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备考:《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附真题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中考历史备考:《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附真题训练)

ID:262296

大小:7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中考历史备考:《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附真题训练) 各朝代的民族关系 (一)、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秦与匈奴:派蒙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万里长城御其南下 2、汉与匈奴  ①与西汉: a、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来。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真正解除威胁; b、汉武帝时--“战争”。作用: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c、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塞。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来往增多,十多年和睦相处。 ②与东汉: a、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仍威胁中原及西域; b、东汉前期—“战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作用:北匈奴政权瓦解,威胁解除 3、汉与西域: ①与西汉: a、前 138 年和前 119 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间、概况、意义); b、前 60 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②与东汉: a、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b、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4、秦汉与越族: ①秦征南越;修灵渠;置岭南三郡; ②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 5、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 (二)、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1、与突厥: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 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2、与回纥: 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 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 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3、与靺鞨: ①8 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 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5、与吐蕃: 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 ②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 ④9 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三)、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族大融合) 1、与契丹: ①宋太宗两次北伐,结果失败,宋由进攻转向防御,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与镇压; ②澶渊之盟(1005 年) a、背景:1004 年,辽军逼近东京,宋真宗亲征,士气大振,辽提出议和 b、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c、影响:“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使宋辽边境安宁,双方贸易兴旺,加强了汉族与契 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与党项: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很大,元昊请和(1044 年) ①内容:a、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b、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c、重开边境贸易。②影响: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3、与女真: ①1127 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②岳飞抗金  ③绍兴议和(1141 年): (四)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汉族迁居边疆、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入居中原与江南民,加强了民族融合 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 3、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4、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五)、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蒙古(蒙古族) ①明 a、初期:相对安定,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接受明封号 b、中期:关系紧张,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明修缮长城抵御 c、后期:和平友好,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封号,恢复封贡互市 ②清 a、粉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 b、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 年,渥巴锡) 2、新疆(维吾尔族回部) 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藏(藏族): ①明 a.在乌思藏设立卫所; b、任用藏人担任官吏; c、建立僧官制度; d、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②清: a、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b、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事务  c、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清朝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4、西南 ①明朝 a、实行土司制度; b、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 ②清朝: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a、条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b、意义:加强了清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 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东南(台湾) ①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 ②1684 年,设置台湾府 ③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匈奴——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匈奴; 氐族——4 世纪后期苻坚建立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鲜卑族——4 世纪后期建立北魏政权,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契丹族——10 世纪阿保机统一契丹;后辽夺取幽云十六州;后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 党项族——11 世纪元昊建立西夏; 女真族——12 世纪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建金,先灭辽,后于 1127 年灭北宋 蒙古族——1205 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6 年元军占领临安,灭掉南宋 女真族——1616 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改名盛京。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 国号为清。1644 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民族关系的发展线索与特征 (1)先秦时期: ①炎黄融合,形成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族。②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华夏族和周边各族的融合。 (2)秦汉时期: ①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 促进边疆开发。 ②西汉加强同匈奴关系,在西域、西南、百越地区设置机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 ②少数民族开始封建化,促进自身进步。 (4)隋唐时期: ①少数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许多政权,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②由于交通发达,汉族和少数民族加强联系。 ③中央政府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机构等方式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①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②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③元朝统一后,逐渐形成族融合高潮,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6)明清时期: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民族构成相对固定下来。 ②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 ③版图最终奠定。 ④各民族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 (1)秦朝: 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 (2)两汉: 西汉初年,汉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 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 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3)北魏: 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 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4)唐朝: 突厥和中原有贸易往来,是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方面、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5)北宋: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 宋夏议和后,双方重开边境贸易。 (6)元朝: 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 (7)明朝: 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 (8)清朝: 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民族融合的形式 1、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联系。 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641 年,文成公主入吐蕃。 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2、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主动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3、民族间的战争。 4、民族迁移或人民迁移。 5、民族间杂居通婚。 6、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 7、兼并战争。 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 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秦汉时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边疆开发.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北魏时最为突出;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 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表现:民族迁移范围广;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高;多民族杂居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中央对边疆管辖加强。)明清时中央 和边疆地区的联系空前加强. 【中考真题】 1.(2019·诸城市龙源学校中考真题)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 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 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 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 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 的活动。——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 任务一:归纳概括 材料: (1)总结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峰时期。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中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只填选项符号) ①世袭制的推行②各族间的长期交往③统治阶级的改革④设立管理机构⑤实行“和亲”政策⑥少数民族的内迁⑦海外贸 易频繁⑧确立“册封”制度⑨民族政权间的战争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任务二:思考感悟 (3)你对民族关系有何看法? 3.(2016·湖北中考模拟)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改革,迁都后改革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采用汉族的官 制、律令。——七上《中国历史》 (1)孝文帝采取的这些改革措施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 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三: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 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七上《中国历史》 (2)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一则事例。 材料四:清政府在伊犁、盛京、吉林、黑龙江、乌里雅苏台五个将军辖区,西藏、西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设理 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不断加强。——七上《中国历史》 (3)从材料上看,与北魏、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4)上述材料反映的四个时期中,我国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各民族的融合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 (1)原因: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族的旧习俗。措施:迁都洛阳;学汉语。 (2)民族平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3)事例:宋太祖晚期,宋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战争;澶渊之盟后,宋辽边 境维持了较长时间和和平。 (4)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镇压少数民族叛乱。认识: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 中和平是主流。 2. (1)春秋时期,由于各族交流频繁,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二次民 族融合的高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 (2)②③⑤⑥⑨。 (3)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战是短暂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 (1)促进了民族融合 (2)唐朝: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松赞干布(若答出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也可得分) 元朝: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仅答回族二字不得分) (3)政府设机构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写出“政府设机构”或“加强管辖”都可得分) (4)统治者的重视和实行恰当的民族政策。(主要意思相近可得分) (5)加强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其他答案符合 主要题意也可得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