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临阵冲刺地理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附:高考典题)
[2019·北京卷,6]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机场最可能位于( )
A.黑 B.青
C.港 D.黔
答案:D
解析:本题利用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考查中国各区域的气候特征;要
求学生具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从时间变化角度动态地分析
区域特征问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通过对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的
分析,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观念。
由图可知,该机场空调制冷时段是 4 月至 11 月中旬,制热时段是 11 月中旬到次年
3 月。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入冬早,一般 10 月份就开始供暖;青海省海拔较高,夏季较
凉爽,不需要长时间制冷;香港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高,不需
要长时间制热;贵州省位于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云贵高原,冬季湿冷,需要制热,夏
季气温较高,需要制冷,空调耗能变化与图示相符。故 D 项正确。
说明:从下一个题往后,题号都应该减 1。
[2019·海南卷,4~6]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
成 3~5 题。3.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4.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5.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答案:3.B 4.C 5.A
解析:通过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时空变化,旨在考查人口迁移的
相关内容,如人口迁移的流向、变化、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结合图例(人口迁移的方
向及数量),对比分析即可。第 3 题,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人口迁移”。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
区,说明 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 B 正确,ACD 错误。第 4 题,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人口迁移”。A.图中只是显示了国内人口迁移情况,因为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材料中既没有提
到自然增长,也没有提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所以单从材料中,是无法判断美
国本土的人口数量变化的,故 A 错误;B.通过计算,可知 1995 年中西部地区以迁出为
主,2010 年依然是迁出为主,故 B 错误;C.据图可以看出,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
国本土各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明显变小,故 C 正确;D.1995 年只有南部为净迁入,2010
年南部和西部都是净迁入,所以净流入的地区增多,故 D 错误。第 5 题,美国南部由于
新兴企业较多,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故吸引人口迁移的能力较高,A
正确,交通一般是人口迁移的中间因素,随社会发展,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人口迁移量应
该有所上升,B、C、D 错误。故选 A。
[2019·马鞍山模拟]澳洲坚果又名夏威夷果,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23°S~29°
S)的山区,30 年前被引入云南。目前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超过 250 万亩,成为我
国澳洲坚果主产区。如图为 2012~2018 年我国坚果炒货行业销售规模统计。据此完成
6~7 题。
6.云南省成为我国澳洲坚果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水热条件好 B.地形较平坦C.肥沃的红壤 D.劳动力丰富
7.我国种植澳洲坚果的规模超过原产地规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效益好 B.消费市场广
C.技术水平高 D.品牌效益高
答案:6.A 7.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 6 题,澳洲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
州(23°S~29°S)的山区,位于低纬度热带亚热带的山区,云南纬度低,水热条件好为
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不是有利自然条件,红壤较贫瘠,劳动力丰富不是自然条件。
选 A。第 7 题,从 2012~2018 年我国坚果炒货行业销售规模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
坚果炒货销售量大,且呈增长的趋势,消费市场广阔是我国种植澳洲坚果的规模超过原
产地规模的主要原因。B 正确。
[2019·太原调研]江苏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典型的原始海岸湿地之
一,围垦是滨海湿地人为干扰的主要因素,直接改变了滨海湿地景观自然演变的过程和
方向。如图为“江苏省不同年份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的距离”。据此完成 8~10 题。
8.图示时期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 )
A.射阳段推进距离最大B.东台段推进距离最大
C.1991~2003 年推进最快
D.2003~2015 年推进最快
9.与如东相比,射阳、大丰、东台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湿地资源丰富 B.水热条件最好
C.位于淮河入海口 D.人口密度大
10.推测江苏滨海湿地围垦过程中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利用类型是( )
A.盐田 B.水产养殖
C.稻田 D.天然滩涂
答案:8.C 9.A 10.B
解析:第 8 题,对比图中 1979 年和 2015 年各个岸段围垦向海洋推进的距离差值,
可知图示时期内推进距离最大和速度最快的是大丰段,整个边界推进速度在 1991~2003
年最快,故选 C。第 9 题,围垦边界推进明显说明湿地资源丰富。从水热条件来看越向
东越好,淮河入海口已经淤积,江苏省东南方向人口密度较大,故选 A。第 10 题,滨
海湿地围垦发展水产养殖成本低。滨海湿地不利于水稻直接种植,还需要进行土地整治,
成本高,速度慢。建设盐田对于围垦滨海湿地的需求较小。因为围垦面积增长,天然滩
涂面积减少。所以选 B。
研究城市空间格局演化,准确获取城市扩张模式、扩张形态以及建成区重心转移态
势等信息,对于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武汉市建成区
扩张与城区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 11~13 题。11.对武汉建成区扩展的理解合理的是( )
A.建成区呈现斑块状扩张
B.建成区主要向东部扩张
C.建成区在 2003~2008 年间扩张最快
D.建成区南北向扩张可能因交通改善
12.关于武汉市城市重心迁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重心持续向南移
B.有整体向东移动的态势
C.2010 年后移动速度最快D.移动速度整体趋缓
13.为了解决武汉市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武汉市建成区的扩张应( )
A.加快发展速度 B.不断压缩城区规模
C.无限扩大城市规模 D.加快新城组团发展
答案:11.D 12.B 13.D
解析:第 11 题,图中显示,武汉主要向外围扩张,其中 2008~2013 年向南北方向
扩展明显,这可能与南北方向交通改善有关,选 D。第 12 题,图中显示,武汉市城市
重心波动移动,但有整体向东移动的态势,其中,2009~2010 年移动速度最快,据此
选 B。第 13 题,武汉市城市化问题主要是城市规模大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武
汉市建成区的扩张应适度扩展规模,加快新城组团发展,以减轻污染,合理布局产业。
合理规划不是限制城市发展,不能无限压缩或扩大城市规模。据此选 D。
[2019·马鞍山模拟]非农就业率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之和。NU 比是非农就业
率与城市化率的比值,是目前国际上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性研究的重要指标。NU
比小于 1.2,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NU 比大于 1.2,说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
业化。如图为 2006~2015 年天津市城市化率,第二产业就业率、第三产业就业率,非
农就业率统计。据此完成 14~16 题。14.图中曲线①表示天津市的( )
A.城市化率 B.第二产业就业率
C.第三产业就业率 D.非农就业率
15.2015 年天津市城市化发展状况为( )
A.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
B.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
C.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D.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16.能有效缓解天津市城市化问题的措施是( )
A.加快农业产业化
B.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
C.降低非农就业率
D.降低第二产业就业率
答案:14.D 15.C 16.A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第 14 题,非农就业率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之和,
曲线①的数值正好是曲线③④之和,故可以判断,图中曲线①表示天津市的非农就业率,
选 D。第 15 题,NU 比是非农就业率与城市化率的比值,2015 年天津市 NU 比是 1.1,NU
比小于 1.2,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C 正确。第 16 题,由上题可知,天津市城
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可提高农业比率,从而提高 NU 比,A 正确。
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和降低非农就业率会降低 NU 比,加剧天津市城市化问题,降低第
二产业就业率不利于经济发展。
[2019·江西联考]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
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如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
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读图,完成 17~19 题。17.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
A.积雪消融 B.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18.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
A.夏大于冬 B.阴大于晴
C.夜大于昼 D.晨大于昏
19.对该湖泊 12~2 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
A.风速减小 B.下渗强烈
C.云量增大 D.湖面结冰
答案:17.D 18.A 19.D
解析:第 17 题,结合材料知,湖泊常年水量稳定,而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小,流
量最稳定。故 D 符合题意。第 18 题,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
通量”,而气温越高,水汽蒸发量越大,潜热通量越大。因此,夏大于冬、昼大于夜、
晴大于阴、昏大于晨(日出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故 A 符合题意。第 19 题,由
图可见,12~2 月该湖泊潜热通量值几乎为 0。而此时为冬季,气温低,湖面结冰,导
致湖水被冰面遮盖,蒸发量极小。故 D 符合题意。
如图示意“2015 年 8 月 24 日南京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
读图,完成 20~21 题。20.据图中数据可推断( )
A.该日午后暑热程度有所减轻
B.地表短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同步
C.南京正值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
D.甲监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比乙监测点附近高
21.图中监测数据可用于( )
A.分析大气湿度,评估环境质量
B.估算雨水可回收量,增加城市供水来源
C.监测流量变化,做好防洪准备
D.提供实时气象预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答案:20.A 21.C
解析:第 20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京 8 月 24 日降水主要集中在中午前后,径流
变化比降水滞后,B、C 错误;与乙监测点相比,甲监测点各时段的流量都比较大,说
明甲监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低于乙监测点附近,使流速增快,D 错误;中午前后雨量较
大,缓解了暑热,A 正确。第 21 题,图中的数据为短时流量监测,可以为防洪提供依
据,但对于大气湿度、城市供水和气象预报来说,都需要长时间,连续的数据作为依据。故 A、B、D 错误,C 正确。