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浓
度
Pn(μmol·m ·s ) Cond(μmol·m ·s ) Ci(μmol·m ·s ) Tr(μmol·m ·s )
0.1% 16.27 0.37 258.98 4.68
0.5% 14.41 0.38 256.89 7.11
2.5% 11.76 0.18 219.37 4.47
对照 10.91 0.15 218.28 3.58
邵阳市部分学校 2020 届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卷
全卷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这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
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冠状病毒和人体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 ACE2 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是相对的
C.冠状病毒的+RNA 进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翻译出 RNA 聚合酶。这一过程需要冠状病毒的+RNA
为模板,还需宿主细胞的氨基酸、ATP、酶、tRNA、核糖体等参与 D.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
免疫细胞将其消灭,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
2.在适宜的条件下给降香黄檀树干施用三种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其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
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光合特性的影响
-2 -1 -2 -1 -2 -1 -2 -1
注:Pn:净光合速率;Cond:气孔导度;Ci:胞间二氧化碳浓度;Tr:蒸腾速率。
A.可根据提取液中不同色素的溶解度确定乙烯利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B.表中
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均可增大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水分的散失 C.不同浓
度乙烯利处理均是通过增强暗反应强度来提高降香黄檀的净光合速率 D.随着乙烯
利浓度的增大,表格中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且逐渐降低3.将琼脂加水溶解后再加溴甲酚紫指示剂,
调 pH 到 5 后倒入 2 个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取
培养 了 3 天的玉米幼苗,将根部全部用手指轻
轻压入 琼脂,然后把培养皿直立放置使根成垂
直或水平 位置,见下图。注意:生长素能调节
植物细胞内 的 H+ 外流改变植物生长模式,外
流增加越多促 进生长效果越强;溴甲酚紫指示
剂在 pH 3. 5—4.
8 时为紫色,pH 4. 8—5. 5 时为橙色,pH 5. 5—6.
4 时为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始阶段,图 1 中根部周围琼脂都为橙色
时 间足够后,根部周围琼脂都呈紫色
B.图 1 中的根部生长不弯曲,图 2 中的根部生长发生明显向地性弯曲
C.时间足够后,图 2 中根近地侧琼脂颜色及颜色的深浅与远地侧有明显差
异 D.H+ 外流很可能增加了某种酶的活性使细胞壁可塑性变强
4.北京地区的蛙生殖季节是 4-6 月,在一年中的其他月份,为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可人工向已
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不同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
浮 液所需的垂体个数。关于这个实验的设计与结论分析错误的是( )
月份 9-12 月 1-2 月 3 月 4 月
垂体个数 5 4 3 2
A.表中数据显示:越接近繁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
B.据此数据可推测:越接近繁殖季节,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越
少 C.据此数据可推测:越接近繁殖季节,蛙卵的成熟程度越高
D.若换用雄蛙的垂体,可以获得同样的实验结论
5.在栽培二倍体水稻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 6 号单体植株(2N-1),该植株比正常植株少一条 6
号 染色体。下表为利用 6 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 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 6 号单体占 25%,正常二倍体占 75%
6 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 6 号单体占 4%,正常二倍体占 96%
A.6 号单体植株可由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发育而来
B.6 号单体植株的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一定没有分离
C.分析实验结果可知,N-1 型配子的活性较低,且雌雄配子的活性相
同 D.6 号单体植株体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般有四种可能
6.果蝇的红眼和朱砂眼是由等位基因 D 和 d 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存在纯合致死现象(若
隐 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 dd、XdXd、XdY 的个体死亡;若显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 DD、
XDXD、 XDY 的个体死亡)。实验调査发现雌果蝇中基因型和表现型均为两种,雄果蝇只有一种表
现型。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 D 和 d 位于 X 染色体上
B.该性状表现为显性纯合致死
C.若亲代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各有 2000 只,随机选取多对雌雄果蝇杂交,F2 雌果蝇中两
种 基因型的比例为 1∶8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杂交过程中等位基因 D 和 d 的基因频率不断发生变化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 至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至 38 题为选
考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9.(9 分)胰岛素抵抗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胰岛素效应缺陷状态,是Ⅱ型糖尿病的
重要发 病机制,患者多出现肥胖,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症状。科研人员发现口服二
甲双胍对改善 II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回答下列问题:
(1)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水平 (填“升高”、“不变”
或“降 低”),会使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 。
( 2 ) 胰 岛 素 在 血 糖 调 节 过 程 中 是 如 何 体 现 反 馈 调 节 机 制
的? 。
(3)胰岛素抵抗水平可以用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22.5 表示。某同学为了验证二甲
双胍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以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 II 型糖尿病的小鼠、安慰剂(一种“模拟
药物”,不含 二甲双胍片的有效成份,其他特性与二甲双胍片相同)、二甲双胍片、血糖检测
仪、胰岛素检测仪等 材料和用具进行实验。下面是该同学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完善其实验思
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将患有 II 型糖尿病的小鼠平均分成 A、B 两组(A 组为对照
组),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空腹 时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 。
预期实验结果: 。
30.(8 分)图 1 中 A.B、C 三条曲线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已
知 种群 C 为自养生物。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
图中 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请回答问题:
(1)如果图 1 中 A.B 和 C 可以构成一条捕食链,则最高营养级是 ,判断依据是
。
(2)在图 2 中,植食动物有机物积累量(h)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 的能量。若从 a、e、g、
h、i 中选择若干字母,用式子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不可利用的能量(c),则应表
示 为 。
(3)图 1 中 A、B、C 三者之间可以通过颜色、气味、行为特征等信息寻找食物或者躲避天敌,这
种 现象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该草原出现荒漠化,是由于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请为当地牧民提出合理建议 (答出一条即可)。
31.(10 分)果蝇有 4 对染色体(I~IV 号,其中 I 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果蝇表现为红褐眼、
灰体,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红褐眼突变型果蝇:朱红眼(a)、朱砂眼(b)、猩红眼(d)
和亮红眼(e)等类型,其中朱砂眼(b)位于 X 染色体上,猩红眼(d)和亮红眼(e)都位于 3 号
染 色体上。还得到了灰体突变型果蝇:黑体果蝇和黑檀体果蝇。下表是以三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的 杂交实验。
组合一:亮红眼♂×朱砂眼♀ 组合二:亮红眼♂×猩红眼♀
杂交
后代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F1 77♀ 63♂ 0 114♂:110♀
F2 75♂:79♀ 110♂:109♀ 0 227♂:272♀
(1)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 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2)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 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
基 因的关系是 。
(3)科学家又将朱红眼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F1 代均为红褐眼灰体果蝇,F1 代果蝇测交后代中出
现 了四种不同的性状,但比例为 9∶9∶1∶1,其中比例较少的两种性状分别为 ,
出 现这两种性状的原因是 。
(4)为判定黑檀体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
结 果、得出结论。 。
32.(12 分)生物体的大部分细胞都可分泌外泌体,它是内含生物大分子的小膜泡,研究人员发现
胰腺癌细胞的扩散转移与外泌体相关。为了给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方向和思路,科学家进行了相
关 的研究。
(1)请写出题干中未.提.到.的癌细胞的两个特点 。
(2)肿瘤内部处于低氧条件下的胰腺癌细胞会分泌外泌体,内含一段小分子 RNA(称为 miR-650),
外泌体可将 miR-650 传递给周围常氧条件下胰腺癌细胞 N。miR-650 可与细胞 N 中某些 mRNA 结合,
从而导致 mRNA 被降解或其 过程被抑制。
(3)研究人员进行了划痕实验,证明细胞 N 的迁移是由外泌体中的 miR-650 引起的。具体做法:
将 细胞 N 与外泌体混合培养至细胞刚刚长满培养板时,在培养板上均匀划两条直线。划线后,用
培养
液洗去两线之间的细胞并在显微镜下拍照;然后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24 小时后,取出培养板在
同
一位置拍照,对比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见下图。请写出该实验应设置的另一组及其结果 。
(4)目前已知的细胞缺氧调控机制是:缺氧情况下,细胞中的 HIF-1α(低氧诱导因子)会进入细
胞 核激活缺氧调节基因。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多种基因的表达,引起系列反应,如:促进氧气的
供给 与传输、促进细胞的转移等。而正常氧条件时,HIF-1α 会与 VHL 蛋白结合,最终被蛋白酶体降解。 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
研究发现,与低氧胰腺癌外泌体混合培养后的常氧胰腺癌细胞 N 中 HIF-1α 水平明显升高。请结合
上述研究,推测低氧胰腺癌细胞促进其周围的常氧胰腺癌细胞 N 转移的机理 。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
果 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 1:生物术实践]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
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 3 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
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 四类,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
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第 6 页 共 24 页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
粉
琼脂 刚果红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2)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3)据表判断,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4)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 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 CR
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5)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 不
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
操作失误有 。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正常细胞不能合成干扰素,但含有干扰素基因。我国科学
家釆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 a-2b 已实现量产。具体做法是将产生干扰素的人白细胞的 mRNA 分
离,反转录得到干扰素基因。将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 PBR322 和干扰素基因进行
双酶切,用连接酶连接。将重组载体 DNA 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导入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检测干扰素的表达量,选出高效表达的工程菌。请回答:
(1)在分化诱导因子作用下,正常细胞可以摆脱抑制、合成干扰素,该过程发生的实质是
(2)据下图分析,构建重组载体 DNA 分子时,可以选用 两种限制酶对质粒 pBR322 和干扰素
基因进行双酶切,目的是既能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又能防止 (答两点)。
(3)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然后将细菌涂布到含 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就可得到
含质粒 PBR322 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再从每一个单菌落中挑取部分细菌转涂到含有 的 培
养基上, 不能生长的绝大部分是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原因是
(4)干扰素在体外保存非常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中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在-70°C 条件下可
以保存半年。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直接对 进行修饰或改造,这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第 7 页 共 24 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生物部分
1.D 2.B 3.A 4.B 5.D 6.C
29.(1)升高; 胰岛 B; 增加
(2)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3)实验思路:A 组小鼠给予安慰剂治疗,B 组小鼠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分 别测定
两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 果:A 组小鼠胰
岛素抵抗水平无明显变化,B 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
30.(1)A C 为生产者,B 的变化随着 C 的变化而变化,而 A 的变化又随着 B 的变化而 变化
(2)生长、发育和繁殖 c=a-(e+g+i+h) (3)调节种间关系
(4)抵抗力和恢复力 实行“退牧还草”或“划区轮牧”或“封山禁牧”等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措 施
31.(1)EeXbY
(2)e 是 d 的等位基因
(3)红褐眼灰体、朱红眼黑体; F1 代红褐眼灰体果蝇相应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在减数分裂 过程
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4)用黑檀体果蝇和野生型(灰体)果蝇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正交与 反交
子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一致,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正交与反交子代雌雄个体的性状表 现不一致,
则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32.(1)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改变 (2)翻译
(3)对照组处理:敲除外泌体 A miR-650,与胰腺癌细胞 N 混合培养至细胞刚刚长满培养板, 随后
进行划痕实验 预期结果:24h 后无细胞区域的宽度与 0h 差别不大
(4) 低氧条件下的胰腺癌细胞外.泌.体.A.的.m..iR..-6.5.0.进.入.周.围.常.氧.胰.腺.癌.细.胞.N.中.,与 VHL
基因 mRNA 的部分序列结合,抑.制.V.H.L.的.表.达.,解.除.了.V.H.L.对.H..IF..-1.a.的.降.解.作.用.,HIF-1a
含量升高,激.活.低.氧.信.号.通.路.,.促.进.N.的.转.移.。
37.氮源和无机盐 不能 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 培养
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中没有琼脂)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粉 红色
透明圈 接种环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38.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酶 B、酶 C 质粒与目的基因自身环化;防止同时破坏质粒中的 两个标
记基因 氨苄青霉素 四环素 目的基因的插入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重组质 粒上只含有氨苄青霉素
抗性基因,而质粒上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在含有 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导入重组
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而只导入质粒的细菌能生长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