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 2019~2020 年度高三年级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练习二
生物
1.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进行细胞代谢
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
C. 乳酸菌 DNA 转录出的 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 蓝细菌(蓝藻)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 6 种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其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因而可控制
物质的进出。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 DNA。
【详解】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可以进行无氧呼吸等代谢活动,A 错误;
B、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故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B 错误;
C、乳酸菌是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核孔,C 错误;
D、蓝藻的遗传物质是 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 A、T、C、G 四中碱基,共有六种,D
正确。
故选 D。
2.为探究和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某研究小组取等量相同品种的红枣,用某种溶剂提取红枣中水溶性的红色素,
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温度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吸光度越大,红色素含量越高),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
分析合理的是 ( )
A. 不同品种红枣的红色素含量相同
B. 提取红色素的较适宜温度在 60~80℃之间
C. 提取红枣中的红色素与提取光合色素的溶剂相同D. 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红枣中红色素合成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提取液的吸光度。分析柱形图,提取液温度从 0℃到 70℃的过程中,红色素
的提取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超过 70℃后,提取液的吸光度有所下降。
【详解】A、柱状图只能反应不同温度下从相同品种红枣中提取的红色素含量,不能代表不同品种红枣的红
色素含量,A 错误;
B、提取液温度从 0℃上升到 70℃的过程中,红色素的提取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超过 70℃后,提取液的吸
光度有所下降,提取红色素较适温度在 60~80℃之间,B 正确;
C、红枣中的红色素是水溶性的,提取红枣中的红色素用水溶性的溶剂;光合色素不溶于水但能够溶解在有
机溶剂中,提取光合色素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C 错误;
D、实验目的是探究红枣提取液温度对红枣中红色素提取量的影响,D 错误。
故选 B。
3.图甲、图乙分别表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两种物质被动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
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 1000 倍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可能是因为不消耗 ATP
B. 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C. 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D.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自由扩散
(简单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易化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
糖等
【详解】A.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A 错误;
B.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拥有能与被运载物结合的特异的受体结构域,该结构域对被运载物有较强的亲和性,
在协助转运被运载物的过程中,会发生结构的改变,B 正确;
C.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其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C 正确;
D.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膜蛋白对运输的物质均具有专一性,D 正确;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要求考生能够结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分析
题图,判断其为协助扩散。
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零上低温、无氧、干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
B. 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C.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增强免疫能力
D. 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及在生活中应用的考查,回忆细
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及在生活中应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低温、低氧、湿度适宜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A 错误;
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
获得少量能量,B 错误;
C、用透气性好的 “创可贴”的目的是防止厌氧菌繁殖,C 错误;
D、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 D。
5.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相同位置上两个 DNA 分子
片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
B. 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 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
D. 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已知图中①和②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组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①和②
所在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③和④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交叉互换形成的,属于基因重组。
【详解】A、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①和②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的两条非组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说明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
条来自母方,A 错误;
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属于基因重组,B 错误;
C、③和④的形成属于基因重组,因此它们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C 正确;
D、③和④形成后,先被分配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不是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D 错误。
故选 C。
6.为分析细胞中肽链合成过程中肽链 延伸方向,研究人员用含 3H 的亮氨酸标记合成中的蛋白质(氨基酸
序列已知)。适宜时间后从细胞中分离出合成完成的此蛋白质的肽链,用蛋白酶处理肽链,获得 6 种肽段,
检测不同肽段 3H 的相对掺入量(肽段的放射性强度占这一肽段所有亮氨酸均被标记后的放射强度的百分
比)。用 3H 的相对掺入量对 N 端至 C 端排序的肽段作图,结果如下图所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的A. 3H 标记的亮氨酸会同时掺入多条正在合成的肽链中
B. 亮氨酸在肽链中分布不均,故不能直接比较各肽段的放射性强度
C. 带 3H 标记的完整肽链被蛋白酶处理后得到的六个肽段也均具有放射性
D. 离 C 端近的肽段上 3H 相对掺入量高,可推测肽链合成从 N 端开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由“蛋白酶处理肽链,获得 6 种肽段中 3H 的相对掺入量不同”可知,3H 标记的亮氨酸可以同时合
成多条多肽链,且 3H 的相对掺入量由 N 端到 C 端逐渐增加,说明肽链是从 N 端开始,但每个肽段的 3H 的
相对掺入量没有达到 100%,故不能确定六个肽段均具有放射性。
【详解】A、3H 标记的亮氨酸同时掺入多条正在合成的肽链中,A 正确;
B、3H 的相对掺入量亮氨酸在肽链中分布不均,故不能直接比较各肽段的放射性强度,B 正确;
C、由于六个肽段的 3H 的相对掺入量没有达到 100%,故不能确定六个肽段均具有放射性,C 错误;
D、N 端比 C 端的肽段上 3H 相对掺入量更少,可推测肽链合成从 N 端开始,D 正确。
故选 C。
7.当体内脂肪储量过高时,脂肪细胞会分泌脂瘦素(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进入血液,调节下丘脑的摄食中枢,
从而减少摄食,以利于消耗多余脂肪。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脂瘦素的肽链合成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B. 脂瘦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C. 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相对稳定的调节仅有体液调节参与
D. 控制脂瘦素合成的基因突变一定会提高机体脂肪储量
【答案】B
【解析】【分析】
脂瘦素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它是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分泌出
来,随着血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和靶细胞之所以能和该激素结合是因为有特异性的受
体。该激素还可以调节下丘脑的摄食中枢,还存在神经调节。
【详解】A、脂瘦素的肽链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无需要高尔基体参与,A 错误;
B、由题可知,脂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B 正确;
C、据分析可知,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相对稳定的调节除了体液调节参与以外,还有神经调节,C 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控制脂瘦素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提高机体脂肪储量,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以瘦素为题材,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
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
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工作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下列有关
措施与其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呼吸机等设备提高患者的血氧水平—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B. 为患者提供丰富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消耗有机物和能量
C. 将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输入患者体内—康复者血浆中含有 B 细胞
D. 为患者提供核苷类似物作为治疗药物—核苷类似物干扰病毒 RNA 合成,抑制其增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同时合成少量 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合成少量 ATP,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中;
(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成大量 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A、只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A 正确;
B、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可以为增强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有机物和能量,B 正确;
C、康复者血浆中含有抗体,不含有细胞,C 错误;
D、新冠肺炎病毒 遗传物质为 RNA,为患者提供核苷类似物作为治疗药物—核苷类似物干扰病毒 RNA 合
成,抑制其增殖,D 正确。
的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免疫调节和体温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难度不大。
9.某淡水湖曾经水草稀少,经过治理,现在水草茂盛、鱼游虾嬉、鸟戏湖面,生物资源逐渐丰富。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B. 该淡水湖中的水草、鱼、虾、鸟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 湖泊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从曾经的水草稀少发展至现在生物资源丰富的过程属于群落次生演替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
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2、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其中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
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湖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A 正确;
B、该淡水湖中的水草、鱼、虾、鸟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因为缺少分解者,B 错误;
C、湖泊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 正确;
D、该湖由曾经的水草稀少属于次生裸地,演替至现在的水草茂盛,属于次生演替,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学生了解调查动物种群密度
的方法,区分群落的结构中的两种类型,了解群落的演替的两种类型,难度不大。
10.含铅汽油的燃烧、对铅的开采及提取等人类活动都可以增加大气和土壤中的铅含量。植物能吸收含铅物
质,动物通过取食植物而在体内累积铅。铅在人体内聚集和浓缩可引发智力障碍、神经麻痹甚至死亡。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铅含量越少
B. 铅可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C. 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可减少大气中铅的来源
D. 可采用生物吸收等方法对铅进行集中处理
【答案】A【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
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
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详解】A、由分析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铅含量越多,A 错误;
B、铅作为一种元素,可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B 正确;
C、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可减少含铅汽油的利用,进而减少大气中铅的来源,C 正确;
D、可采用生物吸收等方法对铅进行集中处理,D 正确。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
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 7000 米以下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
殊极端条件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
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诱导超深渊狮子鱼发生了定向突变
B. 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基因进行了选择
C. 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
D. 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
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
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
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突变是不定向的,A 错误;
B、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表现型进行选择,B 错误;
C、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 错误;
D、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使得超深渊狮子鱼种群
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D 正确。故选 D。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检测 mRNA 合成情况
B. 花药离体培养时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
C. 动物细胞核移植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D. 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体质体融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 物 体
细 胞 杂
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
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
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
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 物 细
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
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
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
技术之一
【详解】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A 错误;
B、花药离体培养时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B 正确;
C、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受精卵(Ⅳ)作为受体细胞,而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时一般选择次级卵母细
胞为受体细胞,C 错误;
D、可以用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原体质体融合,灭火病毒用于动物细胞融合,D 错误。
故选 B。
【点睛】该题目主要考查细胞工程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理解相关知识点,难度一般。
13.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基因组会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中,噬菌体短时间内不能完成繁殖过程,细菌
不会立即裂解死亡。细菌分裂产生的子代带有整合的噬菌体基因组,具有抵抗同种或有亲缘关系噬菌体重
复感染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不需酶的催化
B. 噬菌体侵染导致宿主细菌产生了可遗传的新性状
C. 温和噬菌体可以作为基因的运载体
D. 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A
【解析】
【分析】
自然状况下,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此外,在基因工程中,人们将目的基因加到运载体上再导入受体细胞,也属于基因重组。
【详解】A、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发生在 DNA 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其过程均需要酶的催化,A 错误;
B、由题意可知,噬菌体侵染过但未立即死亡的细菌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菌带有整合的噬菌体基因组,产生了
新的可遗传性状,B 正确;
C、结合题意可知,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能使其基因组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中,而不会使细菌立即死亡,且
能使子代细菌带有整合的噬菌体基因组,其特性可利用作为基因运载体,C 正确;
D、噬菌体的基因组被整合至细菌基因组中,属于基因重组,D 正确;
故选 A。
14.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利用糖的顺序及生长曲线如下图所示。下
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和乳糖都可以作为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的碳源
B. 生长过程中大肠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之后再利用乳糖
C. 5 小时左右大肠杆菌生长停滞可能与细胞中缺乏利用乳糖的酶有关
D. 大肠杆菌由利用葡萄糖转变为利用乳糖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再利用乳糖,大肠杆菌最开始
只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后,由于环境中存在乳糖,大肠杆菌会产生半乳糖苷酶继续分解乳糖。
【详解】A、据图可知,大肠杆菌既能利用葡萄糖也能利用乳糖作为生长过程中的碳源,A 正确;B、由图可知,前 5 小时左右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后 5 小时利用乳糖进行生长繁殖,B 正确;
C、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无利用乳糖的酶,5 小时左右时生长停滞与此相关,C 正确;
D、大肠杆菌在代谢中利用乳糖做碳源时,由于环境诱导,会产生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而非基因突变的
作用,D 错误;
故选 D。
15.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结合而成的二糖,其结构稳定,能帮助酵母菌度过不良环境。在无生存压力的状
态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G6P 等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同时细胞会降解已经存在的海藻糖。有生存压力状
态下,转运蛋白将细胞内合成的海藻糖运至膜外,结合在磷脂上形成隔离保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二苯胺试剂来检测海藻糖是否有还原性
B. 无压力状态下细胞中海藻糖含量增加有利于能源的储备
C. 干酵母在温水中活化的过程细胞的海藻糖含量可能逐渐降低
D. 无生存压力时,G6P 抑制海藻糖的合成不利于细胞适应外部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无生存压力状态下,酵母菌细胞内海藻糖数量减少,有生存压力状态下,酵母菌细胞内海
藻糖数量增加,在细胞外与磷脂结合形成隔离保护层。
【详解】A、二苯胺是鉴定 DNA 与硝酸盐的试剂,检测还原糖可采用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A 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无压力状态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G6P 抑制海藻糖的合成,且细胞会降解已存在的海
藻糖,细胞内海藻糖含量减少,B 错误;
C、干酵母在温水中活化后,细胞生存环境压力减少,细胞内海藻糖含量减少,C 正确;
D、无生存压力时,G6P 抑制海藻糖合成,细胞外不会形成隔离保护,是适应环境的状态,D 错误;
故选 C。
16.免疫脂质体是将抗体通过聚合物结合在脂质体(双层磷脂分子构成)上构建而成的,它利用抗体特异性
靶向作用,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将脂质体包裹的药物送达病灶部位,这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
种新途径。
(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具有高表达现象,提高了乳腺癌细胞的转移
潜能。研究人员将 HER2 作为_________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获取免疫细胞后,利用_________技术制
备单克隆抗体 TMAB,其通过阻断_________在 HER2 上的附着,产生抗肿瘤的效应。(2)阿霉素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可通过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抑制细胞增殖,但其毒副作用较大,
利用脂质体将其包裹,通过缓释可以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3)研究者将 TMAB 与包含阿霉素的脂质体融合,制备出新型的抗乳腺癌药物阿霉素免疫脂质体。为确认
阿霉素免疫脂质体的靶向性,研究者设计以下实验,并测定了各组阿霉素进入细胞的量。
组别
阿霉素
脂质体
阿霉素免疫
脂质体
HER2 基因高表
达 乳腺癌细胞
a 细胞
① + - + -
② - + + -
③ + - - +
④ - + - +
注:+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实验中利用的a是_________细胞,若_________,说明阿霉素免疫脂质体具有靶向性。
【答案】 (1). 抗原 (2). 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3).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4). 自由
扩散 (5). HER2 基因不(低)表达的乳腺癌 (6). 第②组的阿霉素进入细胞量明显高于其他组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技术是指将产生抗体的单个 B 淋巴细胞同骨髓肿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
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HER2 为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获取免疫细胞后,可利用动物细胞融
合技术培养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可阻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在 HER2 上的附着;
(2)脂溶性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3)根据题意可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故 a 细胞为 HER2 不表达的乳腺癌细胞;若第②组的阿霉素进
入细胞量明显高于其他组,说明阿霉素免疫脂质体具有靶向性。
【点睛】本题以免疫脂质体为出发点,结合抗体的特性与乳腺癌的治疗进行题目设置,考查学生处理题干
信息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分析的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相关知识点。
17.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
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 1 万种不同的气味(某种气味由多种气体分子构成),其生理机
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下图为嗅觉产生的机理图。
的(1)气体分子与嗅觉受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产生_________沿神经纤维传至嗅小球,通过________
(填写结构名称)将信号传递给僧帽细胞,最终在_________形成嗅觉。
(2)科学家从若干嗅觉受体细胞中提取出_________(填写 DNA 或 RNA),最终确定了在嗅觉受体细胞中
特异性表达 1000 个嗅觉相关基因。如果每个嗅觉受体细胞都表达这 1000 个基因,那么人体就很难区分不
同的气味。
(3)受体具有特异性,科学家们发现每个单独的嗅觉受体细胞只表达一种气体分子的受体。请结合图 1 推
测人体利用 400 种嗅觉受体细胞能分辨 1 万种气味的嗅觉产生机理。_________
(4)长期以来,对嗅觉功能的评价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一直依赖患者的主诉和一些主观的检查方法, 可
靠性和定量性很差。科研人员应用醋酸异戊酯作刺激气,对 20 名志愿者测定了嗅觉相关电位,其波形归类
为以下四种:
20 例受试者嗅觉相关电位波形的异同点是_________。不同学者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得到的嗅觉相关电位波
形基本相似,但各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值存在差别,可能与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 (1). 神经冲动(或兴奋、动作电位) (2). 突触 (3). 大脑皮层 (4). RNA (5). 一
种蛋白质受体可能特异性的与某种气味中的一种气体分子结合(一种气味中的多种气体分子也可能特异地
与多个蛋白质受体结合),而大多数气味是由多种气味分子构成,导致一种结合密码形成一种“气味类型”,
的400 种蛋白质可组合出上万种。同种嗅觉受体细胞的神经纤维传导的信息汇集到嗅小球,每个嗅小球特异性
地把神经冲动传递给僧帽细胞,最终传到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6). 均有 N1 、P2 、N2 , 但有的
受试者没有 P1 和 (或)P3 (7). 所用气味剂的种类和浓度、受检者入选条件及其年龄、而不同人鼻腔解
剖结构差异较大,嗅觉神经末梢的分布亦不尽相同
【解析】
【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
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
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详解】(1)气体分子与嗅觉受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产生兴奋沿神经纤维传至嗅小球,通过突触将
信号传递给僧帽细胞,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嗅觉。
(2)基因表达要先转录出对应的 mRNA,故要确定在嗅觉受体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相关基因,需从若干嗅
觉受体细胞中提取出 RNA。
(3)受体具有特异性,据图 1 可知,一种蛋白质受体可能特异性的与某种气味中的一种气体分子结合(一
种气味中的多种气体分子也可能特异地与多个蛋白质受体结合),而大多数气味是由多种气味分子构成,导
致一种结合密码形成一种“气味类型”,400 种蛋白质可组合出上万种。同种嗅觉受体细胞的神经纤维传导
的信息汇集到嗅小球,每个嗅小球特异性地把神经冲动传递给僧帽细胞,最终传到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形成
嗅觉,这样人体利用 400 种嗅觉受体细胞能分辨 1 万种气味的嗅觉。
(4)具图分析可知,20 例受试者嗅觉相关电位波形均有 N1、P2、N2, 但有的受试者没有 P1 和 (或)P3。
得到的嗅觉相关电位波形的潜伏期和振幅值存在差别,可能与所用气味剂的种类和浓度、受检者入选条件
及其年龄、而不同人鼻腔解剖结构差异较大,嗅觉神经末梢的分布亦不尽相同等因素有关。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嗅觉的产生过程,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基因表达等相关知识点,考查考生获取
信息能力。
18.番茄植株不耐高温,其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及光照分别为 15~32℃,500~800μmol·m-2s-1。我国北方日光
温室夏季栽培生产过程中常遭遇 35℃亚高温并伴有强光辐射的环境,会造成作物减产。
(1)PSⅡ和 PS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 图 1
如图 1 所示 PSII 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 H2O 分解为_________和 H+,同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 PSⅠ
用于将 NADP+和 H+结合形成 NADPH。另一方面,在 ATP 合成酶的作用下,H+_________(填写顺或逆)
浓度梯度转运提供能量,促进 ADP 和 Pi 合成 ATP。光反应过程实现了能量由光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的过
程。
(2)为研究亚高温高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番茄植株在不同培养环境下培养 5 天后测定相关
指标如下表。
组别
温度
(℃)
光照强度
(μmol·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导度
(mmol·m-2s-1)
胞间 CO2 浓
度(ppm)
Rubisco 活
性(U·ml-1)
对照组(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
亚高温高光
组(HH)
35 1000 1.8 31.2 448 61
从表中数据可见亚高温高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并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请说出理由_________。
Rubisco 是催化图 1 中过程②_________的关键酶,该酶活性的下降导致②速率下降,光反应产物 NADPH([H])
和 ATP 在细胞中的含量__________(填写增加、降低或不变),进而引起光能的转化效率降低,而此时强光
下植物吸收的光能已经是过剩光能了,从而对植物产生危害。
(3)植物通常会有一定的应对机制来适应逆境。D1 蛋白是 PSII 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 PSII 的结构和
功能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温高光下,过剩的光能可使 D1 蛋白失活。研究者对 D1 蛋白与植物
应对亚高温高光逆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①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三组实验,①组的处理同(2)中的 CK,③组用适量的 SM(SM 可抑制 D1 蛋白的
合成)处理番茄植株并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定期测定各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实验结果如下图:
图 2
请写出②组的处理: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如何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的。
__________
②Deg 蛋白酶位于类囊体腔侧,主要负责受损 D1 蛋白的降解,如果抑制 Deg 蛋白酶的活性,请你预测在亚
高温高光下番茄光合作用受抑制程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答案】 (1). 氧气 (2). 顺 (3). 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 CO2 浓度却上升 (4). CO2 固定 (5).
增加 (6). ②组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 (7). 图中结果表明,当用 SM 处理抑制 D1 蛋白合成后,
在亚高温高光下,③组比②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更明显,因此番茄植株通过合成新的 D1 蛋白以缓解亚高温
高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8). 抑制程度会加剧,因为 Deg 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后不能把失活的 D1 蛋白降
解,新合成的 D1 蛋白无法修复 PSǁ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为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生成还原氢
和氧气,以及 ATP、NADPH 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两个过程。
2.分析表格: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表中数据显示亚高温高光组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Rubisco 活性都下降,但胞间 CO2 浓度却上升。
3.分析坐标图形:实验的自变量是番茄是否用 SM 处理、培养条件是否为亚高温高光,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
坐标曲线显示净光合速率①组>②组>③组。
【详解】(1)光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PSII 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将水光解为氧气和 H+,同
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 PSⅠ,可用于 NADP+和 H+结合形成 NADPH。同时在 ATP 酶的作用下,氢离子顺浓度梯度
转运提供分子势能,促使 ADP 与 Pi 反应形成 ATP。(2)为研究亚高温高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表中数据显示亚高温高
光组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Rubisco 活性都下降,但胞间 CO2 浓度却上升,说明亚高温高
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并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图 1 中 Rubisco 催化的过程②是 CO2 固定,发生的反应
是 CO2+C5→C3。该酶活性下降导致 C3 的合成减少,C3 还原需要的光反应产物 NADPH([H])和 ATP 减少,而光
反应产物 NADPH([H])和 ATP 生成不变,所以细胞中两者含量会增加,进而引起光能转化率降低。
(3)①利用番茄植株进行的三组实验种,实验的自变量是番茄是否用 SM 处理、培养条件是否为亚高温高
光,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①组、②组都是未用 SM 处理、D1 蛋白的合成正常的番茄,不同是①在常温、适
宜光照下培养,②组是在亚高温高光下培养,图中结果显示②组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亚高温高光对光合
作用有抑制效应。③组用适量的 SM(SM 可抑制 SM 处理)处理番茄植株,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与②
组相比,净光合速率下降更明显,说明亚高温高光对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的抑制是因为抑制了 D1 蛋白的合
成,所以通过合成新的 D1 蛋白可以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②由题干信息可知,D1 蛋白是 PSII 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 PSII 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失活的 D1
蛋白被降解随后由新合成的 D1 蛋白质来替换。如果抑制 Deg 蛋白酶的活性,失活的 D1 蛋白不能降解,新
合成的 D1 蛋白无法替换,从而不能修复 PSǁ的结构和功能,在亚高温高光下番茄光合作用受抑制程度会加
剧。
【点睛】解答此题的难点是解释 D1 蛋白失活后番茄光合作用受抑制程度加剧的原因。需要考生结合(2)
(3)情境,从题干信息中获取“在 PSⅡ的蛋白质中受逆境胁迫诱导破坏的主要目标是 D1 蛋白质,破坏的
蛋白质被降解随后由新合成的蛋白质来替换,修复 PSII 的结构和功能”这一结论,才能准确解释原因。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
达农病患者的新希望——基因治疗
达农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伴 X 显性遗传病,1981 年国际上首次报道该病,2012 年我国发现首个病例。达农
病因是由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 2(LAMP2)的基因突变,使细胞中负责清除与回收蛋白质的系统丧失功能,进
一步导致心脏、骨骼肌、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最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达农病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国外有报道通过心脏移植维持生命的治疗手段。2020 年 3 月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尝试用基因疗法治疗达农病。
基因治疗利用腺相关病毒(DNA 病毒)做为基因载体。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源于非致病的野生型腺相关病
毒,具有安全性好、宿主细胞范围广和在体内表达时间长等特点。
基因治疗通过腺相关病毒将治疗性基因输送到特定的组织和器官中,这些治疗性基因在相应的非分裂细胞
中以游离体形式稳定存在并表达,从而有效治疗单基因遗传病。携带人 LAMP2 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在达
农病模型小鼠的心脏、肝脏和骨骼肌组织均表现出人类 LAMP2 蛋白表达,改善代谢异常和心脏功能,并提高存活率,在接受基因治疗的小鼠中未检测到抗 LAMP2 抗体。
该研究团队已开始进行针对达农病的人类临床试验,这也是首次使用基因疗法来治疗遗传性心脏疾病的试
验,这项研究对于达农病患者而言是重要的一项进步。
(1)达农病属于显性遗传病,但群体发病率极低,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
(2)自噬小体是包裹了蛋白或细胞器的囊泡,该囊泡与溶酶体融合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_性。
(3)请结合上述的报道,谈一谈基因疗法可能成为治疗达农病方法的原因________。
(4)请结合已有知识,评价基因治疗与心脏移植相比的优势及可能的风险: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在群体中致病基因频率低;未成年时致死较多,不能产生
患病后代 (2). 流动 (3). 采用腺相关病毒做为基因载体,将 LAMP2 基因输送到特定的组织和器官中,
稳定存在并表达出 LAMP2 蛋白,使细胞中负责清除与回收蛋白质的系统恢复功能,改善代谢和心脏功能,
提高生存机率 (4). 优势是:治疗效果更强、更稳定、改善的范围更广,预期存活率提高,可避免免疫
排斥反应或避免供体器官不足;风险是:操作相对复杂,成功率较低(转入成功率低、表达率低等),未进
行人体临床试验评估
【解析】
【分析】分析材料可知,该题主要考察了基因工程的应用,将重组基因载体通过腺病毒运送到相关组织和
细胞中,可以代替致病基因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来治疗遗传病,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从而分析治疗的作
用机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1)达农病属于伴 X 显性遗传病,其本质产生与基因突变有关,而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
在群体中突变的概率较低,同时题干信息表明未成年个体致死较多,还未达到生育年龄,因此很少产生患
病后代,把致病基因传递下去;
(2)囊泡的本质是具膜小泡,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3)根据题干的信息可以看出,科学家主要依靠腺病毒将正常基因导入到患者的部分细胞和组织中,属于
体内基因治疗的方法,该方法的大致原理为采用腺相关病毒做为基因载体,将 LAMP2 基因输送到特定的组
织和器官中,稳定存在并表达出 LAMP2 蛋白,使细胞中负责清除与回收蛋白质的系统恢复功能,改善代谢
和心脏功能,提高生存机率;
(4)心脏移植属于遗体器官移植,相比较于心脏移植来说,基因治疗 治疗效果更强、更稳定、改善范围
更广,并且治疗效果较好,预期的存活率高,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和供体器官不足;风险是操作属于分子
水平的操作,相对复杂,成功率低,尚未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评估。
【点睛】该题的难点是对比心脏移植分析基因治疗的优缺点,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使把握基因治疗的优点
和不足,并了解心脏移植这种器官移植的优缺点,一般异体器官移植需要考虑免疫排斥和供体不足这两大
缺点。
的20.研究人员用粗糙脉孢菌对有性生殖过程中同种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体每个细胞
核中具有 1 个染色体组(n)。有性生殖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n)后,两个分生孢子融合成为合子
(2n),合子减数分裂产生 4 个单倍体核(n),之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为新的子代菌丝体(n)。
(1)若某菌丝体的基因型是 A,另一菌丝体的基因型是 a,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
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
(2)将 2 个 A 基因(存在于一个 DNA 分子上)同时转入 A 基因缺失的菌株中,将转基因菌株与 A 基因缺
失菌株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均未出现 A 基因所决定的表现型。对亲本菌体及减数分裂产生的 4 个单倍体核
对应的后代进行 A 基因及表现型检测,结果如下所示。
①根据图 1 结果可以看出,后代 1、2 各自的左右两条带的电泳结果不同,表明_________;右侧的条带中,
后代 1、2 与转 A 基因亲本不同,表明后代中 A 基因_________。
②后代 3、4 均未出现 A 基因决定的表现型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亲本 1 与亲本 2 杂交,对亲本菌体及某一合子产生的 4 个单倍体核对应的后代进行 A 基因及表现型检
测(处理和检测方法与(2)相同)。亲本菌体中的基因分布及检测结果如下图 2 所示(亲本 1 与亲本 2 所
示两条染色体相同)。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包括_________之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等。若仅考虑染色体的上述行为,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同时所有基因均可正常表达,理论上二者后代会
出现_________基因型,均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 A 基因决定的性状。
②据图 2 可知,实际二者杂交时,在后代中来自亲本_________的 A 基因没有发生改变。杂交后每个合子产
生的后代为有 A 基因表现型∶无 A 基因表现型为 1∶1 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4)综合上述可以推测,在_________情况下后代中会出现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
【答案】 (1). 2 (2). 1∶1 (3). 其 DNA 片段的核苷酸被某种基团修饰 (4). 出现突变 (5).
在减数分裂时 A 基因未被分配到后代 3、4 对应的单倍体核中,所以后代 3、4 未出现 A 基因决定的表现型
(6). 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7). 4 种 (8). 能 (9). 2 (10). 亲本 1 的 A 基因出现了突变和被
某种基团修饰的现象,改变后的基因不能控制 A 基因的相应表型。而亲本 2 的 A 基因没有发生变化且经减
数分裂分配给了四个单倍体核中的两个,这样的两个单倍体核发育而成的后代出现 A 基因决定的表现型
(11). 2 个(多个)相同的 A 基因同时出现在分生孢子中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结合了减数分裂和粗糙脉孢菌特殊的增殖方式来考察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配子的生成情况的熟练程度,同时结合电泳的方式来考察学生能对比电泳结
果来分析亲子代之间基因的遗传和变异情况的能力。
【详解】(1)菌丝体的基因型是 A,另一菌丝体的基因型是 a,因此两者产生的孢子分别为 A 和 a,合子的
基因型为 Aa,其进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四个单倍体核,分别为 A、A、a、a,所以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
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菌丝体的基因型有 2 种,比例为 1:1;(2)①根据图示结果可以看出,后代 1、2 各自的左右两条带的电泳结果不同,左侧均未被切割成小的 DNA
片段,表明未被 Sau3A 识别,证明其 DNA 片段的核苷酸被某种基团修饰,不能被 Sau3A 识别;右侧的条
带中,后代 1、2 与转 A 基因亲本不同,说明该基因的序列发生了改变,部分序列不能被 MboⅠ识别和切割,
所以产生的 DNA 片段不同,证明 A 基因发生了突变;
②该实验让转基因菌株 A 与 A 基因缺失突变体杂交,电泳结果表明 3、4 个体不含有 A 基因,所以可能是
在减数分裂时 A 基因未被分配到后代 3、4 对应的单倍体核中,所以后代 3、4 未出现 A 基因决定的表现型;
(3)①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发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根据图可知亲本 1 的基因
型为 A1A1,亲本 2 的基因型为 A2O,根据同源染色体的位置可知杂交后产生的合子基因型为 A1A2A1O,
在减数分裂后产生的 4 个单倍体核的基因型分别为 A1A1、A1O、A1A2、A2O,共四种基因型;均能表现
出 A 基因的性状;
②对比子代与亲本的电泳结果可知,三个合子产生的后代中凡是表现 A 基因性状的个体均含有与亲本 2 的
电泳结果相同的两条带,所以来自亲本 2 的基因没有发生改变;在上一空中已经知道来自亲本 2 的 A 基因
没有发生改变,即其提供的 A2 基因是正常的,而杂交后每个合子产生的后代为有 A 基因表现型∶无 A 基
因表现型为 1∶1 的现象,所以两亲本杂交产生的合子减数分裂形成的 4 个单倍体核中只有 2 个是正常的,
结合上一小题可推测含有 A1 但不含有 A2 的个体均为正常表现 A 基因的性状,可能是亲本 1 的 A 基因出现
了突变和被某种基团修饰的现象,改变后的基因不能控制 A 基因的相应表型。而亲本 2 的 A 基因没有发生
变化且经减数分裂分配给了四个单倍体核中的两个,这样的两个单倍体核发育而成的后代出现 A 基因决定
的表现型;
(4)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分析 A 基因发生改变更多的是发生在 2 个(多个)相同的 A 基因同时出现在分生
孢子中。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第三问中通过染色体的形态来判定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同时结合基因的位
置来分析合子减数分裂时 A1 和 A2 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情况,在亲本 1 中较长的染色体与亲本 2 中较长的染
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两条较短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形成合子后要区分 A1、A2 的分离与组合情
况。
2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放牧草原,羊草和针茅是优势植被,一定强度的放牧会加速羊草草地(羊草为
优势种)向针茅草地转变;亚洲小车蝗是该草原优势种蝗虫,大量繁殖会严重破坏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
威胁我国北方生态屏障。
(1)锡林郭勒盟草原所有亚洲小车蝗可看作是一个_________,它与羊草和针茅、放牧的牛羊之间的关系
分别是_________。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角度分析,亚洲小车蝗属于_________。
(2)科研人员为确定草原植被类型与亚洲小车蝗爆发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做了以下的研究。每年 7 月,将
1m×1m×1m 无底罩笼固定在已选好的样地(共 8 处),每处样地设置 5 个罩笼,每个罩笼内放置 20 只发育期相同的亚洲小车蝗跳楠(蝗虫幼虫,无翅),每天定时记录跳楠的存活数量、发育情况,实验结果如图所
示。
注: 发育历期指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如幼虫到成虫)所经历的时间
①实验中设置多处样地、多个罩笼及一定数量跳楠的目的是__________;收集实验数据后需要计算
__________,并绘制曲线。
②由图分析亚洲小车蝗在哪种草地更容易爆发并说出理由_________。
(3)根据题目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请提出预防亚洲小车蝗爆发的具体措施_________。
【答案】 (1). 种群 (2). 捕食(摄食)、竞争 (3). 第二营养级 (4). 减少误差,保证实验数据
的准确性 (5). 平均值 (6). 针茅草地更易爆发。因为与羊草草地相比,针茅草地中亚洲小车蝗发育历
期短,单位时间内会有更多的跳楠发育成可繁殖成虫,出生率提高;同时针茅草地中亚洲小车蝗存活率高,
种群密度更易增加 (7). 加强针茅草地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监测;加强放牧管理和蝗虫灾害监测相结合;
调整草地类型,使针茅草地向羊草草地转变,减少亚洲小车蝗爆发;合理放牧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
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竞争的结果,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
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
有利。
【详解】(1)锡林郭勒盟草原所有亚洲小车蝗可看作是一个种群,小车蝗可以羊草和针茅为食而形成捕食
关系,放牧的牛羊也会以羊草和针茅为食,因为放牧的牛羊与小车蝗之间为竞争关系。亚洲小车蝗属于生
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成分,因而在食物链形成的营养结构中处于第二营养级。(2)①实验中设置多处样地、多个罩笼及一定数量跳楠是为了减少误差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收集
实验数据后通常要计算出平均值,并绘制如图曲线。
②图中显示,亚洲小车蝗在针茅草地的存活率比在牛羊草地的存活率高,而且发育历期短,这样会导致单
位时间内会有更多的跳楠发育成可繁殖成虫,出生率提高,据此可推测小车蝗在针茅草地更容易爆发。
(3)为避免亚洲小车蝗爆发,需要加强针茅草地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监测;同时加强放牧管理和蝗虫灾害
监测相结合;合理放牧,控制羊草草地向针茅草地转变,从而减少亚洲小车蝗爆发。
【点睛】熟知种群的概念以及种间关系的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是解答本
题的另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