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试题(Word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试题(Word解析版)

ID:262899

大小:202.4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5-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及其产生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 C. 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分裂增殖产生大量新的抗体 D. 血糖下降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能被分解成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2、细胞中的无机盐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 Mg、血 红蛋白中的 Fe 等以化合态。 3、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 T 细 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记忆细胞在相 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参与二次免疫,效应 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 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 正确;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B 错误; C、再次接触到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 体,C 错误; D、血糖下降时,肝细胞中的糖原能被分解成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 错误。 故选 A。 2.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B. 有丝分裂过程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 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 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 mRNA 存在差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 mRNA、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详解】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A 正确; 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 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C 正确; 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 mRNA 存在差异,因为细胞内有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D 正确。 故选 B。 3.猴面包树根系发达、树干粗壮高大,木质松如海绵。旱季时树叶完全脱落,雨季大量吸水, 迅速长叶开花结果,花在夜间开放,吸引果蝠等动物传粉。猴面包树的果实是猴子等动物喜 爱的食物,树干中的水分也可以被动物取用,使其获得“热带草原生命之树”的美誉。由此无法 推断出( ) A. 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猴面包树产生有利变异 B. 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 C. 猴面包树的夜间开花是与果蝠等传粉动物共同进化的结果 D. 猴子等动物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 【答案】A 【解析】分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 同进化。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①基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 性形成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3、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详解】A、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对猴面包树具有一个选择作用,变异发生在选择之前,A 错误; B、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B 正确; C、猴面包树的夜间开花是与果蝠等传粉动物共同进化的结果,C 正确; D、猴子等消费者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D 正确。 故选 A。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 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 证实 DELLA 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 经存在的 DELLA 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 植物生长—代谢 平衡是体内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 赤霉素通过抑制 DELLA 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 DELLA 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赤 霉 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 种子、幼根和幼 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 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 播种 【 的细 胞 分 裂 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 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 间 乙烯 广泛存在于多种 植物的 组织中,成 熟的果实中 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 熟 脱 落 酸 根冠、萎蔫的叶 片等, 将要脱落的 器官和组织 中含量多 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 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 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 大量脱落 【详解】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A 正确;植物生长—代谢 的平衡从根本上是受到体内基因控制调节的结果,除外还受到环境作用的影响,B 正确;赤霉 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 DELLA 蛋白的阻遏效果。可见赤霉素并不能抑制 DELLA 蛋白基 因的表达,C 错误;DELLA 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赤霉素能 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 DELLA 蛋白的阻遏效果,可见 DELLA 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 生物学功能的区域,D 正确。 5.大鼠 SCN 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 神经元主要受递质 γ-氨基 丁酸(GABA)的调节。GABA 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 论是 A. SCN 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 GABA 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 夜晚 GABA 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 D. 白天 GABA 提高 SCN 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答案】D 【解析】 神经元兴奋时,由于 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此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A 项错误;由题意可知,GABA 属于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是通 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B 项错误;夜晚胞内氯离子浓度低于胞外,所以夜晚 GABA 使 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会顺浓度梯度内流,故 C 项错误;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 于胞外,所以白天 GABA 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会顺浓度梯度外流,使外正内负 的静息电位的电位差绝对值降低,从而提高 SCN 神经元的兴奋性。由 C 项分析可知,夜晚 GABA 使突触后膜氯离子内流,增大了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的电位差绝对值,从而降低了 SCN 神经 元的兴奋性,D 项正确。 【点睛】 要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兴奋产生的相关知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 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 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然后认真审题:SCN 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 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顺 浓度梯度进出细胞。最后根据各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 1m2 的石头。有人在石头的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 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蜥蜴活动的地点距离石头越近,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小 B. 距离石头的远近是影响该群落的水平结构的重要因素 C. 在该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可以循环利用 D. 牧草地石头的存在使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离石头越远,蜥蜴的食物越充足,但个体数量反而越少,原因在于其失 去了躲避场所,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增大。石头保护了蜥蜴,蜥蜴捕食蝗虫,蝗虫以植物为食, 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离石头越近,个体数量增多,原因在于其有了躲避场所,被 天敌捕食的风险减小,A 正确; B、通过图中数据可知,石头保护了蜥蜴,蜥蜴捕食蝗虫,蝗虫以植物为食,距石头的远近是 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B 正确; C、在该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 正确; D、牧草地石头的存在使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数量较多,两者之间的竞争增强,D 错误。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 乎可降至 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 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 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探究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 成的损伤。(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材料的组织细胞 应具有_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海藻糖的特点。 (2)实验步骤: ①取适量同种、大小、生理状况相近的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上述细胞培养液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数小时; 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 (3)实验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含有 (2). 甲加海藻糖,乙不加海藻糖 (3). -271℃ (4). 若甲组 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则假设成立;若甲、乙两组细胞都死亡,则假设不成立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 损伤,可知海藻糖为自变量,故在设计实验时,实验组应加入海藻糖,对照组不加,将其他无关变量控制为等量,创设单一变量,该实验研究的是低温(-271 ℃)对细胞的损伤状况, 因此细胞的生活是否良好是观察指标;预期试验结果时要考虑全面,分别有:①“熊虫”产 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则实验组细胞生 长良好,对照组细胞死亡;②若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均(或绝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 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因低温而损伤;据此分析。 【详解】(1)本实验研究海藻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有无海藻糖为自变量,故实验应排除掉 实验材料中的海藻糖的影响,用于实验材料的组织细胞应不含有海藻糖。 (2)实验步骤:②甲组加入海藻糖,乙组不加; ③将上述细胞培养液在相同且低温(-271 ℃)的条件下培养数小时; (3)预期试验结果: ①若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则假设成立,即海藻糖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 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②若甲、乙两组细胞都死亡,则假设不成立,说明“熊虫”产生 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会因低温而损伤。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试实验设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实验设计时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 量原则,难度适中。 8.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卫反应(植物免疫反应)。科研人员发 现水杨酸(SA)能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植物细胞内存在两种能与 SA 结合的受体,分别是受体 a 和受体 b,SA 优先与受体 b 结合。结合态的受体 a 和游离态的受 体 b 均能抑制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受体状态变化分析:SA 含量适中时,植物抗病性强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未被抑制,抗病性强;SA 含量过高使________升高,进而抑制抗病蛋白基 因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 (2)植物某一部位被病原体侵染,一段时间后未感染部位对病原体的抗性增强。为探究机理, 科研人员在图 1 所示烟草的 3 号叶片上接种 TMV,得到图 2 所示结果。 的 ①实验结果显示,接种后 96 h 与 144 h,3 号叶片中 SA 含量明显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 SA 含量显著升高。 ②科研人员测定各叶片中 SA 合成酶的活性,发现该酶活性仅在 3 号叶片中明显增加,据此推 测,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 SA 的来源是_________。 (3)综合上述结果分析,植物通过调控不同部位 S 的量来抵御病原体的侵染,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游离态的受体 b 几乎全部与 SA 结合,受体 a 未与 SA 结合 (2). 结合态 的受体 a (3). 由 3 号叶片合成并运输而来 (4). 感染部位大量(或“过量”)合成SA 引 发感染部位细胞凋亡,阻止病原体扩散;合成的 SA 运输至未感染部位,引起未感染部位 SA 含量适当升髙,提高抗病蛋白基因表达,植物抗病性增强,不易被病原体侵染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结合图 1 和实验目的,分析图 2 中实验结果,接种后 96 小时,3 号叶片中 SA 含 量明显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即 4、5、6、7、8 号叶)中 SA 含量略有升高,随着时间延 长,3 号叶片中 SA 含量进一步升高,未感染的 3 号上位叶片中 SA 含量显著增加。根据科学 测定结果分析,只有 3 号叶片中 SA 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升高,说明 3 号叶片及其上位叶片中 SA 的来源都是 3 号叶片合成并不断向上运输。若要证明 3 号的上位叶片中 SA 来源于 3 号叶片合 成,通过用 1802 的原料参与 3 号叶片中 SA 的合成,一段时间后,分别提取 3 号上位叶片(即 4、5、6、7、8 号叶)中 SA,检测其是否含有 180 的 SA.若含有,则推测结论成立。 【详解】(1)根据前面分析,只有 SA 在植物体内含量适中,植株的抗病性才最高的原理可知: 由于 SA 优先与细胞内的受体 b 结合,当 SA 含量适中时,游离态的受体 b 几乎全部与 SA 结 合,受体 a 未与 SA 结合,细胞缺少游离态的受体 b 和结合态的受体 a,所以细胞内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增多,则表现为抗病性增强;当 SA 含量过多时,细胞内结合态的受体 a 多,它会 抑制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则表现为抗病性减弱。 (2)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接种后 96 小时,3 号叶片中 SA 含量明显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 片中 SA 含量略有升高,随着时间延长到 144h,3 号叶片中 SA 含量进一步升高,未感染的上 位叶片中 SA 含量显著增加。 ②结合前面 分析可知,由于只有 3 号叶片中 SA 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增加,据此推测,未感染 的上位叶片中 SA 的来源是 3 号叶片合成并运输而来。 (3)综合上述结果分析,植物是通过调控不同部位 SA 的量来抵御病原体的侵染,其原理是: 若感染部位大量合成 SA,则易引发感染部位细胞凋亡,阻止病原体扩散;若合成的 SA 运输 至未感染部位,则引起未感染部位 SA 含量适当升高,提高抗病蛋白基因表达,植物抗病性增 强,不易被病原体侵染。 【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结合第一小题的信息,得出只有 SA 含量在植株体内适中时,由于无 缺少游离态的受体 b 和结合态的受体 a,所以细胞内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增多,则表现为抗病 性增强。 9.果蝇(2N=8)卷翅基因 A 是 2 号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其等位基因 a 控制野生型翅型。 (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因为果 蝇有_________优点因此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至少答 2 点)。 (2)卷翅基因 A 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发现 2 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 B,从而得到“平 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 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 A 基因的频率________ (上升/下降/不变)。 (3)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 2 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 的隐性突变基因 d,DD 和 Dd 不影响翅型,dd 决定新性状翅型。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 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实验步骤: 的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 突变基因。 若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 性突变基因。 【答案】 (1). 假说-演绎法 (2). 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有易于区 分的相对性状 (3). 100% (4). 不变 (5). 卷翅:野生型:新生性状=8:3:1 (6). 卷翅:野生型=2:1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中基因型为 AaBb 的果蝇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由于 A 和 b 连锁,a 和 B 连锁,再 加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所以亲本 AaBb 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 Ab:aB=1:1,互交 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AAbb、AaBb 和 aaBB,比例为 1:2:1(不考虑致死情况)。同理 分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三对基因产生配子的情况以及产生后代的情况。 【详解】(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硏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果蝇有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是因为其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 短、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 (2)A 纯合致死,因为 Ab、aB 连锁,故只能产生 Ab 和 aB 两种配子,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 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因为 A 与 B 纯合致死,后代全为杂合子,子代与 亲代相比,子代 A 基因的频率不变。 (3)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 的基因型为 aabbDd,两者杂交所得 F1 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AabbDD:AabbDd=1:1,F1 中卷翅果蝇产生的配子 AbD:abD:abd=2:1:1,A 纯合致死,故随机交配产生 F2 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 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 aabbDD,两者杂交所得 F1 中卷翅果蝇的基 因型为 AabbDD,F1 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 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bbDD(致死):AabbDD: aabbDD=1:2:1,所以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10.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 1 是该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 a~e 代表过程。图 2 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 A~C 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 位为 J/(hm2·a)。请分析回答: (1)图 1 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b、c、e 过程中碳以___________ 形式流动。 (2)图 2 中 A 代表________的能量;B 表示________的能量,其数值为________J/(hm2·a); C 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 【答案】 (1). 大气 CO2 库→水稻 (2). 有机物 (3). (卷叶螟的)同化量 (4). 用 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 (5). 2.45×109 J/(hm2·a) (6). 卷叶螟和水稻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1 表示稻田生态系统参与 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图 2 表示 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 A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 表示该营养 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详解】(1)图中缺少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CO2 形成碳水化合物过程,即大 的气 CO2 库→水稻;碳在生物群落的生物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2)A 表示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B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的能量,同化量=呼吸 消耗的能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故 A 的数值为 1.05×1010-3.5×109=7.0×109 J·hm-2·a-1,故 B 的数值为 7.0×109-4.55×109=2.45×109 J·hm-2·a-1; 卷叶螟的粪便其实根本没有被卷叶螟同化,也就是没有被吸收,没有进入到卷叶螟体内,这 部分能量属于水稻,故 C 的来源有卷叶螟和水稻同化的能量。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 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二)选考题: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高果糖浆是一种营养性甜味剂,它被广泛运用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运动饮料以及小吃、 果冻和其他含糖产品中。回答下列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相关问题。 (1)葡萄糖异构酶的活力常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______________所需的酶量来 表示。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 2 点)。 (2)图 1 是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示意图,方法 2 表示的为_________;方法 1 中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时需将海藻酸钠溶化,溶化过程中对加热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酶一般不选用方法 1,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中,图 1 中控制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 2 说 明两种情况下的葡萄糖异构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一定量的果糖 (2). 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 (3). 化学结 合法 (4). 用小火或间断加热, (5). 反复几次 (6). 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 漏出 (7). 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8).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最适温度 相同;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固定化酶的活力高于游离酶 【解析】 【分析】 1、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 2、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 可连续使用半年。 【详解】(1)葡萄糖异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因此该酶的活力可用在一定条件下,单 位时间内产生一定量的果糖所需的酶量来表示。固定化酶的优点是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体 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 (2)方法 1 为包埋法,方法 2 为化学结合法,方法 3 为物理吸附法。方法 1 中溶化海藻酸钠 时需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完全溶化为止。由于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 漏出,因此固定化酶常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一般不采用包埋法。 (3)图中反应柱上控制阀的作用是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分析图形,固 定化酶与游离酶的相同点是最适温度相同,不同点是低于最适温度或高于最适温度时,固定 化酶的活力都高于游离酶。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课程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 胞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 1:现代生物技术] 12.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能被应用于现代生物制药。下图为利用奶牛生产抗病毒的特效药—— 干扰素的基本流程部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干扰素 mRNA 形成 cDNA 的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②过程可通过___________技 术扩增获得大量干扰素基因。 (2)将干扰素基因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 导入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从而得到干扰素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分泌干 扰素的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3)若⑤过程表示的是体外受精,完成⑤过程后,应将受精卵移入________培养液中继续培 养。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该过程通常需要提 供一定浓度的 CO2,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⑦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_,为同时获得多个完全相同的子代个体,可在⑦操作之前进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逆转录 (2). PCR (3). 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4). 受精卵 (5). 发育 (6). 抗生素 (7). 维持培养液的 pH 稳定 (8). 胚胎移植 (9). 胚胎分割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奶牛生产抗病毒的特效药--干扰素的基本流程,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 ②表示采用 PCR 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③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 入受体细胞,⑤表示体外受精,⑥表示早期胚胎培养,⑦表示胚胎移植。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 mRNA 形成 cDNA 的①过程称作逆转录,②表示利用 PCR 技术扩增获得大量目的基因的过程。 (2)构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过程中,必须让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组建在一起, 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选择性表达,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哺乳动物 的受精卵中。 (3)⑤表示体外受精过程,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培养过程 中,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培养过程通常需要维持一定的 CO2浓度,CO2 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pH 值。 (4)为同时获得多个完全相同的子代个体,可在⑦胚胎移植操作之前进行胚胎分割技术。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 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受精作用的具体过程,掌握胚胎移 植的基本程序及相关应用,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