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冲刺衡水名师专题卷分类汇编十四 实用类文本(访谈、科普、报告阅读)含答案及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衡水名师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十四 实用类文本(访谈、科普、报告阅读) 考点 29 访谈、新闻 (第一篇、第五篇) 考点 30 科普 (第二篇、第四篇) 考点 31 报告文学 (第三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00 分 说明:请将题目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20 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话杨庆祥: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 访谈嘉宾:杨庆祥(评论家、学者、诗人) 凤凰文化:是怎么想要提出“新伤痕文学”这个概念的? 杨庆祥:首先,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大量的作品在书写“改革开放”这段历史,而且 在书写的过程中涉及伤痕的问题。这些作品包括前辈作家余华的《第七天》,阎连科 的《炸裂志》和最新的作品《日熄》,还包括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又发现整个批评界或者说整个文化界并没有对这种倾向作出一个非 常准确的判断。只是从非常简单的社会学角度——比如“70 后”“80 后”等等—— 来划分的。我恰恰认为中国当下所谓“50 后”“60 后”“70 后”“80 后”甚至“90 后”“00 后”其实都是同一代人,他们都在面临整个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 或阵痛。他们分享了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结构,在他们的表达里面有共同的诉求。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伤痕文学”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历史语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 痕了。 凤凰文化:既然今天主要聊“新伤痕文学”,那我们先从“旧”的伤痕文学说起。 伤痕文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文革”的历史创伤),它是一个比较短命的文学现象, 当时比较重要的作品如《班主任》《伤痕》,现在看起来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的。那么属于“新伤痕文学”范畴的文学作品,也会具有相似的局限或者说遗憾吗? 杨庆祥:八十年代的旧伤痕文学有个很大的局限,对事件的描述大于对人的描 述,这就导致它变成一个非常短暂的潮流。当然它当时被终结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 “新伤痕文学”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比如余华的《第七天》,在我的定义范畴里面它 一定是“新伤痕文学”。但如果“新伤痕文学”止步于余华的《第七天》,它可能也 会变成一个短命的文学现象。《第七天》的内在书写模式非常接近于当年旧伤痕文学 的模式。其实在我看来,应该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不能上升到这个高度,必然就 会很短命,也不能够提供更多的意义和路径。 凤凰文化:你提到“新伤痕文学”不仅仅是发现和揭露,对这个时代也是有照亮 和疗愈作用的。这个“疗愈”怎么体现? 杨庆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在社会转型的撞击过程当中 积累了太多负面的情感性的东西。个人跟世界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人和人之间的相处 也出现了问题。而我们又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对这些东西进行整合 和改造,这就导致有很多人会盲目地去追求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对于真正的现代人 来说,其实更需要一种理性的途径。 风凰文化:“疗愈”就是表达出这种感情吗? 杨庆祥:不仅仅是表达,而是通过一个“语言化”的过程将这种情感进行创造性 的转化。书写可以把这种社会的创伤表达出来,个人的创伤和社会的创伤是互为一体 的。这种创伤表达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已问题的根源所在。 凤凰文化:那么就你的观察,哪些作家或者哪些作品是让人满意的,能够担当起 “新伤痕文学”的疗愈作用的? 杨庆祥:有很多人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地写,但完美的作品目前可能还不存在。我觉 得更年轻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方向是对的,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对话的视角,没有简单地 将伤痕“他者化”。 老一代的作家容易把伤痕轻易地归结于某一个具体的事物。“新伤痕”不是, 更年轻的作家们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每个人只可 能从自我出发然后抵达他者、疗愈他者。首先要反思和批判自已,然后重建自我这个 现代概念的主体性。比如张悦然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茧》作了一些尝试。 (有删改) 1.对访谈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庆祥认为,"50 后"到"00 后"有着共同的心理结构,共同的表达诉求,这是"新伤痕 文学"出现的重要原因。 B.由于写作上太着力于具体事件,不能上升到哲学和美学高度,旧伤痕文学因缺乏文 学价值而成为短命的文学现象。 C."新伤痕文学"对时代具有疗愈作用,可以通过书写创伤使现代人以理性的途径去对 待自己在时代中遇到的问题。 D.年轻作家在写作新伤痕文学"作品时采用了对话的视角,先反思和批判自已,重建自 我主体性,再达到疗愈他者的目的. 2. 下列对访谈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者在对“新伤痕文学”提问时,一方面与中国文学中相似类型的作品进行了比较, 另一方面也对其现实价值进行了追问。 B.杨庆祥认为“新伤痕文学”通过“语言化”的过程书写负面情感,这是一种创造性 的转化,可以将个人创伤转化为社会创伤。 C.杨庆祥认为,虽然完美的“新伤痕文学”作品还未出现,但还是有青年作家做了好 的尝试,譬如张悦然的作品《茧》。 D.杨庆祥认为老一代作家在创作上容易将作品中的“伤痕”简单地“他者化”,作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识不足。 3.杨庆祥为什么说“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请根据访谈材料加以探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0 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传统“中国式”家庭包括三代人:祖父母、父母和子女。在这种家庭单位里,家长 把后代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孩子也把家看成最坚强的后盾。中国人家族血缘关系比较 紧密,相对西方来说亲情更浓厚。长辈对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很重视,相应地,孩子也更 愿意照顾和陪伴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 (摘编自《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材料二:传统中国家庭中个人与家庭是荣辱与共的。古代刑法中有“连坐”或“株连”制 度,一人犯事,家属亲友甚至上下好几代都跟着遭殃。社会将每个家长权下的集体看 成一个整体,他们都是家长的附属,家长对他们有管理处分的权力,也有承担责任的义 务。 婚姻不是男女之间的私事,而是关系整个家庭或家族兴衰的大事。所以历来讲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 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当自己的利益与家庭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牺牲个人利 益保全家庭利益。这些规矩维持了一个家庭内部的秩序, 而如果每个家庭的男子都能 “齐家”,整个国家也就安定团结。 进入现代社会后,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样的家庭组合方式,比如 三口之家可以和父母辈住在一起,也可以自立门户。单身青年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也 可以到别的地方独立生活。 个人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得到广 泛接受和认可。西方人重视自我价值、渴望独立和自由, 认为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 不依附于家庭和父母,血缘对家庭关系的纽带作用不是特别大。 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上的独立.对传统家庭观念也构成了冲击。在封建 社会,女性经济上附属于家庭,不可能独立生活,而现在, 她们受到的教育足以使自 己拥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不需要再依附于男人或者家庭.再加上西方女权主义思想 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身。 (摘编自《传统家庭观念在瓦解?》) 材料三: 家庭核心化、小型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相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当然 多数亲代和子女分爨生活后仍保持着较密切的日常联系。不过,也应承认,小型化的居 住方式往往需要有相对完善的社会服务作为依托。中国城乡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 初期,社会服务结构、水平尚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这将会给独居老人、有年幼子女 的家庭带来困难。因而,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机构的网点布局要 合理,方便快捷,收费合理;家政服务也有待改进,需要有一批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员从 事这一行业。 (摘编自《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与特征》) 材料四: 现在的独生子女,好多都是隔代抚养长大的,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护着。老 人们都疼隔辈人,孩子上学时管接管送:放学进了家门,有削好的水果,有可口的饮料; 饿了,有及时端上来的饭菜,吃剩下没关系,爷爷奶奶帮着打扫。 其实,按照中国人过去的规矩,老人没有上桌,晚辈是不能先动筷子的。现在则是 孩子随便吃,吃剩下的一家人打扫剩饭。当然,疼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从一个 家庭来讲,它就不“齐”了,因为规矩被破坏了。从小被宠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 极易形成巨大的心理失衡。如何让孩子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参与人生呢?我们还要回到 齐家的这个“齐”字,家里要有规矩、有秩序。 (摘编自《中国人为什么家庭观念重?》) 1.下列关于中国家庭变迁情况的槪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一般包括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而现代有了更多样的家 庭组合方式。 B.传统中国家庭中,亲情浓厚,关系亲密:而进入现代社会后,父母与子女的日常联系 不再密切。C.传统中国家庭中,子女个人利益应服从家庭利益;进入现代社会后,子女有了更多的 个人自由。 D.传统家庭中,女性附属于家庭,不能独立生活;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经济 能独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被父母看成自己的私有物,而每个家庭又被社会视为一 个整体。 B.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个人和家庭荣辱与共,所以刑法中会有“连坐”或“株连” 的制度。 C.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是我国三口之家、单身青年出现的 主要原因。 D.虽然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家庭观念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 并发扬。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现代社会家庭小型化的利与弊。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 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2017 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 39.53 亿元,年生产总值为 60.26 亿元,同比分 别增长 14%和 15%。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指出:“中国纪录片已形 成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 卫视纪录片开始呈现出季播化和品牌化的特点,主旋律电视纪录片也开创了一番天地。 纪录片以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特质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另一方面,中国纪录片的价值和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仍存在遭遇低估 的问题。从市场角度来看,新语境下的全领域产业数据统计困难,产业数据的严重被低 估导致纪录片整体市场不被看好,从而失去了更多回馈的可能性。与市场相对应,被思 维定式所局限的还有创作者的身份与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 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指出,有潜力的人才资源如果能够被合理发掘利用, 我 国纪录片产业将新作不断,各方面都有机会得到更快发展。 (摘编自《中国纪录片巨大市场潜力逐渐显现》,《光明报》2018 年 5 月 3 日) 材料二: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中国纪录片主要投资者依次是电视台、 民营公司、新媒体机构和国家机构。电视台、民营公司和新媒体投资都有不同幅度增 长,其中新媒体涨幅最高,达到 50%。新媒体机构的生产投入和收入首度超过国家机构, 新媒体已经晋升为中国纪录片第三大市场主体。 网络视频用户及其付费能力的增长,为互联网与纪录片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加 速器。腾讯视频在 2017 年成立了“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旨在进行投资和创作。 同在腾讯旗下的新闻内容出品部也制作了更偏向栏目类、更关注现实题材的纪录片节 目。在当前纪录片受众相对比较固化的情况下,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泛纪录化” 的策略——不把 “纪录片”这个概念窄化,而是拓宽其领域。 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版权经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纪录片也可能本身不被当作 商品出售,只是作为一个版权生长点,或者只是作为营销环节中的一环。“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概念对纪录片进行界定。纪录片被扩展成一种纪实工具,盈利模式也日趋多 元,因此衍生出了不可预测的市场空间。”专家说。 举例来说,爱奇艺近年来投资了电影《芳华》,随后还制作了与这部作品相关的纪 录片。纪录片既是对核心内容产品版权衍生的开发,增加了网络平台的收益渠道,也提 升了内容品牌的传播力和市场价值。 (摘编自《互联网助力纪录片行业发展》,《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3 日) 材料三: 今年春节期间,英国 BBC 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展示 了春节的风俗、美食和喜庆气氛,受到海外观众好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题材 纪录片在海外受到关注,中外合拍纪录片也渐成潮流。中国内容、中国面貌正在以纪 录片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的观众眼前。 伟大的时代应当产生伟大的作品。作为忠实记录和呈现时代脉络与历史走向的纪 录片,这一使命则尤为重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纪录片拍摄的内容宝库,我们有什么理 由不去记录这个国家的巨大变化呢? (摘编自《融媒体助力 中国题材成国际纪录片行业宠儿》,中国新闻网 2017 年 5 月 11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 年,中国纪录片无论是生产总投入,还是年生产总值,都有所增长,而且其发展 也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B.作为中国纪录片的主要投资者之一,新媒体的生产投人和收人超过了国家机构,成 为中国纪录片第三大市场主体。 C.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泛纪录化”的策略,拓宽了纪录片的领域,彻底解决了气前 纪录片受众比较固化的问题。 D.优秀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但能够忠实展现时代的脉络与历史走向,还能够帮助世 界更好、更方便地了解中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谈的是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的情况,材料三谈的是中国题材的纪录 片在海外的传播情况。 B.纪录片市场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是,全领域产业数据统计困难且被严重低估,使纪 录片失去了更多回馈的可能性。 C.在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纪录片可能不被当作商品出售,而是只作为一个版权的生 长点,或营销环节中的一环。 D.爱奇艺制作与《芳华》相关的纪录片的成功案例说明,纪录片被扩展成一种纪实工 具,可能衍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应该如何推动中国纪录片行业进一步发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0 分) 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6 年 9 月 25 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米 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 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洼坑中落成启用。 不同于其他观测宇宙天体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 虽然近年我国已建成 5 座口径从 25 米到 65 米不等的射电望远镜,但是,与美国的 305 米口径和德国 1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我们的观测能力还非常有限。 FAST 拥有 30 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探测异常灵敏。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 相比,其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约 10 倍,将在未来 10 到 20 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它是 中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FAST 可以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和天体现象,通过观测到的现象来分析它的物理 本质,分析宇宙起源,宇宙演化和未来。这也意味着,FAST 建成之后,我国可以正式收 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不过,从某一点看宇宙,视野有限,望远镜要形成阵列才能发挥更强威力。FAST 将 和我国其他 5 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天眼”群,从而更好地获取天体超精细结构。 (摘编自《全球最大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今天正式启用》央广网 2016 年 09 月 25 日) 材料二 FAST 的建成使用同时意味着中国天文学也有自主知识产权。数千块单元组成的 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是由南仁东主导的 FAST 最大创新点之一, FAST 的反射面要进行 大范围的运动,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主动的变形实 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与传统射电望远镜采用独立分块反射面单元技术不同,FAST 主动反射面的主要 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都很大,尤其是钢索结 构超高疲劳性能的要求非常高。FAST 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远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 规范,因此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提供相关产品,南仁东等人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 中。在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近百次的失败,几乎每一次的实验,南仁东都亲临现场,沟 通改进措施。他们请来上海、南京等地的十几家单位以及国外索结构的顶级专家一起 评审,同时也幸运地找到一家既懂技术、又有经验,同时愿意配合的厂家,在工艺控制 上为 FAST 提供经验和产品,最终成功研制出钢索结构。 (摘编自吴丽玮《“天眼之父”南仁东:梦想与坚守》,《三联生活周刊》2017 年 第 41 期) 材料三 10 月 10 日,FAST 团队在京举行发布会表示,“中国天眼”探测到优质脉冲星候 选体达数十个,其中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 6 颗。FAST 超乎寻常的表现一举 实现了中国在脉冲星发现领域“零的突破”,为世界射电天文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表明,新型天体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 产生。其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重达上亿吨,一块方糖大小就相当于地球上一万艘万吨 巨轮的重量。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其稳定度比目前最稳定的氢原子钟还要高 1 万倍以上,被誉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天文时钟,而精准的时钟信号是为航天器导航的 必要前提,因而脉冲星也被称作人类星际航行的“灯塔”。此外,由于脉冲星是在蹋缩 的超新星的残骸中发现的,对它们的观察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星体蹋缩,揭示宇宙诞 生和演变的奥秘。 (摘编自(张保淑《“中国天眼”捕捉宇宙“脉冲”》,《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10-14 08 版)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接收的是射电波,目前已经探 测到被称作人类星际航行的“灯塔”的脉冲星。 B.我国在 FAST 之前建成的 5 座射电望远镜,综合观测能力与美国和德国的射电望远 镜存在明显差距,而 FAST 改变了这一状况。 C.FAST 采用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主要支撑结构采用创新性索网技术,这一技术能将 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球面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D.新型天体脉冲星是一种中子星,密度非常高,它以目前已知的最稳定的周期在高速 自转,被誉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天文时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FAST 能探测到我国之前 5 座射电望远镜探测不到的宇宙深处,它的建成使用,将让 我国天文学在未来 10 到 20 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因为 FAST 的索网技术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特别高,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可借 鉴的经验,所以 FAST 必须从头开始解决材料问题。 C.FAST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 但南仁东敢于创新、迎难而上,为 FAST 的建 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被人称为“天眼之父”。 D.FAST 投入使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已取得突破性成就,为我国探秘宇宙提供了可能,也 为世界射电天文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FAST 的建设和使用,对中国天文学有何重要意义。请结合上述三个材料简要分析。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0 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 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 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 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 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 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 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 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 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 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 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 年 8 月 10 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 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 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 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 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 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 20 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 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 2016 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 12 亿美 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 然》2017 年 12 月) 材科三 日本《读卖新闻》5 月 2 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 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 23 亿元人民币。3 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 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 J-PARC 加速器设施中 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 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 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 2016 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 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 2017 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 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 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5 月 7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 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 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 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 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 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 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 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 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B; 3.①不同年代的人都在面临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创伤或阵痛, 已经有大量作品涉及伤痕问题; ②目前文化界还没有对这种创作倾向作出准确的判断; ③“新伤痕文学”的书写有助于发现问题根源,对时代起照亮和疗愈作用; ④年轻作家已经在“新伤痕文学”的创作方向上作了积极尝试,更值得我们重视。 解析:1.旧伤痕文学成为短命的文学现象的原因不只是缺乏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政 治因素。 2. “将个人创伤转化为社会创伤"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书写可以把这种社会的创 伤表达出来,个人的创伤和社会的创伤是互为一体的”。 3.本图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理解“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 痕了”的含意和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即杨庆祥的相关现点《从文中可以看出.杨庆祥 在回答记者第一个问题时说“发现整个批评界或者说整个文化界并没有对这种倾向 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他们都在面临整个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或阵痛” “这就是一种‘新伤痕文学’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历史语境”等,体现答案前两点。 在回答记者第四个问题时,杨庆祥说“这种创伤表达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 问题的根涯所在”,体现答案第三点。在回答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时,杨庆祥说“更 年轻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方向是对的,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对话的视角,没有简单地将 伤痕‘他者化’”“比如张悦然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茧》做了一些尝试”等体现 答案第四点。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 . A 3.利: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和父母住一起. 也可以选择自立门户, 甚至独立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相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弊:家庭的小塑化给独居 老人和有年幼子女的家庭带来困难;独生子女的隔代抚养容易产生被宠坏的孩子, 让他们进人社会后极易心理失衡。 解析:1.父母与子女的日常联系不再密切”与原文不符,材料三中说,“多数亲代 和子女分爨生活后仍保持着较密切的日常联系”。 2.B 项,强加因果关系。C 项,“主要原因”于文无据。D 项.“传统的家庭观念是 我们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并发扬”错误。对传统的家庭观念要辩证地分析.不能全 盘肯定.如婚姻方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 3.本 题 考 查 筛 选 并 整 合 文 中 信 息 的 能 力 。材 料 二 、三 、四 讲 的 都 是 现 代 家 庭 小 型 化 的 状 况 。 根 据 材 料 二 可 以 看 出 , 现 代 家 庭 小 型 化 让 年 轻 人 有 了 更 多 的 选 择 .这 是 利 ,根据 材 料 三 可 以 看 出 现 代 家 庭 小 型 化 满 足 了 人 们 对 相 对 自 由 生 活 方 式 的 追 求 .给 独 居 老 人 、 有 年 幼 子 女 的 家 庭 带 来 了 困 难 .前 者 是 利 .后 者 是 弊 。 根 据 材 料 四 可 总 结 出 .在 现 代 家 庭 小 型 化 中 独 生 子 女 的 教 育 问 题 .这 是 弊 。 3 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A 3.①做好全领域产业数据统计,正确看待纪录片价值与市场;②合理发掘利用有潜力 的人才资源;③推动互联网与纪录片行业深度融合;④让纪录片担负起记录和呈现时 代脉络与历史走向的使命,向世界展示中国内容、中国而貌。 解析:1.“彻底解决了当前纪录片受众比较固化的问题”错,根裾原文“在当前纪 录片受众相对比较固化的情况下,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可知,“纪录片受众 相对比较固化”只是“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泛纪录化’的策略”的背景。 2. “材料三谈的是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海外的传播情况”概括不全面,材料三第 二段内容还强调了应用纪录片记录国家发展变化的问题。 3.本题考 查 筛 选 并 整 合 文 中 信 息 的 能 力 。作 答 本 题 ,首 先 应 根 据 材 料 找 出 目 前 纪 录 片 发 展 的 状 况 、问题 等 ,然后 再 分 析 应 该 如 何 推 动 中 国 纪 录 片 行 业 进 一 步 发 展 。 如 根 据 材 料 一 提 到 的 纪 录 片 产 业 数 据 统 计 和 创 作 者 的 身 份 与 来 源 问 题 ,可分 析 出 “ 做 好 全 领 城 产 业 数 据 统 计 ”“ 合 理 发 掘 利 用 有 潜 力 的 人 才 资 源 ”;根 据 材 料 二 新 媒 体 及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对 纪 录 片 的 影 响 ,可概 括 出“ 推 动 互 联 网 与 纪 录 片 行 业 深 度 融 合 ”;根据 材 料 三 中 国 纪 录 片 在 海 外 的 影 响 , 可 概 括 出 “ 让 纪 录 片 担 负 起 记 录 和 呈 现 时 代 脉 络 与 历 史 走 向 的 使 命 , 向 世 界 展 示 中 国 内 容 、 中 国 面 貌 ” 。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 3.①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拥有世界最大单口径, 是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观测能力领先世界。 ②拥有一系列自主创新技术,让我国天文学也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数千块单元组成 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 ③实现了我国在脉冲星发现领域“零的突破”,使我国也可以探秘宇宙:对 FAST 捕捉 观测到无线电波如脉冲星进行观察研究,可以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解析:1.“这一技术能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错,“将球面改成抛物面”的是“每一个 单元反射面的作用”。 2.“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 10 到 20 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错,文中“综合观测能力 提高了约 10 倍,将在未来 10 到 20 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保持领先地位的是“综合观 测能力”。 3.略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 速度与中国创造; 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 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 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1.本大题属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新闻阅读。选择命题材料的新闻由非连续性 材料构成的,几个新闻材料有共同的主题,但是每个材料又有各自的强调侧重点。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考查重点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 这三个层级。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 涉足这些领域”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是“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 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选项改为因果论证,使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的问 题范围扩大到了为涉及“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 项“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错,原文是“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 2016 年宣布 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 12 亿美元”,说明欧洲投入巨额资金错误,同时“首要目的是抢 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白题干重点“报道的侧重点”,就是 要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第二步,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找出材料如何体现报 道的侧重点的,所以作答时可以采用事例和观点相结合的形式。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