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地理试卷
命題人:张晓丽、孙忠英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1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其 60 分)
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个城市 4 月 16 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
表完成下面小题。
1. 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
A. ①—武汉 B. ②—杭州
C. ③—石家庄 D. ④—福州
2. 该日北京时间 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如图),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
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答案】1. B 2. C
【解析】
【1 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此时为 4 月 16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
从表中可以计算出①昼长为 12 小时 47 分,②为 12 小时 56 分,③为 12 小时 56 分,④为 13
小时 12 分,因此①可能为福州,④可能为石家庄。
【2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北京时间 15:30,武汉市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则影子朝向东北方
向,动车朝太阳方向前进,所以 C 正确。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3. 某日,科考队员小王于北京时间 3 时 30 分在图中 Q 处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
观测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 )
A. 24 小时 B. 19 小时
C. 21 小时 D. 23 小时
4. 于 2009 年 1 月 27 日建成的中国极地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西南方向约 7.3 千米
处。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 全天空,观测广 B. 海拔高,气温低
C. 极夜长,空气稀 D. 纬度高,重力大
【答案】3. D 4. C
【解析】
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影响天文观测的因素。
【3 题详解】
Q 处位于 75°E,当北京时间为 3 时 30 分时,那么 Q 处为 0 时 30 分,所以此时 Q 处应为日出,
其昼长为 23 时,当 Q 处太阳再次位于地平线时,应为日落,其时间为 23 时 30 分,时间间隔
为 23 小时,D 正确。故选 D。
【4 题详解】
昆仑站位于南极附近,所以不能观察北半球的天空,观察天空范围较小,A 错误;气温高低及
对天文观测影响不大,B 错误;纬度的高低,对重力大小没有影响,D 错误;而极夜时间长,
空气稀薄,天文观测较清晰,C 正确。故选 C。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
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各题。5.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
大气
过程是大气
A. 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 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6.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 1 月 B. 4 月
C. 8 月 D. 12 月
7.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 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 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 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答案】5. B 6. B 7. A
【解析】
该题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的热力过程;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对气温的影响。
【5 题详解】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过量的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等温室气体,不仅大量吸
收地面辐射,而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 B 正确。
【6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 1 月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达到最小值,但是辐射差额的负值累积到
最大的时候应该是 4 月,也就是说 4 月的地—气系统热量亏损达到了最大值,如果只考虑辐
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所以 B 正确。
【7 题详解】
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纬度因素,还包括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洋流;其中大气环流、大洋环
流可以输送热量,促使全球的热量平衡。所以 A 正确。8.下图为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若该气压系统东移,
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 东南风转西南风 B. 东南风转西北风
C. 东北风转西北风 D. 西南风转东北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长沙和南昌之间存在一个低压中心,现在南昌在低压中心的东
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吹东南风,随着气压系统东移,南昌将处在低压中心的西侧,吹
西北风。所以选 B。
下图(a)为某同学手机显示的在我国某地登山运动轨迹图,下图(b)为登山过程中爬坡高
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该同学登山过程中A. 自起点至①地,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B. 从①地至②地的坡度最陡
C. 沿步道下山比乘缆车下山相对高度小 D. 翻越了海拔 414 米的山峰
10. 该地桃花盛开,由此推断
A. 此山可能为北方地区的丘陵 B. 当地传统民居普遍为平顶房
C. 观赏瀑布尚未进入最佳季节 D. 桃花节可吸引大量海外游客
【答案】9. A 10. C
【解析】
读图分析能力,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相对高度,区域地理特征差异,景观欣赏,难度一般。
【9 题详解】
读图,该同学自起点至地,北京时间约 10:10,结合我国的经度范围,此段时间一定是上午,
所以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A 对。根据 b 图从①地至②地的坡度较缓,最陡处是起点出发时,
B 错。沿步道下山比乘缆车下山相对高度相同,C 错。根据 a 图,没有翻越海拔 414 米的山峰,
D 错。故选 A,
【10 题详解】
该地桃花盛开,因为没有日期,此山可能为北方或南方地区的丘陵,A 错。当地传统民居可能
为平顶房或尖顶房,B 错。桃花是春季盛开,我国雨季主要在夏季,观赏瀑布最佳季节是雨季,
尚未进入最佳季节,C 对。桃花节景观的独特性差,价值较低,不能吸引大量海外游客,D 错。
故选 C。
读下图 “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下列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风向由 Q 到 P ④此时风向
由 P 到 Q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A. 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
B. 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
C. 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
D.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答案】11. D 1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1 题详解】
P 地位于山谷,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此时山谷压力高原山坡,气体自山谷流向山坡, ④对③
错;白天山谷气温升温慢,形成冷高压,②对①错,故 D 项正确。
【12 题详解】
夜间风从山坡流向山谷,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
谷底上空的大气温度高于谷底,形成逆温层,故 A 项正确;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
B、C 项错误;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不利于逆温层的形成,故 D 项错误。
【考点定位】逆温层的形成,山谷风。
【名师点睛】山谷风的成因和影响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
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
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2)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
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读“某月世界局部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13. 该月,甲乙丙丁四地的降水情况是( )
A. 甲乙两地多雨,丙丁两地少雨
B. 丙丁两地多雨,甲乙两地少雨
C. 甲丙丁三地多雨,乙地少雨
D. 甲乙丁三地多雨,丙地少雨
14. 该月,下列有关地理现象 叙述,可信的是( )
A. ①地昼夜温差达一年中最小值
B. ②地向南航行的船只顺风而行
C. ③地牧民将牲畜驱上山地牧场
D. ④地处海峡风浪达一年中的高峰
【答案】13. C 14. D
【解析】
该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及原因。
【13 题详解】
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示为南美洲。根据等压线数值判断,该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是
冬季。甲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丙是地中海气候,丁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多
雨 。乙地是季风性气候,冬季少雨。所以甲丙丁三地多雨,乙地少雨,C 对。
【14 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月,④地受西风带控制,附近海峡风浪达一年中的高峰,D 对。①地位于
热带,昼夜温差小,不能判断是最小值,A 错。②地风力弱,向南航行的船只逆风而行,B
错。冬季,③地牧民将牲畜驱到山麓牧场,C 错。所以选 D。
下图为某区城地形与 12 月 7-14 日的大气垂直站构示意图。图中的粗虚线为对流层顶。
细实线为等压面(单位:hpa),细虚线为等温线(单位:C)。
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b、c 两地之间的对流层比 d、e 两地之间的对流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较高 B. 暖流流经
C. 盛行西风 D. 地势较低
16.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此季节 a、b 两地之间盛行极地东南风,b、c 两地之间盛行中纬西风
B. a、b 两地之间近地面空气气温垂直变化大于 d、e 两地之间
C. b、c 两地之间受低压控制,d、e 两地之间受高压控制
D. c、d 两地之间受来自低纬的暖湿气团影响,可能形成降水天气
【答案】15. B 16. B
【解析】
【15 题详解】
对流层下部气温高,上部气温低,空气发生对流运动。bc 之间海域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西侧,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受其增温影响,空气上升运动强烈,对流层厚度大。de 位于冬
季的大陆内部,气温低,空气对流运动弱,对流层厚度小,B 正确;纬度较高,对流层薄,A
错误;盛行西风 影响小,C 错误;d、e 两地之间以平原,地势较低,D 错误;故选 B。
【16 题详解】
根据图中气压和气温分布,可知 bc 之间等压面向上弯曲,当地受高压控制。de 之间等压面向
下弯曲,当地受低压控制,C 错误;ab 位于高压西侧,盛行偏南风,不是极地东南风,A 错
误;从等温线可以看出,a、b 两地之间近地面空气气温垂直变化大于 d、e 两地之间,B 正确;
c d 位于低压西侧、高压东侧,盛行偏北风,受干冷气流控制,天气晴朗。D 错误。故选 B。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A. 大分水岭 B. 台湾山脉 C. 马达加斯加北部山脉 D. 乌拉尔山
18.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0 米处 A 侧气温比 B 侧高,是因 A 侧纬度低
B. 18℃等温线在 A.B 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的
C. A 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 B 地
D. B 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 B 侧 1000 米气温与 A 侧 1200 米气温相等
【答案】17. B 18. A
【解析】
该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
【17 题详解】
A.C 都在南半球,总体上越往南温度越低,不符合图示所反映出的规律;D 位于欧洲和亚洲交界
处,主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海拔 1000 米和 1200 米的山上不可能有 18℃;台湾山脉的气候特
征,符合图示特征,故选 B。
【18 题详解】
A 处位于台湾什么南段西南侧,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较强、积温较高,A 对。森林覆盖率
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况且台湾山脉无论南、北森林覆盖率都相当高,B 错。台湾山脉位
于台湾中、东部,整条山脉均受台湾-日本暖流影响,C 错。B 侧为东北侧不可能暖空气影响强,反
而在其靠西的山麓冬季会受到寒流的一定影响,D 错。所以选 A。
被动式太阳能应用指的是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通过建筑物自身直接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
和疏导而获得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过程。图为位于纽约(41°N,74°W)的一座房子。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19. 图中所示房屋必须开一个玻璃门廊,为了更好地利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门廊应该朝向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20. 为了提高这座房子节约能源的能力,门廊前应该配备的庭院植物是
A. 高大的落叶树 B. 矮小的常绿树
C. 矮小的常绿灌木丛 D. 装饰性的草本植物
【答案】19. B 20. A
【解析】
该题考查能源利用。
【19 题详解】
从题干中知道“被动式太阳能应用指的是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通过建筑物自身直接对太阳
辐射进行吸收和疏导而获得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过程,图为位于纽约(41°N,74°W)的一座房
子”,房屋要朝向南部。答案选 B。
【20 题详解】
图为位于纽约(41°N,74°W),适宜种植温带落叶阔叶树种,高大的落叶树有利于保存房子的
节约能源的能力。答案选 A。
21.印度尼西亚特尔纳特岛上的瓜马拉马火山于 2012 年 9 月 16 日喷发,大量火山灰喷涌而出。
此次火山活动的岩浆最有可能的是来自 ( )
A. 地壳 B. 上地幔上部
C. 下地幔上部 D. 外核
【答案】B
【解析】【详解】岩浆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属地幔层。选 B 正确。
22.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①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详解】据图可知: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是首先地壳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在内力作用
下,使得岩层产生隆起,使得石灰岩出露地表,在外力作用下地势变低,流水的溶蚀、冲蚀
作用形成溶洞、峰林等喀斯特地貌,所以云贵高原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①④②③,
故本题选 B。
图甲表示潜水位等值线,图乙表示图甲中 XY 两地间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东向西
C. 自东南向西北 D. 从北向南
24. 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 )A. 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
B. 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C. 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D. 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
【答案】23. A 24. B
【解析】
该题考查图表信息判读,潜水知识的分析及环境问题的分析。
【23 题详解】
从潜水的分布规律看,海拔高处,潜水位高,潜水的流向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流向
低处。从图甲的潜水位等值线分布看(注意指向标的存在),该处地势西高东低,①地的地下
径流方向为从西南到东北,A 对。
【24 题详解】
甲、乙两图对照分析,在图乙中有城市分布的地方,图甲中出现了潜水位非常低的现象,说
明在资源利用上,图示地区存在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的状况。所以 B 正确。
下图为某城市 3 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公园绿地
26.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5. D 26. B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25 题详解】根据城市热岛效应,中间部分是城区,两侧是郊区.丙位于城市中心位置,但形成了下沉气
流,最可能城市中心是湖泊或绿地公园,D 对.工业区分布在郊区,远离市中心,A 错.商业
区、住宅区应是上升气流,B、C 错.
【26 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以判断,乙处温度最高,梨花最早开放.B 正确。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
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列问
题。
27. 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 孟买 B. 上海 C. 悉尼 D. 圣地亚哥
28. 该地区 6、7 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 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B. 盛行西风影响
C. 暖流影响
D. 西南季风影响
【答案】27. D 28. B
【解析】
试题分析:
【27 题详解】
读图,根据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曲线,该地 1 月份气温高,平均气温大于 20°C,1 月气温累计
增长快,7 月气温累计增长慢,说明 1 月份是夏季,7 月份是冬季,应位于南半球。孟买、上
海位于北半球,A、B 错。根据月降水距平,该地 1 月降水少,7 月份降水多。应是地中海气候。悉尼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 错,D 对。
【28 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是地中海气候,6、7 月降水距平较大,降水多,是受盛行西风影响,B
对。A、C、D 错。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
下图示意 2014 年 8 月 24 日南京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读图,回答
下列小题。
29. 据图中数据可推断
A. 该日午后暑热程度有所减轻 B. 地表短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同步
C. 南京正值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 D. 甲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比乙测点附近
高
30. 图中监测数据可用于
A. 分析大气湿度,评估环境质量 B. 估算雨水可回收量,增加城市供水来
源
C. 监测流量变化,做好防洪准备 D. 提供实时气象预报,保障市民出行安
全
【答案】29. A 30. C
【解析】
考查径流与降水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29 题详解】
据题干时间 8 月份为副高控制,降水少,不是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C 错误;地表短时流量变
化略滞后于降水量变化,B 错误;据图可知,该日午后出现降水天气,14 时左右出现最大降水量,受降水天气影响,午后气温下降,暑热程度有所减轻,A 正确;甲测点河流的流量比乙
测点大,说明甲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比乙测点附近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功能较差,D 错误。
故选 A。
【30 题详解】
据题干知,该图是某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该监测数据为河流流量的
数据,所以不能分析大气湿度,评估环境质量;也不能增加城市供水来源,也不能题干实时
气象预报,ABD 均错误,但如最大洪峰水位等可为城市防洪提供依据,C 正确,故选 C。
下面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及部分海岸景观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
豹自然保护区不到 1 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 8 万-10 万头海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B. 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C. 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资源丰富
D.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
32.图示 A 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大西洋,高大沙丘的滚滚沙
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B. 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 中纬西风带的挟沙能力强
D. 沿岸洋流侵蚀作用强【答案】31. C 32. A
【解析】
【31 题详解】
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地处非洲南部西海岸,是热带沙漠气候,
降水极少,A 错误;海豹生活在深水中,浅水沙滩并不适宜海豹生存,B 错误;沿岸流经的本
格拉寒流,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为海豹提供丰富的饵料,C 正确,D 错误。故选
C。
【32 题详解】
图示纬度处在副高压和东南信风的影响下,气候干燥,沿岸沙漠广布,同时受离岸风的影响,
形成“倒沙入海”的奇景。故选 A。
33.下图为“非洲西海岸沿 19°S 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岸水温低于同一纬度的该大陆东岸海区
B. 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C. 该海域等温线向南凸
D. 该海域海岸上生物多样性丰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读图分析非洲西海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详解】观察图及所学知识可知,非洲西海岸沿 19°S 的表层海水温度距海岸由近及远,海水
温度升高,该处受寒流影响(本格拉寒流);而同纬度东岸,受暖流影响(莫桑比克暖流),
故西岸水温低于东岸,A 正确。该处不存在寒暖流交汇,该处寒流属上升补偿流,没有世界性
渔场存在,B 错。因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向北)凸出,C 错。因该海域海岸受寒流及副
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沙漠气候,生物多样性少,D 错。所以选 A。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脊线以北 5-8 个纬度距
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34. 下列关于各年代副高脊线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 60 年代持续偏北 B. 70 年代各年基本不变
C. 80 年代总体偏南 D. 90 年代累积偏移超过 2000 千米
35. 下列说法和 X 年相符的是
A. 3-4 月雨带位于长江流域 B. 浙江省梅雨到来推迟
C. 6 月夏季风偏弱 D. 8 月长江防洪形势严峻
【答案】34. C 35. D
【解析】
该题考查中国锋面雨带移动。
【34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60 年代总体偏北但南北波动较大,A 错误;70 年代曲线起伏虽小但一直处
在波动中,B 错误;80 年代和 90 年代整体偏南,C 正确。
【35 题详解】
根据图和材料可知,在 X 年,雨带的位置 3-4 月在 20°-23°之间,A 错误;浙江省的纬度约在
27°N -30°N 之间,在 6 月中下旬进入梅雨季节,与往年相近,B 错误;6 月雨带位置比多年平
均的位置偏北,说明夏季风比往年偏强,C 错误;8 月份雨带位置比多年平均的位置偏南,仍
停留在长江流域,长江防洪形势严峻,D 正确。下图为我国唐朝高僧玄奘取经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向西到碎叶途中见到的植被依次为( )
A.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森林
B. 温带草原—温带森林—温带荒漠
C. 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D. 温带森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37. 玄奘法师取经途中,发现甲、乙两地附近山脉高度有明显差异,对此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地,山脉较高,板块挤压造成
B. 乙地,山脉较低,板块张裂造成
C. 甲地,山脉较低,流水侵蚀造成
D. 乙地,山脉较高,风力沉积造成
【答案】36. C 37. A
【解析】
该题考查自然带变化规律,山脉的成因分析。
【36 题详解】
长安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由长安向西,水分条件在减少,植被逐
渐由森林变为草原和荒漠。答案选 C。
【37 题详解】
仔细读图,甲地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由板块挤压造成,山脉较高;乙地山脉位于印度
半岛上,受到外来作用,相对较低。答案选 A。
下图是我国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四地水库不同季节的自然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8. 乙地水库 1 月水温比甲地高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洋流
39. 根据图中水温的变化趋势,推断四地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小的可能是
A. 广州 B. 重庆 C. 武汉 D. 北京
【答案】38. C 39. A
【解析】
该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中国的地形;统计图的判读。
【38 题详解】
根据 1 月份平均水温变化图,由于纬度差异表层水温最高的是广州,表层水温最低的是北京,
据 7 月份平均水温变化图,夏季武汉受副高控制太阳控制强,水温最高,重庆为山城,多云
雾,太阳辐射弱,故判断甲一武汉 乙一重庆 丙一广州 丁一北京,武汉和重庆纬度差不多,重
庆因北部山地的阻挡,冬季气温较高,水温较高,故 C 正确。
【39 题详解】
根据图中表层水温数值,可以计算出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丙地,约 20 度,故 A 正确。
40.冰壶是深受加拿大人喜爱的一项运动。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制作
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下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解析】
【详解】据题干知,冰壶由花岗岩制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却凝结形
成,根据右图中的相互转化关系,①为岩浆,②是侵入型岩浆岩,③属于喷出型岩浆岩,④
属于沉积岩,均不正确,可排除,故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右图中的②,故 B 正确;。
【考点定位】三大类岩石。
41.读某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顺序,由老到新的排列最可能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⑤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详解】仔细读图,③①为沉积岩,③老于①;②为岩浆侵入到①岩层中,由于变质作用出
现④岩层;⑤侵入到②岩层中。因此,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顺序,由老到新的排列最可能的
是③①②④⑤。答案选 C。
下图为“秦岭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2. 甲自然带最可能是
A. 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43. 秦岭没有出现积雪冰川带。主要原因是
A. 位于低纬度地区 B. 相对高度低
C. 海拔较低 D. 坡度小
【答案】42. A 43. C
【解析】
该题考查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42 题详解】
秦岭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地带,其南坡的基带最可能为常绿阔叶、
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所以选 A。
【43 题详解】
秦岭山顶的自然带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没有出现积雪冰川带。主要原因是海拔较低。所以
选 C。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
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4. 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 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 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 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 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45. 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
A. 人工降雨 B. 围湖造田
C. 开发地下水 D. 封山育林
【答案】44. B 45. D【解析】
【分析】
考查水循环环节及影响。
【44 题详解】
植物具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说明植被明显减少,该区域空气中水汽量减少导致
降水减少,A 错。可能导致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和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但不是直接影响,CD
错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B 正确。故选 B。
【45 题详解】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都可增加该流域降水量和下渗量,
增加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D 正确;人工降雨,不是长久之计,A 错误;
围湖造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不能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B 错误;开发地下水,可能
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下渗,减少该流域的径流量,C 错误。故选 D。
【点睛】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及其影响。能够使植物的蒸腾作用显著减弱的人类某
种活动多半是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其直接结果就是使区域内的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水
下渗的机率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出现洪灾的机率增大。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
富程度可以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增加区域的植被数量,增加区域的涵养水源的能力,同
时也可以通过修建小型水库不仅可以增加拦蓄地表径流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
量,改变局部的气候条件。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这个洋流
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6. 图中洋流是
A. 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 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 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47. 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冬暖夏凉 D. 温和多雨
48. 该海域存在一大型渔场,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
A. 东南信风 B. 东北信风
C. 西风 D. 极地东风
【答案】46. C 47. B 48. A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
【46 题详解】
根据洋流的一般判断规律: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运动方向,可知图中洋流是由自东
南向西北流动;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加可知,该洋流是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
高的海域,应该是寒流,故选项 C 正确。
【47 题详解】
根据洋流的性质可知,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降水较少;故排除选项 A、D;由图中纬度可知,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位于 13°--22°S 之间,属于热带地区,
故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气候应该是炎热干燥,故选项 B 正确。
【48 题详解】
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在赤道与 30°之间是信风带,而且南半球的信风方向是东
南风,由于图示区域位于 13°--22°S 之间,所以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东南信风,故选
项 A 正确。
近年来,人们习惯上把风能和水能资源并称为“风水资源”加快开发利用。但目前世界上水能和
风能同时丰富的地区极其少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9. 图中岛屿是世界“风水资源”都丰富的地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①西风遇“狭管”加速风力强劲
②信风带迎风坡,风向稳定
③流域面积广,汇水面积大
④地形起伏大,河流短小落差大
⑤大气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50. 关于图中岛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岛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B. 南岛西部利于发展乳畜业C. 二岛都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 北岛新能源地热能丰富
【答案】49. D 50. C
【解析】
试题分析:
【49 题详解】
读图,图中岛屿是新西兰南北二岛, “风水资源”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位于西风带,西风遇“狭
管”加速风力强劲,①对,不是信风带影响,②错。受岛屿影响,流域面积小,汇水面积小,
③错。地形起伏大,河流短小落差大,④对。大气降水多,河流水量大,⑤对。D 对。
50 题详解】
根据河流流向,图中南岛地势大致西高东低,A 正确。南岛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发
展乳畜业,B 正确。二岛都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 错误,选 C。北岛新能源地热能丰富,D
正确。
【考点定位】区域风能、水能丰富的原因,地理特征,板块边界,农业类型。
读“某海城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1. 有关该海域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 B. 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
C. 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D. 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
52. 关于该海域及其附近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鱼群密集的区域 B. 大气能见度高利于海洋航行
C. 常年受信风影响 D. 台风活动频繁
【答案】51. C 52. A
【解析】
【51 题详解】
海水温度相等的点连线形成等温线,则得到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情况,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为
洋流的流向,可知此地是受寒暖流交汇处,且越往北,海水温度越低,可推断,该海域位于
【北半球寒暖流交汇处,可能位于大陆东岸附近。故选 C。
【52 题详解】
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渔场,是鱼群密集 场所,A 正确;寒流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
容易使沿途水汽凝结形成雾,不利于海洋航行,B 错误;位于大陆东岸,多季风,C 错误;该
海域位于大陆东岸,纬度较高,受台风影响较小,D 错误;所以选 A。
53.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40°N,93°E)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下图为雅丹地貌发
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重排下列序号以正确描述雅丹地貌发育过程:①纵向沟槽切割沟槽,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
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④流水和
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
A. ④①③②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识图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从发育到消亡的过。C 项描述正确。故选 C。
【考点定位】分析示意图能力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
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下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下右图
示意下左图中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读图完成各题。
的54. 右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地点依次是(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乙、丙、甲 D. 丙、甲、乙
55. 导致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等值线较密集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地形地势
56. 主导该区域水分盈亏量自东南向西北变化的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地形地势
【答案】54. B 55. D 56.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54 题详解】
从图中曲线数值可看出,①曲线全年水分盈亏量为正值,②③曲线全年水分盈亏量为负值,
且③小于②;再结合该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空间分布图,可判断 B 项正确。
【55 题详解】
水分盈亏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图中东南部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水
分盈亏量变化大,结合该地处于长白山地的位置,可判断主要是因为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而
降水多造成的。所以选 D。
【56 题详解】
水分盈亏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该区域水分盈亏量自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
律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而降水的变化和距海远近息息相关,也就是海陆位置影响了降水,也是水分盈亏量自东南向西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选 B。
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读“2050 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57. 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相比,2050 年出现的变化有( )
A. 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 B. 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
C 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 D. 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消失
58. 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区域性 D. 开放性
【答案】57. C 58. A
【解析】
【57 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自然带分析,图中的自然带的分布北界都朝北方推移了。具体而言,我国寒温带
针叶林几乎消失,热带季雨林的面积显著扩大.这显然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气候变暖,
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上移.图中的自然带还是有规律的,故选 C。
【58 题详解】
图中自然带均向高纬度移动,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导致植被发生相
应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 A。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9. 该山地位于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南半球温带地区
C.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60. 影响图示区域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季风 D. 海拔
【答案】59. A 60. D
【解析】
【59 题详解】
根据该山地自然带南坡海拔较高,判断南坡为向阳坡,表示北半球;而山麓的自然带为落叶
阔叶林,判断位于温带,A 正确。故选 A。
【60 题详解】
影响图示区域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导致水分和热量的差异,D 正确;
季风影响较小。故选 D。
第Ⅱ卷(综合题 共 40 分)
二、综合题(共 4 个题,共 40 分)
61.甲乙分别为喀什地形图,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_____。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
(2)A 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请简述 A 处地貌形成过程。
(3)阅读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答案】(1)冰川积雪融水;夏季水量大,冬季断流(季节变化大);径流年际变化小;流量小;河流越到下游水量越小。
(2)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经流水沉积作用而成。
(3)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喀什地形图及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
理特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喀什地处塔里木盆地西侧,河流水量主要来源于高山冰川积雪融水。该地属内
流河,受气温变化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小;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气温高水量大,冬
季寒冷水量小甚至断流;河流越到下游流量越小,直至消失。
(2)由等高线图可以看出:图示区域 A 处等高线呈弧形,应是河流流出山口后,因地势变缓,
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物质在山前大量沉积而成 A 地貌,是山麓冲积扇。
(3)根据右图,喀什地区位于地堑中,是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形成。表层有沉积物,应是后来
在外力作用下,流水沉积形成。
62.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色林错流城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内流区。监測表明,色林错湖面面积从 1975
年的 1621.77km2 增长到 2008 年的 2171.46km2,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
材料二:(1)说出色林错流域水循环类型,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2)说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色林错湖面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陆地内循环。该地区属内流区。色林错通过陆地内循环运动(降水)补给得到的水
量较少,盐分通过地表地下径流带人色林错中,湖水经长期的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留存
累积,形成了咸水湖。
(2)特点:色林错湖面持续增大。主要原因:该区域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降水增加,湖
泊得到水源补给增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色林错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循环。结合材料,色林错
位于青藏高原,色林错流域没有与大洋相通,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色林错为内流湖,
径流将矿物质(盐分)带入湖泊,没有水平排泄,只有垂直排泄,长时期的湖水蒸发,湖水
中的盐分不断留存累积,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
(2)色林错位于青藏高原,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根据材料,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降水和均温呈上升的趋势,故色林错湖面面积持续增大。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
暖,该区域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同时大气降水增加,湖泊补给增加。
63.读下列关于新几内亚岛的材料,回答问题。
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又称伊里安
岛。为马来群岛东部岛屿,位于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北部。最高峰查亚峰,海拔 5030 米,
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为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
震。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2)乙河为该岛最大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
析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对河口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1)特征: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沿海为平原,沼泽广布;地
势中间高,南北低。
(2)河口三角洲;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将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
向海洋推进;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河口地区由于河道变
浅,会导致洪涝灾害多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地形的主要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
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描述区域地形应从地势高低起伏、倾斜状况;地貌类型及排列分布;有无特殊
地貌或地质现象等方面来分析。根据图示信息,新几内亚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地形以
山地平原为主,山脉位于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沿海地势较低,为
平原,沼泽广布。
(2)乙河为该岛最大河流,上中游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该河上游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减小,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会导致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
量增加;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调蓄能力降低,乙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加大,雨季易出现洪
涝灾害;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增加,从而导致河口三角洲扩大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
湿地面积也会相应的增加。
6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 22℃左右,素有“春
天国度”的美誉。材料二:上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如下:
(1)判断安哥拉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分析图中本格拉附近海区成为非洲著名渔场的原因。
【答案】(1)高原 纬度低,海拔高,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
(2)①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②地。①地处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流
经,降温减湿,降水少。6、7、8 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高北移影响此地,几乎无降
水。②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且深居内陆,降水稀
少。
(3)本格拉寒流受东南信风影响,沿岸表层海水形成离岸流,底层海水向上补偿带来营养盐
类,浮游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吸引鱼类形成渔场。处于河流入海口。
【解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详解】(1)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形特征是海拔高,地表起伏较小,边
缘地区起伏较大,应属于高原地形。“春天国度”美誉源于该地气温适中,其原因是纬度低,
冬季气温不会太低;海拔高,夏季气温不会太高;导致年温差小;四季如春。
(2)读材料二中气候资料图,对比降水柱状图,分析其大小及分布,找出差异;联系影响降
水的因素可分析成因。①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②地。其原因是①地处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
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少,6、7、8 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
热带高压带北移影响此地,几乎无降水。②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冬半年
受东南信风影响,且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3)本格拉寒流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沿岸表层海水形成离岸流,使底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
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的繁衍滋生,给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图示获取相关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该地处
低纬地区,容易被认为炎热干旱的气候,但高原地区海拔比较高,气温会随高度的上升而降
低。该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