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考前验收卷(浙江卷)(1)(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考前验收卷(浙江卷)(1)(解析版)

ID:261442

大小:113.0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5-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考历史二轮考前验收卷(浙江卷)(1) 1、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相应的治世之道。春秋时期,关于人性问题罕见论述,待到战国时期, 诸子关注人性善恶的问题,有的主张性善,有的主张性恶,有的主张人性无善无恶。这说明战国 诸子( ) A.借鉴融汇异己之说 B.有相同的治国方法 C.深切关怀社会现实 D.重视提升个体道德 2、下表是秦代县令、县丞律令行政与自主行政所占比率对比情况表。据此可知,秦代( ) 序号 行政运作内容 总数(例) 律令行政所占比率 (%) 自主行政所占比率 (%) 1 县令、县丞下达的政令与执行 34 41. 2 58.8 2 上级下达县令、县丞的政令与执 行 14 35. 7 0 3 本机构内部政务的申告与裁决 7 57. 1 42.9 4 政务涉及其他机构的申告与裁决 16 87.5 0 5 政令下达与执行(小计) 48 39.6 41. 7 6 政务裁决(小计) 23 78. 3 13.0 7 合计 71 52. 1 32. 4 A.实行严刑酷法维护皇权 B.彻底削弱诸侯国实力 C.注重发挥政令的强制性 D.基层官吏毫无自主权 3、下表是中国古代北人南迁基本情况简表。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唐 朝 中 后 期 至 五 代 十 国 时 期 宋 金 对 峙 时 期 迁 入 地 域 范 围 四 川 盆 地 、江 南 、江 东 地 区 江 南 、江 准 、荆 湘 以 及 岭 南 、闽 中 一 带 长 江 流 域 、珠江 流 域 迁 移 人 口 数 量 仅 313 年 至 450 年 就 有 90 万 人 仅 安 史 之 乱 时 期 就 有 约 100 万 人 500 万 人 左 右迁 移 人 口 结 构 大 批 宗 族 和 部 族 世 族 、 官 僚 士 大 夫 、 普 通 民 户 以 普 通 民 户 为 主 A.南方社会经济地位得以提升 B.北方地区农业经济日渐衰落 C.战乱是北人南迁的唯一因素 D.人口流动推动社会结构巨变 4、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顽民”强行迁移到这里,以军队八师驻守。隋炀帝继 位后,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认为必须“因机顺动”营建东都洛阳。两朝营建洛阳( ) A.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B.反映了政治中心的东移 C.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旨在控制前朝残余势力 5、宋人记载:“我舟伏于七宝山后……舟中忽发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而实之以石灰硫黄…… 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吾舟驰之,压贼(金兵)舟,人马皆溺。遂大败 之。”这表明当时火药武器( ) A.大规模制造和装备 B.可用于直接击杀敌人 C.主要在水战中运用 D.已能影响战场的形势 6、表 1 为不同史料对明嘉靖年间 宫人谋杀皇帝之事的记载。据此可 知( ) 表 1 史 料 介 绍 内容 《 明 宫人 谋逆史 》 , 清 代 官 修 正 史 伏诛, 磔端 妃曹 氏、宁 嫔王 氏于 市 《 万 历 野 获 编 》 , 明 代 沈 德 符 所 写 , 属 于 历 史 宫婢 相结 行弒, 用绳 系上 喉.翻 布塞 上口, 以数 人踞 上腹 绞之, 已垂 绝矣。 幸诸 婢不 谙绾 结之 法,绳 股缓笔 记 不收, 户外 闻咯 咯声, 孝烈 皇后 率众 入解 之。 又 宁嫔 王氏, 首谋 弑逆, 端妃 曹氏, 时虽 不与, 然始 亦有 谋。 A.历史笔记有补正史不足之用 B.历史笔记所记内容真伪杂糅,难 以分辨 C.历史笔记抄袭正史,价值不大 D.正史虽不及笔记全面但史料价 值更高 7、文人唐志契(1579~1651 年)认为:画必须静坐凝神,存想何处是山,何处是水,何处是楼阁寺观、 村庄篱落,何处是桥梁、人物、车舟,然后下笔,则丘壑才新。他意在强调( )A.文人画须传达主观情致 B.绘画创作需要构思 C.国画应该逼真摹写景物 D.山水画是国画的精粹 8、下表是 1750〜1800 年外国来广东商船数及关税收入统计表。下表反映出当时( ) 时间 商船(艘) 关税(海关 两) 乾隆十五年至二十五年(1750〜1760 年) 201 4 725 312 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五年(1761〜 1770 年) 220 4 988 405 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五年(1771〜 1780 年) 300 5 629 767 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1781〜 1790 年) 538 9 271 536 乾隆五十六年至嘉庆五年(1791〜 1800 年) 518 10 175 210 A.清政府曾一度开放海禁 B.外商对华市场需求增强 C.广东对外贸易时断时续 D.清政府的官方贸易兴盛 9、经过千余年的儒化,这套以科举制为外在体现的儒家意识形态已完全内化于中国人的心理 深层,从而成为回应外部世界挑战的巨大的心理障碍。基于此( ) A.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B.荀子提出“儒法并用”思想 C.陈独秀提出“打倒孔家店” D.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0、康有为说他在读了《海国图志》后,进而“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日 本在明治时期推行的立宪政治,也受到《海国图志》中赞扬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据此可知, 《海国图志》( ) A.有利于近代意识的觉醒 B.主张发展民主宪政 C.已在中外产生广泛影响 D.具有广阔国际视野 1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 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 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12、表 2 是现代我国中小学校服的变迁情况,变迁现象主要表明( ) 表 2 时 间 中 小 学 校 服 特 点 20 世 纪 50 年 代 比 较 随 意 , 缺 乏 特 定 校 服 20 世 纪 六 七 十 年 代 类 似 军 装 的 绿 装 校 服 成 为 学 生 的 主 流 着 装 20 世 纪 80 年 代 校 服 重 新 出 现 , 以 白 衬 衣 海 军 装 为 代 表 20 世 纪 90 年 代 宽 松 的 运 动 装 成 为 校 服 的 主 流 21 世 纪 “ 百 花 齐 放 ” 的 校 服 时 代 , 校 服 文 化 方 兴 未 艾 A.校服的变化完全受政治运动的影响 B.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决定着校服形态 C.教育体制改革必然带来校服的变化 D.校服的变化是时代综合因素的反映 13、1949 年,各民主党派均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后来,各民主党派均把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自己的章程。材料表明中国( )A.党派监督职能正在消失 B.民主党派失去存在基础 C.爱国统一战线范畴扩大 D.多党合作基础日趋坚实 14、“一五”计划开始后的 20 多年时间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按不变价格计算,1952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679 亿元,1976 年增加到 2 943. 7 亿元,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B.苏联给予中国大力支持 C.与人民的努力密不可分 D.得益于科教兴国的战略 15、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 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 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了发展起来,党和政府( ) A.颁行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在万隆会议上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以定型 C.从 1985 年起,相继开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城市和开辟经济开放区 D.在一大批国有企业中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16、古希腊历史学家把雅典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 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 不再一致时,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 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 这说明( ) 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17、《西方文明史》:“研究古典文献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认识,金钱被源源 不断地用于支持有天赋、有进取心的个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新思想的迅速传播,欧洲 一场思想变革即将来临。”对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即将来临的思想变革是指文艺复兴运动 B.经济发展为思想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C.印刷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思想变革的兴起 D.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理念是理性主义 18、1800 年,欧文担任英国新拉纳克棉纺织厂经理。他把工人日工作时间缩减到十个半小时, 提髙工人工资,组织伤病储蓄会,为职工子女修建学校和托儿所,改善工人住宿条件。欧文的 举动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A.与工人斗争实践密切结合 B.已触及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 C.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的问题 D.体现了工人运动的根本需求 19、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 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 其“世界革命”的符号,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A.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大大推进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20、19 世纪 70 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 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他们曾无 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 材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逐渐成为人心所向 B.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已结束 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 D.君主派已经完全放弃专制政体 21、20 世纪 20 年代初,苏俄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为经济长远发展拟订计划,为落实当年 的经济计划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此后,该组织提供的计划数据越来越重要,到 1926 年它已经 成为中央委员会决策的重要依据。据此可知,苏俄(联)当时(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形成 B.经济建设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 C.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 D.行政体制与经济政策存在矛盾 22、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 年 10 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 世界贸易减少了约 20%。但相对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对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 年到 2009 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 主要是由于( ) 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C.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 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23、下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24、有学者说“在 WTO 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 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 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 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相对缺失公平性、公正性 25、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 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 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 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 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其既得之也,敲 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分析它们最终(汉代)还是 流行开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 并分析其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批判思想家在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方面的思想主张。 并分析批判思潮出现的背景? 26、领土的测绘、领海的划分事关国家利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领海的宽度,近代以来出现过许多不同的主张。 (1)航程说:14 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巴托拉斯提出的领海宽度相当于当时船舶两天的航 程,约 100 海里。 (2)视野说:以目力所及的地平线作为领海的界线,一般来说…为 14 海里。16 世纪的 英国、西班牙等最早采用。 (3)大炮射程说:以沿海国在岸上拥有的实际力量来决定海上行使控制权的范围。17 世纪荷兰、英国等国家执行这一制度。 (4)“3 海里原则”:18 世纪,一些海洋强国为了最大化地获取海洋利益而主张缩小领 海宽度,最早的 3 海里连续性领水的主张在 1756 年由瑞典提出。后来这一规则得到了海洋强 国的普遍承认。但是由于各国的利益不一……国家实践亦不一致,领海法律制度并未统一 (5)“12 海里原则”由于 3 海里的领海宽度并没有成为一项普遍的国际法规则,所以 从 1930 年的海牙会议,1958 年、1960 年的第一、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再到 1973 年联合国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围绕领海宽度问题的国际关系斗争一直不断……经过发展中国家的争取, 美英等海洋大国不得不接受了 12 海里的领海宽度……最终在 1982 年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 公约》中做了明确规定。 一一摘编自刘中民等《领海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国际关系分析》 (1)材料反映了近代以来关于领海宽度的主张演变怎样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的 12 海里领海宽度(12 海 里原则)的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 后 世 界 政 治 形 势 简 表 。 时间 世界政治形势 1946〜 1955 年 美苏“冷战”;朝鲜战争;日内瓦会议召开;印度支那实现停火;万隆会议召 开 1956〜 1966 年 美苏争霸,双方互有攻守;越南战争(美国介入);古巴导弹危机;不结盟运 动兴起;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持 续高涨 1967〜 1979 年 美苏争霸,苏攻美守;中苏冲突;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苏联入侵阿 富汗 1980〜 2000 年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苏东剧变;欧盟成立,欧元问世;第三世界发 展迅速 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阶段,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知 识进行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楚)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C解析: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加剧,社会冲突和矛盾愈演愈烈, 旧制度分崩离析, 逐渐壮大的士阶层出于安身立命的需要, 也出于文化上的使命感,开始关注社会发 展方向,并积极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故 C 项正确。材料只表明各家提出 关 于人性的主张,并未说明是否借鉴吸收别家思想,故排除 A 项。对人性的看法反映 了相应的治国之道,诸子看法不 同,说明治国理念多样,故 B 项错误。对人性的 探讨有利于 提升社会道德,但是战国时期的这些观点反映的是各家的治国之道,而 非重视个体道德的提升,故 D 项错误。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以秦代县级行政中律令行政和自主行政所占比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秦代基层 行政的理解。本题通过呈现表格数据,考查考生合理解释历史现象和通过史料提取历史结论 的能力,侧重对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对比表格数据可知,“上级下达县令、县 丞的政令与执行”中律令行政所占比率高于自主行政所占比率;“政务裁决”中律令行政所 占比率及“总记”中律令行政所占比率均高于自主行政所 占比率。这说明秦代注重发挥政 令的强制性作用,以确保政权的稳定性,故本题选择 C 项。A 项与题目主旨不相符,材料 主要强调的 不是严刑酷法。秦代彻底废除分封制,诸侯国在秦代基本不复存在,故 B 项错 误。从材料可知,基层官员有一定的自主性,故 D 项错误。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表中北方人口迁人南方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人口数量增加,这给南方带去 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现代经济重 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南方社会经济地位得以提升,A 项正确;北人南迁并不能代表 北方农业日渐衰落,B 项错误;战乱是北人南迁的重要因素,C 项中“唯一”表述 错误;北人南迁对社会结构的变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 D 项中“巨变” 过分夸 大北人南迁的作用,排除。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和隋朝营建洛阳是为了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 制,故选 A 项。B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西周时期经济重心还没开始南移,排除 C 项。由 材料可知,隋朝营建洛阳不是为了控制前朝残余势力,排除 D 项。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舟中忽发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而实之以石灰硫黄”“人马皆 溺,遂大败之”可得出火药武器已能影响战场的 形势,故选 D 项。仅由材料看不 出当时火药武器大规模制造和装备,故排除 A 项。根据材料“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 眯其人马之目, 人物不相见”可知,火药武器并不能直接击杀敌人,故排除 B 项。 材料不能说明火药主要在水战中运用,故排除 C 项。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修撰的正史(《明史》)中记载了明嘉靖年间宫人谋杀皇帝的事 件,在明代历史笔记(《万历野获编》)中也有相关记载,说明该笔记还是有一定的史料价 值的,同时这部笔记属于明代私人写皇家历史,利益关系少,且笔记中有许多正史不曾记载 的信息,虽然不能了解其是否真实,但对正史之不足还是有一定补充作用的,故选A项。不 能根据表格中材料得出历史笔记所记内容真伪杂糅,难以分辨,排除B项。该历史笔记在正 史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故排除C项。不能仅就表格材料推出正史史料价值更高,排除D项。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何处是山,何处是水,何处是楼阁寺观、村庄篱落……然后下笔”等,可得 出绘画创作应该讲究布局构图,需要构思,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强调必须传达主观情致, 故排除A项。材料指出了绘画要描绘景物,但不等于要逼真摹写,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讨 论山水画在国画中的地位,故排除D项。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整体来看外国来广东的商船数最和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明显 增加,这说明外国商人需要中国市场,外商对华市场需求增强,故 B 项正确。乾隆至嘉庆时期并未开放海禁,A 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广东对外贸易一直在进行, C 项错误;外国商船来华数量增加和清政府关税收入增多不能说明清政府官方贸易 兴盛,D 项错误。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时,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儒家意识形态已完全内化于中国人的心理深 层”“成为回应外部世界挑战的巨大的心理障碍”可知,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思想观念转变缓慢。 选项A,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时借助了孔教权威,符合题意;选项B,荀子仍处于儒学的早 期阶段;选项C,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有绝对化倾向,不符合题意;选项D,宣传马克思主 义,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康有为的思想与日本的立宪政治都属于近代意识,且都受到了《海国图志》 的影响,A 项正确。《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维 护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 项错 误;仅凭材料,不能得出在中外产 生广泛影响,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海国 图志》的影响,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也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这 说明太平天国不仅要承担反封建的历史重任,还要承担反侵略这一历史使命,故B项正确; 太平天国实际上仍然是以反封建为主的,A项错误;材料论及的是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没 有论及它的革命指导思想,C项错误;D项误读材料,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失败的 根源。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校服的变化不是某一方面的因素导致的,而是特定时期政治、经 济、教育制度、审美观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故D项正确,A、B、C项表述绝对,排除。 13 答案及解析: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自己的章程”可 知,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各民主党派逐渐认可中国共产党及其指导思想,这使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更为坚实,故D项正确;“各民主党派均把坚持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自己的章程”并不意味着党派 监督职能消失,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各民主党派本来就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而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爱国统一战线范畴扩大,排除C项。 14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一五”计划开始后的 20 多年 里,中国经济有了长足 的发展,这与全国人民的努力和奉献密不可分,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并不稳定, A 项错误;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不再大力 支持中国建设,B 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 1995 年提出的,D 项 错误。 15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求考生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时 间定位为改革开放后),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相继开放大连等沿海城市是在1984年, 选项C不符合题意;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1993年)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现代 企业制度的试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 16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人们的思想不一致,主张的不同,每一个人都无原则自由和平等的决定和 做事,最后导致了船难。故选 C。A 材料没有体现暴力斗争。B 项雅典没有实现数量平等。D 项,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17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研究古典文献”、研究对象是人类自身和世界、地点在欧洲等可以判断 出,该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D 项反映的是启蒙运动,符合题意。 18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A 项无法由材料推出;给工人提高待遇等行为说明欧文已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及资 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故 B 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无法 实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的问题,C、D 项错误。 19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些学者赋予俄国十月革命“世界革命”的符号的原因:十月革命被赋予“世 界革命”的称号.突出了其对世界的影响. 故 A 项正确;B 项仅从新的政权形式的出现角度来 评价十月革命.不能体现其对世界的影响.故 B 项错误;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 故 C 项错 D 项误表述体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 故 D 项错误。 20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对待共和的态度,法国农民是习惯,工人是鲜明,部分君主派是无可奈何,可知 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故 A 项正确;从材料中看,法国的君主派依然存在,其与共和派的斗 争也就没有结束,故 B 项错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1875 年宪法的颁布,材料没有反 映,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完全放弃的说法不 符合事实,故 D 项错误。 21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供的计划数据越来越重要,1926 年甚至成为中央委员会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与当时正在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矛盾, 故 D 项正确。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A 项 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国家的意识形态,B 项与题意无关,排除;20 世纪 20 年代国际局势相对稳定,C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2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冲击要比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 萧条”对世界贸易的冲击小,且 2008 年到 2009 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也短得多,这 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有着密切的关系,故 D 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末建立, 故 A 项错误;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只是目标,并未实现,故 B 项错误;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 在,故 C 项错误。 23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欧洲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其一体化进程进而挑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成 为美国潜在的竞争对手, D 项正确。A 项是杜鲁门主义,与材料无关,排除;美国实施马歇尔计 划的动机和效果并不一致,B 项错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C 项错误。 24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完全协商一致原则”是世贸组织的决策方式,但如果达不成协商一致,则采取投票的 办法决定,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一原则,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经济的作用,故 B 项 错误;“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C 项错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 谈判, 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说明世贸组织相对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故 D 项正 确。 25 答案及解析: 答案:1.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诸侯争霸)的需求。但儒家主张“仁”“礼”, 有利于社会稳定。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适应了君主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需 要。统治者的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宋代学者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积极入世,关怀现实,创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思想 体系——理学。 影响:注重气节、操守、奋发励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助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 维系了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变化: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 时代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程朱理学、八 股取士因循守旧,束缚思想;重农抑商强化。 解析:1.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 不足道二。二。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宋代儒学发展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 威胁,儒家奋起反击“结合程朱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今也以君为主,夭下为客,凡天下之 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6 答案及解析: 答案:(1)很多国家围绕海洋控制权进行了长期的争夺,且很长时间内没有达成共识;体现了大 国霸权的色彩;不同的主张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的。(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崛起以及美苏“冷战”的态势下 通过的,12 海里原则的确立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发挥了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原则兼顾 了大多数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际贸易秩序, 有利于保障海上运输航线畅通。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很多国家围绕海详控制权进行了长期的争夺,且很长时间内没有 达成共识。视野说在 16 世纪得到了西班牙等国的支持,大她射程说在 17 世纪得到荷兰等国 的认可,“3 海里原则”得到一些海洋强国的支持,可见不同时期关于领海宽度的学说体现了大 国霸权的色彩,针对某一学说相关国家考量的首先是这一学说是否符合本国利益。 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从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和崛起、美苏“冷战”格局的影响、国际社会的 共同努力和联合国的积极作用等角度分析即可。 27 答案及解析: 答案:示例一论题:美苏“冷战”客观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阐述: “冷战”政策下,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振兴西欧经济,推动了西欧走上一体化的 道路,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为了把日本变成东方反共基地,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促使日本经济崛起。经济崛起之后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三足鼎立格局。为了抵制“冷战”,第三世界发起了不结盟运动,促使世界多极化 趋势增强。由此可知,“冷战”政策客观推动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两极 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增强。示例二论题:二战以来的地区冲突和动荡与世界政治格局 的演变密切相关。阐述:两极格局形成后,在亚洲出现了局部地区的热战,美国侵 略越南持续十多年,造成东南亚地区氏期的动荡不安。 中东地区围绕石油资源展开 了激烈的争夺。这说明冷战之下局部地区 的冲突与动荡仍然存在。苏东剧变后,世 界格局进入一个大转型期,新旧矛盾并发,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诸多力量展开竞 争,宗教矛盾、边界 纠纷等问题引发的地区性冲突加剧,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是 其中的典型代表。由此可知,二战后,无论是两极格局还是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地 区性冲突和局部地区的战争带来的动荡仍然存在。 解析: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