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9-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2019-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附解析Word版)

ID:261488

大小:508.6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5-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试卷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 12 Na 23 Cl 35.5 Ca 40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有 1 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组合是 碱 酸 盐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硫酸 硫酸铜 二氧化硫 B. 苛性钠 盐酸 纯碱 一氧化碳 C. 苛性钠 醋酸 石灰石 氧化钙 D. 苛性钾 硝酸 小苏打 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 碱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文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为氢离子的 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和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 【详解】A.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A 错误; B.一氧化碳不能和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 错误; C.氧化钙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 错误; D. 苛性钾就是氢氧化钾,是碱;硝酸是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盐;二氧化碳可以和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D 正确。 答案为 D。 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 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故 A 涉及化学反应;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涉及化学反应; 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涉及化学反应; 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D 不涉及化学反应;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反应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则过氧化氢显还原性 B. 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 同一种元素,化合价越高则氧化性越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反应放出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为氧气,过氧化氢中的氧元 素由-1 价升高为 0 价被氧化,则过氧化氢显还原性,选项 A 正确; B、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的反应,有单质参与反应,但其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 B 错 误; C、阳离子也可以具有还原性,比如亚铁离子;阴离子也可以具有氧化性,比如过氧根离子。 只有处于最高价的元素才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有还原性;选项 C 错误; D、氧化性强弱与化合价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氯元素的含氧酸,氧化性顺序是 HClO>HClO2> HClO3>HClO4(依次减弱),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 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SO4=2H++S6++4O2- B. NaHCO3=Na++H++CO32- C. Ba(OH)2=Ba2++2OH- D. Na2CO3=Na2++CO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2SO4 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42-,A 项错误; B. NaHCO3 为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B 项错误; C. Ba(OH)2 是强碱,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Ba(OH)2=Ba2++2OH-,C 项正确; D. Na2CO3 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Na2CO3=2Na++CO32-,D 项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将 NaHCO3 电离为 Na+、H+和 CO32-,要注意强酸的酸式盐,水溶 液中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盐,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离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 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离子联系起来 C.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6.02×1023 D.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物质的量是具有一定数目离子的集合体,是描述微观离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A 项正确;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 等微观离子联系起来,B 项错误; C.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6.02×1023mol-1,C 项错误; D.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 项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本题中容易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 mol-1 忽略,认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 为 6.02×1023,在判断时要加倍注意。6.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反应制备金属钾,其化学方程式为 Na+KCl NaCl+K↑。 该反应属于( ) A. 置换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因此该反 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选 A。 7.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O2→CO B. KMnO4→O2 C. Fe → Fe3O4 D. CuO →CuS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反应类型。 【详解】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以使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时元素化合价升高; A.碳元素化合价降低,故 A 错误; B.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直接可以生成氧气,故 B 错误; C.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故 C 正确; D.铜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有些反应中,反应物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8.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乙醇 B. 氯气 C. 氨气 D. 碱石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解质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为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 导电的化合物。 【详解】A. 乙醇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A 项错误;B. 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 项错误; C. 氨气的水溶液是氨水,能导电,且氨气是非电解质,C 项正确; D. 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钠,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项错误; 答案选 C。 9.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作胃药 B. 过氧化钠作供氧剂 C. 氯气制漂白粉 D. 碳酸钠作食品膨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作用,生成氯化钠、水和 CO2,可作胃药,A 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 B. 过氧化钠可与 CO2 和 H2O 反应生成 O2,可作供氧剂,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可制漂白粉,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碳酸氢钠作食品膨化剂,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10.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CO32-、Ca2+、NO3- B. Na+、NO3-、Al3+、Cl- C. K+、SO42-、Cl-、Cu2+ D. Ba2+、Cl-、K+、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共存,故错误;B.四种离子都无 色,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C.铜离子有颜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共存,故错 误;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故不能共存,故错误。故选 B。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 CO32−+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 CO32−+Ca2+═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 H++OH−═H2O 2KOH+H2S═K2S+2H2O 【答案】C 【解析】【详解】A. CuCO3 是沉淀,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 项错误; B. BaCO3 是沉淀,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B 项错误 C. 反应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的离子反应是 CO32−+Ca2+═CaCO3↓,C 项正确; D. H2S 为弱酸,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 项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氧化物、过氧化物、弱电解质、 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沉淀、气体、非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均不能拆分,易电离的强电解 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 12.下列试剂的保存盛装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漂白粉应该遮光密封保存 B. 过氧化钠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C.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D. 钠应该保存在汽油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B. 过氧化钠与 CO2 和 H2O 均能反应 C. 新制的氯水中存在 Cl2 和 HClO; D. 汽油容易挥发且易燃。 【详解】A.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可与 CO2 和 H2O 反应生成 HClO,HClO 见光分解, 因此漂白粉应该遮光密封保存,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过氧化钠与 CO2 和 H2O 均能反应生成 O2,因此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B 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 C. 新制的氯水中存在 Cl2 和 HClO,HClO 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C 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D. 汽油容易挥发且易燃,因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点睛】解答本题是要熟练掌握各种试剂保存的方法: 保存依据 保存方法 典型实例 防氧化 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 ①Na2SO3、Na2S、KI 溶液等用后②加入还原剂 ③隔绝空气 立即盖好 ②FeSO4 溶液中加少量铁屑 ③K、Na 保存在煤油里,Li 保存 在石蜡里 防与 CO2 反应   密封保存,减少暴露时间 NaOH、Na2CO3 溶液、石灰水、 Na2O2 固体等密封保存 防挥发 ①密封,置于阴凉处 ②液封 ①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 ②液溴用水封 防燃烧 置于冷暗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 存,严禁火种 苯、汽油、酒精等 防分解 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浓 HNO3、KMnO4 溶液、AgNO3 溶液、氯水等 防水解 加入酸(碱)抑制水解 FeCl3 溶液中加稀盐酸; Na2S 溶液中加 NaOH 溶液 防腐蚀 ①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或塑 料盖 ②腐蚀玻璃的物质用塑料容器 ①浓 HNO3、酸性 KMnO4 溶液、 氯水、溴水等腐蚀橡胶 ②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防黏结 碱性溶液用橡胶塞 NaOH、Na2CO3、Na2SiO3 溶液等 13.20gA 物质和 14g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8gC 物质、3.6gD 物质和 0.3molE 物质,则 E 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 72g·mol−1 B. 72 C. 108 D. 108g·mol−1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 m(A)+m(B)=m(C)+m(D)+m(E),利用 M= 计算 E 物质 的摩尔质量。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有 m(A)+m(B)=m(C)+m(D)+m(E),m(E)=20g+14g−8.8g−3.6g=21.6g, M(E)= = =72g/mol。 答案选 A。 14.在下列物质中加入少量水,不能发生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的有( ) A. 钠 B. 过氧化钠 C. 氧化钙 D. 碳酸氢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为放热反应,A 项不符合题意; 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为放热反应,B 项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放热反应,C 项不符合题意; D. 碳酸氢钠与水不反应,D 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钡溶于稀硝酸:CO32-+H+=H2O+CO2↑ B.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HCO3-+Ba2++OH-=H2O+BaCO3↓ C.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SO42-+Ba2++H++OH-=BaSO4↓+H2O D. 氯化铁溶液中插入铜片:2Fe3++3Cu=3Cu2++2Fe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碳酸钡为难溶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 项错误; B.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NH4HCO3+Ba(OH)2=2H2O+BaCO3↓+NH3↑,离子方程式为: NH4++HCO3-+Ba2++2OH-=2H2O+BaCO3↓+NH3↑,B 项错误; C.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 为:SO42-+Ba2++H++OH-=BaSO4↓+H2O,C 项正确; D. 氯化铁溶液中插入铜片,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Cu2++2Fe2+,D 项错误; m n m n 21.6g 0.3mol答案选 C。 【点睛】解答本题时明确反应的意义以及书写方法是关键,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拆与不拆 易出错。①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必须拆分;②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等)、难溶物、气体、氧化物、单质均不能“拆分”,用化学式表示。 16.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溶于水,甲为碱,乙、丙为盐。它们溶于水电离出的全部离子为: Na+、H+、Ba2+、OH-、CO32-、SO42-,乙溶液与丙溶液混合有气体产生。甲溶液与乙溶液、丙 溶液混合分别有白色沉淀 A、B 生成,其中 A 可溶于稀硝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 NaOH B. 乙为 NaHCO3 C. 丙为 H2SO4 D. 沉淀 A 为 Ba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为碱,含有 OH-,阳离子可能是 Na+或 Ba2+,又因为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是难溶性物 质,所以甲应为 Ba(OH)2。乙溶液与丙溶液混合有气体产生,甲溶液与乙溶液、丙溶液混合 分别有白色沉淀 A、B 生成,其中 A 可溶于稀硝酸,则乙为 Na2CO3,丙为 NaHSO4,生成的 沉淀 A 为 BaCO3,沉淀 B 为 BaSO4。综合以上分析答案选 D。 17.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应急预警演习,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 ) 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 ②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 ④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⑤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与碱或碱性溶液反应。 【详解】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正确; ②浓烧碱溶液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错误; ③氯气能被碱液吸收,可以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正确; ④稀纯碱溶液可以吸收氯气,可以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正确; ⑤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就近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错误。 正确的是①③④; 答案选 A。 18.把 0.1molCO2 分别通入到下列 100mL 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A. 含 0.1mol 的 CaCl2 的溶液 B. 含 0.2mol 的 NaOH 的溶液 C. 含 0.1mol 的 NH3·H2O 的溶液 D. 含 0.1mol 的 Na2CO3 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电解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 把 0.1molCO2 通入含 0.1mol 的 CaCl2 的溶液中不反应,导电能力变化不大,A 项不符合; B. 把 0.1molCO2 通入含 0.2mol 的 NaOH 的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强电解质生成强电解质,导 电能力变化不大,B 项不符合; C. 把 0.1molCO2 通入含 0.1mol 的 NH3·H2O 的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铵,弱电解质生成了强电 解质,导电能力增强,变化较大,C 项符合; D. 把 0.1molCO2 通入含 0.1mol 的 Na2CO3 的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强电解质生成强电解质, 导电能力变化不大,D 项不符合; 答案选 C。 1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 炸时的反应为:S+KNO3+C→K2S+N2↑+CO2↑(未配平)。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还原剂 S B. 12gC 被消耗时,C 得到 4mol 电子 C. 该反应中所有元素均有化合价变化 D. 有 4mol 气体生成时,N 原子得到 10mol 电子【答案】D 【解析】 【分析】 黑 火 药 是 由 硫 黄 粉 、 硝 酸 钾 和 木 炭 粉 按 一 定 比 例 混 合 而 成 的 ,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 S+2KNO3+3C=K2S+N2↑+3CO2↑,反应中 S、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A. 反应中 C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作还原剂,A 项错误; B. C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12g(即 1mol)C 被消耗时,C 失去 4mol 电子,B 项错误; C. 该反应中 K 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C 项错误; D. 有 4mol 气体生成时,生成 N2 ×4mol=1mol,生成 CO2 ×4mol=3mol,N 原子得到 10mol 电子,D 项正确。 答案选 D。 20.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共有六种粒子,Fe3+、NO3-、Fe2+、NH4+、H+、 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有 18gNH4+被消耗,转移 8mol 电子 B.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1:8 C. 若有 1molFe3+生成,转移电子数约为 6.02×1023 个 D. 反应发生后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实际发生的反应应为:8Fe2++NO3-+10H+=8Fe3++NH4++3H2O。 【详解】A. NH4+是生成物,不能被消耗,A 项错误; B.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Fe3+,还原产物是 NH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8: 1, B 项错误; C. 生成 8mol Fe3+,电子转移 8mol,若有 1molFe3+生成,转移电子 1mol,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6.02×1023 个,C 项正确; D. 反应中 H+被消耗,浓度逐渐降低,溶液酸性减弱,D 项错误; 答案选 C。 1 4 3 4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 Ba(OH)2 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 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B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 BaSO4 不是电解质 B. B 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 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BC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 H2SO4 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 a 时刻 Ba(OH)2 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答案】A 【解析】 【分析】 Ba(OH)2 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虽是强电解质,但由于溶解度较低,电离出的 离子很少,导电能力较低。 【详解】A. AB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是由于生成的 BaSO4 是电解质,但溶解度较低, 电离出的离子很少,导电能力较低,A 项错误; B. B 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 0,此时 Ba(OH)2 与硫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 移动的离子,B 项正确; C. BC 段加入的稀硫酸逐渐过量,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C 项正确; D. a 时刻 Ba(OH)2 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D 项正确; 答案选 A。 2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 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Cl2 存在 B. 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有 Cl2 存在 C. 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 Cl-存在 D. 加入 NaOH 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有 HClO 分子存在 【答案】B【解析】 【分析】 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和四种离子(Cl-、H+、ClO-、OH-)。 【详解】A. 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HClO 存在,A 项错误; B. 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有 Cl2 存在,B 项正确; C. 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的产生不能证明是氯水中的 Cl- 还是盐酸中的 Cl-,C 项错误; D. 加入 NaOH 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有 Cl2 存在,D 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确定新制氯水的成分。新制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和四种离子即: 23.LiAlH4 是金属储氢材料,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 H2,LiAlH4 在 125℃时分解为 LiH、H2 和 A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AlH4 适合用作氧化剂 B. 1molLiAlH4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 4 个电子 C. LiAlH4 在 125℃时完全分解,每生成一个 H2 分子转移 4mol 电子 D. 由以上信息可知,LiAlH4 的还原性性比 Al 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LiAlH4 是金属储氢材料,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 H2,反应方程式为:LiAlH4+2H2O=LiAlO2+4 H2↑ , LiAlH4 在 125℃ 时 分 解 为 LiH 、 H2 和 Al ,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 2LiAlH4 2LiH+3H2↑+2A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LiAlH4 中 Li 为+1 价,Al 为+3 价,H 为-1 价,发生反应后 H 从-1 价升高到 0 价, Li 和 Al 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因此适合用作还原剂,A 项错误; B. 1molLiAlH4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 4mol 电子,即转移 4NA 个电子,B 项错误; C. LiAlH4 在 125℃时完全分解,每生成 3molH2 分子转移 6mol 电子, 每生成 1molH2 分子转移 Δ2mol 电子,C 项错误; D. 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反应中 LiAlH4 为还原剂,Al 为还原产物,LiAlH4 的还原 性强于 Al,D 项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判断反应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以及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 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重点也 是难点 24.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物质(括号内 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 溶液(FeCl3) Fe 粉 B NaCl 溶液(MgCl2) NaOH 溶液、稀 HCl C Cl2(HCl) 浓 H2SO4 D Na2CO3(NaHCO3) H2O、C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FeCl3 与 Fe 反应生成 FeCl2,反应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属于氧化还原反 应,除杂方法正确,A 项不符合题意; B. MgCl2 与 NaOH 反应生成 Mg(OH)2 沉淀和 NaCl,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除杂方法正确,B 项符合题意; C. HCl 与浓 H2SO4 和 Cl2 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杂质,C 项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 NaHCO3,达不到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的目的,D 项不 符合题意; 答案选 B。 【点睛】除杂时要注意,选择的除杂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且不影响目标气体的量,遵循“不 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 为25.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 的大 B. 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中,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 不与铁反应 D. 图 4 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25 ℃,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 的小,A 项错误; B、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l2 既是氧 化剂,又是还原剂,B 项正确; C、常温下 Cl2 不与铁反应,加热条件下则可以反应,C 项错误;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生成 NaHCO3、Na2CO3 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 答案选 B。 26.已知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4gCO2 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获得 2NA 个电子 B. 1molFeCl3 制成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体中含有 Fe(OH)3 胶体粒子 NA 个 C. 1molK2Cr2O7 被还原为 Cr3+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D. NA 个 CO 分子与 NA 个 N2 分子均为 28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44gCO2(即 1mol)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电子转移 1mol,获得 NA 个电子,A 项错 误; B. Fe(OH)3 胶体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胶体粒子的数目,B 项错误; C. 1molK2Cr2O7 被还原为 Cr3+转移的电子为 6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6NA,C 项错误;D. NA 个 CO 分子为 1mol,质量为 28g, NA 个 N2 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质量为 28g,因此 NA 个 CO 分子与 NA 个 N2 分子均为 28g,D 项正确; 答案选 D。 27.在新制氯水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K+、CO32−、NO3− B. Na+、Ag+、NO3−、OH− C. K+、Na+、NO3−、Fe2+ D. H+、NH4+、NO3−、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新制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和四种离子(Cl-、H+、ClO-、OH-)。 【详解】A. CO32−与新制氯水中的 H+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 项错误; B. Ag+与 OH−、Cl-,H+与 OH−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 项错误; C. NO3−与新制氯水中的 H+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可将 Fe2+氧化为 Fe3+,因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而不能共存,且氯气也能氧化亚铁离子,C 项错误; D. H+、NH4+、NO3−、Na+与新制氯水中的离子均能大量共存,D 项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 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在 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①AlO2-与 HCO3-不能大量共存: ②“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 S2-、Fe2+、I-、SO32-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③NH4+与 CH3COO-、CO32-,Mg2+与 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 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 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 络合反应型 4 种)。 28.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相同温度下 NaHCO3 的溶解度小于 Na2CO3 B. 溶液中溶剂减少了C. 溶质质量增加了 D. 反应过程放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产生沉淀的原因不是产生的碳酸氢钠不溶于水,而是因为碳酸氢钠溶液达到了饱和,不能溶 解的碳酸氢钠沉淀了下来。 【详解】A. 碳酸氢钠溶液达到了饱和后可析出,NaHCO3 溶解度小于 Na2CO3,A 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B. 饱和 Na2CO3 溶液的溶剂为水,通入 CO2 后,Na2CO3、水和 CO2 反应生成 NaHCO3,水的 量减少,即溶液中溶剂减少了,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1mol 碳酸钠,1mol 水和 1molCO2 反应生成 2mol 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C 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 D. Na2CO3、水和 CO2 反应生成 NaHCO3,析出晶体的过程与该反应放热无关,D 项错误,符 合题意; 答案选 D。 29.如图所示,从 A 处通入新制备 Cl2,关闭 B 阀时,C 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 开 B 阀后,C 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 瓶中装的可以是( ) A. 稀硫酸 B. NaOH 溶液 C. H2O D. 饱和 NaCl 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中存在 HClO,HClO 具有漂白性。 【详解】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布条,含 水蒸气的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 处通入氯气,关闭 B 阀后,C 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 的现象,打开 B 阀后,C 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布条为湿润的有色布条,可知 D 中溶液可吸 收氯气或干燥氯气符合条件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 B。 3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着火时应用干冰灭火器及时扑灭 B. 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 1mol 氯气,称量的 MnO2 要多于 87g D. 金属钠用镊子取用,用滤纸吸干表面,切割后剩余部分放入污物箱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着火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与 CO2 反应生成氧气,因此不能用干冰 灭火器灭火,A 项错误; B.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B 项错误; C. 实验室用 MnO2 和浓 HCl 反应制备并收集氯气,因生成的氯气不能完全被吸收,因此制备 1mol 氯气时,称量的 MnO2 要多余 87g,C 项正确; D. 金属钠用镊子取用,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切割后剩余部分放回原试剂瓶,D 项错误; 答案选 C。 31.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几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锂单质化学性质 与钠类似,活泼性比钠略差。它的密度为 0.534g/cm3,锂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将绿豆大的锂 投入水中,下列实验现象合理的有( ) ①锂沉入水中 ②锂浮在水面上 ③水中有大量气泡 ④反应后在水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 液变红 ⑤反应剧烈,发出紫红色火焰 ⑥锂四处游动 A. ②⑥ B. ①③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锂单质化学性质与钠类似,是最轻的金属,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 LiOH。 【详解】锂是最轻的金属,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上,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 LiOH,在水面上 四处游动,LiOH 属于碱,能使石蕊变蓝色,因此正确的是②⑥; 答案选 A。32.如图所示,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mol 甲反应生成 1mol 丙和 3mol 乙,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A. 乙是单原子分子 B. 甲的摩尔质量为 17 C. 生成丙和乙的质量比为 14:1 D. 消耗 0.2mol 甲,可以生成 2.8g 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甲为 NH3,乙为 H2,丙为 N2,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 乙为 H2,属于双原子单质分子,A 项错误; B. 甲为 NH3,摩尔质量为 17g/mol,B 项错误; C. 乙为 H2,丙为 N2,质量比为 28:6=14:3,C 项错误; D. 消耗 0.2mol 甲,可以生成丙 0.1mol,生成丙的质量为 0.1mol×28g/mol=2.8g,D 项正确; 答案选 D。 33.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备无水氯化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烧瓶 B 中制备氯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B. 装置 C、D 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C. 装置 D 和装置 E 之间需要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铁 D. 装置 F 的目的是吸收尾气 【答案】C【解析】 【分析】 由装置图可知圆底烧瓶中发生的是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C 中呈放的是饱和食盐水,吸收反 应是挥发出的 HCl,D 中盛放的是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E 中放置的是铁粉,在双通管中生 成无水氯化铁。 【详解】A. 实验室制备氯气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因此烧瓶 B 中制备氯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 锰和浓盐酸,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C 中呈放的是饱和食盐水,吸收反应时挥发出的 HCl,D 中盛放的是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装置 E 和装置 F 之间需要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铁,C 项错误,符合题意; D. 氯气是大气污染物,因此装置 F 的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D 项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在解答制备无机物 实验题时,要掌握思维流程: 34.ag 纯净的碳酸钠和 ag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相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分别和盐酸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 B. 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时,混合物放出的 CO2 多 C. 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碱性大 D. 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的 Na+的物质的量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ag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ag 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在 mol 和 mol 之间,就此代 的 106 a 106 a 84 a入方程式进行计算比较。 【详解】A. ag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消耗酸为 mol, ag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与盐酸反 应,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介于 mol 和 mol 之间,因此,碳酸钠消耗的盐酸多,A 项错误; B. ag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 CO2 mol,ag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 介于 mol 和 mol 之间,混合物放出的 CO2 多,B 项正确; C. 等浓度的碳酸钠的 pH 大于碳酸氢钠,因此混合物的碱性小,C 项错误; D. a g 纯净的碳酸钠含 Na+的物质的量为 mol,a g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含 Na+的物质 的量在 mol 和 mol 之间,因此碳酸钠含 Na+的物质的量多,D 项错误; 答案选 B。 3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目的 操作 A. 制备较高浓度的次氯酸 溶液 将 Cl2 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 C. 验证新制氯水有酸性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检验某样品中含有钾元 素 用玻璃棒蘸取样品,在煤气灯外焰灼烧,观察火焰颜色是否为 紫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碳酸钠溶液与 HCl 和 HClO 均发生反应,而 CaCO3 与 HCl 反应,不与 HClO 反应, 可使平衡右移,增加 HClO 的量,因此制备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 Cl2 通入碳酸钙溶液中, A 项错误; B.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 作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 项正确; 53 a 53 a 84 a 106 a 106 a 84 a 53 a 84 a 53 aC.新制氯水中含有 H+同时还存在 HClO,HClO 具有漂白性,因此不能用 pH 试纸检测新制氯 水的酸性,C 项错误; D.观察 K 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D 项错误; 答案选 B。 36.已知 3Br2+6FeCl2=4FeCl3+2FeBr3,则 0.1molCl2 通入 100mL 含 0.1mol 溴化亚铁的 FeBr2 的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l2+2Br-=2Cl-+Br2 B. Cl2+2Fe2+=2Cl-+2Fe3+ C. 2Fe2++2Br-+2Cl2=2Fe3++Br2+4Cl- D. 2Fe2++4Br-+3Cl2=2Fe3++2Br2+6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还原性:Fe2+>Br-,因此通入 Cl2 后先氧化 Fe2+,当所有的 Fe2+完全被氧化后,再氧化 Br-。 【详解】还原性:Fe2+>Br-,0.1molCl2 参与反应,需得到 0.2mol 电子,其中 0.1molFe2+提供 0.1mol 电子,另外 0.1mol 由 Br-提供,因此反应系数比应为 Cl2:Fe2+:Br-=1:1:1; 答案选 C。 37.已知溶液中粒子的还原性顺序:S2->SO32->I->Fe2+>Br-。某溶液中的离子有 NO3-、I-、 SO32-、Na+、Fe2+中的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黄色的溴水,溶液保持无色,由此推断 该溶液( ) A. 含 SO32-、Na+,可能有 NO3-、I-,肯定不含有 Fe2+ B. 含 I-、Na+,肯定不含 NO3-、Fe2+,可能含有 SO32- C. 含 SO32-,肯定不含 NO3-、Fe2+,可能含有 Na+ D. 含 NO3-、Fe2+,肯定不含 I-,可能含有 SO32-、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黄色的溴水,溶液保持无色,说明原溶液中无 Fe2+,溴水反应后褪色,因 此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Na+,溶液中一定有还原性离子参与反应,且由于反应后溶液无色,I-没 有参与反应,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还原性:S2->SO32->I->Fe2+>Br-,因此向溶液中加入溴水,会根据还原性顺序进行 反应。溶液保持无色,则原溶液中无 Fe2+,因此肯定含 Na+,溴水反应后褪色,因此溶液中一定有还原性离子参与反应,且由于反应后溶液无色,I-没有参与反应,故溶液中一定有 SO32-参 与反应,因此一定含有的离子为 SO32-、Na+,肯定不含有 Fe2+,可能有 NO3-、I-; 答案选 A。 3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备注:“aq”表示水溶液,“s”表示固体,“g”表示气体 A. NaCl(aq)→(电解)Cl2(g) → (Fe,加热)FeCl2(s) B. MgCl2(aq) →(石灰乳)Mg(OH)2(s)→(煅烧)MgO(s) C. Na(s)→(O2,点燃)Na2O(s)→(H2O)NaOH(aq) D. NaOH(aq)→(NH4Cl)NH3(g) →(CO2,NaCl)Na2CO3(s)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气,氯气和金属铁反应,生成氯化铁,A 项错误; B. 氯化镁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镁,B 项正确; C. 金属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 项错 误; D. 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NH3 与 CO2 通入 NaCl 溶液中无法使 Na2CO3 析出,生成 的是碳酸氢钠,D 项错误; 答案选 B。 第Ⅱ卷(填空题) 39.(1)很多含氯物质都能做消毒剂。液氯可以用于饮用水消毒,但是消毒后的水中可能产生 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氧化物。世界各国陆续开发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下列物质可以用于自来 水消毒的有___。 A.Na2O2 B.Cl2O2 C.O3 D.O2 E.ClO2 (2)Na2FeO4 为紫色物质,也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高铁酸钠处理过的水中含有氢氧化铁胶 体,用激光笔照射,可以从侧面看到一条光路,这个现象在化学上被成为___。 (3)漂白液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其中的有效成分是___(写出化学式)。 (4)漂白粉也是常见消毒剂。工业上使用漂白粉一般加入少量盐酸或醋酸,促使___(填写 出物质名称)产生,以增强漂白杀菌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家用漂白粉不加入酸如何产 生该物质___。 (5)漂白粉的质量靠它的“有效氯”衡量。有效氯是根据它同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氯气量来计算的。请配平完成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Ca(ClO)2+__HCl=__Cl2↑+__CaCl2+__。生成的微 量氯气与氢碘酸反应,可以得到碘单质,反应生成的碘与 Na2S2O3 可以定量的进行反应: 2Na2S2O3+I2=Na2S4O6+2NaI,漂白粉的有效氯=(漂白粉加酸所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白粉的 质量)×100%。漂白粉的有效氯一般高于 30%,某化工厂漂白粉 2g 进行上述一系列反应进行 测定,消耗硫代硫酸钠 0.02mol,则其有效氯为___。 【答案】 (1). B、C、E (2). 丁达尔效应 (3). NaClO (4). HClO (5). Ca(ClO)2+CO2+H2O=CaCO3↓+2HClO (6). 1 (7). 4 (8). 2 (9). 1 (10). 2H2O (11). 35.5% 【解析】 【分析】 (1)自来水消毒剂具有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失去生理活性,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2)用激光笔照射,可以从侧面看到一条光路,这个现象为丁达尔效应; (3)将氯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作漂白液; (4)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5)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该反应;利用方程式推导出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代入有效 氯的计算公式中进行计算。 【详解】(1)Na2O2 不能用于自来水消毒,其与水反应会生成 NaOH,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 自来水的消毒;Cl2O2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O3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反应后产 物为 O2,对人体无影响,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O2 氧化性较弱,无法消毒杀菌;ClO2 具有较 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因此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是 Cl2O2、O3 和 ClO2,是 B、 C、E; (2)用激光笔照射,可以从侧面看到一条光路,这个现象在化学上被成为丁达尔效应; (3)将氯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物质 为漂白液; (4)使用漂白粉一般加入少量盐酸或醋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 HClO;家 用漂白粉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可生成 HClO,反应方程式为: Ca(ClO)2+CO2+H2O=CaCO3↓+2HclO。 (5)次氯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lO)2+4HCl= 2Cl2↑+CaCl2+2H2O;根据方程式可得 2Na2S2O3~I2~Cl2,消耗硫代硫酸钠 0.02mol 时可生成氯气 0.01mol, 生成氯气的质量为:0.01mol×71g/mol=0.71g,有效氯= ×100%=35.5%。 40.钠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Ⅰ.碳酸氢钠可做安全气囊中的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 Ⅱ.高压钠灯发光效率高、穿透力强、耗电少,寿命长。这种灯发出的光为___色。 Ⅲ.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漂白剂。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 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1)【装置分析】 ①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②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填序号)。 a.饱和 NaHCO3 溶液 b.饱和 Na2CO3 溶液 c.浓 H2SO4 ③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 (2) 进行实验】 步骤 1:打开弹簧夹 K2,关闭 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a 处。 步骤 2:打开弹簧夹 K1,关闭 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a 处。 ①步骤 1 和步骤 2 中,a 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 ②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 应。”其理由是__。 ②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 【答案】 (1). 2NaHCO3 Na2CO3+H2O+CO2↑ (2). 黄色 (3). CaCO3+2H+= 【 0.71 2 g gCa2++H2O+CO2↑ (4). a (5). 浓硫酸 (6). 步骤 1 中木条不复燃,步骤 2 中木条复燃 (7). 2Na2O2+2CO2=2Na2CO3+O2 (8). 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 Na2O2 反应产生 O2 使木条复燃 (9).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解析】 【分析】 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Ⅱ.钠的焰色为黄色; Ⅲ.(1)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会混有挥发出的 HCl; ③装置③中盛放浓硫酸,用于干燥得到的 CO2; (2)①打开弹簧夹 K2,关闭 K1,生成少量氧气;打开弹簧夹 K1,关闭 K2,生成了较多的氧 气; ②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3)①CO2 和 H2O 均可与过氧化钠反应; ②若要达到实验的目的,需要对产物进行检验,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详解】Ⅰ. 碳酸氢钠分解的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 Ⅱ. 钠的焰色为黄色,因此高压钠灯发出的光为黄色; Ⅲ.(1)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会混有挥发出的 HCl,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③装置③中盛放浓硫酸,用于干燥得到的 CO2; (2)①打开弹簧夹 K2,关闭 K1,干燥的 CO2 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少量氧气,a 处 木条无法复燃;打开弹簧夹 K1,关闭 K2,CO2、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较多的 氧气,a 处的木条可以复燃; ②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 (3)①CO2 和 H2O 均可与过氧化钠反应,气体中如有水,水也可与 Na2O2 反应产生 O2 使木 条复燃; ②若要达到实验的目的,需要对产物进行检验,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碳酸盐,方法为:加入稀 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是否有浑浊生成。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