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考历史二轮纠错点睛升格卷(全国卷)1
1、《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
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
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2、在唐代长安,茶已经成为僧人自己和待客的主要饮品。茶性苦,而佛教认为“苦”乃人
生“四谛”之首,佛家从茶的苦后回甘联想到其可以帮助修习佛法之人悟透人性,达到“茶
禅一味”的精神高度。这表明唐代( )
A.民众生活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B.外来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D.品茶成为道德教化主要形式
3、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
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 )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4、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年),谕令“广东所属丁银,就各州县地亩摊征,每地银(田赋银)一
两摊丁银一钱六厘四毫不等”。这一举措( )
A.有效地缓解了土地兼并现象
B.扩大了人丁税的征收范围
C.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户负担
D.刺激了广东海外贸易发展
5、鸦片战争失败后,时人“以为致败的理由,不在中国军备之不及外人,是在奸臣误国,
使林文忠(林则徐)不得行其 志”。这种认识( )
A.表明国人深刻反思战争 B.说明统帅水平直接影响战局C.体现了民族自信心增强 D.反映战争未能引起国人警觉
6、台湾学者张玉法指出,在 1860-1916 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
子。后者大约为前者的 10 倍。1905 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较少,到 1912 年
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这种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
( )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推手
B.阶层变动源于经济结构变化
C.政治制度变革制约社会演进
D.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7、下图为《申报》1926 年、1930 年刊登的两则西药广告。综合两则广告中的信息,可推知
当时( )
A.中西医呈现出融合的趋势
B.国民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C.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西化
D.文化元素影响着市场营销
8、1945 年 4 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毛泽东所
代表的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5 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从多
个方面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容。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
B.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逐步确立
C.抗日战争推动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
D.毛泽东思想在成熟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9、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
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这些做法主要体现出( )
A.法律在公民心中威严神圣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
10、卢梭说:“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于断言,思考的状态是违反
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卢梭在此( )
A. 赞赏理性对人类的价值 B. 倡导浪漫主义的生活态度
C. 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D. 强调生命权是人的自然权利
11、1883—1889 年,在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由国家建立的针对工厂工人
的疾病保险、意外事故保险和老年与残疾保险等三项保险法案。这是世界上首次由政府出台
的大规模的社会保险。这一做法使得( )
A.德国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福利国家
B.劳资关系缓和保障经济的发展
C.德国议会成为掌握实际权力的机关
D.德国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2、雷蒙德·加特霍夫指出:“缓和是进行冷战的一种更加老练、不那么好战的做法……战
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如果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也有能力
摧毁对方。”这说明冷战( )
A.利于遏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B.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维系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 D.为第三世界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我们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为本位,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
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
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
一地点所推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
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一一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中国社会并不是绝对封闭不变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我国的乡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相对静态稳定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中国农村社会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血缘与地缘纽带正趋向松弛,差序格局被打乱,横向关系扩张并
重排,纵向等级扁平化并错位的新“差序格局”正在形成。
一一摘编自袁小平《从差序格局到混合理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费孝通“差序格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之后,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出现哪些新的发展趋
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
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发生了一
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
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
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
索。
一一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
述观点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 世纪中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清王朝军队节节败退,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创建一支新式军队迫在眉睫。甲午战后,行伍出身的袁世凯,了解旧军队的弊端与陋习,一手
创建北洋新军,新军以“两镇为一军,每镇步队二协,每协二标”等,为日后军、师、旅的建
制打下了基础。新军实行逐渐递退方式,采取“军分三等”的兵役制度。入伍士兵要从年纪、
身体、品行等多方面进行 挑选军官的任用实行“遇有官升出缺,仍先尽学堂毕业之员选
充”。新军注重了政纪、技术和战术训练的整体性袁世凯还请编七句《劝兵歌》:“ 一要用
心学 操练,二要打仗真奋勇,……如果全然不经意,轻打重杀不容情北洋新军是中 国第一支
近代化军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军阀武装。
——摘编自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袁世凯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军制改革前原因及影响
16、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 140 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
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20 世纪 30 年代的法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实在太大,以致无法制定任何坚定的外交方针,各派人士无不借那据说是
坚不可摧的严密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来聊以自慰罢了。在大不列颠和美国,人们对于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损失与流血念念不忘。这个时期出现的典型事例,是 1933 年牛津大学学生通过一
项决议,宣称不论在什么情况之下,他们绝不为自己的国家拿起武器。在美国大学生中间也
出现了和平运动。在英国,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地表露同情,或者至少认为他
们是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
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较为合理的要求。在美国,则通过了中立法案。
——摘编自[美]R. R. 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相同之处,
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20 世纪 30 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17、阅读材料:
材料 恩格斯曾谦虚地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贡献都是马克思作出的,他自己至多算
得上个“第二提琴手”。实际上,他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出色的合作者。……拉法
格也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 alter ego “第二个我”。他们相互支持,和谐地演奏出人类历
史上最动人的友谊乐章。
请回答:
1.恩格斯与马克思曾经进行了哪些合作?
2.如何理解恩格斯自称的“第二提琴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胸怀?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 项表述不足以解释“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故 A 项错误;题目牵涉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农具材质的不同,与经济重心无关,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
期处于战乱时期,并非仅仅中原地区,故 C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长
江流域……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得出铁
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故 D 项正确。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茶是中国本土的饮品,被佛家接受并赋予了新的作用,表明佛教文化与中国的本土文
化相融合,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A项说法与材料中“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
行的”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明太祖废丞相”,是皇权加强而非受到了制度化制约,故B
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内阁不能参与决策,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
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错误。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C. 在广东地区推行的赋役改革举措是将广东地区固定的丁银摊入土地税一并征收,
因其缴纳标准不再依据实际人丁而是依据土地的多少,故无地、少地的农户的丁银负担减轻,
选 C;
ABD. 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D解析:材料中时人的认识并没有从军备、技术、制度等方面深刻 反思战败原因,而是从表
面上找原因,表明战争未能引起国人警觉,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B、C 两项与材料主旨
不符。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社会阶层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而不是思想解放和社
会进步的关系,故A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随着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新知识分子阶层逐渐取代士绅而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故B项正确;据题干
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社会阶层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而不是政治制度变革和社会演进
的关系,故C项错误;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D项错误。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由图片可知,《申报》的两则西药广告为了迎合民众文 化心理,借助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如图中的“松” “鹤”,寓意“松鹤延年”,图中的郎中把
脉,都利于推销民众 较为陌生的西药,故 D项正确。广告中含有中医的元素,这
只是宣传西药的手段,不能以此推断中西医出现融合的趋势,故排除 A项。广告的
主体是商家,而非“国民”,所以反映不出国民的健康意识是否增强,故排除 B项。
打广告是销售产品的一种方式,说明当时人们在逐渐接受西方的事物,但无法说明
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西化,故排除 C项。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逐步确立,故选B项。遵义会议
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故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由材料看不出毛泽东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故排除D项。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材料“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体现了法律来源的权威性,
材料“保护法律,忠于法律”体现了法律效力的神圣权威,故A项正确;据材料“法律的格式”和“保护法律,忠于法律”可知题干论述的是法律的来源和效力,而不是法律的内容,故B项
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雅典法律而不是公民大会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还法律
而不是公民对于城邦政治的态度,故D项错误。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可以
看出卢梭对思考提出了质疑,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故 B 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对理性主义的质疑,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保险是对“工厂工人”实施的福利政策,19 世 纪后半期正是德国第
二次工业革命加紧进行的时期,需要工人提高生产效率,而这些社会保险的实行缓
和了劳资关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此时尚无福利国家的概念,故排
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 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德国走上侵略扩张道路的
根源在于对世界市场和殖民霸权的争夺,而材料体现的是德国内部的政治改革措施,
故排除 D 项。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B. 根据材料“战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可知,冷战避
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故 B 项正确;
AC. 冷战格局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故排除 B、C 两
项;
D. 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故选:B。
13 答案及解析:答案:(1)特点:自我中心主义;差序圈子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
(或:人际关系的流动性与固定性);带有明显的血缘与地缘关系;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伦理模式。
原因:血缘宗法与家族制度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分散与封闭性;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伦理观念。
(2)趋势:地缘与血缘关系松弛;等级观念淡化;农民逐步远离土地,乡土性弱化;社会主要组织由
家庭演变为单位组织(或社会格局的中心点发生变化)。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流动性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减弱了血缘纽带的人际圈;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资源分配渠道呈现多样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
可得出自我中心主义,儒家思想的伦理模式;根据材料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
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可得出差序圈子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
响;根据材料一“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推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可得出随着时间
地点而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为本位”可得出带有明显的血缘与地缘关系;第
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
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可得出血缘宗法与家族制度的影响;根据“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
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可得出小农经济的分散与
封闭性;根据材料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结
合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得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
二“血缘与地缘纽带正趋向松弛”得出地缘与血缘关系松弛;根据材料二“差序格局被打乱”得
出等级观念淡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逐步远离土地,乡土性
弱化;根据材料二“横向关系扩张并重排,纵向等级扁平化并错位的新‘差序格局’正在形成”可
得出社会主要组织由家庭演变为单位组织;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
快速发展”可得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二“那种相对静态稳定带有浓厚乡
土气息的中国农村社会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可得出社会流动性加大;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
来”可得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由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源分配的多元化可得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发展;社会资源分配渠道呈现多样化。
14 答案及解析:
答案:示例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
事件可以表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1971 年 10 月,第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国作为联
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国际上
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1967 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
体,随着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73 年,欧共体提出要努
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资本主义阵
营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走向。因此,20 世纪 60 年代
末 70 年代初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
解析:根据材料“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
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得出材料的主要观点是: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发
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实践,这些事件可以表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
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然后结合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对中国或世界具有
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改革开放、欧洲一
体化进程、日本的崛起、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等方面进行阐述。
15 答案及解析:
答案:(1)内容:采用新的军队编制;执行新的兵役制度; 提高了征兵条件;实行高标准的军
官任用制度;训练内容全面;严明的军队纪律。
(2)原因:旧式军队战斗力低下,弊端丛生;清政府挽救危局的需要(或民族危机严重);袁世凯
自身的便利条件。
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推动了清军的近代化;未能挽救淸王朝的统
治;为北洋军阀的形成奠定基础,对近代中国政局影响深远。
解析: (1)根据材料从军队编制、兵役制度、征兵条件、军官任用制度、训练内容等方面
概括袁世凯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淸王朝军队节节败退,淸政府统治岌岌可危”“行
伍出身的哀世凯,了解旧军队的弊端与陋习”等并结合所学概括袁世凯军制改革的原因。
依据材料“北洋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军阀武装”及军制
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从对军队战斗力、淸军近代化、清朝统治、中国近代政局 等的影
响方面分析哀世凯军制改革的影响。
16 答案及解析:答案:(1)相同之处: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绥靖政策。原因: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忙于应
付经济危机;未认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仇恨。
(2)影响: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英法美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
益,自食其果;加剧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使其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严重削弱了反法
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解析:(1)本题考查 20 世纪 30 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在法国人看
来……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各派人士无不借那据说是坚不可摧的严密构筑
的马奇诺防线来聊以自慰罢了”“在美国大学生中间也出现了和平运动。在英国……政府也
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
较为合理的要求。在美国,则通过了中立法案”,可以看出 20 世纪 30 年代英、法、美三国
对外政策的相同之处是: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绥靖政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再重复这
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与流血念念不忘……在
美国大学生中间也出现了和平运动”可以得出,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未认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仇恨。
(2)本题考查 20 世纪 30 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影响,要求具备解析材料获取有
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弱小国家、
对英法美、对苏联、法西斯国家以及二战的进程等角度分析其影响。
17 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合作发表《共产党宣
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一起创立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一起改组“正义者同
盟”和参加 1848 年欧洲革命。
2.恩格斯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出色的合作者,马克思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恩格斯的支
持和帮助,“第二提琴手”是他高贵品质的反映,这反映了恩格斯的博大胸怀和谦虚品质。
解析:1.注意从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总结。
2.结合材料及所学理解和学习恩格斯的博大胸怀和谦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