因型有 8 种 B. ③是指用秋水仙素处理,则个体Ⅰ的体细胞中含有 48 条染色体 C. 个体Ⅱ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1/8,重组类型占 37/64 D. 若要尽快获得优良纯种 aaBBCCdd,则应采用图中①②③过程进行育种 42.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 b 基因使花粉致死。现用等量的宽叶、窄叶雄株与杂合雌株杂交,所得子代个体中 b 基因的频率为 A. 25% B. 33.3% C. 37.5% D. 40% 43. 如图为 DNA 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 解旋酶、限制酶、DNA 连接酶 B. 解旋酶、限制酶、DNA 酶 C. DNA 酶、限制酶、DNA 聚合酶 D. DNA 酶、DNA 连接酶、限制酶第 9 页,共 22 页 44. 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 35 株、粉红花(Cc)40 株、 白花(cc)25 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 C 和 c 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 的基因型频率为 40% 45. 下列各项说法中,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有几条?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种群出现可遗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突变和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A. 3 B. 4 C. 5 D. 6 46. 下图中图 1、图 2 表示雌性动物(AABb)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图 3 为该个体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1 可表示初级卵母细胞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B. 图 1 中 e→a 表示在分裂后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 C. 图 2 含一个染色体组,其中 a 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 D. 图 3 细胞中 CD 段所处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7.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 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 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并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 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B.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 C.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和 Y 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雌、雄株全为野生性状 D.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雌、雄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 48.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除草剂不敏感型的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不敏感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B. 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不敏感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第 10 页,共 22 页 C. 突变体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D. 不敏感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不敏感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一定不变 49. 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 M 基因和 R 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 3 个氨基酸 的 DNA 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 M 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 基因 R 转录时以 a 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 mRNA C. 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 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GAG D. 若基因 M 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50.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物质改变会患遗传病,所以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这个人就不会患遗传病 B. 把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人工授粉给四倍体西瓜,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 细菌在接触到抗生素后,会产生抗药性变异,所以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下降 D. 圆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内部插入一段外来 DNA 序列导致种子皱缩,属于基因突变 51. 为判断显隐性状,现有如下两组实验,甲组:玉米糯性与非糯为一对相对性状,将糯性玉米与非糯玉 米间行种植,结果糯性植株上有糯性籽粒和非糯性籽粒,而非糯植株上均为非糯籽粒。(2)牛的有 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从一自然繁殖牛群中选出一头有角公牛与12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共生出12 头小牛,其中 6 头有角,6 头无角。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甲组中可判断玉米糯性为显性,乙组中可判牛有角为显性 B. 甲组中可判断玉米非糯性为显性,乙组中可判断牛无角为显性 C. 甲组中不能判断糯性与非糯的显隐关系,乙组中可判断牛的有角为显性 D. 甲组中可判断玉米非糯性为显性,乙组中不能判断有角与无角的显隐关系 52. 某植物的花色是由三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D 和 d)控制,且只有三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 会开红花,其余均开白花,某红花品种自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是 27:3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红花品种测交,后代性状红花:白花=1:1 B. 白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不可能产生红花品种的子代 C. 某 AABbDd 的品种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 9:3:3:1 D. 该红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Dd,能产生 8 种雄配子和 8 种雌配子 53. 基因 H 能编码含 63 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 mRNA 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 UUC,表 达的肽链含 64 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 H 在突变前后所含有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基因 H 转录时由 RNA 聚合酶将游离的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链 C.突变前后基因 H 编码的两条肽链中,最多有 2 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 64 种 tRNA 参与第 11 页,共 22 页 54.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 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 AAXBXb 类型的变异 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 DNA 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 和 a 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55. 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查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 为 b,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 2a/(1+a) B.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b C.不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1-c)2/2 D.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占 bc 卷Ⅱ (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56. 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 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 III-4 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 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 Y,常)染色体上。 (2)若Ⅲ-3 和Ⅲ-4 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3)Ⅳ-1 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第 12 页,共 22 页 57. 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 答下列问题 :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 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 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 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 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 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______,因而得 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 ③。 58.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一般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而经过辐射处理后,突变频率大大提高, 甚至可使两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 红眼和白眼由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蝇精子仍携带有线粒体,受精作用时,判断线粒体是否进入卵细胞的方法是        。 果蝇的翅型和眼色基因表达过程中,核糖体与 mRNA 的结合部位有    个 tRNA 的结合位点。一个 基因在不同条件下可能突变形成多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即复等位基因,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性。 (2)若基因型为 AAXBXb 的长翅红眼雌果蝇与纯合的残翅红眼雄果蝇个体杂交,使其 F1 中的雌雄个体随 机交配,得到的 F2 中长翅白眼雌果蝇的比例为    。 (3)若经辐射处理的纯合子长翅雄果蝇个体(生殖细胞已发生基因突变)与纯合子长翅雌果蝇个体杂交 全为长翅果蝇,某研究小组为确定果蝇翅型的基因是 1 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还是 2 个基因同时发生了 突变,让所得到的 F1 个体间进行随机交配,并通过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翅型基因突变的情况: ①若 F2 中长翅∶残翅=        ,则纯合子长翅雄果蝇个体一个 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 ②若 F2 中长翅∶残翅=        ,则纯合子长翅雄果蝇个体两个 A 基因均突变为 a 基因。第 13 页,共 22 页 2019-2020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和解析 一、单选题(共 55 小题,1-30 小题每小题 1 分,31-5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 1-10 ABDCC DACCB 11-20 CCDBC BCBAA 21-30 CBDDD BCCDD 31-40 ADADC DCCBA 41-50 BCADB CCBBD 51-55 DDCDD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56. (1)常;X (2) 1 24 (3) 3 10 57.(1)遗传 (2)花药;单倍体 (3)染色体分离;配子 58.(1)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标记法)  2  不定向  (2)3/64 (3)①15∶1 ②3∶1 1.【答案】A 解: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可知妻子 Bb;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 顶,可知丈夫也是 Bb.因此,所生女孩中1 4BB、1 2Bb、1 4bb,秃顶的概率为1 4.男孩中1 4BB、1 2Bb、1 4bb,但是 Bb、bb 都会秃顶,概率3 4,所以秃顶男孩为3 4×1 2=3 8. 2.【答案】B 分析题图可知:基因 D 能控制酶 D 的合成,酶 D 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 1;基因 R 能控制酶 R 的合 成,酶 R 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 2;两种紫色物质同时存在时可形成蓝色物质。所以蓝色的基因型 为 D_R_,紫色的基因型为 D_rr、ddR_,白色的基因型为 ddrr。据此答题。A.由以上分析可知,开紫花植 株的基因型为 D_rr、ddR_,包括 DDrr、Ddrr、ddRR、ddRr 四种,A 正确; B.DdRr 自交,后代中 D_R_(蓝色):D_rr(紫色):ddR_(紫色):ddrr(白色)=9:3:3:1,后代紫 花占 6 16,紫花纯合子 DDrr 占 1 16,ddRR 占 1 16,共 2 16,可知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 3,B 错误;C.Ddrr×ddRR→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Rr(蓝色):ddRr(紫色)=1:1,C 正确;D.DDrr×ddRr→ 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Rr(蓝色):Ddrr(紫色)=1:1,D 正确。 3.【答案】D 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 Aa、Bb、Cc 表示,且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的基 因型为 AaBbCc,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已经进行了复制,其基因组成为 AAaaBBbbCCcc,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形成两种子细胞,分别是 AABBCC 和 aabbcc,故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共有两 种。综上所述,D 正确,ABC 错误。 4.【答案】C A.Ⅰ片段是 X 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 X 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其中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低于女 性,A 正确; 第 14 页,共 22 页 B.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父女可能均患病,B 正确; C.Ⅱ片段为 X、Y 的同源区段,子代男女患病的概率不一定相同,C 错误; D.Ⅲ片段是 Y 染色体特有的区段,是伴 Y 遗传病,患者都是男性,可能每一代均有患者,D 正确。 5.【答案】C A、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杂交后,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A 错误; B、非芦花雌鸡(ZbW)和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ZBZb、ZBW,即后代全为芦花鸡,不能从毛 色判断性别,B 错误; C、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ZBZb、ZbW,即雄鸡全为芦花鸡,雌鸡全为 非芦花,C 正确; D、非芦花雌鸡(ZbW)和杂合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ZBZb、ZbZb、ZBW、ZbW,即后代雄鸡和 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D 错误。 6.【答案】D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 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 传物质。 2.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 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A.格里菲思在小鼠体内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 为 S 型细菌,并没有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A 错误; B.艾弗里分别提取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 R 型细菌的体外培养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 质,但没有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错误; C.赫尔希、蔡斯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两组实验,其中一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 白质,另一组用 32P 标记噬菌体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C 错误; D.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思路都是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D 正 确。 7.【答案】A A.④虽然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但④不是脱氧核苷酸,其磷酸与其他两部 分分别位于两个核苷酸上,A 错误; B.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B 正确; C.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这决定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C 正确; D.DNA 聚合酶可催化⑦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 正确。 故选 A。 8.【答案】C AD.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 14C 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 32P 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 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若进行的是减数分裂,那两次分裂只复制一次,用 14C 充分标记的染色 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含有 14C,其用 32P 充分标记的同源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 都含有 32P,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形成两个细胞一个 只含 14C,另一个只含 32P,再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两两相同,两个含有 14C,另外两个含 有 32P,都含有放射性,AD 均错误; BC.若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两次分裂需要复制两次,经过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都含有一条 14C/12C 的染色体和一条 32P/31P 的染色体,经过第二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可能两个不含放射性, 另外两个都各含有一条 14C 的染色体和一条 32P 的染色体;或者一个不含放射性,一个含有一条 14C 的染色 体和一条 32P 的染色体,一个只含有一条 14C 的染色体,一个只含有一条 32P 的染色体;或者是两个细胞含 有一条 14C 的染色体,两个细胞含有一条 32P 的染色体,B 错误,C 正确。 9.【答案】C A、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 1 或 2 个 DNA 分子,A 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 正确; C、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C 错误; D、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 DNA 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 正确。 10.【答案】B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 F1(Dd)能产生 D、d 两种配子,且比例为 1∶1 11.【答案】C第 15 页,共 22 页 A、由图可知,精氨酸是由 N-乙酸鸟氨酸在 4 种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的,4 种酶是由相应的基因控制合成 的,A 正确; B、图中信息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 正确; C、若基因②不表达,导致酶②不能合成,与基因③和④能否表达无关,C 错误;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说明脉胞霉体内基因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酶①,使体内的 N-乙酸 鸟氨酸不能转化鸟氨酸,D 正确。 12.【答案】C A.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 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A 错误; B.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细胞中,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B 错误; C.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遗传变异为基因突变;细菌 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小鼠能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 色体变异,C 正确; D.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D 错误。 故选 C。 13.【答案】D A、根据分析,甲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 B、Ⅱ1 正常,Ⅲ1 患乙病,Ⅲ3 患甲病,所以Ⅱ1 的基因型为 BbXAXa;Ⅲ5 正常,Ⅱ4 患乙病,Ⅲ7 患甲病,所 以Ⅲ5 的基因型为1 2BbXAXA、1 2BbXAXa。因此,Ⅱ1 与Ⅲ5 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2,B 错误; C、Ⅱ3 与Ⅱ4 的基因型分别是 BbXAXa 和 bbXAY,所以Ⅱ3 与Ⅱ4 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2×4=8 种基因型和 2×3=6 种表现型,C 错误; D、由于Ⅲ7 患甲病,若Ⅲ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基因型为 XaXaY,其父亲为 XAY,所以产生异常生殖细 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D 正确。 14.【答案】B A、甲图生物 AaBb 自交,其后代 Aadd 个体的概率为1 2 × 1 4=1 8,A 错误; B、正常情况下可以产生 2 种配子,如果是发生基因突变,则该细胞就会产生 3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如 果是发生交叉互换,则会产生 4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B 正确; C、丙图中第二代中婚配男女患病,而女儿正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错误; D、丁图表示果蝇染色体组成图,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 AXW、AY、aXW、aY,共 4 种类型的配子,D 错 误。 15.【答案】C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42-2=40 个; 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脱去的水的分子量之和=110×42-18×40=3900; 编码该蛋白质的 mRNA 的碱基数至少=氨基酸数×3=42×3=126。 16.【答案】B 解: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无论 I-2 和 I-4 是否纯合,II-2、II-3、II-4、II-5 的基因型均为 Aa,故 A 选项错误; B、若 II-1、Ⅲ-1 纯合,则Ⅲ-2 是 Aa 的概率为1 2、Ⅳ-1 是 Aa 的概率为1 4;Ⅲ-3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 3AA、2 3 Aa,若Ⅲ-4 纯合,则Ⅳ-2 为 Aa 的概率为2 3 × 1 2 = 1 3,所以Ⅳ代中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 4 × 1 3 × 1 4= 1 48,与题意相符,故 B 选项正确; C、若Ⅲ-2 和Ⅲ-3 一定是杂合子,则无论Ⅲ-1 和Ⅲ-4 是同时 AA 或同时 Aa 或一个是 AA 另一个是 Aa,后代 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 1 48,故 C 选项错误; D、Ⅳ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与 II-5 的基因型无关;若Ⅳ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 概率是1 4,故 D 选项错误。 17.【答案】C 四倍体的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第 21 号染色体为三 条,并不是三倍体,B 错误;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由于在复制时可能出现基因突变或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出现等位基因,C 正确;多倍体的获得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第 16 页,共 22 页 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 一定都加倍,D 错误。 18.【答案】B A.切割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切割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AATTG-,切割丙的限制酶的识 别序列是-CTTAAG-,故甲、乙。丙的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酶催化产生的,A 错误; B.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如果甲中的 G 发生突变,限制酶可能不识别该切 割位点,B 正确; C.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 C 与 A 之间,C 错误; D.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是细菌中环状 DNA,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是病毒,D 错误。 19.【答案】A 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组合,而 Y 和 y 是同一性状,故 A 错误。在 F2 中重组 类型占(3+3)/16=6/16,故 B 正确。自交后代因为基因重组基因型比例每代都在变化,故 C 正确。而对 于基因频率来讲自交都保持不变,故 D 正确。 20.【答案】A 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A 正确;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 错误; C、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的性状进行选择,变异是不定向的,C 错误; D、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错误。 21.【答案】C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1,则 A 的基因频率3 4,a 的基因频率1 4。 由于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 的频率(3 4) 2= 9 16,Aa 的频率2 × 1 4 × 3 4 = 6 16,aa 频率(1 4)2 = 1 16。由于 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所以只有 AA 和 Aa 个体,两者比例为 9 15: 6 15=3:2。综上所述,ABD 错误,C 正确。 22.【答案】B 一株红花植株(A_B_)与 aaBb 杂交,后代中开红花植株(A_B_)所占的比例为3 4=1×3 4,则该红花植株的基 因型是 AABb,基因型是 AABb 的红花植株自交产生红花植株(A_B_)的比例为 1×3 4=3 4,其中杂种红花植株 (AABb)的比例为 1×2 4=2 4,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2 4 3 4 =2 3。综上所述,ACD 错误,B 正确。 23.【答案】D 解:由于要求 F3 中表现红花植株的比例,所以只需要考虑植物红花与白花一对性状。 亲代为红花(用 AA 表示)与白花(用 aa)表示,F1 为 Aa, F2 中 AA:Aa:aa=1:2:1, 将 F2 中的 aa 去掉,剩下的 AA:Aa=1:2, 将 F2 自交,其中 AA 占1 3,自交后代全是红花,而 Aa 占2 3,自交后代中开白花的为2 3×1 4=1 6,剩下的全是开红 花的。 所以 F3 中红花植株的比例为5 6. 24.【答案】D 解:根据曲线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可以判断,AF 表示有丝分裂过程,CD 段同源染色体数目加 倍是由于 BC 段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 FI 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图中 FG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HI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 25.【答案】D A.该细胞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 错误; B.该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B 错误; C.该细胞多一条性染色体,若该卵细胞与一正常精子受精,则后代细胞中多出一条性染色体,但 21 号染 色体数目正常,因此后代不会患 21-三体综合征,C 错误; D.该卵细胞中含有 B 基因,其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精子受精,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 0,D 正确。 26.【答案】B A.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花顶生是相同基因,应有 3 对等位基 因,A 错误;第 17 页,共 22 页 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B 正确; C.图中的性状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 D.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不一定都能观察到,D 错误。 27.【答案】C 试题分析: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是假说;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 接近 1:1 属于实验验证;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 1:1 属于演绎推理;由 F2 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 28.【答案】C A、T2 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 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 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需要借助 宿主细胞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B 错误; 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 原料、酶和 ATP,所以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核酸中,C 正确;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前者是 RNA 病毒,后者是 DNA 病毒,D 错误。 29.【答案】D A、DNA 双链间有 A=T、G=C,所以一条链中的퐴 + 퐶 푇 + 퐺=0.6,则另一条链上的퐴 + 퐶 푇 + 퐺= 1 0.6=5 3,A 错误; B、一条链中的퐴 + 푇 퐶 + 퐺=3:5,则另一条链上的퐴 + 푇 퐶 + 퐺=3:5,B 错误; C、一条链中的 G 与 C 的数量比为 2:1,则另一条链中 G 与 C 的比为 1:2,C 错误; D、一条链中的 G 与 T 的数量比为 2:1,则另一条链中 C 与 A 的比为 2:1,D 正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 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 比值为 1; (4)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 体现了不同生物 DNA 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 DNA 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本题考查 DNA 分子结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熟记 DNA 分子结构特点,掌握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即应用,能对题中各叙说作出准确的判断。 30.【答案】D 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都含有 DNA 和 RNA,遗传物质是 DNA,A 错误; B、甲生物核酸中嘌呤≠嘧啶,一定不是 T4 噬菌体,因为 T4 噬菌体只含有 DNA 一种核酸,嘌呤=嘧啶;乙 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嘌呤≠嘧啶,一定不是硝化细菌,因为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嘌呤=嘧啶,B 错误; C、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绵羊属于真核生物,都含有 DNA 和 RNA,遗传物质是 DNA,C 错误; D、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细胞,含有 DNA 和 RNA,则嘌呤≠嘧啶;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为单链结构,其 嘌呤≠嘧啶,D 正确。 DNA 与 RNA 的判定方法: (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糖,一定为 DNA;有核糖一定为 RNA. (2)若含“T”,一定为 DNA 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 RNA 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T”或“U”可探知 DNA 或 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 DNA 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 可认为进行 RNA 的合成。 (3)但 T 不等于 A 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 DNA,因双链 DNA 分子中 A=T、G=C、嘌呤(A+G)=嘧啶 (C+T). (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 DNA(可能为单链 DNA,也可能为 RNA). 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的遗传物质,明确细胞类生物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识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作出准确第 18 页,共 22 页 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1.【答案】A 孟德尔遗传实验中 F2 出现 3:1 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是:(1)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2)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 全显性,(5)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6)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 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7)供试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所有选 A。 32.【答案】D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基因Ⅰ和基因Ⅱ不可能是一对等位基因,A 错误; B.基因 I 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Ⅱ的表达,B 错误; C.基因Ⅰ和基因Ⅱ转录的模板链可能不在同一条 DNA 链上,C 错误; D.基因Ⅰ和基因Ⅱ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D 正确。 33.【答案】A ①由于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 种,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所以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 密码子,①正确; ②不同基因型可以表现同一种表现型,如 DD 和 Dd 都表现为高茎,②正确; ③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调控,如基因型为 AABB 表现为红色,AABb 和 AaBB 表现为粉红色,AaBb、AAbb 和 aaBB 表现为淡粉色,③正确; ④终止密码子不对应 tRNA 上的反密码子,④错误; ⑤一种 tRNA 可运载一种氨基酸,⑤错误; ⑥一个 mRNA 只能控制合成一种多肽链,⑥错误。 综上,①②③正确,即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34.【答案】D A.含 15N 的 DNA 双链在 14N 环境中复制 n 次,根据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5N 的占 2 2푛,A 正确; B.转录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并在细胞核中进行,因此细胞核内有 RNA 聚合酶,B 正确; C.翻译时,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C 正确; D.某基因中替换了几个碱基对,即发生了基因突变,该基因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 等原因,其表达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D 错误。 35.【答案】C A.①是转录过程,它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mRNA,A 错误; B.②是翻译过程,除了需要 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 外,还需要 tRNA,B 错误; C.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性状的实例,C 正确; D.②过程中共有 61 种密码子对应着 20 种氨基酸,D 错误。 36.【答案】D A.病毒型生物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A 正确; B.该病毒的使用可以减少棉铃虫的数量,从而会影响棉铃虫种群基因频率,B 正确; C.多角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对病毒起到保护作用,C 正确;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长期使用该农药,可对棉铃虫进行选择从而产生抗性,D 错误。 37.【答案】C 试题分析:基因型 GGyy 与 ggYY 的豌豆植株杂交,种皮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GgYy,A 正确;Yy 自交后代的基 因型及比例是 YY:Yy:yy=1:2:1,所以子叶的颜色是黄色:绿色=3:1,B 正确; F2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 种皮颜色由 F2 基因型控制,F1 Yy,F2 YY:Yy:yy=1:2:1,所以种皮颜色分离比=3:1 C 错;F2 植株上所结 种子的子叶颜色由 F3 决定。F3 中黄子叶:绿子叶=5:3.两性状相乘得灰种皮绿子叶=3/4× 3/8,=9/32 , 同理白种皮黄子叶 5/32 D 正确。 38.【答案】C A.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 a 基因的出现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 生了基因突变,A 正确; B.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而Ⅱ号染色体细胞中有三条,说明发 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根尖细胞中只能发生有丝分裂,第 19 页,共 22 页 不能发生减数分裂,B 正确; C.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见,C 错误; D.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D 正确。 故选 C。 39.【答案】B (1)人类精子或卵细胞所含全部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即 22 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或 22 条常染色体+Y 染色体,即②; (2)人体细胞共有 23 对染色体,前 1~22 对为常染色体,每对常染色体所含的基因种类一般相同,只需 测定其中一条染色体即可;第 23 对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X 和 Y,这两条性染色体具有不同的基 因和碱基序列,因此都需要测定。所以,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对象为 22 条常染色体+X、Y 染色体,即③。综 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 40.【答案】A A.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A 正确; B.单倍体育种中,取 F1 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根据性状筛选植株,B 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在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少数表现出优良性状,C 错误; D.杂交育种中,杂交水稻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部分是杂合子,D 错误。 41.【答案】B A.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CCDd,且 4 对基因分别位于 4 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植物体细胞经 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花粉)的过程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的种类为 2 × 2 × 1 × 2 = 8种,A 正确; B.如果该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4 条,则 B 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染色体数 目为 12 条),C 过程一般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则个体Ⅰ的体细胞中含有 24 条 染色体,B 错误; C.基因型为 AaBbCCDd 的个体自交产生的个体Ⅱ中能稳定遗传的,即纯合子的概率为1 2×1 2×1×1 2=1 8,亲本类 型占3 4×3 4×1×3 4=27 64,则重组类型占 1-27 64=37 64,C 正确; D.图中的 ABC 表示单倍体育种过程,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故若要尽快获得优良纯种 aaBBCCdd,则 应采用图中的①②③过程进行育种,D 正确。 42.【答案】C 根据题意分析可以知道;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等量的宽 叶、窄叶雄株与杂合雌株杂交,其基因型为 、 和 杂交。 等量的宽叶、窄叶雄株即 ,因为 b 基因使花粉致死,所以 (致死) ,即雄配子 , ;杂合雌株为 , ,所以子代基因型为 , , , ,故 的概率 。综上所述,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43.【答案】A ①是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②是磷酸二酯键,限制酶可将其断裂;③ DNA 连接酶可将 DNA 片段之间 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因此,相应的酶依次是解旋酶、限制酶、DNA 连接酶。综上,A 正确,BCD 错误。 44.【答案】D 基因库是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C 和 c 基因不是全部的等位基因,A 错误;不同花色数量 的差异是选择的结果,B 错误;基因重组需要涉及多对等位基因,而题干中仅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粉红第 20 页,共 22 页 花的产生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 错误;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 的基因型频率为 40%,D 正确。 45.【答案】B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种群出现可遗传变异,①正确;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②正确; ③变异本来就存在,环境改变选择了适应性变异,③错误;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正确; 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错误; 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⑥正确; 46.【答案】C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即发生 b 段,初级卵母细胞发生同 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A 错误; B.图 1 中 e→a 表示在分裂后期发生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 错误; C.图 2 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含一个染色体组,根据题干,此动物原细胞中无 a 基因,因此其中 a 基因来自 于基因突变,C 正确; D.图 3 细胞中 CD 段所处的时期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错误; 故选 C。 47【答案】C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XYA 和 XX,子代中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 性状,A 正确;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XAY 和 XaXa,子代中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 株全为突变性状,B 正确;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和 Y 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亲本中雌株的基因型为 XaXa,根据题中信息“突变 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a 或 XaYA,若该株突变 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a,则后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若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A, 则后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C 错误;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 和 aa,子代中雌雄植株都有一半是野生 性状,一半是突变性状,D 正确。 故选 C。 48.【答案】B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敏感基因可以突变成为抗性基因,抗性基因也可以突变为敏感基因,A 错误; B.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不敏感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 正确; C.突变体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即该部位的基因已经缺失,则再经诱变也不可恢 复为敏感型,C 错误; D.不敏感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若替换部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则 该不敏感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变短,D 错误。 故选 B。 49.【答案】B A.M 基因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后期时,最多可以有四个,A 错误; B.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则基因 M 以 b 链为模板合成 mRNA,而基因 R 以 a 链为模板合成 mRNA,B 正确; C.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 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CUC,C 错误; D.若基因 M 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 错误。 故选 B。 50.【答案】D A.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 错误; B.把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人工授粉给四倍体西瓜,四倍体植株上结的西瓜有种子,B 错误; C.变异在先,选择在后,所以细菌并不是在接触到抗生素后,才会产生抗药性变异,C 错误; D.圆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内部插入一段外来 DNA 序列导致种子皱缩,属于基因突变,D 正确。 故选 D。 51.【答案】D A.甲组中可判断玉米非糯性为显性,乙组中不能判断有角与无角的显隐关系,A 错误; B.甲组中可判断玉米非糯性为显性,乙组中不能判断有角与无角的显隐关系,B 错误;第 21 页,共 22 页 C.甲组中可判断玉米非糯性为显性,乙组中不能判断有角与无角的显隐关系,C 错误; D.甲组中可判断玉米非糯性为显性,乙组中不能判断有角与无角的显隐关系,D 正确。 故选 D。 52.【答案】D 解:A、该红花品种测交,后代中红花品种占 ,所以红花:白花=1:7,A 错误; B、白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能产生红花品种的子代,如 AAbbdd 与 aaBBDD 杂交等,B 错误; C、某 AABbDd 的品种自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是 9:7,C 错误; D、该红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Dd,由于含有三对等位基因,所以能产生 8 种雄配子和 8 种雌配子,D 正 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植物的花色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红花品种自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是 27: 37,说明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只有三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会开红花,所以其基因型为 A-B-D-.自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是 27:37,说明红花占 = = .因此,该红花品种的基因型为 AaBbDd. 53.【答案】C DNA 为双链结构,在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因此 H 基因突变前后所含有的嘌呤核苷酸与嘧啶 核苷酸的比例不变,A 正确; H 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 错误;该基因发生 插入突变,使 mRNA 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 UUC,插入位置可能在两个氨基酸之间,也可能插入位置在一个 氨基酸内部,因此最多会导致 2 个密码子发生改变,故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 2 个氨基酸不同, C 正确。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 tRna,所以 tRna 共计 61 种,D 错。 54.【答案】D 雄蝇的基因型为 AaXBY,而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 AAXBXb,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会 导致等位基因分离,而变异细胞中无等位基因 A 和 a 而含有两个 A 且无 Y 染色体,判断该细胞为次级精母 细胞,A 错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核 DNA 数与体细胞的核 DNA 数相同,B 错误;形成该次 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A 和 a 随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分离而分离,C 错误;次级精母细胞 中应含有 XBXB 或 YY 基因,但该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XBXb,说明在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 突 变成 b,D 正确。 55.【答案】D 根据题意可知,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a,正常基因的频率为 1-a,则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1- a)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 2×a×(1-a),则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 2a1+a,A 正确; 男性的基因型有 XBY、XbY,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b,因此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 例为 b,B 正确;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c,则 正常基因频率为(1-c),因此不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1-c)2/2,C 正确;女性 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占 b2(2c-c2),D 错误。 56.(8 分)【答案】常 X 1 24 3 10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病都是隐性遗传病。又Ⅲ-4 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 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2)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Ⅲ-3 基因型为2 3AaXBXb,由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可知Ⅲ-4 的基因型是 AaXBY,他 们的后代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2 3 × 1 4 × 1 4 = 1 24 (3)III-3 的基因型1 3AAXBXb、2 3AaXBXb 和 III-4 的基因型为 AaXBXb.分类讨论:只看 A、a 基因①1 3AA×Aa 杂交的后代有1 3 × 1 2即1 6AA、1 2 × 1 3即1 6Aa;②2 3Aa×Aa 杂交的后代有2 3 × 1 4,即1 6AA、22 3 × 2 4即1 31Aa、2 3 × 1 4即1 6aa.这 两种情况下,共有1 3AA、1 2Aa、1 6aa,合起来为 1,又已知 IV-1 不患甲病,即基因型不是 aa,所以可能为1 3 AA、1 2Aa,其中 Aa 占 A_的3 5,即 IV-1 为 Aa 的概率为3 5,为 XBXb 的概率为1 2,故 IV-1 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 杂合的概率是(3 5 × 1 2),即 3 10。 57.(10 分)【答案】 (1)遗传; (2)花药;单倍体; (3)染色体分离;配子第 22 页,共 22 页 解:(1)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者的根本区别是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因此, 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该突变体为杂合体,则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种方法 1),使 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 1.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为了加快这一进程,应该采 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采集变异株的花药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 2.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 造成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配子,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 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无性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因此可考虑选择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育种方法③)。 58.(12 分)【答案】 (1)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标记法) 2 不定向  (2)3/64 (3)①15∶1 ②3∶1 (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果蝇精子仍携带有线粒体,可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精子的线粒体,以判断精 子的线粒体是否进入了卵细胞。核糖体与 mRNA 上 6 个碱基结合,因此有 2 个 tRNA 的结合位点。一个基因 可能突变形成多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2)基因型为 AAXBXb 的长翅红眼雌果蝇与纯合的残翅红眼雄果蝇(aaXBY)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 AaXBXB、 AaXBXb、AaXBY、AaXbY,让子一代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 F2 中长翅白眼雌果蝇(A_XbXb)的比例= 3/4×1/2×1/2×1/4=3/64。 (3)根据题意分析,纯合雌性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AA,其发生突变可能是一个 A 突变,有可能是两个 A 都 发生了突变,让其与雄果蝇纯合长翅 AA 杂交,后代都是长翅,再让后代随机交配: ①若纯合子长翅雄果蝇个体一个 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则子一代基因型为及其比例为 AA∶Aa=1∶1,产生 的配子比例为 A∶a=3∶1,因此子二代中残翅占 1/4×1/4=1/16,即子二代中长翅∶残翅=15∶1。 ②若纯合子长翅雄果蝇个体两个 A 基因均突变为 a 基因,则子一代为 Aa,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为 AA∶Aa∶aa=1∶2∶1,即子二代中长翅∶残翅=3∶1。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