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 12 月月考
化学试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高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
D.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因此化学反应
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CO2 和 C 反应为吸热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因此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高温、加热
等)下也能发生,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并不是所有的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能发生,如碳的燃烧,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3 的醋酸溶液与 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7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 NH4Cl 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pHc(Na+),故 A 错
误;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H3COONa,溶液显碱性,因此 c 点不代表恰好完全反应,故 B 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 d 点溶液中[c(CH3COO﹣)× c(H+)]/c(CH3COOH)等于
K,故 C 错误;
D、因为溶液显电中性,即三点有 c(Na+)+c(H+)═c(CH3COO﹣)+c(OH﹣),故 D 正确。
6.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3L 气体 R 和 5L 气体 Q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2R(g)+5Q(g) 4X(g)+n 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
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 n 值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根据 2R(g)+5Q(g) 4X(g)+n Y(g)及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 87.5%,反应正向进行时,物质的量减小,即 2+5>4+n,则 nNaOH,;碱的浓度越大,
消耗盐酸越多,因此氨水消耗的盐酸更多,B 项错误;
C. pH=2 的盐酸中 c(H+)=c(Cl-)=0.01mol/L,pH=1 的硫酸中 c(SO42-)= c(H+)=0.05mol/L,因
此 c(Cl-) -571.6 kJ·mol-1
C. CH3COOH(aq)+NaOH(aq)=H2O(l)+CH3COONa(aq) ∆H= -57.3 kJ·mol-1
D. 2CH3OH(l)+O2(g)=2CO2(g)+4H2(g) ∆H= -880.4 kJ·mol-1
【答案】B
【解析】
A.根据方程式 2CH3OH(l)+3O2(g) =2CO2(g)+4H2O(l) ∆H= -1452 kJ·mol-1 可知,CH3OH 的燃
1
2
1
2烧热为 ×1452 kJ·mol-1=726 kJ·mol-1,故 A 错误;B.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会吸热,因此
2H2(g)+O2(g) =2H2O(g) ∆H > -571.6 kJ·mol-1,故 B 正确;C. 醋酸为弱酸,电离需要吸热,
CH3COOH(aq)+NaOH(aq) =H2O(l)+CH3COONa(aq) ∆H > -57.3 kJ·mol-1 , 故 C 错 误 ; D.
①2H2(g)+O2(g) =2H2O(l) ∆H= -571.6 kJ·mol-1 , ②2CH3OH(l)+3O2(g)
=2CO2(g)+4H2O(l) ∆H= -1452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②-①×2 得:2CH3OH(l)+O2(g)
=2CO2(g)+4H2(g) ∆H= -308.8 kJ·mol-1,故 D 错误;故选 B。
16.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
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多充入 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气体压强和反应物浓度只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增大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自然
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据此
分析解答。
【详解】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也不变,故 A 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
故 B 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 C 错误;
D.多充 O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17.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做化学平衡。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A 为 0.1 mol/L 的(NH4)2SO4 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___________。
(2)B 为 0.1 mol/L NaHCO3 溶液,请分析 NaHCO3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为 FeCl3 溶液,实验室中配制 FeCl3 溶液时常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以抑制其水解,
若把 B 和 C 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
2_______________。
(4)某酸 H2B 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变化:H2B H++HB-;HB- H++B2-;现有溶液 0.10mol/L、
100ml,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溶液中的 H+物质的量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0.1mol·L-1NaHB 溶液的 pH=2,则 0.1mol·L-1 H2B 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
是__________0.11 mol·L-1(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
【答案】 (1). c(NH4+ )>c(SO42- )>c(H+)>c(OH-) (2).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
度,溶液中 c(OH-)>c( H+),故溶液显碱性 (3). 盐酸 (4). Fe3++3HCO3- =Fe(OH)3↓
+3CO2↑ (5). 0.01c(SO42- )>c(H+)>c(OH-);
(2)在 NaHCO3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HCO3-+H2O H2CO3+OH-,电离平衡:HCO3-
H++CO32-,但以水解为主,即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溶液显碱性;
(3)Fe3+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加盐酸可即抑制 Fe3+水解;将 NaHCO3
和 FeCl3 混合后,发生双水解,反应为:Fe3++3HCO3- =Fe(OH)3↓+3CO2↑;
(4)①根据 H2B H++HB-,HB- H++B2-可知,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电离,第二步是部分电
离,因此 0.01B
【解析】
【分析】
(1)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2)根据硫酸钠的组成可以知道 c(Na+)∶c( ),再根据常温下 c(H+)计算 c(Na+)∶c(OH
-);
(3)根据 NaOH 溶液与硫酸混合后溶液显酸性计算出二者的体积,并求比值;根据反应后溶
液的组成分析各种离子的浓度大小;
(4)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NH4)2SO4 中 c(NH4+)最大,NH4HCO3 中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
相互促进,NH4HSO4 中 H+抑制 NH4+的水解,NH4Cl 中 NH4+水解,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水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因此温度升高,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根据硫酸钠的组成可以知道 c(Na+)∶c( )=2:1,硫酸钠溶液中 c(Na+)=2×5×10-
4mol·L-1=10-3mol·L-1,稀释后 c(Na+)= =10-4mol·L-1,硫酸钠为强酸强碱盐,溶液
呈中性,c(OH-)=1×10-7mol/L,,因此 c(Na+)∶c(OH-)=10-4:10-7=1000:1;
(3)t2 ℃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10-12,pH=11 的苛性钠溶液 V1 L,c(OH-)=0.1mol/L,pH=1
的稀硫酸 V2 L,c(H+)=0.1mol/L,所得的溶液 pH=2,溶液为酸性,酸过量,因此
=0.01,解得 V1:V2=9:11;溶液显酸性,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为:c(Na+)>
c( SO42- )>c(H+)>c(OH-);
(4)(NH4)2SO4 中 c(NH4+)最大,NH4HCO3 中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相互促进,NH4HSO4 中 H+抑制
NH4+的水解,NH4Cl 中 NH4+水解,因此铵根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D>C>A>B。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混合溶液的 pH 计算:
①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 c 混(H+),再据此求 pH。
c 混(H+)= 。
②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 c 混(OH-),再据 KW 求出 c 混(H+),最后求 pH。
c 混(OH-)= 。
2
4SO −
2
4SO −
310
10
−
1 2
1 2
0.1 0.1V V
V V
−
+③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 H+或 OH-的浓度,最后
求 pH。
c 混(H+)或 c 混(OH-)= 。
20.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气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在环境治理方面人们可利用 I2O5
和 Na2SO3 等化工产品实现对废水和废气的治理。 利用 I2O5 也可消除 CO 的污染,其反应原理
为 I2O5(s)+5CO(g) 5CO2(g)+I2(s) ΔH。已知在不同温度(T1、T2)下,向装有足量 I2O5
固体的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CO,测得 CO2 气体的体积分数 φ(CO2)随时间 t 的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
(1)温度为 T2 时,0~2 min 内,CO2 的平均反应速率 υ(CO2)=__________________。
(2)b 点时 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填表达式)。
(3)反应:I2O5(s)+5CO(g) 5CO2(g)+I2(s)的 ΔH______0(填“>”“T1,升高温度,CO2 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进
行;
(4)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判断平衡是否发生和移动的方向;
(5)根据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1)2 min 时,CO2 的体积分数为 0.3,根据三段法有
I2O5(s) + 5CO(g) 5CO2(g) + I2(s)
根据 CO2 的体积分数为 0.3 可知 ,解得 x=0.6mol,因此 v= =
=0.15mol/(L•min);
(2)温度为 T1 时,CO2 的体积分数为 0.8,根据三段法有
I2O5(s) + 5CO(g) 5CO2(g) + I2(s)
根据 CO2 的体积分数为 0.8 可知 ,解得 y=1.6mol,CO2 的转化率为
×100%=80%;
平衡常数 K= ;
(3)由分析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而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因此该反应正
向为放热反应,即 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