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秋季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 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
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
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
A.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 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的大意是: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
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这表明“天子的巡狩制
度”的目的是了解民生,解决民困。材料中“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的大意是:饥饿的人不
吃饭,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这是孟子揭示的战国时的民情。由此可见,孟子意在提醒统治
者了解民情,重视民生,解决民困。故答案为 B 项。材料主旨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选项 A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排除 C;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才确立的,孟子是战
国时的思想家,选项 D 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言论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解题,可
以解读出孟子对国君的劝导,希望国君以民为本。
2.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
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 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 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 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 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答案】B
【解析】
“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等字眼意在强调孔子提倡恢复周礼,主张人
们应贵贱有序,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仁者爱人,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未体现政在爱民,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贵贱有序而非忠孝有道,选
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3.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
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 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 孟子的“性善论”
D. 荀子的“性恶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荀子的思想为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中对
人的本性需求的阐述旨在说明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据此判断符合荀子的思想主张。联
系已学知识可知荀子认为人的欲望与生俱来的,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
人性有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思想主张
4.管伸认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孟了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墨子主张“天
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
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 众多学术流派思想趋同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C. 等级森严追求国家统一
D. 重建秩序成为社会诉求
【答案】D
【解析】
管仲和孟子都认为国君实行一个的重要性,墨子主张的是君臣长幼等级关系,说明该时期思
想家都主张社会秩序的统一。D 正确;A 中思想趋同说法错误;B 是秦朝时期建立;C 中国家
统一不符合材料主旨。
5.“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
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
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反映的是法家的思想,是在主张强有力的
君主的出现,A 项主张社会变革,属于法家思想,故 A 项正确;“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属
于道家,“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属于儒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
为一”则属于道家学派,排除 BCD。
6.“百家争鸣”不仅是指不同学派相互竞争,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过程。以
下有继承关系的两派观点是
①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②孟子:“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③墨子:“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
④韩非子:“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指上德无所表现、不故意表现他的德,下德有所表
现、并故意表现他的德。②是指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
定是大国。③是指按品德安排官位,按官级担任相应的职务,按功劳评定奖赏,按功劳大小
来频发俸禄。④是指自以为有德就是无德的表现,不自以为有德却真正是有德。综上所述可
知,①④具有继承关系,其余没有继承关系,排除 ABC,所以选 D。
7.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
家的观点最为贴切
A.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C.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体现的是致良知的思想,符合王阳明思想,故D项正确;AB 和 C 均不符合孔子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孔子思想
【名师点睛】
8.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
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这说明他
A. 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 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
C. 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
D.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体现了董仲舒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故 C 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的教化作用,没有体现出儒学对秦亡教训的吸收,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
有体现出汉代儒学的外儒内法的特点,故 B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人的社会责任感,故 D 项
排除。
【点睛】“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9.陆贾是西汉初年力倡儒学的名臣,为适应汉初政治统治的需要,他提出了“行仁义、法先
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由此可知陆贾
A. 否定了法家的基本主张
B. 背离了汉初的治国理念
C. 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D. 代表了汉代儒学发展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最大特点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糅合法
家思想,形成“外儒内法”的思想特点,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汉初实现“无为而治”,故
B 项错误;董仲舒思想出现是汉武帝时期,故 C 项错误。
10.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认为仁与爱浑然一体;而南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
集注》中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由此可知,宋代理学旨在
A. 提出内心自省的探究方法 B. 揭示儒学道德修养的本原
C. 构建纲常伦理的社会结构 D. 阐明伦理道德的一般规范
【答案】B
【解析】
【详解】“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 意思是:真正仁爱的人,内心有善良的品德,懂得爱
人的道理,这揭示了儒学道德修养的本原,故选 B;提出内心自省的探究方法是陆王心学求理
的方法,排除 A;材料没有揭示纲常伦理的社会结构,也没有揭示伦理道德的一般规范,排除
CD。
11.有学者认为:“理学既具有超越 理性,又都带有情感的色彩。他们推崇《论语》、《孟的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
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格物致知”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
可知理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意即为社会重建精
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的意义,故 C 项正确。A 项是墨家墨子的主张,排除。“格物致知”
是朱熹理学的认识论。故 B 项排除。“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故 D
项排除。
12.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
B.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
C.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
D. “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
【答案】A
【解析】
A 项说明了“百家争鸣”出现的一大原因,即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重视招揽人才,说法正确;魏
晋时期士人做官主要凭门第,凭读书做官并非唯一途径,且读书与做官的紧密结合主要存在
于科举考试之后,B 项错误;从“达则兼济天下”可以看出士人并非只关注自我修养,他们也
具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思想不是封闭保守的,C 项错误;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
们批判君主专制,不迷恋官场,D 项错误。
13.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
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 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 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 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 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
期,佛教在中国比较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儒学以它
顽强的生命力,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也吸收了儒
学的成分,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势。题干材料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所以应选 B。A 项题意没有
显示,题意展示了儒佛的融合,所以 C 项说法错误,D 项没有显示佛教的进一步发展为儒家思
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背景
【名师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且渐趋本土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
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大力支持和扶持(政治需要)。其次,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社会矛盾的尖
锐,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社会基础)。再次,佛教宣传来世说,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
符合统治需要(思想基础)。第四,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
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第五,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
与儒学相融合。
14.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
B. 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
C. 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D. 百家争鸣局面的最终结束
【答案】B
【解析】
“以吏为师”是秦国暴政的手段之一,反映了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以师为吏”强调
教化,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故 B 正确;从“以吏为师”到“以师为吏”,反映了对知识分
子作用的重视而不是加强控制,故 A 错误;材料和黄老之术无关,故 C 项错误;D 项没有体现
出变化,故排除。
15.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
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近代前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 “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D.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
础”“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近代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佐证该观点的主张应
该产生在清王朝入关之后,1840 年以前,而又具有民主色彩,只有黄宗羲的“‘以天下之法’
取代‘一家之法’”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A 项表述是战国孟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表述没有民主色彩,排除;C 项表述是近代梁启超主张,不属于“近代前”,故 C 项排除。
16.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
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
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可知,雕版印刷在市场出现,“玄奘以回锋纸印
普贤像,施于四众”可知唐代雕版印刷术推动佛教发展,“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
有雕板”可知需求众多从而出现雕版印刷,三则材料都反映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故 B选项正确;材料中仅有“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能够反映印刷
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其余两则材料没有体现该内容,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社会
需求推动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并没有强调印刷术的意义,故 C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雕
版印刷术的发展而非印刷术的技术革新问题,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17.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
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 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 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 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二十四节气”“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
了芒种,不可强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讲究不违
农时,顺时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答案为 C 项。A 项,天人感应是西汉董仲舒的
思想主张,反映的是天与人的关系,与材料适时而种,不违农时不符,排除;B 项,材料不能
体现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排除;D 项,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与材料中“民间……谚语”
不符,排除。
18.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
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
式。这反映厂古代科技发展
A. 具有儒学化特征
B.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 为封建统治服务
D. 受益于儒学的推动
【答案】A
【解析】
从“以‘经’命名”,以及“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来看,古代科技发展
具有儒学化特征。故答案为 A 项。B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儒学对古代中国
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排除 D 项。19. 《诗经·幽风》之《七月》全面细致地描写了一年四季之中凡耕田、养织、狩猎、祭祀等
各种物候农事活动。学者方玉润说:诗歌吟咏的是一种体现生活之趣的农耕生活,“非躬亲
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另一学者蒋立甫认为:“这首诗具体描绘了
三千年前奴隶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西周社会的阶级矛盾。”对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 《诗经》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
B. 《风》是研究西周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重要资料
C. 历史认识和历史结论受史观的制约具有主观性
D. 后一学者的观点更能体现史学研究的价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风》反映社会下层
劳动群众的生活,其中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材料中均为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其客观性都需要考证,所以 A、B、C 说法正确,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诗经
20.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
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①科
举制度的实行 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 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
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隋唐到宋元,科举制
度的实行、城市商业的繁荣、印刷技术的应用,都有利于文化的下移,故①、②、③都正确;
隋唐时期中外交流的范围大于宋元,故④排除。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 A 正确。②③④组合
错误,故 B 排除。①③④组合错误,故 C 排除。①②④组合错误,故 D 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市民文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世俗化的相关知识。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
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
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又称为城市文学。它是 12 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
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21.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A. 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 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 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 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可知,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的人数多于南方,这反
映了唐代文学人才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唐代文学人才由南方
向北方不断地迁移,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故 B 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唐代文学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故 D 项错误。故选 C。
22.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参观博物馆时,对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然而对封泥字体特点争执不下。以史为据,可知该封泥字体
A. 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
B. 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字形略长,笔画圆勻,富于图案美
D.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
【答案】C
【解析】
根据“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统一全国
文字为小篆,C 符合小篆字体的特点,故选 C;A、B、D 不符合小篆字体的特点,排除。
23.宋代绘画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穷形”,如画花要“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目
取之,则花之四面得矣”。由此可知,宋代绘画
A. 以自然景物为主要题材
B. 深受理学格物思想影响
C. 具有风俗画的突出特征D. 注重刻画人的情感世界
【答案】B
【解析】
材料认为宋代绘画有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形象逼真的特点,并没有提到绘画的题材,故 A
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天理),这
与宋代绘画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穷形”特点相符合,故 B 项正确;风俗画注重描绘市
民阶层的世俗生活与材料中所述特别注重形体刻画的特点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认为宋代
绘画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穷形”(绘画对象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并不是注重人的
情感世界,故 D 项错误。
24.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
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 佛教的因果循环
B. 儒家的天人感应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法家的严刑峻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窦娥受冤而天降大雪,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理论,故 B 项正确;《窦
娥冤》并没有体现因果循环,排除 A 项;窦娥受冤而天降大雪与道家无为无关,也没有体现
法家的理论,故排除 CD 两项。
25.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
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
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 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 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D. 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昆曲格律严格,文辞古奥典雅,逐渐远离了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京剧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以昆
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清朝专制主义到达顶峰,社
会等级观念并未弱化;B 选项错误,昆曲的衰落主要是大众层面的因素,统治阶层的旨趣变化
不是昆曲没落的根本原因;D 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的改进促进了
知识的传播,此时期民众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6.《源寰志略》是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 一部世界地理志。作者徐继畲在初版中,
将“皇请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亚细亚”之后,但最终在好友的建议下,将其调整到卷一
的卷首。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
B. 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旨
C. 说明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D. 是对传统心态的第一次挑战
【答案】C
【解析】
材料说明关于中国地图位置摆放的问题,在好友劝说下进行调整,显然是受到传统天朝上国
思想影响,怕受到批判才进行调整,C 正确;材料中说明传统思想影响,A 错误;B 是魏源的
思想主张,材料没有体现;D 中第一次挑战说法错误,材料做法本身就不是挑战。
27.1873 年,对外国使臣朝见中国皇帝时行不行跪拜之礼,有官员认为:“彼本不知君臣父子
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豕羊于一堂,而令其舞蹈扬尘
也。然则得其一跪一拜,岂足为朝廷荣;即任其不跪不拜,亦岂足为朝廷辱。”上述言论体
现了
A. 顽固拒变的腐儒心态
B. 通权达变的自我安慰
C. 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D. 平等友好的外交理念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任其不跪不拜,亦岂足为朝廷辱”,官员不强行要求跪拜之礼,并不是顽固拒变,
故 A 项错误;因此这是外交礼仪上的通权达变,但仍然不能以平等身份对待西方国家,只是
寻求自我安慰,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平
的等的理念,故 D 项错误。
28.著名学者葛兆光指出,从明末清初以来,面对西方文明,中国大体都是坚持在“传统中
变”。可 1895 年以后,在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省西方式的“现化“转化,出
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材料中“在传统外变“指的是
A. 中体西用,自强求富
B. 突破器物,学习制度
C. 以日为师,全盘西化
D. 追求民主,提倡科学
【答案】B
【解析】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学习西方器物层面宣告失败。为此维新派主张学
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开启了国人学习西方制度的先河,B 正确;A 是洋务运动主张;C 中全
盘西化不符合维新派主张;D 是新文化运动思想主张。
2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
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
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分析可以看到,“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摆脱民族危机为目标的
趋利避害的意识。A 时期未出现民族危机;CD 项时期不是最先出现以摆脱民族危机为目的的
觉醒。1840 年前后,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出现,此时期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为
最初的觉醒。故选 B。
考点: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点评:中国民族意思的觉醒适合民族危机密切相关的,体现了个人的解放与民族的独立自由
紧密相连。与此题相关的洋务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影响也需要掌握。
30.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 1840 年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 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他比 1840 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其说明 1860 年代
A. 华夷观念已经开始被打破 B. 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并实施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D. 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
识的能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1860 年”、“社会观念”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内
忧外患之下,此时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
程,B 项符合题意;A 项不符合材料“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
败不符合材料的“明显的标界意义”信息,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不符合“社会观
念的新陈代谢”的信息,排除 D。故选 B。
31.1890 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
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中国觉醒”的标志。“中国觉醒”的主
要含义应是
A. 洋务派开始在实践上向西方学习
B. 政府意识到发展工业的必要性
C. 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
D. 发展工业与抵制外来侵略并举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所谓的“中国觉醒”其实是洋务运动所发起的一系列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活
动,汉阳铁厂只是一个缩影,通过自身的发展达到了工业化的初步过程,C 选项正确。A 选项
只是体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没有体现学习带来的影响,排除;洋务运动是由少数地
方实力派官员推动的,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而且政府对洋务运动的支持有限,没有意识
到发展工业的必要性,排除 B; D 选项错误,这种觉醒没有体现出抵制外来侵略。所以选 C
32.1901 年,在戊皮政变不到三年后,曾经坚决反对和镇压过变法的慈禧太后宣布要实行“新
政”,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学习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
说明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革命C. 促进西学东渐
D. 引领思想解放
【答案】D
【解析】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促进了当时的社会思想的启蒙,慈禧太后实现“新政”正是受到这一
思想影响,D 正确;A 是维新变法目的,不是新政的目的;政治革命是辛亥革命主张,B 错误;
改革主要是晚清政府对内行为,不属于西学东渐,C 错误。
3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
一棵大树, 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
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
“萌发”,人们发动了
A. 文艺复兴 B. 维新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
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洋
务运动和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从根上清除封建的传统的文化,因此先进的知识分
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故 C 正确;文艺复兴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与材料所述不符,
故 A 不正确;维新思想没有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故 B 不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
政治运动,故 D 不正确。
34.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
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
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A. 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 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C. 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 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选 B。ACD 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
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
35.“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
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
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
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
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井冈山时期 C. 延安时期 D. 解放战争
时期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秋收起义失败后,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形势,决定向敌人
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农村进军。他带领队伍到达了井冈山,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
章,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由此可知,上述毛泽东关于
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井冈山时期,故 B 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名师点睛】
“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体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
思想。
36.下图是 1985 年 9 月 23 日美国《时代》封面。封面的标题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对
此标题的正确分析是
A. 中国开始远离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 中国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道路C. 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
【答案】D
【解析】
1985 年 9 月 23 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
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以邓小平图像为中心,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
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
消费品。这幅图片肯定了邓小平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苏联
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同,故本题答案选 D 项;A 项说法错误,中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B 项与材料无关;C 项错误,1985 年中国还没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7.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上思想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本质特征在于,均是将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 C 正确;ABD 均不符合本质特征的
要求,排除。
38.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
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
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 20 世纪 90 年代进一步提出( )
A. “载人航天工程” B. “双百”方针
C. “科教兴国”战略 D. “三个面向”方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
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此题也可使用
排除法来作答。A 和 D 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B 出现于 1956 年。只有 C 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39.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 “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 “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双百方针”的含义是,鼓励科学理论领域百家争鸣,文艺创作领域百花齐放。只
有 D 符合这一精神。ABC 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0.观察如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A. 教育得到持续发展 B. 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 D.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示可知,1949-2008 年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校 校生数均呈增长
趋势,由此可知,我国教育得到持续发展,故 A 正确;BCD 三项说法过于绝对化,而且不能从
图示中得出,应排除。
【点睛】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识图、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
解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41.中国传统“天下”观经历了历史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 有关“天下”的一些论述
《尚书·立政》 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
在式王之大烈。
《诗经·小雅·北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礼·夏官·职方氏》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
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
材料二 《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
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大”,重视、尊重;
“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此称统一王朝的统治为“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義重新建构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天下观,在他看来,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
下,而不是皇帝的“囊中之物”。从“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的观念出发,强
调君臣应该合理分配职权,共治天下。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以天下为主,君为
客”。遗憾的是,现实的社会往往却是“君主为主,天下为客”。这样的专制君主,“以天下
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黄宗羲激愤地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
君主专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判!
——摘编自刘勇强编著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材料四 以下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
分标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先秦时期“天下”观的内容,并分析其对秦汉历
史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黄宗羲“天下”观的含义,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背景。
【答案】(1)内容:天下主要是指古代王朝统治的中原区域,延伸到周边地区;王权至上;
华夏为中心。
影响:为秦朝和西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历史文化基础;(或:秦汉时期,建立并
巩固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或: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
上的统一)西汉最终解决诸侯王割据势力对中央政府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
(2)含义: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而非君主的天下;天下应该由君民共治,反对君主专制。
背景: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3)变化: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或:接受近代国际体
系;或:接受不平等的条约体制)
背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遭到破坏。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逐渐了解了世界的发展形势。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可见天下主要是指古代王朝统治的
中原区域,延伸到周边地区;由材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王
权至上;由材料“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可见华夏为中
心。 第二小问,先秦时期“天下”观为秦朝和西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历史文化基
础。
(2)第一小问,由材料“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囊中之物’”,可见天下
是百姓的天下,而非君主的天下;由材料“君臣应该合理分配职权,共治天下”和“对君主
专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判”,可见天下应该由君民共治,反对君主专制。第二小问,背
景可以从政治、阶级和经济三方面作答。
(3)第一小问,由“天下的破灭”“体制屈从国际关系”,可见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
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第二小问,背景可以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
学习。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
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
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
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
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
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
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图存,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
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
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
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民众阅读的主要不同。
【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
以仕进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求取功名。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行;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2)原因:民族危机 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
(3)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
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藏
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可归纳得出以“仕”
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根据材料“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
更加丰富多元”可归纳得出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根据材料“历代读书人,发
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可归纳得出以取得功名为主要目的。第
二小问,根据材料“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
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并结合所学,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儒
的家思想和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等角度作答。
(2)根据材料“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
够的技术支持条件”可分析得出原因为新式传媒的推动;根据材料“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
图存,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
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健词正由仁义、纲常而
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可分析得出原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以及知识分子的
觉醒。
(3)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二,可以分析得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一是内容不同,
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二是目的不同,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
功名;三是作用或影响不同,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