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 答案及评分细则)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赣州市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 答案及评分细则)》 共有 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B(A原文是“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C“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的是“对玉这种材料及其制品,中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国度”,而非“‘尚玉’文化产生并流行于河姆渡文化”;D原文为“至晚”,而非“最早”)‎ ‎2.A(全文为“并列”结构,非“总分”结构)‎ ‎3.A(原文是“如果说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选项把可能当事实) ‎ ‎4.B(只是说明了两个组的学习方式,并未得出研究的结果)‎ ‎5.B(“课时越多则比例越少,与此相似的是课时越少比例也越少”的说法不准确,其中每日2课时和3课时、每日9课时和10课时的比例均相同)‎ ‎6.①关注教学场景(教学情境)的变化。电脑和手机中的各种负面信息容易妨碍学生的学习,家长相应理论基础和教育意识的缺失也难以把学生成功引入教学情境中。‎ ‎②关注知识呈现方式的变化。师生因需关注技术操作问题,导致干扰因素变多,使得认知负荷加重,影响深入、认真的思考和学习。‎ ‎③关注师生关系问题。单向的线上教学虽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这种互动和大家在一个紧密的时空全方位交流不能相提并论,容易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④关注技术的滥用问题。一些学校的老师因太过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而使育人意义缺失而遭到非议,也给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增加了现实的阻力。‎ ‎(每点2分,答到3点可得满分)‎ ‎7.(C“技艺精湛的猎手形象”于文无据)‎ ‎8.①通过水鸭“一圈一圈地兜着”的动作描写(或“‘我’的视觉描写”),形象地表现出水鸭在危险面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无畏精神。(2分)‎ ‎②运用拟人手法,将水鸭的声音赋予悲怨、指责的情感,形象地表现了水鸭失去伴侣的悲痛之情和对爱的痴情。(2分)‎ ‎③句中“使我心痛”直抒抒情,表达了“我”打下水鸭伴侣、听见水鸭哀鸣的痛苦之情。(2分)‎ ‎9.①引出下文的一对水鸭的爱情故事(或“为下文一对水鸭的爱情故事作铺垫”)。(2分)‎ ‎②使两个爱情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 ‎③赞美了动物之间爱情的无私和高尚,批判了人类爱情的自私和丑陋,揭露了人性的无情和残忍。(3分)‎ ‎10. B(“霍邑”为地名,“至”的宾语,其前不能断,排除C ;“怒马”为“纵马”意,之间不能断,排除A和D;“断隋军为二”之间不能断,排除D)‎ ‎11. A(隋文帝是“谥号”,庙号一般常用“祖”和“宗”字,不用“帝”来取名号)‎ ‎12. D(“原想让他回到自己身边任职”错,应是“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 ‎13.(1)选拔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委于重任并要求他们办好事情,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差不多符合治国之理了。(“简”“责”“尽”“庶几”各1分,句意1分)‎ ‎(2)太宗召集群臣在宫廷宴饮,询问创业与守住前人成果相比哪个更艰难?房玄龄、魏征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理由。(“燕饮”“阙”“询”“熟与”各1分,句意1分)‎ ‎14.A(“颠风”并非全诗诗眼)‎ ‎15.间接抒情(或“借事抒情”“叙事抒情”)。(2分)通过童仆“怪”、妻孥“忏”的反衬,道人专心倾听金山寺粥鼓声的正托,(2分)来表达诗人随缘自适、不以风浪为意的超脱情怀。(2分)‎ 附:诗歌译文 塔上的一个铃铛在自言自语:“明天有狂风不能渡过江南去。”早晨风吹白浪拍击着青色山崖,又从山崖倒射船窗化作点点飞雨。高大宽阔的楼船不敢航行,一叶小小的渔舟却任随风浪翻舞。细思量奔往湖州又有何事可忙?倒暗笑蛟龙掀起怒涛为了什么缘故。无事久留童仆就会责怪,这场大风使妻儿暂且同意我在此地暂住。潜山道人独自在做些什么,半夜不睡静静地倾听寺中的木鱼梆鼓。‎ ‎16.(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7.A(质疑,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比较,多用于否定式。等量齐观,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看待。因人而异,根据人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或方式对待。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18.B(根据后一句话“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的内容就能推断出来)‎ ‎19.D(D项与前一句话构成递进关系,都从否定这方面来说的,语势连贯,没有语病。A项“取得令人满意”搭配不当。B项的“因为”“所以”构成因果关系,但“因为”引领的是介词短语而不是句子,有误。C项末句的“使”字对应的句子成分残缺了,另有杂糅和搭配不当之嫌)‎ ‎20.①迁徙距离有近有远 ‎②脂肪为候鸟提供能量 ‎③迁徙行为仍在不断形成(或“鸟类行为也在不断变化”也可。若答“迁徙行为仍在不断发展变化”只给1分)‎ ‎21.通过晨午检,正常的就正常教学。(1分)异常的安置在临时隔离场所,待所属社区或家长接走后对该场所消毒;(1分)之后追踪、随访,确认恢复正常后回归教学,(1分)并向校长汇报,(1分)校长将该情况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1分)‎ ‎ 22. 立意提示:‎ ‎22. 立意提示:‎ 针对“拜耳中国”辞退该女子这一事件,可对“拜耳中国”的行为持肯定态度,也可持否定态度,还可质疑“拜耳中国”的行为是否得当——‎ 如持肯定态度,可从“拜耳中国”对法律(规则)的尊重,对员工素质的重视,以及其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的合作意识、担当精神与处事效率等角度进行说理。‎ 如持否定态度或对其行为进行质疑,可从其处置是否过当,其调查时间是否太短、处置是否太仓促等角度说理。‎ 不管持何种态度,“拜耳中国”对员工的处置行为均可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作为一家企业,其对法律(规则)的尊重、对员工素质的重视,以及合作意识、担当精神与处事效率,既是其生存之道,更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而作为个人,规则意识和良好素质应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参考译文】‎ ‎ 太宗皇帝名世民。隋朝将要终结,盗贼如群蜂般纷然并起。太宗料知隋朝必亡,于是施舍钱财蓄养能士,结交豪杰。他和晋阳县令刘文静交好,刘文静因案事关在监牢里,太宗夜间去狱中偷偷见他,和他商议夺取天下的大事。刘文静做县令时间久,知道他是豪杰,就在城中聚集义兵,趁机共同策划。计谋已定,就通过裴寂告诉高祖。太宗领兵夺取西河,快到霍邑时,适逢久雨不停,即将断粮,高祖打算回师太原。太宗劝谏说:“义军为天下而起兵,应该直接进入咸阳,号召指挥天下。现在退守太原城,这是贼寇而已,凭什么来保全自己?”高祖李渊醒悟过来,于是率军前进,‎ 黎明时分到达霍邑,与隋朝将领宋老生军对阵。太宗从南边原野纵马冲下山坡,分伏兵将宋老生军队截成两段,并从敌阵后出击,隋兵失败逃跑,趁势将宋老生斩了。唐军进攻长安,太宗驻扎金城坊,攻打长安城西北,于是击破敌人,占领长安城。高祖即位,太宗晋升封爵为秦王。太宗贞观元年,下诏:庶民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以上没有夫婿的,州县官府安排按礼节仪式订婚、迎娶;家穷不能自行聘娶的,由同乡的富家与内外亲属资助送亲;已有子而能守节的孤孀,不强求再嫁。贞观四年,太宗对房玄龄说:“隋文帝是什么样的皇帝?”房玄龄回答说:“隋文帝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坐朝有时直到太阳偏西。虽然他的性情不很仁义忠厚,也是励精图治的皇帝。”太宗曰:“隋文帝喜欢体察人事,凡事都自我决断,即使劳累心神、困苦形体,也不能全部符合治国之理。朕就不是这样。选拔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委于重任并要求他们办好事情,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差不多符合治国之理了。”因而命令有关部门:“诏令如不合时宜,应立即持章表上奏,不能顺承皇上旨意施行。”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太宗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魏征规劝说:“在您做秦王时身边的人,朝廷内外十分多,恐怕人人都依仗恩宠偏爱,这足以让好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贞观十三年,太宗召集群臣在宫廷宴饮,询问创业与守住前人成果相比,哪一个更艰难?房玄龄、魏征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太宗说:“房玄龄同我共同取得天下,历经百死一生,因此知道创业艰难;魏征同我共同安定天下,知道祸乱从细小处产生,因此懂得守住前人成果艰难的道理。然而创业已成过往,守成正应当同大家谨慎对待。”房玄龄等跪拜说:“陛下这样说,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