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ID:267071

大小:44.8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李白和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 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经历了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考察 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 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 是高尚的情。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 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 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 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 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 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 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 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 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 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 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 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 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 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 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 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所以中 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 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 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 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的。其酝酿和 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 B.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C.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①段引领全文。首先概括李白和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 治影响,从而交代本文的写作意图。 B.第②段从中国诗歌的传统谈起,论述了政治生活关联着诗歌气象、风貌的呈现以 及诗人精神气魄、高度责任感的形成。 C.第③段先指出伟大的创作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接着以李杜为例,论证了政治的强 大摄动力对诗人创作的积极作用。 D.第④段将诗人和社会横向对比论证,说明封闭的环境会限制诗人的才思,肯定了 李杜与官员的交游,自然地收结全文。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必须对政治有一种向心力,适度介入政治、体验政 治,自觉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 B.诗人都不可能使其情志恒定在一种状态下,却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 用世之心,执着地面对现实。 C.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于山林田 园,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 D.李杜在离开朝廷后,都与各方面的官员保持联系,其用意就在于依靠官府信息,酝酿 和创作伟大而丰富的作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乡村教师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又一阵剧痛从肝部袭来,几乎使他晕厥过去。他已没有力气下床了,便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月光映在窗纸上,银亮亮的,使小小的窗户看上去像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那个 世界的一切一定都是银亮亮的,像用银子和雪做成的盆景。他颤颤地抬起头,从窗纸的破洞 中望出去,幻觉立刻消失了,他看到了远处自己度过了一生的村庄。 村庄静静地卧在月光下,像是百年前就没人似的。那些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平顶小屋,形 状上同村子周围的黄土包没啥区别,在月夜中颜色也一样,整个村子仿佛已溶入这黄土坡之 中。只有村前那棵老槐树很清楚,树上干枯枝杈间的几个老鸦窝更是黑黑的,像是滴在这暗 银色画面上的几滴醒目的墨点……其实村子也有美丽温暖的时候,比如秋收时,外面打工的 男人女人们大都回来了,村里有了人声和笑声,家家屋顶上是金灿灿的玉米,打谷场上娃们 在秸秆堆里打滚……但十五一过,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生活去了,村子一下没了生气。 只有每天黄昏,当稀拉拉几缕炊烟升起时,村头可能出现一两个老人,扬起山核桃一样的脸, 眼巴巴地望着那条通向山外的路,直到在老槐树挂住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 这时村里隐约传出了一声狗叫,声音很轻,好像那狗在说梦话。他看着村子周围月光下 的黄土地,突然觉得那好像是纹丝不动的水面。要真是水就好了,今年是连着第五个旱年了, 要想有收成,又要挑水浇地了。想起田地,他的目光向更远方移去,那些小块的山田,月光 下像一个巨人登山时留下的一个个脚印。在这只长荆条和毛蒿的石头山上,田也只能是这么 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别说农机,连牲口都转不开身,只能凭人力种了。 这时,窗前走过了几个小小的黑影,这几个黑影在不远的田垄上围成一圈蹲下来,不知 要干什么。他知道这都是自己的学生,其实只要他们在近旁,不用眼睛他也能感觉到他们的 存在,这直觉是他一生积累出来的,只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更敏锐了。窗外的田垄上, 在那圈娃们中间,亮起了几点红色的小火星星,在这一片银灰色的月夜的背景下,火星星的 红色格外醒目。 这些娃们在烧香,接着他们又烧起纸来,火光把娃们的形象以橘红色在冬夜银灰色的背 景下显现出来,这使他又想起了那灶边的画面。他脑海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类似的画面:当 学校停电时(可能是因为线路坏了,但大多数时间是因为交不起电费),他给娃们上晚课。他 手里举着一根蜡烛照着黑板,“看见不?”他问。“看不显!”娃们总是这样回答,那么一 点点亮光,确实难看清,但娃们缺课多,晚课是必须上的。于是他再点上一根蜡,手里举着 两根。“还是不显!”娃们喊,他于是再点上一根,虽然还是看不清,娃们不喊了,他们知 道再喊老师也不会加蜡了,蜡太多了也是点不起的。烛光中,他看到下面那群娃们的面容时 隐时现,像一群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拼命挣脱黑暗的小虫虫。 娃们和火光,娃们和火光,总是娃们和火光,总是夜中的娃们和火光,这是这个世界深 深刻在他脑子中的画面,但始终不明其含义。 他知道娃们是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他们以前多次这么干过,只是这次,他已没有力气像 以前那样斥责他们迷信了。他用尽一生在娃们的心中燃起科学和文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 笼罩着这偏远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像这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蜡烛。 半年前,村里的一些人来到学校,要从本来已很破旧的校舍取下椽子木,说是修村头的 老君庙用。问他们校舍没顶了,娃们以后住哪儿,他们说可以睡在教室里嘛,他说那教室四 面漏风,大冬天能住?他们说反正都外村人。他拿起一根扁担和他们拼命,结果被人家打断 了两根肋骨。好心人抬着他走了三十多里山路,送到了镇医院。 就是在那次检查伤势时,意外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于是他去了省城,去了肿瘤医院,在 那里他问医生动一次这样的手术要多少钱,医生说像你这样的情况可以住我们的扶贫病房, 其他费用也可适当减免,最后下来不会太多的,也就两万多元吧。想到他来自偏远山区,医 生接着很详细地给他介绍住院手续怎么办,他默默地听着,突然问: “要是不手术,我还有多长时间?” 医生呆呆地看了他好一阵儿,才说:“半年吧。”他长出了一口气,好像得到了很大的 安慰。至少能送走这届毕业班了。 他真的拿不出这两万多元。虽然民办教师工资很低,但干了这么多年,孤身一人,无牵 无挂,按说也能攒下一些钱了。只是他把钱都花在娃们身上了,他已记不清给多少学生代交 了学杂费,最近的就有刘宝柱和郭翠花;更多的时候,他看到娃们的饭锅里没有多少油星星, 就用自己的工资买些肉和猪油回来…… 娃们还是有指望的,那些在冬夜寒冷的教室中,盯着烛光照着的黑板的娃们,他就是那 蜡烛,不管能点多长时间,发出的光有多亮,他总算是从头点到尾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讲述了在贫穷落后的山村里,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拖着病体为山里的娃们讲课, 用微弱生命的最后一点余烬,为山村带来文明和科学的希望。 B.文章前面有多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乡村夜晚的宁谧,也为下面孩子烧香、烧纸等活 动做了铺垫,从而烘托出乡村教师的高大形象。 C.文章中作者有几处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其中的“火 苗”是指科学和文明的火苗。 D.尽管现实苦难,但作者期待“用理想化解苦难现实”。这个理想一方面来自山里人对 理想的渴望,另一方面来自乡村教师对理想的坚守。 5.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乡村教师”这一形象。(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乡村的贫穷与愚昧,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42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 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 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 已矣,何必曰‘利’?” (二)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 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 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 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三)梁惠王曰:“晋国②,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 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 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四)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 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 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 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 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有删改) 【注】①梃:木棒。②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 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C.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D.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惠:梁惠王死后的谥号。谥号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后人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的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B.仁义:“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 与人相互亲爱;“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 C.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封邑 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地。 D.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 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 要孝顺。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就危险了,并通过利害分析,进 一步劝诫梁惠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不必谈利益。 B.孟子询问梁惠王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是要借此提醒梁惠王施行 仁政,不要使老百姓活活地饥饿至死。 C.梁惠王想洗雪魏国的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并明 确指出他让百姓生活在苦难中,必难以抵挡入侵之敌。 D.周文王方圆七十里的狩猎场,老百姓觉得小;齐宣王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百姓却认 为大。孟子将两者对比,意在阐述与民同乐的思想。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 11~12 题。 西江月(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西江月(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1.这两首词内容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对贾宝玉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两首词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2 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 6 小题,12 分) (1)《蜀道难》中,借黄鹤和猿猴来反衬,表现入蜀道路之艰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是 , 。 (3)“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抒发离愁别绪。 (4)《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自己挥霍浪费却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 ”。  (6)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14.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省识(shěng) 崔嵬(wéi) 荻花(dí) 谪戍(dí) 数(cù)罟(ɡǔ) 洿(kā) B.抚膺(yīng) 锦瑟(sè) 吮血(shǔn) 霓裳(shǎng) 庠(xiáng)序 参(cān)省 C.栈道(zhàn) 嗟叹(jiē) 商贾(ɡǔ) 钿头(diàn) 饿莩(piǎo) 锋镝(dí) D.朔漠(shuò) 惘然(mǎng) 悯然(mǐn) 江渚(zhǔ) 棘矜(qín) 句读(dóu) 15.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飞湍暴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可以 B.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才 C.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空 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 极 D.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 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紧、迫 1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陈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A 扪参历井: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 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蜀分别是井宿和参宿 的分野。 B.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C.河内、河东: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山西西 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这里是柳 宗元的故乡,故称之为柳河东。 D.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圣人”之称。《孟子》是一部记 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 7 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 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主张仁政、民轻君贵。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A.众人虽见黛玉年貌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 态度。 B.我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 限的幸福。 C.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D.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 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19. 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海明威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小说结构 ②但他又要让读者强烈地感到它的存在 ③他的小说往往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 ④他也从不写恢宏的长篇巨著 ⑤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洋面之下 ⑥海明威的“冰山”风格还体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上 ⑦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 ⑧至于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 A.③④①⑦②⑤⑥⑧ B. ⑥①④③⑦⑧⑤② C. ⑥①④②⑤③⑦⑧ D. ③②⑥⑤④①⑦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生物有多种节律,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节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雁 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时钟花早上开花晚上凋谢;人有呼吸节律、心跳节律、昼夜节律等。昼夜节律是人们所熟知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到了夜 晚 , 人 大 脑 中 的 松 果 体 分 泌 褪 黑 激 素 增 多 , 可 以 帮 助 人 安 然 入 睡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让人以饱满的精力去工作。 2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 分)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以《红楼梦》为主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曹雪芹为主语 答: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黛玉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 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祥林嫂勤劳淳朴,身体健壮,意志坚韧,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在 封建“四权”的重重束缚下,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直至最 后沦为乞丐,冻饿痛苦致死;“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强有力的声音从桑 地亚哥的嘴里,——不,是从他的心里涌出!他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真实 的,他的精神是活的,震撼人心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 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 “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于文无据。 2 答案:D 解析 第④段是从诗人和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并无对比之意。 3 答案:A 解析 B 项不是任何诗人都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原文强调“诗人 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C 项“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错,原文是“创作上多数 总是归于沉寂”。D 项无中生有。 4 答案:B 解析 环境描写没有“烘托出乡村教师的高大形象”。 5 答案:这是一个扎根山村、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乡村教育的乡村教师形象。(2 分)①他 热爱教育,渴望用知识来改变山村的面貌,他选择偏远山区,晚上点着蜡烛也要给学生们上 课,为教育奉献了一生。 ②他爱生如子,他关爱每一个孩子,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孩子们买肉和猪油。 ③他不顾自己的健康,把生命奉献给了教育,当检查出自己身患癌症时,他想得最多的还是 送走毕业班的学生。(以上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 答案: (1)在情节上,乡村贫穷落后、没有生气,乡村充斥着愚昧与迷信,由此引发教师点蜡烛上课 的情节,以及为保护校舍被打入院,查出患病的事情。 (2)为了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出乡村教师想要改变乡村面貌而扎根教育的奉献精神。 (3)在主题上,突出表现了教育的紧迫性,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教育现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悖 论的思考。 7 答案:D 解析 将语句放入文中,整体理解意思,再根据助词“焉”“乎”来断句。 8 答案:D 解析 “悌”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 9 答案:C 解析 “他让百姓生活在苦难中,必难以抵挡入侵之敌”错,原文是说秦、楚君主的行为, 而非梁惠王的自身行为。 10 翻译: (1)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却遗弃自 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义却把自己君王放在后面的。 (2)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做出类似于驱赶(率领)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 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参考译文 (一)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 家吗?”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 ‘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 于我自身?’(如果)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 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 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 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但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 满足的。没有讲求仁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大王只要讲‘仁 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二)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 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 躺着饿死的人。这无异于驱赶兽类去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尚且厌恶这种行为。作为老 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做出类似于驱赶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 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大概没有后代吧!’这不过 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施行政治)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饥饿至死 呢?” (三)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 知道的。(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秦 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 呢?” 孟子回答说:“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称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 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 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就能让他们拿着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 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 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 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疑虑!” (四)齐宣王问(孟子)说:“周文王的狩猎场,方圆有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 说:“在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像这样的狩猎场大吗?”(孟子)说:“老百 姓还认为小呢。”(宣王)说:“我的狩猎场方圆只有四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大,这是为什么 呢?”(孟子)说:“文王的狩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去那里,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去 那里,文王与老百姓共同享用它,老百姓认为它小,不也很合情理吗?我刚到齐国边界的时 候,打听了齐国的重大禁令,这样以后才敢进入。我听说齐国国都郊外的地方有一个方圆四 十里的狩猎场,杀了那里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地面,就是在国内 设置了一个陷阱。老百姓认为它太大了,不也很合情理吗?” 11 答案:其一侧重表现贾宝玉行为、性格(脾气)的“偏僻”“乖张”(1 分)。其二侧重 表现贾宝玉不学无术的“无能”和“不肖”(2 分)。这两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贾宝玉叛逆性格 的赞美和褒扬(2 分)。 12 答案:这两首词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反语,明贬实褒,似嘲实赞(2 分)。表面上 是用世俗的眼光批判贾宝玉,句句是对他的嘲笑和否定(2 分),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 褒扬,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2 分)。 13 答案: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4 答案:B(A 项,“省”xǐng;“谪”zhé;“洿”wū;B 项,“裳”cháng;C 项全对;D 项, “惘”wǎng;“读”dòu) 15 答案:D(A 项,幽愁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C.环珮空归夜月魂 。) 16 答案:C(A 项,暂:忽然;可:难道、哪能;B 项,省:曾经;D 项,快:畅快) 17 答案:D 有“亚圣”之称,主张民贵君轻。 18 答案:B 解析:A 语序不当:“年貌小”和“举止言谈不俗”之间具有转折关系,故“虽” 应放在“年貌”后。C 搭配不当:“听着的”只能是“雪花声”,“雪花”只能“看着”。D 主客颠倒,应为“……这句话是老人桑地亚哥的写照。” 19 答案:B 20 答案(示例): ①同一生物也有多种节律(或:同一生物也有不同的节律)  ②人们之所以晚上睡觉白天工作 ③在白天褪黑激素分泌减少 21 答案(示例): (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长篇 小说。 (2)曹雪芹创作了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 梦》。 解析:解答此类题,关键是确定一个主干句,然后将其他信息转换成修饰语,纳入整个主干 句中。 22 作文提示: 林黛玉和祥林嫂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是受特定的历史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桑迪亚哥的 硬汉形象具有现代意义,尤其生活在现代的中国,国泰民安,制度优良,更加没有理由不积 极努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在新时代里发挥青年人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力量,体现出永 不言败的“硬汉”精神。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